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大数据在国土资源规划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峰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0年第9期42-44,共3页
当前我国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并加速集成,这也使得人口大数据在国土资源规划中得到了更好的运用。在人口大数据规模迅速扩展且加速增长的趋势下,人口大数据已成为国土资源规划所必须使用的重要技术工具。这给传统的国土资源规... 当前我国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并加速集成,这也使得人口大数据在国土资源规划中得到了更好的运用。在人口大数据规模迅速扩展且加速增长的趋势下,人口大数据已成为国土资源规划所必须使用的重要技术工具。这给传统的国土资源规划工作带来了重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国土资源规划部门对使用人口大数据的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使用人口大数据技术进行土地规划管理,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大数据 国土资源规划 运用要点
下载PDF
人口大数据在国土资源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田甜 《居业》 2021年第11期19-20,共2页
人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需要对国土资源进行有效应用,在编制和评价等多种方面,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人口大数据在国土资源规划中的科学应用,分析其特点。基于此,... 人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障规划方案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需要对国土资源进行有效应用,在编制和评价等多种方面,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人口大数据在国土资源规划中的科学应用,分析其特点。基于此,本文对人口大数据的特点,以及在国土资源规划中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国土事业有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大数据:国土资源规划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基于人口位置大数据的高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3
作者 郝佳琦 王亚华 +2 位作者 张竞一 王云 邓宛净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文章将人口位置大数据应用到校区尺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为合理评价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各校区工作日与节假日、同一天不同时点人口在不同功能区的聚集情况存在差异。(2)老校区建成区面积占比较大,... 文章将人口位置大数据应用到校区尺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为合理评价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各校区工作日与节假日、同一天不同时点人口在不同功能区的聚集情况存在差异。(2)老校区建成区面积占比较大,建筑密集,但容积率较低,人员较少、分布分散,总体利用效率较低;新校区面积较大,建筑密度较低,但容积率较高,人数众多、人口分布集中,整体利用效率更高。结果表明,人口位置大数据在高校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评价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需将评价尺度具体到校区级,根据实际情况揭示不同校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因校区施策,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人口位置大数据 校区 南京师范大学
下载PDF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之省市人口总量数据质量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江炎骏 周晓津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14-127,共14页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测是人口统计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关于普查人口总量数据的质量研究文献较少,对省市级人口总量数据评测更为稀少。本文并没有从直接的人口数据入手,而是利用省市移动用户数量的饱和均值刚性,依据大数定律和夹挤定... 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测是人口统计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国内关于普查人口总量数据的质量研究文献较少,对省市级人口总量数据评测更为稀少。本文并没有从直接的人口数据入手,而是利用省市移动用户数量的饱和均值刚性,依据大数定律和夹挤定理对省级区域和地级市层次的人口总量数据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发现:2020年我国七普省级区域的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据质量是比较高的,标准化之后的省市数据质量大多在95%以上;人口净流入省份仍然有较多的"应计未计"常住性人口,人口流出大省则有较多的"已计外流"常住人口;以广东省为例的各地级市人口普查数据质量也大为提高,未来人口数据人为操作余地很小。东部沿海外来劳动力流入将面临持续下降态势,但其面临的教育、医疗、住房和养老压力低于流出地;保持每年1000万新出生人口规模应成为目标;提出应对我国人口及劳动力变化的六点系统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大数据 第七次人口普查 饱和均值刚性 人口流动 劳动力人口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京沪人口流动流量、流向新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晓津 姚阳 《大数据》 2016年第3期49-59,共11页
位置大数据为人口流动流量、流向及其变化研究提供了条件,大数据人口推断比人口普查更加精准且成本大幅度降低。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流动分析表明,2015年末北京、上海外来人口规模稳中有降,外来人口来源构成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 位置大数据为人口流动流量、流向及其变化研究提供了条件,大数据人口推断比人口普查更加精准且成本大幅度降低。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流动分析表明,2015年末北京、上海外来人口规模稳中有降,外来人口来源构成与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来自于邻近省份的外来人口增加。在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的背景下,应加快共享公共数据,推进人口流动大数据研究,以尽快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大数据 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国家大数据战略
下载PDF
大数据在流动人口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子华 《人口与社会》 2017年第2期13-22,共10页
大数据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流动人口大数据正成为发现问题、把握规律、科学决策和精准管理的重要依据。流动人口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来源广泛、层级复杂、特色鲜明、缺乏共享等特点。流动人口大数据在服务管理中可以发挥现状分析、趋势... 大数据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流动人口大数据正成为发现问题、把握规律、科学决策和精准管理的重要依据。流动人口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来源广泛、层级复杂、特色鲜明、缺乏共享等特点。流动人口大数据在服务管理中可以发挥现状分析、趋势预测、决策支持、精准服务、绩效评价、智能匹配等作用。为使流动人口大数据更好地服务流动人口,应整合数据资源、促进数据开放共享,搭建流动人口数据平台,采用新技术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并利用多种方法对流动人口大数据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流动人口大数据 流动人口 服务管理
下载PDF
基于人口迁徙大数据的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项昀 徐铖铖 +2 位作者 于维杰 华雪东 王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1-246,共6页
为提高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客运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依托人口迁徙大数据,建立量化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方法.提出用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来表征优势出行距离,分别构建城市对外客运方... 为提高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客运多方式协同运行效率,优化客运资源配置,依托人口迁徙大数据,建立量化分析城市对外交通客运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的方法.提出用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来表征优势出行距离,分别构建城市对外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和相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利用人口迁徙大数据,绘制基于出行距离的客运方式分担率曲线,对优势出行距离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对外交通中公路、铁路、航空客运方式的绝对优势出行距离分别为[8,119]km、[119,1594]km和[1594,3000]km,相对优势距离分别为[8,463]km、[318,983]km和[2477,30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城市对外交通 客运方式 优势出行距离 分担率 人口迁徙大数据
下载PDF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的湖北省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8
作者 姚文萃 张学超 潘红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7-17,共11页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城市间的联系逐渐由等级结构演化为网络结构。网络结构不仅有利于城市间各类要素的快速流动,而且有利于实现城市间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实现社会公平。本次研究以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将腾...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城市间的联系逐渐由等级结构演化为网络结构。网络结构不仅有利于城市间各类要素的快速流动,而且有利于实现城市间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实现社会公平。本次研究以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区域——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将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作为城市间的联系度指标。选取工作日和休息日两个时间段,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技术(Ucinet)分析了湖北省城市网络结构与特征发现:湖北省城市网络是以武汉为核心,以(1+8)城市圈的城市为主要节点,以荆州、襄阳、宜昌为重要联系点的空间网络结构;湖北省整体城市网络密度发育水平一般,武汉城市圈的网络密度发育水平较高,省域范围内的城市结构正在由“一主两副”转向“一主三副”;休息日的城市间人口迁徙强度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对整体城市网络结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 社会网络分析法 湖北省 城市网络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特大突发事故失联人员数量快速估计及对策研究
9
作者 周晓津 阮晓波 陈翠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
特大突发事故区域内活跃移动用户数量的变动为快速估计失联人员的数量提供了条件。迅速恢复事故区域通信是救援和快速估计失联人员数量的关键。在兼顾个人隐私保护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条件下,政府应推动国企和BAT等私营企业建立移动实时... 特大突发事故区域内活跃移动用户数量的变动为快速估计失联人员的数量提供了条件。迅速恢复事故区域通信是救援和快速估计失联人员数量的关键。在兼顾个人隐私保护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条件下,政府应推动国企和BAT等私营企业建立移动实时统计信息系统,并及时向公共智库、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公布相关统计数据,从而让智库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突发事故 失联人员数量快速估计 人口大数据 危机管理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北部湾城市群都市圈识别与发展规划建议 被引量:9
10
作者 毛蒋兴 韦统 张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59,共7页
2017年,国家批复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新规划的城市群横跨了粤桂琼三省区,共15个市县。因学术意义、行政意义上的都市圈存在异同,文章采用经济社会数据、人口迁徙大数据及夜间灯光数据,结合断裂点模型、首位联系法和核密度分析... 2017年,国家批复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新规划的城市群横跨了粤桂琼三省区,共15个市县。因学术意义、行政意义上的都市圈存在异同,文章采用经济社会数据、人口迁徙大数据及夜间灯光数据,结合断裂点模型、首位联系法和核密度分析对北部湾城市群南宁市、海口市、湛江市进行了都市圈识别。在对比三类数据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三类识别结果取交集进行都市圈综合界定。结果显示,三大都市圈远小于规划范围,城市群发育程度较低。因此,文章从优化发展格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四大方面提出了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识别 都市圈规划 人口迁徙大数据 夜间灯光数据 北部湾城市群
下载PDF
深圳市高学历人才迁入格局的时空演化与驱动因素——基于1980—2014年个体迁移大数据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文佳 王雨润 阴劼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基于1980—2014年深圳市人口流动普查微观大数据,提取迁入深圳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个体粒度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人才迁入格局的时空演化,基于事件史分析方法探究影响近10 a人才迁移的多维驱动因素及人才政策调控机理,为完善区... 基于1980—2014年深圳市人口流动普查微观大数据,提取迁入深圳市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个体粒度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人才迁入格局的时空演化,基于事件史分析方法探究影响近10 a人才迁移的多维驱动因素及人才政策调控机理,为完善区域人才政策提供决策支持。结果发现:(1)深圳市迁入高学历人才数量快速增长,群体年轻化、未婚化特点显著,城乡户籍结构差异持续缩小,省内邻近地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形成高值-高值集聚区域;(2)个体家庭情况、地理距离阻碍、城市社会结构等因素共同塑造迁移过程,来自人口数量少、人均GDP低、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地区的高学历人才具有更强烈的迁入意愿;(3)政策驱动力如深圳市2008—2012年实施的连续性审核制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人才迁入,不同阶段的人才政策对于不同属性人才群体的迁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迁移 事件史分析 人口流动普查微观大数据 深圳市
下载PDF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的黄河流域城市联系网络格局 被引量:32
12
作者 刘海洋 王录仓 +1 位作者 李骞国 严翠霞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37,共10页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网络联系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指向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流域内城市网络密度较低,平均路径较长,与其"承南接北"的区域地位不相匹配。②形成以陇海线、...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网络联系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指向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流域内城市网络密度较低,平均路径较长,与其"承南接北"的区域地位不相匹配。②形成以陇海线、下游黄河干流和包海高铁为轴线的骨干网络,核心-边缘结构突出。③流域内-外联系网络形成两大(郑州和西安)、一小(济南)三个核心,高等级网络以三者为核心节点向域外辐射。强集散能力节点城市集中在"陇海线-下游黄河干流"一线。域外主要联系方向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④流域内部网络和内-外联系网络相比,"陇海线-下游黄河干流"和包海高铁一线以东城市优势更为凸显。⑤流域不同地区网络联系的空间指向性差异明显。流域内部联系多指向省会城市,内-外联系的空间指向上存在明显的上中下游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联系网络 空间指向性 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 黄河流域 高铁 核心-边缘结构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区域一体化药事云平台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天恒 邢福工 王巍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基于业务需求设计,建设区域药事云平台。方法对区域药事管理的需求进行分析,以人口健康大数据为数据基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建设区域一体化的药事云平台。结果以云计算技术提供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 目的基于业务需求设计,建设区域药事云平台。方法对区域药事管理的需求进行分析,以人口健康大数据为数据基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建设区域一体化的药事云平台。结果以云计算技术提供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药事云平台信息系统,实现药事业务全链条服务和监管。结论通过构建区域药事云平台,有效挖掘人口健康大数据的潜在价值,能够提升药事管理效能,为区域医药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医疗信息化 药事云 人口健康大数据 云计算
下载PDF
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新冠疫情前后背景噪声分析
14
作者 邓明文 许鑫 李金 《华南地震》 2023年第3期7-18,共12页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14个测震台站垂直分量波形记录,通过计算PSD(功率谱密度)和PDF(概率密度函数),统计不同频段功率谱密度分布情况,对比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疫情前后背景噪声变化特征,并结合大数据探讨人口迁...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14个测震台站垂直分量波形记录,通过计算PSD(功率谱密度)和PDF(概率密度函数),统计不同频段功率谱密度分布情况,对比乌鲁木齐及周边地区疫情前后背景噪声变化特征,并结合大数据探讨人口迁徙与背景噪声变化的相关性。同时计算了疫情前后研究区最小完备震级(Mc),对比分析其地震监测能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震背景噪声水平受疫情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高频段(1~35 Hz)最大下降幅度为36.6 dB,部分台站长周期频段下降突出,这是人类活动间接影响的;上述变化与人口迁徙大数据变化呈现了极大的正相关。此外在疫情封闭期间,地震监测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但部分台站获得更为清晰的震相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地震背景噪声 概率密度函数 人口迁徙大数据 地震监测能力
下载PDF
基于居民画像视角的智慧社区信息系统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正初 《软件》 2021年第8期123-125,共3页
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出新的智慧社区建设思路,提升城市治理与运行能力、打破城市发展困境。[方法/过程]从信息系统基本概念着手,寻找智慧社区大数据赋能的关键驱动因素,用三元世界理论在城市空间的映射,将城市空间... 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提出新的智慧社区建设思路,提升城市治理与运行能力、打破城市发展困境。[方法/过程]从信息系统基本概念着手,寻找智慧社区大数据赋能的关键驱动因素,用三元世界理论在城市空间的映射,将城市空间认知解构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以人在社区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资源为基础,将居民用户画像的理念映射到社区治理过程中,提出居民用户画像的构建路径,构建智慧社区信息系统模型。借助居民用户画像,能够全方位关联社区智慧设施,以智慧数据辅助城市治理、运行、发展,实现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关联分析、三元世界 用户画像、智慧社区 实有人口管理、大数据碰撞、信息系统模型
下载PDF
基于腾讯迁徙大数据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王录仓 刘海洋 刘清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3-869,共17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要素的流动性和互赖性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形成,并成为一种新的区域组织模式和空间结构。本文基于2018年腾讯人口迁徙数据,构建了372×372关系数据矩阵,并从不同交通方式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要素的流动性和互赖性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形成,并成为一种新的区域组织模式和空间结构。本文基于2018年腾讯人口迁徙数据,构建了372×372关系数据矩阵,并从不同交通方式出发,系统刻画了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研究表明:①网络关联度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区域,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城市群地区的聚集程度最高,成为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的主控力量;而西北半壁的城市处于被支配地位。②依据迁徙量,将中国城市网络划分为国家级、大区级、区域级、地方级和基座级网络。城市网络结构随交通方式而变化,当网络等级下移时,节点城市趋于增多,网络密度加大,但网络范围趋于缩小,网络等级与迁徙路径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国家级网络与空运相关,区域级网络与铁路运输相呼应,地方级网络与汽车运输相关。③不同运输方式的经济时空距离决定了网络结构,是引致网络随路径不同而产生分异的基本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 分异 中国
原文传递
甘肃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实现机制研究
17
作者 卫聪聪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1-84,共4页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甘肃省"十三五"时期的"一号工程"。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精准扶贫得以实施的基础,甘肃省应该通过坚守扶贫原则和探索创新扶贫方法总结出一套符合甘肃省情的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机制,这套创新机制...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甘肃省"十三五"时期的"一号工程"。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是精准扶贫得以实施的基础,甘肃省应该通过坚守扶贫原则和探索创新扶贫方法总结出一套符合甘肃省情的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机制,这套创新机制主要通过遵循精准确定扶贫对象的基本原则,以贫困人口大数据平台为工具精准确定扶贫对象,从而有效帮扶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识别扶贫对象 贫困人口大数据平台 实现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国家与省级点-轴结构解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亚飞 樊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51-1663,共13页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其空间结构是各级各类空间规划遵循的重要约束性指标以及主体功能区精准落地的关键参数。本文将面状功能区纳入点-轴系统结构,探索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的科学内涵,以中国主体功能区划...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其空间结构是各级各类空间规划遵循的重要约束性指标以及主体功能区精准落地的关键参数。本文将面状功能区纳入点-轴系统结构,探索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的科学内涵,以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为研究对象,聚焦国家与省级层面,着重从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的要素构成、功能区与点-轴结构的空间分异、以及功能区与点-轴结构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主体功能区划这张图本身就蕴含着点-轴系统结构,城市化地区是不同等级极核的集合,极核的等级和空间分布决定了开发轴线;②点-轴地域开发系统、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地区呈现圈层式的结构特征,随着距离轴线越远,城市化类型比重越低、生态安全类型比重越高,点-轴结构受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保障需求的约束;③无论是国家和省级层面,联系最紧密的区域连线与开发轴线基本吻合,不同层级等级较高的城市化功能主导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主体功能区点-轴的拓扑结构,这在自然约束较弱、人类活动相对强度的区域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科学认知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内涵及有序化的空间组织规律,为国土空间规划及功能区降尺度传导提供关键指标与参数,也将为中国综合地理区划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划 点-轴系统 地域功能 空间结构 人口迁徙大数据 空间解析
原文传递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from big data to knowledge in AI 2.0 被引量:13
19
作者 Yue-ting ZHUANG Fei WU +1 位作者 Chun CHEN Yun-he PAN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7年第1期3-14,共12页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recent emerging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the big data settings. We conclude that integrating data-driven machine learning with human knowled...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recent emerging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 the big data settings. We conclude that integrating data-driven machine learning with human knowledge (common priors or implicit intuitions) can effectively lead to explainable, robust, and general AI, as follows: from shallow computation to deep neural reasoning; from merely data-driven model to data-driven with structured logic rules models; from task-oriented (domain-specific) intelligence (adherence to explicit instructions) to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in a general context (the capability to learn from experience). Motivated by such endeavor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I, namely AI 2.0, is positioned to reinvent computing itself, to transform big data into structured knowledge, and to enable better decision-making for our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reasoning Knowledge base population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Cross medi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