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R-DGGE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肠道菌群构成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赵琼 孙群 +5 位作者 黄勤挽 聂远洋 张肖瑾 任士庞 张玉 黄晶晶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48-1551,共4页
目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研究中药复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肠道菌群构成特征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3... 目的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研究中药复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肠道菌群构成特征的影响。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36只参照文献方法以复合因素制作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2只。造模21d开始给药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妈咪爱、人参乌梅汤加味,均1次/d,连续给药7d。收集各组大鼠粪便排泄物,提取粪便细菌总基因组DNA,PCR扩增细菌16Sr DNA基因V3可变区,DGGE方法检测PCR产物。对优势条带进行回收测序,鉴定菌种。结果药物处理后腹泻模型大鼠肠道微生物相对丰度最高的为厚壁菌门类细菌,其次为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类细菌。人参乌梅汤加味治疗后大鼠肠道厚壁菌门类细菌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肠道拟杆菌门类细菌含量显著降低(P<0.01),肠道变形菌门类细菌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与空白组相比,经人参乌梅汤加味治疗后大鼠菌群较之西药组更接近空白组。结论人参乌梅汤加味较之西药对肠道菌群平衡更具有良性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结构,纠正菌群紊乱,进而发挥生津止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人参乌梅汤加味 腹泻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基于~1H-NMR对人参乌梅汤加味干预腹泻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潜鸣 赵琼 +4 位作者 赵兴 范刚 罗雅婷 张肖瑾 周鸿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615-2617,共3页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研究中药复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尿液代谢表型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36只参照文献方法以复合因素制作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2...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研究中药复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大鼠尿液代谢表型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其余36只参照文献方法以复合因素制作腹泻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2只。造模21d开始给药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妈咪爱、人参乌梅汤加味,均1次/d,连续给药7d。在冰浴中收集12h尿液,采用~1H-NMR技术分析尿液代谢特征。结果在大鼠尿液典型的~1H-NMR谱图中可指认出27个代谢产物,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尿液中乌头酸、丙酮、肌酸酐等的含量减少,而柠檬酸、丙氨酸等含量增多。而与模型组相比,加味人参乌梅汤治疗组有小部分样本逐渐往空白组靠拢。最后,在空白组、模型组和人参乌梅汤加减组中,乌头酸、肌酸酐、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柠檬酸、丙酮的差异最大。结论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对腹泻模型大鼠尿液中的关键代谢物存在良性调节作用,其中乌头酸、肌酸酐、亮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柠檬酸、丙酮可能为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影响腹泻的关键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氢谱 人参乌梅汤加味 腹泻 尿液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