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爱因斯坦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佳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8-52,共5页
从一名自然科学家的视角,爱因斯坦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敬与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批判,指出了科技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取决于科技的伦理目的性。爱因斯坦指出爱与责任、维护公平正义是人... 从一名自然科学家的视角,爱因斯坦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崇敬与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批判,指出了科技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取决于科技的伦理目的性。爱因斯坦指出爱与责任、维护公平正义是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产生的源泉与实现的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适合国情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路径,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人与自然和谐思想 时代意义
下载PDF
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钰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正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迫切需要人地相合的理论来指导生态治理,借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互生共栖的辩证统一关系,劳动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这些思想蕴... "丝绸之路经济带"正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迫切需要人地相合的理论来指导生态治理,借以推动经济社会转型。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互生共栖的辩证统一关系,劳动沟通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这些思想蕴含丰富的生态理念,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有益于在实践中规避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路径,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践行绿色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探寻适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 西部地区 丝绸之路经济带 生态文明
下载PDF
马克思自然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巩英洲 《社科纵横》 2010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从对追求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视野来看,马克思自然观中有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而且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放在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中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把自然的... 从对追求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视野来看,马克思自然观中有着极其丰富和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而且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哲学思想。马克思把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放在对资本主义的社会批判中深刻地揭示了当代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把自然的复活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认为只有人的全面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这一深邃的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对建设当代人与自然和谐之道和人与自然和谐社会都具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思想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志梅 刘希刚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45,共4页
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组成部分,包括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物质变换、人类承担人与自然和谐的主体责任、尊重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和价值、尊重自然规律与警惕自然报复等有机联系的四个方面内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组成部分,包括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物质变换、人类承担人与自然和谐的主体责任、尊重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和价值、尊重自然规律与警惕自然报复等有机联系的四个方面内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问题,集中表现为资源消耗与自然承载力的矛盾、社会利益与自然规则的冲突、人的主体价值与自然价值的背离、人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修复能力之间的失衡等。根据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状态,就要发展适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经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政治,宣扬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生态文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和谐思想 生态理论 生态政治 生态文化
原文传递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
5
作者 刘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7期86-88,共3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以后,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对其内涵进行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给予了正确的把握。而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优化改革中,地理核心素养...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以后,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对其内涵进行深刻认知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给予了正确的把握。而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优化改革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不谋而合,使地理课程教学成了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重要平台。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深刻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内涵,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这一思想融合策略的多元探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 融合策略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文涛 胡建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2年第4期44-51,共8页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形成立意高远、内...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探索历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形成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新境界,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也为全球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视阈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贺唯 《新课程学习》 2013年第5期182-183,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为指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寻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为指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寻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发展生态科学技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践行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人与自然和谐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价值与生态维度当代建构
8
作者 宁琳琳 包庆德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7,共7页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物质动因及其内在规律,确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主体”并彻底解决“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作用”这一社会历史观重大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制度的反生态本...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物质动因及其内在规律,确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主体”并彻底解决“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作用”这一社会历史观重大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制度的反生态本性,指明走向人类与自然和解以及人类本身和解的“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和人与自然关系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生态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由人民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等“社会历史创造主体”与“社会历史共享主体”时代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社会历史创造主体 社会历史共享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