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使用VHD的可视人体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郎文辉 冯焕清 +1 位作者 周荷琴 袁非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利用彩色数据进行体绘制 ,可以创建真实感图像 ,并具有揭示体内真实细节的能力。虽然彩色数据是可用的 ,但它并不包含依赖于视点的光线反射信息和光线在体素中的传播属性。本文提出了基于 VHP彩色数据的体绘制算法框架 ,着重讨论了如何... 利用彩色数据进行体绘制 ,可以创建真实感图像 ,并具有揭示体内真实细节的能力。虽然彩色数据是可用的 ,但它并不包含依赖于视点的光线反射信息和光线在体素中的传播属性。本文提出了基于 VHP彩色数据的体绘制算法框架 ,着重讨论了如何利用 Phone光照模型进行着色 ,以及在 HSI色彩空间中计算阻光度值。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算法成像质量高 ,可以表现人体的细微结构和纹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绘制算法 可视人体成像方法 VHD 真实感图像 图像处理
下载PDF
被动毫米波太赫兹人体成像关键技术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冯辉 涂昊 +1 位作者 高炳西 武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95-1401,共7页
通过分析被动毫米波太赫兹成像检测人体携带物品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被动毫米波太赫兹成像应用于人体安检领域的优势,并分析了成像系统最佳的工作频率和最适宜的工作环境温度。从分析影响成像质量的各项关键技术的角度对被动毫米波太赫兹... 通过分析被动毫米波太赫兹成像检测人体携带物品的基本原理,讨论了被动毫米波太赫兹成像应用于人体安检领域的优势,并分析了成像系统最佳的工作频率和最适宜的工作环境温度。从分析影响成像质量的各项关键技术的角度对被动毫米波太赫兹人体安检成像的进展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基于准光学成像原理的光学系统和扫描机构,被动毫米波太赫兹人体成像中最常用的肖特基二极管探测和超导两种探测方法,以及被动毫米波太赫兹图像的处理及目标智能识别。最后,对未来毫米波太赫兹人体成像技术在安全检查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个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太赫兹成像 人体成像 被动式 安检
下载PDF
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在机场安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杰 《科技风》 2020年第2期23-23,共1页
这些年,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比较频繁,各大机场高铁以及公共区域的机关部门都不得不更加的重视安全方面的问题,这些场所的安全检查正在不断的被加强。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就需要不断的发展安检技术,综合利用该项技术来保障人民群... 这些年,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比较频繁,各大机场高铁以及公共区域的机关部门都不得不更加的重视安全方面的问题,这些场所的安全检查正在不断的被加强。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就需要不断的发展安检技术,综合利用该项技术来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2018年,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已经在南京和青岛机场完成测试,以此验证机场安检设备工作效率,之后同样会不断进行试点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并分析了其现状,最后对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运用于机场安检中的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以此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 机场安检 应用
下载PDF
基于人体成像技术的安检设备在民航安检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岳廷军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第21期127-128,共2页
民航的安全运行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对其运行安全的研究备受关注。目前,人体成像技术在民航安检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这一技术的应用时间比较短,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直接影响了人体成像技术在安检中... 民航的安全运行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对其运行安全的研究备受关注。目前,人体成像技术在民航安检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但是,这一技术的应用时间比较短,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直接影响了人体成像技术在安检中应用的效果。因此,本文首先介绍民航安检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之后分析人体成像技术在民航安检中出现的问题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分析解决思路,以增强人体成像技术在民航安检中的效果和应用的广泛性,探讨人体成像技术的安检设备在民航安检中的发展前景,提效率,降成本,以确保民航运行的持续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检设备 人体成像技术 毫米波 应用分析 重要性
下载PDF
国内民航领域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设备应用现状研究与展望
5
作者 高炳西 胡广骁 +2 位作者 夏禹 安德越 黄钊 《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 2022年第4期11-17,共7页
从2010年立项研究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技术以来,我国在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设备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建设、产品研制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但目前仍处于试探性使用阶段,设备的技术状态与国内民航人体安检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民航安检将向... 从2010年立项研究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技术以来,我国在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设备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建设、产品研制等方面取得快速发展,但目前仍处于试探性使用阶段,设备的技术状态与国内民航人体安检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民航安检将向无感安检模式发展,最终为旅客提高安全便携舒心的出行体验。安检技术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多维信息融合为核心,形成集合安检、安防等大数据综合信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成像人体安检设备 机场安检 人体安检
下载PDF
基于OMP-CADMM的非合作运动人体ViSAR成像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桂术亮 田增山 党思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7-1686,共10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人体成像技术凭借其高分辨、强穿透、易部署和高安全性,已成为SAR拓展至日常民用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现有SAR人体成像方法大多针对固定场景下的静态人体目标进行合作式成像,难以满足开...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人体成像技术凭借其高分辨、强穿透、易部署和高安全性,已成为SAR拓展至日常民用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现有SAR人体成像方法大多针对固定场景下的静态人体目标进行合作式成像,难以满足开放场景非合作成像应用的需求.为此,本文基于人体运动的块稀疏性与一致性约束,提出了一种面向非合作运动人体的视频SAR(Video SAR,ViSAR)成像方法 .该方法首先结合ViSAR子孔径快速成像技术,简化人体非刚性运动模型,建立非刚性运动相位误差参量模型;随后结合人体运动的块稀疏性与时间连续性,基于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稀疏恢复算法估计人体运动相位误差;最后基于一致性交替方向乘子法(Consensus 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CADMM)优化框架,保留人体目标局部结果的一致性共有特征,从多个局部补偿结果集中优化出人体的全局聚焦成像结果,实现人体的非刚性运动补偿与全局精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可实现非合作走动人体的视频化高分辨精细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运动人体成像 非刚性运动误差补偿 非合作成像
下载PDF
太赫兹成像技术在人体安检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蒋林华 王尉苏 +2 位作者 童慧鑫 岳贵阳 黄慧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1,共6页
分析了太赫兹波的特点及其在人体成像安检中应用的潜在优势,概述了国内外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技术正在向阵列化、多频段、复合式方向发展,并对国内外学者在太赫兹图像处理算法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太赫兹人体成像 隐藏物品检测 人体安检 图像处理
下载PDF
用于人体阻抗成像的数据采集系统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化祥 南国芳 +1 位作者 王艳儒 王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6-418,共3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 DSP的主从式数据采集系统。 PC机作为主控机 ,进行可视控制、实时显示等操作 ;DSP实现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及预处理并与 PC机进行数据通讯。采用直接数字合成 (DDS)技术构建双路正弦波及同步方波发生器 ,实现幅值、频率... 本文介绍了基于 DSP的主从式数据采集系统。 PC机作为主控机 ,进行可视控制、实时显示等操作 ;DSP实现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及预处理并与 PC机进行数据通讯。采用直接数字合成 (DDS)技术构建双路正弦波及同步方波发生器 ,实现幅值、频率、相位等连续调节 ;调制信号经同相与正交解调 ,获取实部与虚部信息。测试结果表明 ,该数据采集单元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数据采集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器 人体阻抗成像
下载PDF
单探测器快速扫描被动太赫兹人体成像系统 被引量:7
9
作者 冯辉 卜伟华 +4 位作者 王文静 高炳西 姚洪 涂昊 武帅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71,共8页
报道了一种单探测器快速扫描准光学被动太赫兹人体成像系统,并设计了成像分辨率测试卡。该成像系统的光路由反射式准光学器件构成。被检测人员自身辐射的太赫兹波通过成像系统的透波窗口进入设备,依次经过摆动反射镜、旋转反射镜、聚焦... 报道了一种单探测器快速扫描准光学被动太赫兹人体成像系统,并设计了成像分辨率测试卡。该成像系统的光路由反射式准光学器件构成。被检测人员自身辐射的太赫兹波通过成像系统的透波窗口进入设备,依次经过摆动反射镜、旋转反射镜、聚焦反射镜和固定反射镜后到达太赫兹探测器。该成像系统仅用一个太赫兹探测器,配合由旋转反射镜和摆动反射镜组成的扫描机构,就可在2.5 s的时间内完成对一个距离设备1.5 m处0.65 m×1.9 m区域的完整成像,成像线分辨率达到2 cm。该成像系统不仅可有效显示金属、液体、陶瓷和粉末等材料的可疑危险物品的轮廓,还可对太赫兹图像上显示出的携带物品进行自动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太赫兹成像 人体成像 被动成像 安检
原文传递
基于波数域积分的人体表面微波三维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谭维贤 洪文 +1 位作者 王彦平 吴一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41-2545,共5页
该文给出了人体表面微波3维成像所需要满足的采样准则,提出了基于波数域积分3维成像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给定距离单元上沿波传播方向上的波数域积分代替了复杂的3维STOLT插值。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由点目标组成的人体模型的3维重建图... 该文给出了人体表面微波3维成像所需要满足的采样准则,提出了基于波数域积分3维成像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给定距离单元上沿波传播方向上的波数域积分代替了复杂的3维STOLT插值。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由点目标组成的人体模型的3维重建图像,利用通用仪器构建的人体微波3维成像实验系统开展童装模特的微波暗室Ka波段3维成像实验,验证了成像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成像 波数域积分3维成像算法 人体微波3维成像
下载PDF
人体组织电特性磁共振断层成像(MR EPT)技术进展 被引量:18
11
作者 辛学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90,共8页
科学研究早已证实,人体组织的电特性参数(包括电导率和电容率)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之间差异较大,因此测量人体活体组织的电特性参数变化有可能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磁共振成像(MRI)本质上是非电离电磁场,即强的静磁场、梯度磁... 科学研究早已证实,人体组织的电特性参数(包括电导率和电容率)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之间差异较大,因此测量人体活体组织的电特性参数变化有可能成为肿瘤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磁共振成像(MRI)本质上是非电离电磁场,即强的静磁场、梯度磁场和射频电磁场与人体组织的相互作用,因此MRI影像信息中必然包含人体组织的电特性信息。MRI领域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之一人体组织电特性磁共振断层成像(MR EPT)技术,其就是研究如何从MRI影像信息中有效提取人体组织电特性信息。本文概述MR EPT技术的产生背景,从反映电磁场基本运动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解析给出MR射频场与人体组织电特性参数之间的量化关系,深入剖析了3 T和7 T不同场强下MR EPT成像方法的国际研究进展以及潜在的技术突破口。同时,还介绍目前运用MR EPT技术开展的动物实验和前期临床人体测试等情况,展示这一新兴技术的诱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组织电特性 人体组织电特性磁共振断层成像 磁共振射频 癌症早期检测
下载PDF
人体复阻抗断层成像系统
12
作者 王化祥 曲志刚 魏娟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4年第3期16-17,19,共3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主从式人体复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系统采用PC机作为主控机,DSP控制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并与上位机通讯;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构建正弦波发生器,幅值、频率、相位等连续可调;加入反馈环节,有效提高了压控电流源的...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主从式人体复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系统采用PC机作为主控机,DSP控制电极选通、数据采集并与上位机通讯;采用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构建正弦波发生器,幅值、频率、相位等连续可调;加入反馈环节,有效提高了压控电流源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采用欠采样和数字解调技术,获取人体复阻抗虚实部信息;利用反投影算法进行图像重建。试验测试与成像结果表明,该系统改进了数据采集速度和图像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复阻抗断层成像系统 DSP 数字解调 图像分辨率
下载PDF
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肝胆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晓峰 张国兴 +1 位作者 林虹伶 郑键美 《上海医药》 CAS 2008年第4期175-175,共1页
目的:比较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肝胆常见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方法:对107例体检者通过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肝胆常见疾病进行双盲检测。结果: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常见肝胆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人体代谢热成像在体检中有... 目的:比较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肝胆常见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方法:对107例体检者通过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肝胆常见疾病进行双盲检测。结果: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对常见肝胆疾病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人体代谢热成像在体检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代谢热成像与B超 肝胆疾病 对比分析
下载PDF
人体代谢热成像技术在成年女性乳腺健康检查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立柱 张宝珍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0年第2期164-166,共3页
为探讨人体代谢热成像技术(TMT)对成年女性乳腺健康检查的应用价值.对121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分别摄取乳腺热像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正常乳腺462例,乳腺增生610例,乳腺纤维瘤137例,乳腺癌6例.应用结果提示:TMT技术对乳腺疾病检查... 为探讨人体代谢热成像技术(TMT)对成年女性乳腺健康检查的应用价值.对1215例女性健康体检者分别摄取乳腺热像图,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正常乳腺462例,乳腺增生610例,乳腺纤维瘤137例,乳腺癌6例.应用结果提示:TMT技术对乳腺疾病检查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是乳腺疾病筛查的一项有潜力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代谢热成像技术 乳腺疾病 乳腺肿瘤 健康检查 异常热源
下载PDF
SAR STEREO IMAGING ALGORITHM BASED ON CAPON SPECTRUM ESTIMATION 被引量:1
15
作者 Yang Xin Huang Shunii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8年第6期817-821,共5页
This letter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stereo imaging based on the Capon spectrum estimation technique. In order to deal with nonuniform sampling space and lead to super resolutio... This letter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stereo imaging based on the Capon spectrum estimation technique. In order to deal with nonuniform sampling space and lead to super resolution in the elevation direction, Capon approach is used to focus the SAR data on a certain height. Results obtained on simulated data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apon based algorithm.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 the Capon based algo-rithm shows better resolution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Stereo imaging Spectrum estimation Capon algorithm
下载PDF
A MRI quantitative study of corpus callosum in normal adults
16
作者 Yang Junle Guo Youmin +3 位作者 Gao Yanjun Ma Mingyue Zhang Qiujuan Xu Min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8年第6期346-351,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age- and sex-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various dimensions of corpus callosum among Chinese normal adults. Metho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of 286 healthy adults, including 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age- and sex-related differences in the various dimensions of corpus callosum among Chinese normal adults. Metho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of 286 healthy adults, including 127 males and 159 females, and ranging in age from 20 to 81 years, were investigated. They were classified into 5 age groups ( 20-29, 30-39, 40-49, 50-59, and 60-81 years old). Corresponding to the age group sequence above, the male/female ratio of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was: 25/26, 26/33, 33/50, 32/36, and 11/14.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of corpus callosum were systematically measured on the midsagittal Tl-weighted images: frontal to occipital pole (represented as line segment AB), total longitudinal dimension of the corpus callosum (CD), the maximum height (EF), the widths of the genu (CX), anterior one third (GH), central region (EZ), posterior one third (MN) and splenium (YD). After that, the obtained data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1) The total longitudinal dimension, maximum height, widths of the genu, central region and splenium were proved to be larger in females. But the widths of the anterior one third and posterior one third were similar in-between. In spite of that, a conspicuous sex-related difference was not found. (2) The total longitudinal dimension and the maximum height of the corpus callosum remained stable in all age subgroups. Yet the widths of the genu, anterior one third, central region, posterior one third and splenium had a tendency of decreasing gradually with aging.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seen in the anterior one third, central region, posterior one third (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ex-related difference in all dimensions of corpus callosum. But, with ag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s found in the widths of the anterior one third, central region and posterior one thi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mal adults Corpus callosu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下载PDF
Thermal Infrared Salient Human Detec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Thermal Features in Airport Terminal
17
作者 YU Yuecheng LIU Chang +1 位作者 WANG Chuan SHI Jinlo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2年第4期434-449,共16页
Target detection in low light background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night patrol robots for airport terminal.However,if some algorithms can run on a robot platform with limited computing resources,it is difficult for... Target detection in low light background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night patrol robots for airport terminal.However,if some algorithms can run on a robot platform with limited computing resources,it is difficult for these algorithms to ensur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human body in the airport terminal. A novel thermal infrared salient human detec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thermal features called TFSHD is proposed. The TFSHD model is still based on U-Net,but the decoder module structure and model lightweight have been redesign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in complex scenes,a fusion module composed of thermal branch and saliency branch is added to the decoder of the TFSHD model. Furthermore,a predictive loss function that is more sensitive to high temperature regions of the image is designed. Additionally,for the sake of reducing the computing resource requirements of the algorithm,a model lightweight scheme that includes simplifying the encoder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ntrolling the number of decoder channels is adop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four data se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not only ensure high detection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algorithm,but also meet the needs of real-time detection of patrol robots with detection speed above 40 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infrared image human body detection SALIENCY thermal features lightweight mode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