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声加工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伍可 陈杰 +3 位作者 李雯婕 陈洁佳 刘雷 刘翠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2-765,共14页
人声是人类听觉环境中最熟知和重要的声音,传递着大量社会相关信息。与视觉人脸加工类似,大脑对人声也有着特异性加工。研究者使用电生理、脑成像等手段找到了对人声有特异性反应的脑区,即颞叶人声加工区(TVA),并发现非人类动物也有类... 人声是人类听觉环境中最熟知和重要的声音,传递着大量社会相关信息。与视觉人脸加工类似,大脑对人声也有着特异性加工。研究者使用电生理、脑成像等手段找到了对人声有特异性反应的脑区,即颞叶人声加工区(TVA),并发现非人类动物也有类似的特异性加工区域。人声加工主要涉及言语、情绪和身份信息的加工,分别对应于三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神经通路。研究者提出了双通路模型、多阶段模型和整合模型分别对人声的言语、情绪和身份加工进行解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讨论人声加工的特异性能否由特定声学特征的选择性加工来解释,并深入探究特殊人群(如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声加工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声加工 特异性 颞叶人声加工 言语加工 情绪韵律 人声身份识别
下载PDF
“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基于人声线索的可信度编码与解码
2
作者 胡砚冰 蒋晓鸣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7-1066,共10页
言语交流中,个体通过声音来表达和判断可信度的信息是人际信任形成的基础。人声可信度加工是指听者基于声源者的嗓音与发声特点判断其言语信息的可信程度,这一过程会影响听者与声源者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人声加工的认知模型提出,人声... 言语交流中,个体通过声音来表达和判断可信度的信息是人际信任形成的基础。人声可信度加工是指听者基于声源者的嗓音与发声特点判断其言语信息的可信程度,这一过程会影响听者与声源者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人声加工的认知模型提出,人声中的副语言线索、语义线索和社会群体线索会影响声源者对可信度的编码与听者对可信度的解码。声源者通过有意编码韵律副语言线索产生不同的可信度水平,听者在200ms可以区分不同水平的可信度。当声源者编码的语义和副语言线索之间的可信度水平不一致时,听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消解线索间的冲突并推理可信度。声源者的种族身份特征会无意编码口音线索,这种线索调节了听者整合社会群体线索解码可信度时两条不同的神经通路:基于人声线索推理可信度的颞顶网络和从人声中提取编码社会群体规则的额顶网络。未来研究应从人声加工的发生和发展、言语多模态信息协调以及特殊群体功能损伤的角度探讨人声可信度的编码与解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声表情加工模型 言语交流 人声线索 副语言线索 人声可信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