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空间聚居生态格局理论研究及其实践——以《重庆市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覃盟琳 《《规划师》论丛》 2010年第1期34-38,共5页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开始实施。新的城乡规划编制办法是中国社会与城市发展的历史需要,同时也为规划工作者提供了规划理论创新与实践的新平台。根据新的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对人口规划的思想要求,尝试构建人口空间...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开始实施。新的城乡规划编制办法是中国社会与城市发展的历史需要,同时也为规划工作者提供了规划理论创新与实践的新平台。根据新的城乡规划编制办法对人口规划的思想要求,尝试构建人口空间聚居生态格局理论(EPPSI)。该理论认为人口规划应包括容量与布局两个方面的内容,EPPSI理论的核心内涵是人口容量基于'自然—经济—社会'三元复合系统承载力,布局基于'持续—效率—公平'的三维价值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聚居生态格局 人口容量 人口布局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因素约束的我国城镇人口空间格局预景
2
作者 陈义勇 刘卫斌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1-183,共3页
以"六普"分县人口数为基础,通过预景的研究方法,模拟无生态约束和有生态约束两种情景下,未来我国城镇人口的空间格局。认为到2032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全国总人口大约14.7亿人。届时中国城镇化也将接近尾声,城镇化率... 以"六普"分县人口数为基础,通过预景的研究方法,模拟无生态约束和有生态约束两种情景下,未来我国城镇人口的空间格局。认为到2032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最高峰,全国总人口大约14.7亿人。届时中国城镇化也将接近尾声,城镇化率约为70%,全国城镇总人口共约10.3亿,比2010年增加3.6亿。据模拟,2032年左右,无生态因素约束下,东部地区城镇人口增速更快,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城镇人口占全国总城镇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0.2%、28.7%、21.0%。生态因素约束下,城镇人口由西部、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进一步集聚,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三个区域城镇人口比2010年分别增长64.9%、47.9%、36.7%;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2.1%、27.5%、20.4%。研究结论可为促进我国城镇化空间分布与资源、生态、环境相适应、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人口 空间格局 生态安全格局 预景 国土开发
下载PDF
水环境脆弱性背景下人口—经济—生态空间格局优化——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许国钰 杨振华 +3 位作者 任晓冬 肖杰 高洋 刘立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178,191,共8页
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水环境系统质量下降,导致水环境脆弱性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协调水环境与人口—经济—生态空间格局,文章从水环境脆弱性评价的角度,利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对贵阳市水环境脆弱性状况进行综... 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水环境系统质量下降,导致水环境脆弱性逐渐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为协调水环境与人口—经济—生态空间格局,文章从水环境脆弱性评价的角度,利用模糊集对分析法对贵阳市水环境脆弱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人口—经济—生态空间格局的优化对策,结果表明:(1)贵阳市水环境脆弱性分区为轻度、中度、重度脆弱性,所有分区均存在劣V类水质河段,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排放比重均值达54.38%,整体水环境质量有待改善;(2)通过人口—经济—生态空间格局的统筹优化,提出"水源地空间生态化、水旱地交替布置、居民点城镇集聚、工矿点下游集聚"的优化对策,为贵阳市水环境的有效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生态 空间格局优化 水环境 脆弱性
下载PDF
中国人口集聚与生态集聚的空间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冉端 李江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4-57,共4页
文章采用重心分析、不均衡指数和地理集中度及不一致指数等方法,探讨我国人口集聚和生态集聚及其空间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降低,生态重心不断向西推进,其中我国西部地区、黄淮海平原地区、四川盆地和东北地区沿... 文章采用重心分析、不均衡指数和地理集中度及不一致指数等方法,探讨我国人口集聚和生态集聚及其空间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降低,生态重心不断向西推进,其中我国西部地区、黄淮海平原地区、四川盆地和东北地区沿哈大线由南向北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低于其他地区。(2)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保持着"东南多、西北少"的空间分布特点。1990—2000年我国整体人口分布重心向西迁移,随后向东移动。(3)我国生态不均衡度逐渐减弱,人口不均衡性逐渐增强,生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先降低后增加。(4)我国人口地理集中度显著高于生态集中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四川盆地、东北地区的中南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生态格局 空间聚集 中国
下载PDF
河北: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京津冀生态空间安全格局
5
作者 王佳 《中华建设》 2019年第2期61-62,共2页
省环保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侯金池表示,河北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第一个标准就是科学性原则,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关键词 自然生态保护 生态空间 河北省 安全格局 科学性原则 优化 人口资源环境 社会生态效益
下载PDF
哈尼梯田遗产地聚居空间演变的环境特征及社会制约
6
作者 何俊梅 华红莲 +1 位作者 丁智强 王兴蓉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7-1134,共8页
遗产旅游开发背景下,研究哈尼梯田遗产地聚居空间的特征演变及影响因素,对于遗产地景观格局的监测以及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信息熵等方法揭示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2005、2010、2015、2020年4个... 遗产旅游开发背景下,研究哈尼梯田遗产地聚居空间的特征演变及影响因素,对于遗产地景观格局的监测以及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信息熵等方法揭示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2005、2010、2015、2020年4个时段聚居空间的演变及自然、社会因素。结果发现:①4个时段内遗产区哈尼族聚居空间均呈集聚状态,但集聚程度明显增加,不断新增聚集中心并沿旅游环线呈现带状聚集分布。②从空间分布趋势看,高程居中、坡度相对较小的区域是聚居空间分布的主要地区;越靠近水源的地区聚居空间增长速度越快;由于道路修建带来发展机遇,导致紧邻道路100m的范围成为聚居空间增长最快速的空间。③聚居空间演变除了受地形指数、水源距离和道路远近因素的牵引,同时还受来自于氏族关系的社会制约:村寨的姓氏结构越简单,聚居空间演化的集聚特征越明显。村寨聚居空间的演化将对哈尼梯田长期形成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景观格局的稳定产生影响,在外在因素驱动聚居空间快速变化情况下,从氏族关系及其社会制约入手分析聚居空间的优化调控是可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居空间 时空格局 环境依赖 氏族人口 哈尼梯田遗产
下载PDF
浙江省生态环境宜居性测评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毅 陆玉麒 +2 位作者 车冰清 陈博文 丁正山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0-387,共8页
本文从地形、气候、水文、地被和自然灾害5个方面构建生态环境宜居性评价模型,对浙江省生态环境宜居性空间格局、地域特征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以期为协调浙江省人口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居环境科学发展和城... 本文从地形、气候、水文、地被和自然灾害5个方面构建生态环境宜居性评价模型,对浙江省生态环境宜居性空间格局、地域特征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以期为协调浙江省人口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居环境科学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确定省内差别化的区域发展定位提供管理与决策参考。研究表明:浙江省生态环境宜居性总体分布态势呈现出由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山地向丘陵、河谷、平原递减的趋势。生态环境宜居性程度分区中,低宜居性区覆盖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较高宜居性区覆盖面积最广。浙江省生态环境宜居性与人口密度之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二者的曲线拟合度R2值为0.7547;但是对数函数的系数为负数,说明浙江省生态环境宜居性与人口密度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浙江省人口分布对生态环境宜居性指数并不存在明显的响应,大部分人口分布于生态环境宜居性指数较低的地区。浙江省需注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口分布与生态环境宜居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宜居性 空间格局 人口分布 浙江省
下载PDF
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新思路 被引量:15
8
作者 阳柳凤 《中国土地》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4,共2页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是协调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重要规划,在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国土开发和宏观调控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是协调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重要规划,在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国土开发和宏观调控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规划起步较晚,发展滞缓,规划的性质和定位仍存在分歧,规划编制的思路和方法仍处于探索之中。笔者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分析探索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国土开发 功能定位 战略部署 人口与经济 资源利用 开发格局 适宜性评价 生态功能区划 重点开发区
下载PDF
首都园林绿化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9
《园林科技》 2015年第1期49-49,共1页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明确提出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3个重点领域之一率先突破。2014年,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积极配合研究三地生态建设合作的总体规划思路和重点任务,大力推动京津冀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在首都可绿化空...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明确提出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3个重点领域之一率先突破。2014年,北京市园林绿化系统积极配合研究三地生态建设合作的总体规划思路和重点任务,大力推动京津冀生态建设协同发展。在首都可绿化空间日益减少、生态容量基本饱和的情况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按照自然单元统筹推进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和建设,共同构建大生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系统 生态容量 绿化空间 国家战略 生态建设 生态格局 人口资源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总体规划
下载PDF
普湾新区:打造拥有百万人口的新市区
10
《少年大世界(初中生)》 2012年第11期26-26,共1页
普湾新区(普兰店市)构建了“两区两轴六组团”空间格局。未来,这里将建设成为全域城市化的快速拓展区、现代产业的主要发展区和大连重要的生态屏障。
关键词 新市区 人口 空间格局 普兰店市 生态屏障 现代产业 城市化 展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