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朱熹之理生态主义
1
作者 金世贞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8,共8页
王守仁直视朱熹理本体论的终极弊端,即等级秩序的固定化容易成为人类和人类自然支配统治的理念,而且过分执着于无作用性的观念上的理,很容易就有拒绝变化、丧失活力现场感的问题。气本体论为解决像深层生态主义一样无视人类固有特性,将... 王守仁直视朱熹理本体论的终极弊端,即等级秩序的固定化容易成为人类和人类自然支配统治的理念,而且过分执着于无作用性的观念上的理,很容易就有拒绝变化、丧失活力现场感的问题。气本体论为解决像深层生态主义一样无视人类固有特性,将人类埋没于大自然中的问题,提出新的对策。王守仁首先在人与天地万物"一体"或"同体"的前提下,将人定为"天地万物之心"。人不是宇宙自然的单纯部分,而是具有宇宙自然的心灵的地位,宇宙自然因人类而具有心灵的属性,是新生的生命体。人是天地万物的痛觉主体。即,人类因万物一体之仁心(=良知),与自然万物感应,痛愈、治愈、呵护他们的生命损伤。如此,王守仁思想既不同于"气生态主义",也不同于"理生态主义"。笔者把王守仁的思想称为"心生态主义"。具体地说,以天地万物一体说、致良知说、亲民说为中心,考察人类中枢的有机体宇宙论和亲民生态修养论的内容和特点,探索"心生态主义"超越西方生态中心主义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生态主义 生态修养论 亲民说 天地万物一体 感应 痛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