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PGA支架体外构建人口腔黏膜固有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曾同 黄鹤 +3 位作者 李卿 曹德君 刘伟 曹谊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acids,PGA)和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oralfibroblast,OFC)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固有层的可能性。方法:取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至第3代,与PGA混合培养,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 目的:探讨利用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acids,PGA)和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oralfibroblast,OFC)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固有层的可能性。方法:取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至第3代,与PGA混合培养,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每2d换液一次。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和粘附生长状况,于体外培养1周左右,取组织作电镜观察、组织学和RT-PCR检测。结果:复合物体外培养6d,OFC粘附在生物支架上,沿PGA纤维纵轴方向向两极伸展,细胞分泌基质并形成拉网状结构。HE染色和Masson染色均提示胶原纤维形成,RT-PCR显示胶原成分主要为Ⅰ型胶原。结论:应用PGA支架可以在体外成功构建口腔黏膜固有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成纤维细胞 聚羟基乙酸 人口腔黏膜固有层 可吸收生物材料 PGA支架
下载PDF
反转录病毒介导端粒酶基因对人口腔黏膜角化细胞寿命的影响
2
作者 黄吉燕 刘伟 +1 位作者 周曾同 周海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以pBABE-tert重组反转录病毒为载体,介导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hTRT)转染体外培养的人口腔角化细胞,探讨端粒酶对细胞寿命的影响。方法:将含有hTRT的pBABE-tert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扩增后,转染体外培养的人口腔角化细胞,挑选阳性... 目的:以pBABE-tert重组反转录病毒为载体,介导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hTRT)转染体外培养的人口腔角化细胞,探讨端粒酶对细胞寿命的影响。方法:将含有hTRT的pBABE-tert重组反转录病毒载体扩增后,转染体外培养的人口腔角化细胞,挑选阳性克隆进行传代培养,以PCR-ELISA和PCR-PAGE电泳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获得端粒酶活性稳定表达的口腔角化上皮细胞克隆,寿命可延长至8~9代。结论:转导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的人口腔角化细胞寿命延长1倍,但不能永生化,说明人口腔上皮角化细胞的永生化是复杂和多点调控的过程,端粒酶活性增加是细胞永生化的关键但不是唯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培养 人口腔黏膜角化细胞 端粒酶反转录酶 反转录病毒 基因转染
下载PDF
炎性因子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β-防御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怡 刘贞敏 +3 位作者 雍翔智 蒋兰岚 吴恬恬 陶人川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0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人β防御素(hBD)-2和hBD-3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人健康口腔黏膜组织,进行消化培养后选用第2代人OMEC。培养48 h后将OMEC分为空白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干扰素-γ(IFN-γ)组、...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人β防御素(hBD)-2和hBD-3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人健康口腔黏膜组织,进行消化培养后选用第2代人OMEC。培养48 h后将OMEC分为空白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组、干扰素-γ(IFN-γ)组、白细胞介素-17(IL-17)组、TNF-α+IFN-γ组、TNF-α+IL-17组和IFN-γ+IL-17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加入相应的细胞因子。干预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MEC的hBD-2、hBD-3 mRNA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法检测细胞上清hBD-2和hBD-3的蛋白水平。结果 TNF-α组hBD-2 mRNA的相对表达量、IL-17组的hBD-2及hBD-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TNF-α+IFN-γ组、TNF-α+IL-17组、IFN-γ+IL-17组hBD-2、hBD-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及hBD-2蛋白水平均高于相应细胞因子单独干预组(均P<0.05)。结论炎性因子能诱导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表达hBD-2和hBD-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因子 Β防御素-2 β防御素-3 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辉 俞诚波 +4 位作者 张蓓蓓 叶美华 蔡敏秋 许红苗 林敏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分别加入孢子型白色念珠菌(孢子组)和菌丝型白色念珠菌(菌丝组),另将单独培养的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各组对口腔黏膜上...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培养的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分别加入孢子型白色念珠菌(孢子组)和菌丝型白色念珠菌(菌丝组),另将单独培养的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各组对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黏附作用,并观察白色念珠菌对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凋亡和增殖作用。结果菌丝组黏附指数(7.63±1.39)显著高于孢子组(3.47±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丝组凋亡率[(3.49±0.4)%]显著高于孢子组[(2.07±0.15)%]和阴性对照组[(1.98±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凋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丝组G0/G1期细胞比例[(38.17±7.83)%]显著低于孢子组[(49.47±11.41)%]和阴性对照组[(57.7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期[(8.54±4.03)%]、G2/M期[(20.18±9.59)%]细胞比例上升,且显著高于孢子组[(6.47±2.73)%、(10.71±3.19)%]和阴性对照组[(5.35±2.11)%、(12.38±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42.79±18.73)%]明显高于孢子组[(28.67±8.79)%]和阴性对照组[(26.87±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P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色念珠菌能够导致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发生凋亡和增殖周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直流生物电刺激活化PTEN/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
5
作者 孙兆琦 张陈平 曲行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36-342,共7页
目的:探讨直流电刺激(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DCS)对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human oral mucosa fibroblast,hOMF)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强度(0、10、25、50、100μA)、时长(0、5、10、30、60 min)、频率(0、1、2、3次/d... 目的:探讨直流电刺激(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DCS)对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human oral mucosa fibroblast,hOMF)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强度(0、10、25、50、100μA)、时长(0、5、10、30、60 min)、频率(0、1、2、3次/d)的DCS作用于hOMF,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DCS组与对照组(接种的细胞贴壁后,随机设置DCS组及对照组)24、48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经DCS后的hOMF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rapamycin target protein,mTOR)及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rapamycin target protein,p-mTOR)、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检测DCS强度梯度、时间梯度、频率梯度的吸光度值可知,25μA的电流强度(P<0.01)、10 min的刺激时长(P<0.001)及2次/d的刺激频率(P<0.01)为hOMF的显著增殖刺激条件。相较于对照组,DCS组24 h和48 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浓度均有所升高,24 h培养上清液中的VEGF浓度升高更为明显(P<0.01)。在不同时长的DCS下,刺激5、10 min后的p-mTOR和p-Akt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PTEN的蛋白表达降低(P<0.001)。结论:DCS可促进hOMF的增殖,诱导细胞因子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PTEN/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刺激 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 PTEN/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人眼睑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构建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片层的研究
6
作者 张明琦 王乐 +3 位作者 孙岩 郑玉强 李娜 王卓实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眼睑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代替鼠源饲养层细胞在体外培养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人眼睑组织中分离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取P5代成纤维细胞通过丝裂霉素C方法制备饲养层细胞,将其制备... 目的:探讨人眼睑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作为饲养层细胞代替鼠源饲养层细胞在体外培养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人眼睑组织中分离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取P5代成纤维细胞通过丝裂霉素C方法制备饲养层细胞,将其制备成的饲养层细胞用来培养商品化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通过罗丹明染色观察其细胞克隆形成率;HE染色观察细胞片层的结构;免疫荧光检测特征蛋白P63、β1-integrin的表达。结果:人眼睑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高表达成纤维细胞特异性标志性蛋白CD90,培养的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呈克隆样生长,细胞克隆形成率约为2.2%,并将其构建成3~4层口腔黏膜细胞片层,且高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P63及β1-integrin。结论:人眼睑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可以作为饲养层细胞构建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片层,为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人源化饲养层工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饲养层细胞 眼睑组织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鲁统斌 高存良 郭璟璟 《智慧健康》 2017年第5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HOK,human oral keratinocytes)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66例体检健康者颊黏膜,对HOK进行培养,于菌丝型和孢子型白色念珠菌中加入制备的HOK,并分组,前... 目的探讨分析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HOK,human oral keratinocytes)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66例体检健康者颊黏膜,对HOK进行培养,于菌丝型和孢子型白色念珠菌中加入制备的HOK,并分组,前者作为菌丝组,后者作为孢子组,而对照组则为单纯HOK,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探讨白色念珠菌对HOK产生的影响。结果菌丝组凋亡率、G_0/G_1期、S期、G_2/M期、PI与对照组、孢子组对比(P<0.05),而孢子组与对照组在凋亡率、G_0/G_1期、S期、G_2/M期、PI方面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HOK的增殖和凋亡与白色念珠菌有着密切关系,其能够引起HOK在调往率方面表现出升高的趋势,改变HOK增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 白色念珠菌 凋亡 增殖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黏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富丽 张英 闻妍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50-354,共5页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的黏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体外培养白色念珠菌和HOK,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H值... 目的 研究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的黏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体外培养白色念珠菌和HOK,在不同浓度、温度和pH值条件下,用白色念珠菌浊悬液感染HOK,并进行革兰染色,油镜下观察,计算黏附指数、黏附率.结果 在同一浓度下,菌丝相的白色念珠菌黏附率明显高于孢子相的;随着白色念珠菌浓度的升高,黏附率也有所增加.另外,白色念珠菌浓度为107 CFU/mL与HOK的细胞浓度为105个/mL时黏附基本达到饱和,可作为后续试验的最佳浓度.随着温度升高,白色念珠菌的黏附率也随之增加.黏附的最适宜pH值范围是6.0~8.O.结论 白色念珠菌黏附率的增加与菌丝的形成有关,有利于菌丝形成和生长的条件均可提高黏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 黏附
原文传递
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对裸鼠创面修复作用研究
9
作者 余立江 邵晓琳 +2 位作者 龙笑 王晓军 张韬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474-477,共4页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对裸鼠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该研究于2016年11—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随机选取健康雄性裸鼠8只(3~4周龄,体重为14~15 g),用0.8%戊巴比妥钠麻醉,在其颈部及背部各制... 目的评价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对裸鼠创面的修复作用。方法该研究于2016年11—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随机选取健康雄性裸鼠8只(3~4周龄,体重为14~15 g),用0.8%戊巴比妥钠麻醉,在其颈部及背部各制备大小约1.0 cm×1.0 cm的缺损,颈部缺损用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修复,背部缺损用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is matrix,ADM)移植修复。饲养8 d后取下移植皮片,HE染色观察组织特点。结果 HE染色发现,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物形成类皮肤组织结构,但部分上皮细胞脱离生物支架及ADM开始降解;而ADM移植物表面未见上皮细胞爬行。结论组织工程化人口腔黏膜移植能促进裸鼠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脱细胞真皮基质支架 人口腔黏膜 移植
原文传递
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芳惠 孙红英 +2 位作者 王夏夏 张慧 杨巧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索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KB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孢子型白色念珠菌和菌丝型白色念珠菌,取健康志愿者的颊粘膜制备KB细胞,分别加入孢子型白色念珠菌(孢子组)和菌丝型白色念珠菌(菌丝组),另外取单... 目的:探索白色念珠菌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KB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孢子型白色念珠菌和菌丝型白色念珠菌,取健康志愿者的颊粘膜制备KB细胞,分别加入孢子型白色念珠菌(孢子组)和菌丝型白色念珠菌(菌丝组),另外取单纯KB细胞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及各个周期的细胞数,统计分析各组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菌丝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孢子组(P<0.05);菌丝组在G0/G1期的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孢子组(P<0.05);菌丝组在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孢子组(P<0.05);菌丝组的PI显著高于孢子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菌丝型白色念珠菌可诱导KB细胞凋亡率的上升及改变KB细胞周期变化,并引起KB细胞的PI升高,对于临床上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 凋亡 增殖
原文传递
慢病毒载体感染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倩 刘英 +1 位作者 周红梅 葛林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确立慢病毒载体高效感染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感染条件,为进一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免疫组化SP法鉴定细胞类型,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 目的:确立慢病毒载体高效感染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感染条件,为进一步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免疫组化SP法鉴定细胞类型,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感染纯化细胞,并设置不同感染条件,感染4 d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离纯化得到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当慢病毒感染复数为30,polybrene浓度为8μg/mL,并加入感染增强液时,可达到较高的感染效率,满足后续实验需要。结论:慢病毒载体可高效感染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在成纤维细胞内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 慢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原文传递
白介素17A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抗念珠菌黏附及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梅飞 蒋兰岚 +3 位作者 罗琴 林小洁 曾启新 陶人川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7A(IL-17A)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感染的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s)β-防御素-2(hBD-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OMECs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独重组人IL-17A(rhIL-17A)处理组、单独C.a处理组(模型组)及C.a与rhIL-17... 目的:探讨白介素17A(IL-17A)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感染的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s)β-防御素-2(hBD-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OMECs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独重组人IL-17A(rhIL-17A)处理组、单独C.a处理组(模型组)及C.a与rhIL-17A共同处理组(实验组)。按菌∶细胞=1∶10建立C.a感染的OMECs模型。分别将单独rhIL-17A处理组和实验组的OMECs按所加入的rhIL-17A浓度分为4个亚组:1μg/L组、10μg/L组、100μg/L组及1 000μg/L组,共培养48h。收集不同时间点(0h、12h、24h、48h)的细胞培养上清液,计算C.a黏附率;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BD-2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C.a黏附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rhIL-17A均能诱导OMECs表达hBD-2,且100μg/L组hBD-2mRNA相对表达量及蛋白水平升高最为显著(P<0.01)。采用100μg/L rhIL-17A刺激OMECs 12h、24h、48h后,hBD-2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且48h时hBD-2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高于0h和12h(P<0.05或P<0.01)。结论:IL-17A能诱导OMECs表达hBD-2,但对口腔黏膜上皮抗C.a黏附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介素17A 人Β-防御素-2 白色念珠菌 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下载PDF
槟榔碱预处理后的Hacat细胞及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中AngⅡ及AT1R蛋白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芬 凌天牖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不同浓度槟榔碱预处理后的Hacat细胞及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OMFB)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了解槟榔碱对这两种细胞表达AngⅡ及AT1R的影响,探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可...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在不同浓度槟榔碱预处理后的Hacat细胞及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OMFB)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了解槟榔碱对这两种细胞表达AngⅡ及AT1R的影响,探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分别测定AngⅡ及AT1R兔抗人多克隆抗体在Hacat细胞和OMFB及分别在20μg/mL、40μg/mL、80μg/mL槟榔碱预处理后的这两种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情况。结果:①0~80μg/mL槟榔碱预处理后Hacat细胞中AngⅡ蛋白均有表达,80μg/mL预处理组阳性细胞数高于其余3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及20μg/mL槟榔碱干预组Hacat细胞中未见明显AT1R蛋白表达,40μg/mL槟榔碱干预组细胞中AT1R蛋白弱阳性表达,80μg/mL槟榔碱干预组细胞AT1R蛋白呈阳性表达,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槟榔碱可以诱导Hacat细胞中AngⅡ及AT1R蛋白的表达升高,且二者的表达多位于发生了形态学变化的细胞上,推测AngⅡ及AT1R可能参与了槟榔碱的致OSF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HACAT细胞 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原文传递
舌癌细胞exosome中致癌因素的细胞间转移研究
14
作者 董超 姜山 +2 位作者 胡温庭 吴正华 孙学辉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2-14,24,共4页
目的观察人舌癌细胞Tca8113来源exosome与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间进行致癌因素的细胞间转移,探索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是否是舌癌细胞exosome的靶细胞。方法构建含有EGFRvIII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入舌癌细胞Tca8113,... 目的观察人舌癌细胞Tca8113来源exosome与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间进行致癌因素的细胞间转移,探索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是否是舌癌细胞exosome的靶细胞。方法构建含有EGFRvIII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入舌癌细胞Tca8113,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情况;采用超滤离心结合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从已转染舌癌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出exosome,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确认;将ex-osome与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共培养,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是否能摄取exo-some。结果重组质粒pEGFP-N1-EGFRvIU转染的舌癌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现绿色荧光;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exosome具有特征性的盘状结构,由双层膜构成,直径在30-100nm之间;exosome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共培养2h后,黏膜上皮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结论成功分离人舌癌细胞exosome,人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是人舌癌细胞exosome的靶细胞,exosome能进行致癌因素的细胞间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EXOSOME 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EGFRvⅢ 电镜 细胞间信息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