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之优化——以整合《水法》与《水污染防治法》为切入点
1
作者 郭政冉 《上海建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2-85,共4页
目前,我国水资源承载的生产、生活之重负在世界范围内相当罕见。一方面水量趋紧,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左右,京津冀地区人均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500立方米“极度缺水标准”。另一方面水质趋差,全国7大... 目前,我国水资源承载的生产、生活之重负在世界范围内相当罕见。一方面水量趋紧,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左右,京津冀地区人均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500立方米“极度缺水标准”。另一方面水质趋差,全国7大流域近1/3断面水质不达标,在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较差和极差比例接近60%,水污染事件年均发生1700起以上,威胁近3亿人的饮水安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对水资源供给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水污染严重与水资源紧缺两大挑战并存,折射出我国水污染防治乏力、用水管水不当、执法司法不严等深层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淡水资源 《水法》 资源供给 水污染防治 地下水监测 世界人均水平 新型工业化 饮水安全
下载PDF
让节约用水成为行动自觉
2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山西水利》 2024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1993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从1994年开始,“中国水周”的时间确定为每年的3月22—28日,时间的重合,使宣传活动得到更多的关注。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联合国... 1993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从1994年开始,“中国水周”的时间确定为每年的3月22—28日,时间的重合,使宣传活动得到更多的关注。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主题为“以水促和平”;2024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水是命根子。”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湛江大水桥水库大堤之上,一句话道出了水资源的重要性。据联合国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20亿人深陷缺水困境,到2030年,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人类用水缺口将达到40%。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资源量的1/4,是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要素。无论是城镇化还是乡村振兴,无论是发展工业还是发展农业,无论是科技进步还是人民生活,都离不开水,都要充分考虑水,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淡水资源 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节约用水 以水定城 资源短缺 科技进步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全球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危机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俊海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共4页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和一切动植物都离不开水。农业产出维系着人类的生存、健康和营养供给,而水则是一切农业生产活动必需的要素投入。种植业、畜牧业需要雨水、河流、湖泊和地下含水层提供的淡水支撑,与水相关的生态系统更是渔业和水产...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和一切动植物都离不开水。农业产出维系着人类的生存、健康和营养供给,而水则是一切农业生产活动必需的要素投入。种植业、畜牧业需要雨水、河流、湖泊和地下含水层提供的淡水支撑,与水相关的生态系统更是渔业和水产业存在的基础。因此,水资源短缺将从根本上影响农业产出,引发粮食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布的旗舰报告《2020年粮食及农业状况:应对农业中的水资源挑战》指出:过去20年全球人口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人均淡水资源可供量却减少了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农业产出 人口快速增长 人均淡水资源 要素投入 地下含水层 资源短缺 资源压力
下载PDF
长株潭地区2015-2030年水资源趋势分析与预测
4
作者 邓婕 刘文 +1 位作者 于晓华 刘佳琦 《城市地理》 2016年第5X期86-88,共3页
一、前言水是生命之源,在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地位极为重要。作为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其人均淡水资源仅是1/4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也是最贫乏全球人均水资源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的... 一、前言水是生命之源,在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地位极为重要。作为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其人均淡水资源仅是1/4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也是最贫乏全球人均水资源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的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我国对水资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水资源短缺程度与风险评价体系、城市水资源短缺测度与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开发 长株潭地区 人均淡水资源 经济发展速度 人类生存发展 生态环境 城市节水 资源优化配置 经济发展水平 水型
下载PDF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水土保持工作探讨
5
作者 石书锋 马丽莉 于凯升 《河南科技》 2012年第03X期12-12,共1页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1.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我国现有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亿m3,占全球淡水资源的6%左右,世界排名第四。淡水总量虽多,但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各国中名列121位。
关键词 资源保护 淡水资源总量 人均淡水资源 农业用水量 河道断流 名第 资源短缺 城市雨水 节水意识 雨水渗透
下载PDF
节水减排增效增产 绿色发展惠及长远 被引量:2
6
作者 欧科 《农村百事通》 2023年第5期58-59,共2页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在地球上的水总储量中,淡水仅占1/40,而且70%的淡水储存在两极冰川中。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地下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淡水资源总量的1/300,还不到全球总储水量的万分之一。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在地球上的水总储量中,淡水仅占1/40,而且70%的淡水储存在两极冰川中。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湖泊、河流和地下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淡水资源总量的1/300,还不到全球总储水量的万分之一。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位居世界第121位,被列为世界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淡水资源 贫水国家 世界人均水平 储水量 淡水资源总量 减排增效 资源现状
下载PDF
水生生态原位修复与治理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显荣 何雨豪 +1 位作者 李雪林 刘芳兰 《科学养鱼》 2023年第2期73-75,共3页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但由于人口众多,故人均淡水资源贫乏。据统计,我国淡水资源约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我国大于10平方千米的淡水湖泊有238个,面积为29 898.5平方千米;咸水湖208个...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但由于人口众多,故人均淡水资源贫乏。据统计,我国淡水资源约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我国大于10平方千米的淡水湖泊有238个,面积为29 898.5平方千米;咸水湖208个,面积28 677.8平方千米;盐湖135个,面积10 095.3平方千米,属于湖泊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淡水资源 资源总量 湖泊水资源 水生生态 原位修复 淡水湖泊 技术应用研究 人均占有量
下载PDF
农业节水支援城市 城市资助农业节水——论山东省和潍坊市解决缺水问题的途径
8
作者 许慰祖 《水利经济》 1986年第4期25-27,共3页
水对于人类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就受水的制约。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不到27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27714立方米的9.7%。我省淡水资源352.5亿立方米,人均483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8%。潍坊市淡水资源41亿立方米,人均540立方... 水对于人类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就受水的制约。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不到27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27714立方米的9.7%。我省淡水资源352.5亿立方米,人均483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8%。潍坊市淡水资源41亿立方米,人均540立方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省平均年缺水量目前已达154亿立方米(在多年平均来水量情况下,下同),预计1990年缺水186亿立方米,2000年缺水242亿立方米;潍坊市目前年缺水量为14亿立方米,预计1990年缺水14.6亿立方米,2000年缺水21.2亿立方米。这些数字说明,我省和潍坊市的水资源较少,而需水量却逐年加大,缺额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节水 缺水量 灌区经济 利用系数 人均淡水资源 农业用水 灌溉面积 井灌区 数字说明 城市节水
下载PDF
山东科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掀开节能供水新篇章
9
作者 张勇华 《中国高新科技》 2020年第1期92-93,共2页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电油水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重要能源资源短缺...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煤电油水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重要能源资源短缺进一步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目前,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经济发展 根本出路 能源资源 对外依存度 人均淡水资源 山东科 循环利用 高效利用
下载PDF
水荒:大自然的毁灭性报复
10
作者 罗继勇 《党的生活(贵州)》 1994年第2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资源 缺水城市 过量开采 污水量 人均淡水资源 地下水污染 江河湖泊 饮用水污染 地面下沉 资源总量
下载PDF
唤起全民水忧患意识
11
《建设科技》 2004年第21期49-49,共1页
当很多涉及水的文字资料、电视短片、街头巷议里.都开始出现“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要珍惜水源.节水用水”的时候.全社会范围内即已经牢固的树立了水忧患的意识。
关键词 水忧患 节水行动 教育宣传 人均淡水资源 自来水价格
下载PDF
水的综合利用亟待加强
12
作者 高峰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4年第12期21-22,共2页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从经济角度看,水是一种有限而又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它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载体、人类文明的摇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息息相关。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战略高度重视水资...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从经济角度看,水是一种有限而又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它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载体、人类文明的摇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前景息息相关。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战略高度重视水资源,除了水本身的重要性之外,更主要的是由于淡水相对缺乏越来越严重。水资源是有限的,全球总贮量约为13.9亿立方千米,但其中淡水仅有0.36亿立方千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保护 淡水资源总量 南北极 资源短缺 发展前景 资源配置 资源管理 人均淡水资源 节约用
下载PDF
承德好水引来“凤凰”筑巢——承德产业转型升级背后的“水经济”
13
作者 方李敏 《中国食品》 2016年第16期32-35,共4页
在中国北纬41°和华北地区,唯一不缺水的地方就是承德。承德每年自生水37.6亿立方米,人均淡水资源接近1000立方米。承德的水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还很有价值,是富含锶和偏硅酸的天然矿泉水。为了做好水文章,承德市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 在中国北纬41°和华北地区,唯一不缺水的地方就是承德。承德每年自生水37.6亿立方米,人均淡水资源接近1000立方米。承德的水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还很有价值,是富含锶和偏硅酸的天然矿泉水。为了做好水文章,承德市成立了专门的办公室,欲把水产业发展成为该市重要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人均淡水资源 偏硅酸 天然矿泉水 山泉水 农夫山泉 旅游经济 经济增长 华北地区 京津冀一体化
下载PDF
建设“节水型”社会
14
作者 胡俊海 《山西水利》 1994年第Z1期52-52,共1页
我们生活在一个缺水的国家。中国缺水,是我们的特殊国情。有资料表明:全世界人均淡水资源量大约为12000立方米,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7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量的1/4。我国有4万条江河,数万座水库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水资源总量约28000... 我们生活在一个缺水的国家。中国缺水,是我们的特殊国情。有资料表明:全世界人均淡水资源量大约为12000立方米,而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7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量的1/4。我国有4万条江河,数万座水库和星罗棋布的湖泊,水资源总量约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按人均计算才占到88位。据计算,我国仅城市缺水造成的损失每年就达1200亿元以上。我国北方大面积缺水,山西省人均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1/6,一些山区人们为取水,往往要排上一溜长长的大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型 资源 人均淡水资源 人均 资源总量 实际用水量 管水 污染综合治理 调整结构 人畜饮水
下载PDF
多部门出台意见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15
《中国环境监察》 2023年第10期6-6,共1页
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制约。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 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制约。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4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6%左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8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降低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淡水资源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用水总量控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内生产总值 资源短缺 工业和信息化部 节约集约利用
原文传递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方能实现可持续利用
16
作者 赵晓光 《才智》 2012年第33期330-330,共1页
一、全球水资源现状2002年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上联合国环境署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减少或被严重污染,世界占全球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今后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
关键词 资源统一管理 可持续利用 加强水资源管理 资源现状 联合国环境署 全球环境 人均淡水资源 亩均水
原文传递
严格防治水污染
17
《福建纸业信息》 2015年第6期5-,共1页
人民政协报2015-03-13报道:目前,我国水资源承载的生产生活之重负在世界范围内相当罕见。一方面水量趋紧,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左右。另一方面水质趋差,全国7大流域近1/3断面水质不达标,在全国4778个地下... 人民政协报2015-03-13报道:目前,我国水资源承载的生产生活之重负在世界范围内相当罕见。一方面水量趋紧,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左右。另一方面水质趋差,全国7大流域近1/3断面水质不达标,在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较差和极差比例接近60%,水污染事件年均发生1700起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事件 人均淡水资源 世界人均水平 人民政协报 地下水监测 水型 市场机制 江河源头 生态补偿机
原文传递
大武汉 不仅仅只是面积大——四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18
作者 雷喜梅 《武汉建设》 2012年第4期1-1,共1页
在中国近代史上,只有武汉和上海能称得上大;2007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还称武汉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笔者认为武汉的魅力不仅仅停留在面积大上面,而是表现在多个方面。她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武汉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她... 在中国近代史上,只有武汉和上海能称得上大;2007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还称武汉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笔者认为武汉的魅力不仅仅停留在面积大上面,而是表现在多个方面。她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武汉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她的城市之根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形成的商代城池——盘龙城。近代武汉,领先潮流。公元1911年爆发的武昌首义,开启中国政治文明现代化的闸门。这片8494平方公里的土地,水域面积占据四分之一。在世界特大城市中,武汉的人均淡水资源位居第一。武汉的城市精神经过江流洗礼:开放而包容;大气而灵秀;弘毅而和谐;勇立潮头,力争上游;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厚重 盘龙城 中国政治文明 武昌首义 国家地理 中国近代史 人均淡水资源 台商投资区 中国历史
原文传递
玉环电厂海水淡化循环“自有一套”
19
作者 詹晓霞 王佩芬 《班组天地》 2021年第3期84-85,共2页
2月18日,笔者走进华能玉环电厂,远远就看见厂区西侧矗立着几个巨大的白色储罐。"这几个大罐子是海水淡化系统中的超滤水箱和除盐水箱。"电厂生产部汽机专工雷鹏介绍说:"电厂是用水大户,每小时仅生产用水就要500吨。但全... 2月18日,笔者走进华能玉环电厂,远远就看见厂区西侧矗立着几个巨大的白色储罐。"这几个大罐子是海水淡化系统中的超滤水箱和除盐水箱。"电厂生产部汽机专工雷鹏介绍说:"电厂是用水大户,每小时仅生产用水就要500吨。但全厂生产、生活用水都是海水淡化而来的。"华能玉环电厂全年生产需要淡水800万吨,而浙江省玉环县又是一个易旱缺水的海岛县,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的1/4,安全饮水难问题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除盐水箱 人均淡水资源 华能玉环电厂 浙江省玉环县 生产用水 用水大户 海岛县
原文传递
水源安全,农民才能健康
20
作者 高军 许方霄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第7期14-14,共1页
全国政协委员许明金呼吁保护农村水资源我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左右;京津冀地区人均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但在严重缺水的同时,... 全国政协委员许明金呼吁保护农村水资源我国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左右;京津冀地区人均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但在严重缺水的同时,我国水质亦呈现出变差趋势——全国7大流域近1/3断面水质不达标,在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较差和极差比例接近60%,水污染事件年均发生1700起以上,威胁近3亿人的饮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淡水资源 世界人均水平 地下水监测 政协委员 明金 数据显示 生态环境污染 环保建设 污染治理 严峻考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