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6-2004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牛高华 赵言文 施毅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72,共6页
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人地协调和生态可持续性评估的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模型,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从区域角度计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1996—2004年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表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消费水平的不... 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人地协调和生态可持续性评估的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模型,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从区域角度计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1996—2004年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研究表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区域生态赤字在不断增大,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威胁着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度 生态足迹 长江三角洲区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大熊猫栖息地人地协调度演变研究——以宝兴县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项潇 马月伟 +1 位作者 余丽丽 李君 《地理科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宝兴县75%县域面积位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核心区内,人地矛盾突出。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2007~2016年宝兴县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运用可持续发展多指标评价法,定量研究宝兴县的人地协调度演变状态及生态可持续性。结果表... 宝兴县75%县域面积位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核心区内,人地矛盾突出。运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2007~2016年宝兴县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运用可持续发展多指标评价法,定量研究宝兴县的人地协调度演变状态及生态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尽管宝兴县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自然资源对人类的供给作用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逐渐好转。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才能实现宝兴县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宝兴县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生态足迹模型 人地协调度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湖北1991~2010年人地协调度演变研究
3
作者 姚凯彬 《绿色科技》 2014年第7期315-317,共3页
指出了生态足迹是在衡量人地协调及进行生态可持续性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引入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湖北地区1991~2010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揭示了湖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协调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当地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湖... 指出了生态足迹是在衡量人地协调及进行生态可持续性评估的一种有效方法,引入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湖北地区1991~2010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揭示了湖北地区的人地关系协调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当地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湖北经济的发展,湖北地区面临的生态压力日益严重,人地关系不协调,严重影响湖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度 生态足迹模型 可持续发展 湖北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人地关系协调度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朱纹君 韩美 +3 位作者 魏丹妮 ALI Muhammad 王佳炜 孙金欣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8-396,共9页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流域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定量评价区域人地关系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修复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1998—2018年遥感影像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流域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定量评价区域人地关系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修复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1998—2018年遥感影像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20年间黄河三角洲人地协调度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人地协调度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1998—2018年黄河三角洲人地协调度大致呈由内陆向沿海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地关系失调区域面积不断下降,协调区域面积不断上升,人地关系逐步缓和。主要协调水平为良好协调,区域面积达2 847.57 km^(2);各乡镇人地协调度等级呈自黄河流域向两岸地区递减的特征,各乡镇协调水平不断上升且差异显著但逐步缩小,极差值缩减至0.24,六合镇、胜坨镇、垦利街道和永安镇协调水平增长最为显著,分别上升了0.27,0.26,0.25,0.24;(2)因子探测器结果表明人均水资源、年均降水量、植被覆盖率与人口数量对人地协调度的解释力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与自然环境特征在人地协调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程度逐步上升;(3)研究时段内各因子间交互作用对人地协调度的贡献度不断增加,主要交互作用方式为非线性增强,人均水资源、人均建设用地面积、DEM与其他部分因子间交互作用方式逐步转变为双因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度 驱动机制 人类活动 空间分布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宁夏1986-2005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兴鹏 逯承鹏 +1 位作者 杨静 张子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20,共6页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一种衡量人地协调和生态可持续性评估的方法。文中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宁夏地区1986-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揭示其人地协调度演变状态。结果表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区域...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是一种衡量人地协调和生态可持续性评估的方法。文中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宁夏地区1986-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揭示其人地协调度演变状态。结果表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区域出现生态赤字并不断增大,生态系统处于过度开发之中,人地关系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威胁着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度 生态足迹模型 可持续发展 宁夏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典型村域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以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母子山村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欧阳玲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8-1285,共8页
根据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母子山村人地关系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母子山村人地关系系统的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社会经济协调度、发展控制度5大功能团指数分别为0.34、0.52、0.57、0.53、0... 根据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人地关系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了母子山村人地关系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母子山村人地关系系统的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社会经济协调度、发展控制度5大功能团指数分别为0.34、0.52、0.57、0.53、0.54,人地关系协调度综合评价指数为0.48,人地关系处于基本不协调状态。从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结构、人口与政府控制力等方面探讨了人地关系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教育先行、优化农业结构是优化调控村域人地关系协调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协调 人地关系系统 农牧交错区 科尔沁沙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