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三角肌肌梭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江全 薛黔 +1 位作者 李季容 杨方玖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66-369,共4页
目的 :揭示三角肌的肌梭分布 ,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较详尽的形态学资料。 方法 :①用经甲醛固定 1年以内的童尸 3具 (3~ 10a)及成人尸体 2具 (2 5a,4 0a) ,完整取下三角肌 ,采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其肌内神经。②用经甲醛固定 ... 目的 :揭示三角肌的肌梭分布 ,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较详尽的形态学资料。 方法 :①用经甲醛固定 1年以内的童尸 3具 (3~ 10a)及成人尸体 2具 (2 5a,4 0a) ,完整取下三角肌 ,采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染色其肌内神经。②用经甲醛固定 2年以上的童尸 5具 (2~ 11a) ,在三角肌前亚部、中、后亚部取材 ,组织学HE染色后 ,采用体视学方法进行肌梭密度的研究。 结果 :①三角肌中亚部的肌内神经分支较为丰富。②三角肌的肌梭指数为38.0 2个 / g ,肌梭联合体比例为 13.31%。三角肌中亚部的肌梭密度和肌梭联合体比例与三角肌前、后亚部相比较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中亚部肌腹中部远端的肌梭密度与其近端相比较 ,无显著差异。前亚部的肌梭密度与后亚部相比较 ,无明显差异。结论 :人三角肌三个亚部的肌梭密度不同。三角肌中亚部的肌梭密度和肌梭联合体比例大于前、后两个亚部 ,提示其在肩关节运动的监测和姿势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该肌进行活检或病理检查取材研究时应当考虑区分亚部或深浅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三角肌 内神经 形态学
下载PDF
人三角肌亚部化研究
2
作者 李志义 李名扬 薛黔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8-10,共3页
本研究详细解剖了20侧人三角肌的起止点,肌纤维走向和排列方式以及神经支配特征,将三角肌分成三个亚部,即前部、中部和后部。前、后亚部分别位于肩关节的前方和后外方,肌纤维呈平行排列并向下外集中,中部在外侧,纤维排列成多羽状,与前... 本研究详细解剖了20侧人三角肌的起止点,肌纤维走向和排列方式以及神经支配特征,将三角肌分成三个亚部,即前部、中部和后部。前、后亚部分别位于肩关节的前方和后外方,肌纤维呈平行排列并向下外集中,中部在外侧,纤维排列成多羽状,与前、后部可明确区分。三个亚部的神经分布是独立的,前部由腋神经前干发出的一支较粗大分支支配。前干的较细分支进入中部,后干主要由后干的肌支支配。进入各部的神经分支未见交叉。作者在同期研究的三角肌三个亚部肌纤维型分布有显著差异则是此肌亚部化的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三角肌 亚部化 大体解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