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乳头状瘤病毒6型类病毒颗粒的制备及其中和抗体的检测 |
潘晖榕
李少伟
刘波
朱子恒
曹欢欢
顾颖
程通
王颖彬
张军
夏宁邵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2
|
人乳头状瘤病毒E6和E7蛋白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及稳定转染喉上皮细胞系的建立 |
肖洋
周思含
牛子捷
王军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
2022 |
0 |
|
3
|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E6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与Cyclin D1的关系 |
赵醒
赵宇阳
王军
程玉
焦春敬
李春辉
|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4
|
宫颈组织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 ATG-12 Tie-1表达情况及与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
周新欢
邹科
杨弋弋
李中钦
任红娟
冯磊
|
《安徽医学》
|
2022 |
3
|
|
5
|
老年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E6、p53 mRNA表达及其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
王庆西
|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6
|
腺病毒伴随病毒表达载体表达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E6/E7基因的构建及应用 |
赵健
曹泽毅
廖秦平
杨怡殊
周玲
曾毅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
2003 |
0 |
|
7
|
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mRNA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徐海元
郭宗
王中山
范学亮
郑鹤
殷仁斌
张晓燕
刘亚南
张姗姗
|
《临床医药实践》
|
2020 |
0 |
|
8
|
CALCA、DAPK、PAX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检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刘胜泉
陈小利
王菲菲
杨林
|
《医药论坛杂志》
|
2024 |
0 |
|
9
|
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中的作用 |
詹晓芬
王少洪
吴璇
邱晓阳
李帆
曾芸珠
陈志强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10
|
HPV E6/E7 mRNA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术后的随访价值 |
李梅
杨素芬
叶瑞勉
张燕科
|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
2015 |
8
|
|
11
|
FRD联合HR-HPV DNA、HPV E6/E7 mRNA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意义 |
潘智茵
王刚
林铁成
谢咏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
2022 |
9
|
|
12
|
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蛋白的信号转导初探 |
罗远材
瞿全新
糜若然
郭路
张灏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3
|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E6蛋白及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任秀苗
|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
2012 |
5
|
|
14
|
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诊中的应用 |
陈伟
林美丽
邵丽佳
浮苗
蒋惠霖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
2020 |
0 |
|
15
|
HPV6b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关系 |
廖佩花
谭晓华
张海峰
雷丽娟
曾同霞
陈波
李锋
杨磊
秦江梅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6
|
携人乳头瘤病毒6型全基因细胞的组织工程皮片培养的初步研究 |
王飞
郭宗科
张红叶
潘永正
董正邦
陈梅
单莹
严翘
余卫平
|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7
|
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
舒小芳
蔡婷英
施敏伟
樊锦霞
朱文英
卢晓谧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
2020 |
17
|
|
18
|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HPV16E6、E7基因的检测与p53的关系 |
卢晓梅
温浩
刘辉
林仁勇
张亚楼
张月明
|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9
|
苏州地区女性宫颈高危型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分析 |
朱晨露
李淑湘
谷蒙蒙
尤欣然
|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
2019 |
2
|
|
20
|
HPV16/18E6蛋白和PKR/p-PKR在宫颈病变的表达及意义 |
罗远材
瞿全新
糜若然
|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