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亲师交往的公共性及其实现
1
作者 陈思梦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全面认识亲师交往的基本属性,是建构良好亲师交往的基本前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基于亲师交往的二重性审视,现有亲师交往在逻辑起点、思维方式、对象性质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私人性倾向,这是对亲师交往公共性的湮没、僭越和侵蚀... 全面认识亲师交往的基本属性,是建构良好亲师交往的基本前提,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基于亲师交往的二重性审视,现有亲师交往在逻辑起点、思维方式、对象性质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私人性倾向,这是对亲师交往公共性的湮没、僭越和侵蚀。基于亲师交往公共性的内涵,亲师交往包括公共理性、公共利益、公共伦理三个方面。超越亲师交往私人性的可行路径有:重构亲师交往的价值根基、厘清亲师交往的公私边界、确立亲师交往的机制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师交往 公共性 公共理性 公共利益 公共伦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