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小肠嗜银、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65
1
作者 黄威权 黄荫乔 +1 位作者 王文超 杜玉凤 《解剖学报》 CAS 1985年第4期412-416,457,共6页
本文用肠卷石蜡切片的嗜银反应(黄荫乔法)、亲银反应(Singh法),对11只大鼠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作了初步观察,结果如下。1.大鼠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密度,在十二指肠最高,从空肠到回肠逐渐减少。2.嗜银、亲银细胞在肠... 本文用肠卷石蜡切片的嗜银反应(黄荫乔法)、亲银反应(Singh法),对11只大鼠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作了初步观察,结果如下。1.大鼠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密度,在十二指肠最高,从空肠到回肠逐渐减少。2.嗜银、亲银细胞在肠腺基底部着色较浅,在腺上部着色加深,在绒毛顶端为深染。嗜银细胞基底部有突起,穿过基膜到达固有层。在固有层内,于突起附近有嗜银颗粒和突起相延续。嗜银颗粒到达细胞顶端较为多见,有时可见到嗜银颗粒释放到腺腔内。因此我们认为,嗜银、亲银细胞兼有内、外分泌双重功能。3.在小肠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内,发现有嗜银细胞,细胞形状不规则,有突起,胞质和突起都充满嗜银颗粒,有时可见嗜银颗粒到达细胞外。颗粒的形态、致密度及染色特点,与上皮细胞之间的嗜银细胞相同,故这些细胞可能属于内分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小肠 亲银、嗜细胞 内、外分泌功能 固有层结缔组织内的嗜细胞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山羊小肠亲银细胞的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付菊 陈耀星 王子旭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135,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山羊小肠亲银细胞的变化规律,采用Masson-Fonana法和图像分析法对0.5、2、4、6、12月龄山羊小肠不同肠段的亲银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山羊小肠亲银细胞数量从出生0.5月龄69.59个/mm2±...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山羊小肠亲银细胞的变化规律,采用Masson-Fonana法和图像分析法对0.5、2、4、6、12月龄山羊小肠不同肠段的亲银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山羊小肠亲银细胞数量从出生0.5月龄69.59个/mm2±26.28个/mm2到2月龄显著减少41.75个/mm2±24.13个/mm2,而后随着月龄的增长亲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12月龄时达顶峰105.36个/mm2±46.89个/mm2。各发育时期,从十二指肠至回肠亲银细胞的数量均逐渐减少。说明山羊小肠亲银细胞可能通过内分泌和外分泌的方式调节小肠组织的发育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小肠 亲银细胞
下载PDF
嗜银和亲银染色方法比较
3
作者 郑集义 姚林 虞积耀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A01期45-46,共2页
选择20例手术正常标本(胃、小肠、大肠、胰各5例),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切片,分别进行DeGrandi-Gimelius’s硝酸银嗜银反应,Zugibe亲银反应、Gomori-Burtner六胺银亲银反应、碱性重氮反... 选择20例手术正常标本(胃、小肠、大肠、胰各5例),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切片,分别进行DeGrandi-Gimelius’s硝酸银嗜银反应,Zugibe亲银反应、Gomori-Burtner六胺银亲银反应、碱性重氮反应、Lilie-Masson二胺银亲银反应、Solcia铅苏木素和HE染色。结果显示:DeGrandi-Gimelius硝酸银嗜银反应显示内分泌颗粒比其他方法更好,可以作为首选方法。小肠与大肠也可选用Gomori-Burtner六胺银亲银法,胃则不宜用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银 内分泌颗粒 染色法
下载PDF
董鸡小肠嗜银、亲银细胞分布型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米志平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3期63-65,共3页
报道了董鸡小肠嗜银、亲银细胞的分布形式.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嗜银、亲银细胞逐渐减少.嗜银细胞数量大于亲银细胞.这两种细胞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主要集中在肠腺,在回肠主要集中于绒毛.嗜银、亲银细胞可能具有内、外分泌功能.
关键词 亲银细胞 小肠 董鸡 细胞 分布型
下载PDF
花背蟾蜍胃、肠嗜银细胞和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观察 被引量:25
5
作者 韩昭雪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本文用肠卷石蜡切片的嗜银反应,亲银反应,对20只花背蟾蜍的胃、十二指肠、空肠等嗜银和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作初步观察,结果:嗜银和亲银细胞在十二指肠和胃幽门部密度最大,由空肠到(?)肠其密度逐渐减少,在胃腺和肠腺的嗜银和亲银细胞... 本文用肠卷石蜡切片的嗜银反应,亲银反应,对20只花背蟾蜍的胃、十二指肠、空肠等嗜银和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作初步观察,结果:嗜银和亲银细胞在十二指肠和胃幽门部密度最大,由空肠到(?)肠其密度逐渐减少,在胃腺和肠腺的嗜银和亲银细胞密度高,而绒毛则稀少.在结缔组织里发现也有少量的嗜银和亲银细胞.细胞形状不规则,有突起.在胞质和突起都充满着嗜银和亲银颗粒.嗜银和亲银颗粒在细胞外有时可见到,故这些细胞可能属于内、外内分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 亲银细胞 细胞
下载PDF
人胚胎消化上皮组织发生的研究 Ⅰ.亲银细胞的发生 被引量:3
6
作者 胡焕民 潘承彬 《解剖学报》 CAS 1981年第4期441-446,460,共7页
一、本文观察了31例不同胎龄的人胚消化管亲银细胞,发现自47毫米开始,在十二指肠粘膜上皮之间出现不典型的亲银细胞,仅在核的周围有稀疏的亲银颗粒。自89.3毫米开始,胃肠各段均有亲银细胞出现,并具有基底颗粒形态。发现的时间较多数学... 一、本文观察了31例不同胎龄的人胚消化管亲银细胞,发现自47毫米开始,在十二指肠粘膜上皮之间出现不典型的亲银细胞,仅在核的周围有稀疏的亲银颗粒。自89.3毫米开始,胃肠各段均有亲银细胞出现,并具有基底颗粒形态。发现的时间较多数学者发现的为早,较Singh报道的稍晚。二、亲银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在胃粘膜部的体积较小,多为矮锥体形或扁平形,细胞基底端附于基膜上,顶端不到达胃腔。在小肠、结肠、阑尾部的为锥形、柱形、梭形、锤形、烧瓶形、圆形等。除矮锥形及圆形外,顶端均可伸达肠腔。有时可见细胞的基底端突出基膜下,与固有膜内毛细血管密接,亲银颗粒释放于细胞外。三、除阑尾外,亲银细胞多为单个地夹在粘膜上皮细胞之间,上皮以外未见有存在。我们认为亲银细胞是由粘膜上皮发生的,支持内胚层起源说。四、在早期胚胎,肠的亲银细胞主要分布于绒毛内,在腺体内较为少见。随着发育,腺体的亲银细胞明显增多,绒毛的增加则相对较少。至足月时,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腺体。五、亲银细胞的数量在胃较少,在肠较多。其中又以十二指肠、阑尾为最多。在食管未能发现。在胚胎发育各时期数量上的变化十分明显,开始出现时少,随着胚胎发育逐渐增多,分别在第21周至第23周达最多,以后又逐渐减少,但至足月胎儿仍有存在。亲银细胞在胚胎发育各时期数量上的显著变化,可能表明其对胚胎发育负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银细胞 消化管 粘膜上皮 胚胎发育 阑尾 十二指肠腺 勃氏腺 颗粒 人胚胎 上皮组织 动物组织
下载PDF
蛤蚧小肠嗜银、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炫 岑业文 潘盛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77-81,共5页
用龙桂开银浸法,对蛤蚧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作了初步观察,结果如下:1)蛤蚧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密度,在小肠上段(相当于十二指肠)最高,由中段(相当于空肠)到下段(相当于回肠)逐渐减少.2)在粘膜上皮的... 用龙桂开银浸法,对蛤蚧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作了初步观察,结果如下:1)蛤蚧小肠的嗜银、亲银细胞的密度,在小肠上段(相当于十二指肠)最高,由中段(相当于空肠)到下段(相当于回肠)逐渐减少.2)在粘膜上皮的嗜银、亲银细胞密度较高,而肠腺则较稀少.3)嗜银、亲银细胞在肠腺基底部着色较浅,在腺体上部着色加深,在绒毛顶端为深染.嗜银、亲银细胞基底部有突起,穿过基膜到达固有层.嗜银颗粒到达细胞顶端较为多见,有时可见嗜银颗粒释放到腺腔内.4)在小肠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内,发现有嗜银、亲银细胞,细胞充满嗜银颗粒,有时可见嗜银颗粒到达细胞外.颗粒的形态,致密度及染色特点.与上皮细胞之间的嗜银细胞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蛤蚧 细胞 亲银细胞 形态学 小肠
全文增补中
L-酪氨酸对泰和乌骨鸡十二指肠亲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曾杰 肖红 +4 位作者 温泽星 钟圣伟 戈婷婷 周作红 张晖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81-1585,共5页
泰和乌骨鸡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禽,其最大的特点是机体内有过度沉积的黑色素,但其生理学机制并未完全阐明。L-酪氨酸是合成黑色素的底物,也是亲银细胞合成儿茶酚胺的底物。然而L-酪氨酸与亲银细胞的相关性并不清楚。本试验通过... 泰和乌骨鸡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禽,其最大的特点是机体内有过度沉积的黑色素,但其生理学机制并未完全阐明。L-酪氨酸是合成黑色素的底物,也是亲银细胞合成儿茶酚胺的底物。然而L-酪氨酸与亲银细胞的相关性并不清楚。本试验通过在泰和乌骨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酪氨酸,饲喂4周后,使用光镜技术和Masson-Fontana氏亲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十二指肠亲银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泰和乌骨鸡饲粮中添加0.0%~0.8%的L-酪氨酸可促进亲银细胞数量的增加。结果提示,增加的亲银细胞可合成和分泌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这些物质可作为黑色素合成的前体物质,进而促进黑色素生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酪氨酸 亲银细胞 黑色素
原文传递
豚鼠小肠EC细胞的免疫细胞化学和银染法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曾孝儒 刘金宝 刘浩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32-36,共5页
本实验利用同一切片标本,在光镜水平上,对豚鼠小肠EC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和不同银染法的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全部Masson-Fontana亲银染色阳性细胞均呈PAP染色阳性;另一方面,小部分(15%)Grime... 本实验利用同一切片标本,在光镜水平上,对豚鼠小肠EC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和不同银染法的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全部Masson-Fontana亲银染色阳性细胞均呈PAP染色阳性;另一方面,小部分(15%)Grimelius嗜银染色阳性细胞却表现为亲银染色和PAP染色双阴性。以上结果表明,在显示EC细胞上,亲银染色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因此仍不失为一种经济和实用的方法;嗜银染色显示EC细胞,尽管其敏感性稍高于亲银染色法,但不具有免疫细胞化学与亲银染色技术那样明显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 EC细胞 亲银细胞 豚鼠
下载PDF
含全碳和多炔阴离子配体的银簇化合物的超分子组装及其结构研究(英文)
10
作者 侯俊傑 胡婷 +1 位作者 譚耀新 麥松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15-2133,共19页
总结了我们在新型炔银簇化合物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些化合物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1,3,5-己三炔基和1,3,5,7-辛四炔基;(b)1,5-己二炔基;(c)经膦酸配体组装的乙炔基和烷基乙炔基;(d)苯乙炔基、环烷基乙炔基和含氮杂环基乙炔基结构单元... 总结了我们在新型炔银簇化合物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些化合物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1,3,5-己三炔基和1,3,5,7-辛四炔基;(b)1,5-己二炔基;(c)经膦酸配体组装的乙炔基和烷基乙炔基;(d)苯乙炔基、环烷基乙炔基和含氮杂环基乙炔基结构单元的银簇化合物;(e)经不同类型的银-碳配位键连接,并进一步通过分子内/分子间作用力稳固其配位网络的炔银化合物.我们还进一步讨论了溶剂、配体的位阻大小和辅助配体类型对于多维配位网络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碳配体 亲银作用 多炔配体 炔基 簇网络结构 超分子合成子
下载PDF
显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染色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胥维勇 杨群 范小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6-109,共4页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细胞 亲银 免疫组化 染色
下载PDF
一种由[Ag(CN)_2]^-和Mn(Ⅱ)建筑块组装的三个三维网穿插的超分子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质(英文)
12
作者 张建华 董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59-1162,共4页
Three interpenetrating 3D related networks of a cyano-bridged heterometallic supramolecular complex {KMn Ag(CN)2 3·H2O}n (1)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solid... Three interpenetrating 3D related networks of a cyano-bridged heterometallic supramolecular complex {KMn Ag(CN)2 3·H2O}n (1)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solid state of 1 displays interesting luminescence determined by argentophilicity at room temperature. CCDC: 1972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配合物 亲银作用 荧光性
下载PDF
^(60)/钴γ线800拉德全身照射后大鼠小肠内分泌细胞的变化
13
作者 王文超 黄威权 +3 位作者 黄荫乔 杜玉凤 李伯瑜 李维民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2期83-87,162,共6页
本文观察到^(60)/钴γ线800拉德全身照射后大鼠小肠亲银细胞和嗜银细胞同其它上皮细胞具有相似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其中,十二指肠亲银细胞和嗜银细胞的数目,照后第2~3天比对照组显著减少(t>0.01),照后第5天显著增加(t>0.01)。肠腺... 本文观察到^(60)/钴γ线800拉德全身照射后大鼠小肠亲银细胞和嗜银细胞同其它上皮细胞具有相似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其中,十二指肠亲银细胞和嗜银细胞的数目,照后第2~3天比对照组显著减少(t>0.01),照后第5天显著增加(t>0.01)。肠腺的内分泌细胞损失较绒毛的少,恢复较绒毛的快。空、迴肠的变化和十二指肠相平行,但不如十二指肠明显,提示十二指肠内分泌细胞对辐射比空、迴肠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银细胞 肠腺 绒毛 李氏隐窝 内分泌细胞 细胞 大鼠 全身照射 小肠 拉德
下载PDF
Ag Deposition Forms and Uniformity on Porous Silicon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晓岚 徐大余 +2 位作者 杨海平 喻振兴 邱冠周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11-216,I0002,共7页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achieve porous silicon (PS) surface passivated with Ag deposition for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PS photoluminescence. The relation of Ag depositing forms to ... The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achieve porous silicon (PS) surface passivated with Ag deposition for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PS photoluminescence. The relation of Ag depositing forms to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effect of PS hydrophilic surface on deposition uniform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two critical current densities (maximum and minimum) in which Ag was absent and electroplated on PS surface correspondingly, and the range of current density for deposition of Ag on porous silicon was from 50 μA/cm^2 to 400 μA/cm^2. The process of changing PS surface from hydrophobic into hydrophilic had positive effect on Ag deposition uniformity.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PS hydrophobic surface presented uneven Ag deposition.However, hydrophilic surface treated with SC-1 solution was even. Finally, the effect of PS surface passivation with Ag even deposition on photoluminescence intensity and stabilization of PS was studied. It was discovered that Ag passivation inhibited the degradation of PL intensity effectively. In addition, excessive Ag deposition had a quenching effect on room-temperature visible photoluminescence of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silicon Photoluminescence Hydrophilic process Ag deposition Passivation
下载PDF
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消化管
15
作者 刘学军 《中学生物教学》 1994年第1期42-42,共1页
甲状腺重约20—30g,被公认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殊不知,消化管内(胃至结肠)含有一类内分泌细胞,它们分散在消化管上皮和腺体中。这类细胞的基底部(靠近毛细血管一侧)有许多分泌颗粒,可被硝酸银或铬盐着色,因此常称为亲银细胞或胃肠亲... 甲状腺重约20—30g,被公认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殊不知,消化管内(胃至结肠)含有一类内分泌细胞,它们分散在消化管上皮和腺体中。这类细胞的基底部(靠近毛细血管一侧)有许多分泌颗粒,可被硝酸银或铬盐着色,因此常称为亲银细胞或胃肠亲铬细胞。分泌颗粒从细胞基底部释放至毛细血管,成为消化管激素。消化管激素除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及消化管的活动外,还有促激素分泌和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颗粒 内分泌器官 基底部 内分泌细胞 亲银细胞 促生长作用 激素分泌 铬盐 消化器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