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中地区冬季人为源减排对PM_(2.5)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孟宁 贝耐芳 +1 位作者 李国辉 肖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6-1656,共11页
使用WRF-Chem模式和关中地区高分辨率的人为源排放清单,选取2013年冬季不利于关中地区污染物扩散的4类典型天气形势中的各1d,模拟了PM_(2.5)时空分布和日变化趋势,同时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目标,制定人为源等比例减排的敏感性试验.... 使用WRF-Chem模式和关中地区高分辨率的人为源排放清单,选取2013年冬季不利于关中地区污染物扩散的4类典型天气形势中的各1d,模拟了PM_(2.5)时空分布和日变化趋势,同时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目标,制定人为源等比例减排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模式可以较好地捕捉PM_(2.5)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且与天气形势有着一致的对应关系.在4类不利天气形势下,PM_(2.5)浓度随着人为排放源的减少呈二次曲线下降趋势,PM_(2.5)浓度下降率与所在区域原有大气污染程度成正比.在不同天气形势下,要使PM_(2.5)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75mg/m^3时,人为源需削减比例为3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形势 PM2.5 关中地区 人为
下载PDF
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昆山市近地面臭氧特征及成因分析
2
作者 吴珂 陈慧敏 +5 位作者 曾山佰 郁泰立 吴俊梅 夏蕴玉 汪婷 王晓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41,共11页
为研究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管控措施对昆山市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疫情前期及管控期大气污染物(尤其是臭氧O_(3))浓度的变化特征,并对O_(3)的空间分布、成因及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疫情管控后,一次污染物浓度呈递进式降低,而O_... 为研究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管控措施对昆山市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疫情前期及管控期大气污染物(尤其是臭氧O_(3))浓度的变化特征,并对O_(3)的空间分布、成因及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疫情管控后,一次污染物浓度呈递进式降低,而O_(3)日最大8 h滑动平均质量浓度(O_(3)-8 h)显著上升,其中管控中期的污染最严重,明显超过历史同期水平。空间分布上O_(3)-8 h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市区西部(高新区)及西北部区域,较2021年增幅显著。NO2浓度下降比与O_(3)-8 h上升比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良好的对应关系,NO2降幅高的区域O_(3)-8 h增幅也高,同时两者浓度变化呈非线性相关,当NO2浓度达到一个临界值时,O_(3)浓度随之出现下降。典型污染过程中O_(3)日变化仍为显著的“单峰型”,但振幅明显增大,O_(3)与气温、能见度、日照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呈显著负相关。结合风向及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来看,此次污染气团主要来自浙江、安徽等地,占总气团输入的6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人为减排 空气质量 臭氧 污染源
下载PDF
2022年初沈阳市污染减排下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
3
作者 赵芮田 《区域治理》 2022年第28期16-19,共4页
本文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和2022年沈阳市春节后(2022年2月7日至3月31日)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与2019年以来同时期进行对比,将研究时段划分为三部分,分析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优良天气出现的... 本文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和2022年沈阳市春节后(2022年2月7日至3月31日)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与2019年以来同时期进行对比,将研究时段划分为三部分,分析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优良天气出现的次数不断增加,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天数为零,大气环境持续好转,PM2.5是沈阳市的首要污染物,O3浓度不稳定,沈阳市正面临臭氧污染问题,3月12日前后空气质量差异显著,人为减排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沈阳市应继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移动源和生活源的排放管控,以减少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市 空气质量指数 大气污染物 人为减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