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善借外力”让听障儿童爱上亲子课
1
作者 陈自立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第11期73-75,共3页
随着特殊儿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逐渐从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客体。如何通过特殊儿童亲子课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包括善借“生动变化... 随着特殊儿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要性日益凸显,教师逐渐从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客体。如何通过特殊儿童亲子课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包括善借“生动变化的情境”激发听障儿童学习兴趣;善借“丰富好玩的材料”增强听障儿童求知探索欲望;善借“家园合作之力”促进听障儿童学习生活全面发展和善借“社会之力”创造更好的康复环境。通过实施以上教学策略,教师灵活运用“外物或外力”,提升听障儿童参与亲子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亲子课
原文传递
亲子互动课对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吕智海 张宇 +2 位作者 高艺文 寻冰冰 繆文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亲子互动课和常规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月脑瘫高危儿患儿60例,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早期干预治疗,观察组增加亲子互动课,每周2次。采用GMFM、PDMS-2评定进行疗... 目的:观察亲子互动课和常规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月脑瘫高危儿患儿60例,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早期干预治疗,观察组增加亲子互动课,每周2次。采用GMFM、PDMS-2评定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GMFM、GMQ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亲子互动课可以提高脑瘫高危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可以推广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高危儿 互动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
下载PDF
阅读阅世界,共读共成长——我的“亲子共读课”探索之旅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迎春 《新课程评论》 2023年第7期48-55,共8页
亲子共读课对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孩子阅读兴趣的激发、家长阅读指导方法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在亲子共读课的设计中,倾听比朗读重要,心境比技巧重要,感受比理解重要,诗与乐同样重要。实施过程中,提倡“不把学生当孩子”“让大... 亲子共读课对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孩子阅读兴趣的激发、家长阅读指导方法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在亲子共读课的设计中,倾听比朗读重要,心境比技巧重要,感受比理解重要,诗与乐同样重要。实施过程中,提倡“不把学生当孩子”“让大人向儿童学习”“真诚对话建立联结”“把握作品内涵”,遵循游戏精神、文本对话、学科融合、共生共长,以更好地挖掘和呈现阅读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读 童诗 家庭阅读 阅读教学
原文传递
用微课构建班级家校心育共同体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金慧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31期74-76,共3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信群已经成为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主要平台。亲子教育微课就是利用班级微信群,运用语音结合PPT,采用在线直播或录音开展亲子教育知识学习的一种形式。为了家长能够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到科学的教育方法,我们在班级...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信群已经成为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主要平台。亲子教育微课就是利用班级微信群,运用语音结合PPT,采用在线直播或录音开展亲子教育知识学习的一种形式。为了家长能够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到科学的教育方法,我们在班级群里试行亲子教育微课,构建了"纵向引领、横向互助、外力提升"的三维培训机制。通过一学期的探索,加强了家校沟通,促进了家长对家教知识的学习,转变了家长的育儿理念,构建了班级家校心育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微 班级微信群 家校心育共同体
下载PDF
远离“分心” 健康成长——学校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策略
5
作者 朱慧珍 《江苏教育》 2017年第88期18-20,共3页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集中注意力的品质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小学生学习中的'分心'现象,学校可以从亲子游戏课、团体心理课、个案咨询三个维度入手,培养学...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集中注意力的品质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小学生学习中的'分心'现象,学校可以从亲子游戏课、团体心理课、个案咨询三个维度入手,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 游戏 团体心理 个案咨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