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晓兰 鄢丽萍 《护理学报》 2014年第8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 目的探讨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25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亲情抚触联合语言呼唤法刺激患者皮肤感受器及听觉器官来促醒,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的GC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而治疗3周后观察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能促进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脑功能恢复,有促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抚触 呼唤 重型脑损伤 昏迷 促醒
下载PDF
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马静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4期193-19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44例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44例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比较两组的苏醒情况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苏醒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3、4周时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对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有明显的促醒效果,可明显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抚触联合呼唤法 重型脑损伤 昏迷 促醒
下载PDF
亲情抚触对剖宫产小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美林 刘亚红 +1 位作者 石鹏飞 段艳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10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由产妇亲自抚触时对剖宫产小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士给予抚触,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产妇亲自抚触。观察比较两组剖宫产小儿... 目的:观察由产妇亲自抚触时对剖宫产小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士给予抚触,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产妇亲自抚触。观察比较两组剖宫产小儿出生时、生后1个月、4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的发育指标。结果:剖宫产后实验组婴儿1个月、4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由产妇亲自抚触更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抚触 剖宫产儿 早期发育
下载PDF
亲情抚触与感知行为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7期933-934,共2页
目的观察亲情抚触与感知行为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亲情抚触和感知... 目的观察亲情抚触与感知行为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亲情抚触和感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及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昏迷程度、脑功能及脑活动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苏醒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 <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的GCS、DRS、 EEG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GCS、 EEG评分高于对照组,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亲情抚触与感知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急性脑卒中后昏迷患者的苏醒率,缩短其苏醒时间,降低其昏迷程度,改善其脑功能及脑活动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抚触 感知行为干预 急性脑卒中后昏迷
下载PDF
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治疗重症脑炎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珊珊 冯婕 王天青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探讨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用于重症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南石医院收治的108例重症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系统护理方法加音乐唤... 目的探讨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用于重症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南石医院收治的108例重症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4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系统护理方法加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方式;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系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苏醒率、苏醒时间、护理满意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P<0.05), 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患者家属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为(5.38±0.78)分, 对照组为(5.21±0.71)分,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为(6.81±1.27)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6.33±1.03)分, P<0.05〕;治疗第2周为(8.49±1.45)分, 高于对照组(8.42±0.81)分,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为(10.64±1.20)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13.34±1.58)分, P<0.05〕;治疗第4周为(10.65±1.14)分, 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78±1.42)分, P<0.05〕。结论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能明显改善重症脑炎患儿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唤醒联合亲情抚触 重症脑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