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能最终战胜“人口魔鬼”吗?
1
作者 赵细康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1年第5期21-28,共8页
界定了两种“人口魔鬼”的概念 ,并简单回顾了人类与“人口魔鬼”斗争的历程。在今后几十年或者稍长的时间里 ,世界人口总数不会无限增殖下去 ,人类有望战胜“过剩人口魔鬼”。但在达到人口顶峰后 ,由于人口持续缩减 。
关键词 人口种群 动态平衡 马尔萨斯 人口过剩 生育率
下载PDF
小区域人口增长预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德声 许友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2期65-69,共5页
小区域范围人口种群因受环境的制约将显示出较明显的波动,这对人口发展的预测带来—定的困难.本文应用指数曲线回归分析和加权指数平滑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在影响人口增长诸因素不完全确知的条件下,对金华市人口发展作短期预测,结果表明,... 小区域范围人口种群因受环境的制约将显示出较明显的波动,这对人口发展的预测带来—定的困难.本文应用指数曲线回归分析和加权指数平滑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在影响人口增长诸因素不完全确知的条件下,对金华市人口发展作短期预测,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所得的人口模拟模型较简便,在短期人口发展预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种群 人类生态学 曲线回归 加权指数平滑
下载PDF
福建省2004年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监测结果 被引量:37
3
作者 陈武 欧剑鸣 +2 位作者 蔡少健 陈彩粼 洪荣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72-874,共3页
目的了解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与现场处置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与福建省文件传输协议(FTP)监测系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目的了解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与现场处置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类学校突发卫生事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2004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与福建省文件传输协议(FTP)监测系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不够平衡,有些地市报告工作不够理想;FTP方式是目前的主要报告途径,占各类报告途径的78.02%(71/91);传染性疾病类是各类学校突发公卫事件的主要类型,占89.01%(81/91);春秋两季是学校各类突发公卫事件的好发季节。结论应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保健部门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及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人口(种群)监测 学生保健服务
下载PDF
不同失眠症易患群体的睡眠特征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关玲 秦爱梅 +2 位作者 蔡兰萍 李金梅 盖秀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8期30-32,共3页
目的:调查老年人群和轮班人员的睡眠状况,对比分析不同失眠症易患群体的睡眠特点,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帮助。方法:于2005-07-15/19在解放军总医院对396名年龄>65岁的老年人、388名轮班人员、100名正常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测查... 目的:调查老年人群和轮班人员的睡眠状况,对比分析不同失眠症易患群体的睡眠特点,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帮助。方法:于2005-07-15/19在解放军总医院对396名年龄>65岁的老年人、388名轮班人员、100名正常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测查和睡眠特征分析,用DSM-Ⅳ标准进行失眠症的诊断。分为老年组、轮班人员组、正常组。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等)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两部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自评量表由23个条目构成,分为7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7分者表示睡眠质量差,总分越高示睡眠质量越差。对比老年组、轮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失眠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中7个成分得分和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情况,分析3组的睡眠质量特征。结果:共发放问卷调查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4份,调查应答率98.22%,老年组396名、轮班组388名、正常组100名,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组睡眠差者占58.05%,确诊为失眠症的占总群体的32.58%,轮班人员睡眠状况差者占72.02%,确诊失眠的占64.69%。②老年组、轮班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8.61±5.07,8.52±3.57,3.36±2.24;t=5.903,7.74,P=0.000),老年组、轮班组总体睡眠质量差异无显著性(t=0.318,P=0.753)。③轮班组以入睡困难、白天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χ2=53.970,145.705,P=0.000),老年人以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障碍多、催眠药物使用多为特点(χ2=38.808,65.943,16.840,91.652,P=0.000)。④影响夜间睡眠的因素中,老人起夜多(每周>1~2次)的占总体的72.23%。早醒(每周>1~2次)的占总体的56.06%。轮班人员早醒的占总体的53.09%,起夜多(每周>1~2次)的占34.79%。结论:老年人群和轮班人员的睡眠状况较普通人群差。轮班人员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白天功能障碍,可能与睡眠剥夺和生物钟紊乱有关;老年人以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障碍多、催眠药物使用多为特点,似乎与脑功能退化有关。临床上应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不同群体的睡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失眠症/病因学 人口(种群)特征 患病率 老年人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2
5
作者 曾小云 谢自敬 伊力哈木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情况,并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与血糖、胰岛素抵抗、血压、血脂关系。方法:调查乌鲁木齐市10个单位维吾尔族年龄20~84岁的居民,进行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测定相关指标,分别...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情况,并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与血糖、胰岛素抵抗、血压、血脂关系。方法:调查乌鲁木齐市10个单位维吾尔族年龄20~84岁的居民,进行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测定相关指标,分别以年龄、性别分层统计分析超重和肥胖流行病学情况,分析不同体重指数与血糖、血压、血脂的关系。结果:以WHO现行肥胖诊断标准(超重BMI≥25kg/m2,肥胖≥30kg/m2)为标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城市居民超重现患率为:65.6%,肥胖现患率为18.3%。男性分别为71.2%,17.7%;女性分别为55.9%,19.3%;男性超重现患率高于女性(χ2=15.7,15.5,P<0.01)。超重和肥胖现患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随BMI增加,收缩压、舒张压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8.6438,5.8172,P<0.01);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呈上升趋势,与体质量正相关(r=0.9424,0.9321,P<0.05)。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居民的每天膳食特点为高热量犤平均(12.35±5.62)MJ/d犦和高脂肪(平均脂肪热量比39.02%)。结论: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病现患率高、年轻人与男性的超重与肥胖现患率高、热量摄入高、膳食结构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流行病学 人口(种群) 汉族 成年人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基线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尔西达 曾小云 +3 位作者 谢自敬 祁燕 王薇彬 朱筠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7期5850-5851,共2页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汉族成年人代谢综合征及有关疾病的患病状况。方法:以乌鲁木齐新市区25岁以上汉族成人为对象,排除资料不全者,共分析2670例,男1597例,女1073例,平均年龄(48±12)岁。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汉族成年人代谢综合征及有关疾病的患病状况。方法:以乌鲁木齐新市区25岁以上汉族成人为对象,排除资料不全者,共分析2670例,男1597例,女1073例,平均年龄(48±12)岁。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者均接受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并进行血糖、血脂、血胰岛素、血压的测定。结果:乌鲁木齐市汉族成年人中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减损、高血压、血脂紊乱、向心性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11.16%,27.41%,17.69%,65.56%,6.78%和9.21%。男性的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女性(χ2=14.37,3.57,44.13,10.60,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汉族中中年人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很高,尤见于中心性肥胖和血脂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流行病学 人口(种群) 维吾尔族 成年人
下载PDF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建设现状 被引量:63
7
作者 舒彬 廖巧红 聂绍发 《疾病控制杂志》 2005年第6期623-626,共4页
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关键是及时、迅速地发现突发事件的先兆,起到预警作用。预警是在考虑了资料的不完全性和危害的不确定性之后,在有必要采取措施的地方进行危害警告的方法,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预警系统是由信息来... 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关键是及时、迅速地发现突发事件的先兆,起到预警作用。预警是在考虑了资料的不完全性和危害的不确定性之后,在有必要采取措施的地方进行危害警告的方法,将突发事件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预警系统是由信息来源系统、预警监测指标体系、信息收集、分析、反馈与报警系统和预警反应措施四大框架组成。我国预警机制建设已有了初步进展,基本做到县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建立了信息相互通报的机制,增加了疫情信息的透明度,初步探讨传染病的预警界值等,但仍存在认识不到位、预警指标体系和网络不健全、监测报告系统反应速度慢、公共卫生投入不足、预警反应措施不健全等问题。预警机制建设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功能完善的监测报告系统;优化预警系统的资源配置,完善预警反应措施;建立垂直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问责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 人口(种群)监测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FDE整体解的存在性及全局吸引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先华 庾建设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5-666,共12页
本文研究了FDE 整体解的存在性及其零解的全局吸引性,所得结果应用于具有时滞的单种群人口模型 则改进了文[1,2]中的相应结论.
关键词 FDE 整体解 全局吸引性 种群人口模型 非线性 存在性
下载PDF
我国24个群体肤纹特征的主成分
9
作者 陆舜华 张炳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S1期36-38,共3页
选取8项肤纹参数(A、Lu、W、atd角、悉尼、桥贯、I3、Hy),对我国24个群体肤纹特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其结果显示,24个群体可分为北方组和南方组两大群体。北方组各群体的肤纹特征有较大的相似性,而南方组群体彼此... 选取8项肤纹参数(A、Lu、W、atd角、悉尼、桥贯、I3、Hy),对我国24个群体肤纹特征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其结果显示,24个群体可分为北方组和南方组两大群体。北方组各群体的肤纹特征有较大的相似性,而南方组群体彼此间的差异性高于北方群。拉萨藏族具有较为独特的肤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肤纹学 主成分分析 人口(种群)
下载PDF
上海市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燕婷 张宏伟 +2 位作者 任宏 陈健 王晔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预测上海市流感样病例的发病趋势。方法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对上海市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由流感监测点医院每日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 目的预测上海市流感样病例的发病趋势。方法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对上海市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期间由流感监测点医院每日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使用前114周资料建立模型,后9周资料评估模型预测效果。结果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构建 ARIMA(1,0,0)(1,1,0)26模型,非季节性和季节性自回归系数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01)。白噪声残差分析显示序列白相关函数的 Box-Ljung 统计量最小值为0.803(P>0.1),残差为随机性误差。1~114周资料所建立模型 lgy_t=0.879 lgY_(t-1)+0.418 lgY_(t-26)-0.367 lgY_(t-27)+0.582 lgY_(t-52)-0.512 lgY_(t-53)预测效果良好,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内,符合率达100%。结论 ARIMA 模型能较好模拟上海市流感样病例的发病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模型 统计学 队列研究 人口(种群)监测
原文传递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殷菲 李晓松 +1 位作者 冯子健 马家奇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0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索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对2005年成都市102个乡镇街道的3212例细菌性痢疾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并与单纯时间聚集性分析结果相比较.结果前瞻性时... 目的探索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对2005年成都市102个乡镇街道的3212例细菌性痢疾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并与单纯时间聚集性分析结果相比较.结果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可提供确切的预警信息,对细菌性痢疾进行时间和空间定位.从6月的预警结果可见,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及时探测到了细菌性痢疾的局部暴发,且预警信号较强(P=0.007).而单纯时间聚集性分析滞后2d发出预警,且信号较弱(P=0.039).结论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传染病监测数据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能够提高聚集性探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报告 时空聚类分析 人口(种群)监测
原文传递
“食物有限”型泛函微分方程零解的3/2-全局吸引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先华 庾建设 《中国科学(A辑)》 CSCD 2000年第10期900-913,共14页
研究“食物有限”型泛函微分方程x′(t) + [1 +x(t) ][1 -cx(t) ]F(t,x(·) ) =0 ,t≥0零解的全局吸引性 ,获得了 3 2 型条件 。
关键词 泛函微分方程 全局吸引性 种群人口模型
原文传递
招远市1970-2004年胃癌死亡率变化趋势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南达 孙成阳 翟玉庭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01期73-76,共4页
目的根据1970-2004年山东省招远市胃癌死亡资料,分析胃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1970-1974年死亡数据为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资料;1985-2004年为市肿瘤登记监测资料.统计指标为死亡率和1982年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结果1970-1974、19... 目的根据1970-2004年山东省招远市胃癌死亡资料,分析胃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方法1970-1974年死亡数据为全国肿瘤死因回顾调查资料;1985-2004年为市肿瘤登记监测资料.统计指标为死亡率和1982年人口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结果1970-1974、1985-1989、1990-1994、1995-1999和2000-2004年5个时期胃癌粗死亡率分别为34.94/10万、44.34/10万、40.05/10万、48.73/10万和40.18/10万;1982年中国人口构成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0.82/10万、30.35/10万、27.78/10万、31.63/10万和20.10/10万.1970-1999年期间基本稳定,而2000--2004年中国标化死亡率比1970-1974年下降了34.8%.35年中胃癌高发年龄后推了10岁,胃癌死亡率由第1位下降为第3位.结论死亡监测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生呈下降趋势,饮食成分改变可能与胃癌死亡率下降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死亡率 人口(种群)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