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计算和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孟瓅 孟永安 郭永红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的效果,并对三种计算IOL屈光度的不同方法的准确性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调查自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并且曾行... 目的初步探讨角膜屈光手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手术的效果,并对三种计算IOL屈光度的不同方法的准确性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调查自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并且曾行角膜屈光手术(radial keratotomy,RK、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或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的9例患者(16眼),对其中可获得角膜屈光手术前的角膜曲率数值(K值)及手术前、后稳定屈光状态的2眼使用临床病史调查法(clinical historymethod,CHM)计算出当前实际K值。另外14眼因屈光手术前后的相关资料记录不完整,故分别使用校正角膜曲率数值法(adjusted keratometrymethod,AKM)和角膜地形图法(corneal topography method,CTM)计算出当前实际K值,各7眼。所有K值均代入SRK/T公式测算出应植入IOL的屈光度,并通过比较白内障术后实际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0.50D)之间的差别来评价这三种方法计算IOL屈光度的准确性。结果16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使用CHM计算角膜K值的2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均在±1.00D以内。使用AKM计算角膜K值的7眼中,4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在±1.00D以内,3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在±2.00D以内。使用CTM计算角膜K值的7眼中,3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在±1.00D以内,4眼术后屈光状态和预期屈光状态差值在±2.00D以内。结论对曾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近视的白内障患者可安全施行超声乳化手术,只要选用适当方法均可较为准确地计算出IOL屈光度。对于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来说,CHM是提供角膜K值的最佳方法;而对于那些相关资料不完整的患者,AKM和CTM是替代CHM计算角膜K值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手术 屈光 屈光度 测量 超声乳化 术/方法 晶体 人工/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不同技术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肖瑛 王静 +4 位作者 李镜海 高志娟 刘景 王磊 孙洪义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56-157,162,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不同技术方法、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对27例(36眼)已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的无晶状体眼患儿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包括眼前节重建、后囊膜撕开或切开、前部玻璃体... 目的探讨分析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不同技术方法、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对27例(36眼)已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的无晶状体眼患儿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包括眼前节重建、后囊膜撕开或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等技术。术后观察分析视力、人工晶状体及后囊膜情况及其他并发症。结果术后第3天视力>0.5者8眼,0.5以下者28眼;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12眼,0.5以下者24眼;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17眼,0.5以下者19眼。术后1个月发现残留后囊膜混浊10例,人工晶状体前纤维膜2例,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无夹持或脱位。观察6个月,无眼后节并发症,但屈光度的变化尚需长期观察。结论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2岁以上儿童无晶状体眼的最佳方法,需要熟练掌握处理复杂情况的显微手术技巧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先天性 外科手术 无晶状体眼 晶体 人工/外科手术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杨顺海 郑海华 韩真真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对42例59眼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眼轴27~30mm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35眼,占85.37%;眼轴≥30mm组,术后3个月矫...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对42例59眼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眼轴27~30mm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35眼,占85.37%;眼轴≥30mm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10眼,占55.56%。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外科手术 超高度近彬外科手术 晶状体 人工/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设计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年后囊膜混浊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岑洁 王于蓝 +1 位作者 章玉群 盛耀华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材料和不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年的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发生率及PCO形态。方法回顾性研究13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由同一医生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 目的研究不同材料和不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年的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发生率及PCO形态。方法回顾性研究13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由同一医生进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根据IOL的不同分为4组:Storz Hydroview H60M组(33眼),Silicone折叠式硅胶IOL组(29眼),AcrySof三片式IOL组(36眼)和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组(34眼)。术后3年随访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扩瞳后采集PCO数码图像,分析不同IOL组PCO的形态及PCO发生率。结果各种IOL的PCO形态各异,H60M组和AcrySof组分别有10眼和15眼后囊形成皱折,而Silicone和PMMA组为片状混浊。虽然各组BCVA和BCVA下降率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PCO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分别是AcySof组5.6%,Silicone组30.3%,H60M组31%和PMMA组55.9%。结论AcrySof疏水丙烯酸酯三片式折叠IOL,有直角边缘设计,术后3年能明显降低PCO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外科手术 后囊膜混浊/并发症 白内障/外科手术
下载PDF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不适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剑 李绍伟 +1 位作者 孟瓅 王佼佼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各种不适感,并分析其原因。方法自2004年2月至2004年5月期间,对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手术的78例白内障患者(105眼)进行临床随访,排除有手术并发症的病例。术后...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的各种不适感,并分析其原因。方法自2004年2月至2004年5月期间,对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手术的78例白内障患者(105眼)进行临床随访,排除有手术并发症的病例。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复诊,常规术后检查,并重点记录患者的不适症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结果26眼在颞上方切口处有异物感;12眼有干涩感,其中10眼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 up time,BUT)<10 s,7眼泪液分泌实验为5~10 mm/5 min;7眼有眩光感,植入人工晶状体均为Acrysof MA60BM;9眼有眼胀感,其中5眼为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经前房侧切口放液和短期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其余4眼眼压正常,屈光状态为+1.0^+1.5 D,3眼术后1~3个月后自行好转,1眼配镜后症状消失;9例患者(9眼)术后视近困难比较明显,其中6例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在行另眼手术时,设计为双眼单视,症状消失,另3例患者年龄在40~50岁,为高度近视眼患者;6例双眼患者行单眼术后,术眼有视物变蓝的感觉。结论眼异物感多与切口位置有关。某些人工晶状体类型与术后眩光有相关性。屈光状态的改变可导致不适感。双眼白内障患者行单眼术后,术眼容易出现视物变蓝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方法 晶体 人工/外科手术 角膜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后眼轴和前房测量的可靠性
6
作者 黄芳 赵云娥 孙涛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评价IOL-Master测量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眼轴以及前房深度的可靠性,为即将面临的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的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测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对近视屈光度为-9.75^-21.625 D的17例患者32眼... 目的评价IOL-Master测量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眼轴以及前房深度的可靠性,为即将面临的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的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测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对近视屈光度为-9.75^-21.625 D的17例患者32眼行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用IOL-Master测量术眼的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分析手术前后术眼的眼轴和前房深度测量值的一致性。结果有晶状体眼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的平均眼轴长度为(29.83±1.76)mm,术后平均眼轴长度为(29.85±1.76)mm,手术前后眼轴长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180)。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的平均前房深度为(3.66±0.19)mm,术后平均前房深度为(3.59±0.23)mm,二者的测量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3)。结论IOL-Master可以用来测量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眼植入术后的眼轴长度,但不是测量术后前房深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外科手术 眼轴 前房深度 高度近视/外科手术
下载PDF
1CU型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疗效观察
7
作者 徐明 赵云娥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植入德国HumanOptics公司的1CU型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4例6眼,于手术后3~5个月进行1CU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视功能检查和手术后生活质...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植入德国HumanOptics公司的1CU型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4例6眼,于手术后3~5个月进行1CU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视功能检查和手术后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①平均近附加为+2.00D,拟调节幅度在+1.50D至2.2D之间。②2例双眼手术患者近矫近距离立体视分别为3和25弧秒。③测量前房深度,看远和看近时发生明显变化结论植入1CU型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可提供一定的拟调节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外科手术 近附加 拟调节幅度 立体视 前房深度
下载PDF
“一”字型小切口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应苏君 杨灵萍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51-151,154,共2页
目的探讨'一'字型小切口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作用,评价它在降低术后散光方面的优越性.方法随机抽取2组病例,分别做'一'字型6 mm切口与常规大切口(10~12mm)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第1周、... 目的探讨'一'字型小切口在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作用,评价它在降低术后散光方面的优越性.方法随机抽取2组病例,分别做'一'字型6 mm切口与常规大切口(10~12mm)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第1周、第1个月的角膜散光程度.结果'一'字型切口与常规切口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字型小切口能明显降低角膜散光,促进视力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 晶状体 人工/外科手术 “一”字型切口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眼的调节及其视功能评估
9
作者 陆勤康 杨亚波 +2 位作者 盛艳 王惠云 童奇湖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眼的近点调节力,并与传统单焦人工晶状体眼作对比,对其术后患者视功能进行评估。方法植入可调节式人工晶状体37只眼(1CU,Human Optics),同期对照组用随机数字法选取植入同样材质的...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眼的近点调节力,并与传统单焦人工晶状体眼作对比,对其术后患者视功能进行评估。方法植入可调节式人工晶状体37只眼(1CU,Human Optics),同期对照组用随机数字法选取植入同样材质的折叠式人工晶状体(SN60ATAlcon,Human Optics Iol)病例。两组实验对象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7.6岁、65.3岁;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随访,采用带状光检影法、Slataper视标法、1%匹罗卡品使用后前房深度变化测量法进行调节力和远近裸眼视力的测量。结果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用带状光检影法,Slat-aper视标法和前房深度变化值测量试验组的调节力分别为(0.93±0.44)D,(0.92±0.52)D;(3.61±0.31)D,(3.59±0.36)D;(0.55±0.12)mm,(0.56±0.11)mm;而对照组三种方法所测量的调节力分别为(0.36±0.12)D,(0.35±0.13)D;(2.07±0.59)D,(2.21±0.57)D;(0.34±0.20)mm,(0.30±0.12)mm。对两组的调节范围进行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比较术后最佳视力,试验组在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有较好的裸眼近视力(4.71±0.15,4.70±0.16)和最佳远矫下近视力(4.77±0.17,4.73±0.18),与对照组比较(4.34±0.12,4.30±0.08;4.24±0.09,4.21±0.0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其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传统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植入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眼具有更大的调节力范围,且在术后获得良好远视力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视近能力,但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观察调节力及视近能力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外科手术 白内障/外科手术 超声乳化术/方法
下载PDF
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玉华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3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81例(93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视力≥0.5者占88.49%,视力≥0.3者占9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81例(93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视力≥0.5者占88.49%,视力≥0.3者占91.69%。并发症主要包括:晶状体后囊破裂3眼,占3%;角膜纹状混浊30眼,占32%;前房纤维素性渗出7眼,占7%;后囊混浊14眼,占1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眼,占14%。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完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摘除术 晶状体 人工/外科手术
下载PDF
老年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110例
11
作者 戴馨 马俊起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2期5-6,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115眼)老年白内障患者,均行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2年,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矫正视力及眼前、后节情况。结果 25例(27眼,... 目的 探讨老年人白内障人工晶体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115眼)老年白内障患者,均行小切口晶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2年,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矫正视力及眼前、后节情况。结果 25例(27眼,24.55%)矫正视力低于 0.3,其中手术并发症 6例(6眼),术前原有并发症者 19例(21眼)。结论 手术并发症和术前原有眼病是术后低视力的发生原因。应重视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详细的眼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术/外科手术 老年人 白内障/治疗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护理
12
作者 杜香兰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 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巩膜隧道切口对 15 9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手术全程时间 8~ 2 1分钟。术后视力 :术后第 1天在 0 .5或以上者占 4 9.1% ,术后第 7天在 0 .5或以上者... 目的 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巩膜隧道切口对 15 9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手术全程时间 8~ 2 1分钟。术后视力 :术后第 1天在 0 .5或以上者占 4 9.1% ,术后第 7天在 0 .5或以上者为 72 .3% ,术后 1月≥ 1.0为 78.4 %。结论 通过巩膜隧道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视力恢复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治疗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外科手术 护理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13
作者 金秀萍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外科手术 护理
下载PDF
后发性白内障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未艾 王晓黎 +1 位作者 吴文捷 张振平 《眼视光学杂志》 2005年第2期92-96,99,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PCO)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特点。方法随访观察394例(440只眼)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PCO)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特点。方法随访观察394例(440只眼)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用内置数码摄像头Zeiss120裂隙灯进行眼底后反光裂隙照相,转化成数码图像输入计算机,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连续环形撕囊和后囊膜混浊等情况。随访时间2~58个月,平均14个月。按照晶状体类型共分为6组Sensar组113例(123只眼),Acrysof三片组129例(157只眼),Acrysof一片组79例(84只眼),SC60B组23例(26只眼),硅凝胶组50例(50只眼)。获得的照片使用德国EPCO2000软件分析,对PCO程度进行评分并将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完全没有PCO的有19只眼(占4.32%),存在PCO的有421只眼(占95.68%),PCO波及瞳孔中央3mm的有274只眼(占62.27%)。按人工晶状体光学面材料分组的两组中,对应PCO数值进行比较,总分差异无显著性(t=1.470,P=0.143);按照襻的成角分组的四组中,所对应的PCO数值中1级混浊的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054,P=0.007);按边缘设计不同分组的两组中,对应PCO数值比较,总分差异有显著性(t=3.763,P=0.0001);根据连续环形撕囊分组的3组中,所对应的PCO数值比较,总分差异有显著性(F=3.689,P=0.026)。结论后囊膜混浊的发生与人工晶状体材料无相关性;襻与光学面成角为10°的人工晶状体对PCO的早期形成有抑制作用;直角边缘设计可以减少PCO的形成;连续环形撕囊口完全覆盖人工晶状体光学面抑制了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外科手术 白内障 后发性/发生 晶状体囊
下载PDF
儿童白内障术后远期结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林 《眼视光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42-144,共3页
本文对近几年一些学者对儿童白内障远期随访结果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手术时机选择、儿童特殊的屈光变化以及如何精确测定儿童植入人工晶状体性能及屈光度都对儿童白内障术后远期视功能产生影响。慢性青光眼是儿童白内障术后远期丧失视力... 本文对近几年一些学者对儿童白内障远期随访结果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手术时机选择、儿童特殊的屈光变化以及如何精确测定儿童植入人工晶状体性能及屈光度都对儿童白内障术后远期视功能产生影响。慢性青光眼是儿童白内障术后远期丧失视力的主要原因。长期弱视治疗是获得手术成功的保证之一。因此,要真正获得有用的视功能,应重视儿童白内障手术后的后续治疗,并提议应建立完善的白内障术后追踪随访和弱视治疗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白内障/外科手术 晶体 人工/外科手术 远期随访
下载PDF
周边放射状劈核低能量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硬核白内障
16
作者 李绍伟 谢立信 +1 位作者 孟瓅 姜剑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硬核超声乳化方法———周边放射状劈核低能量超声乳化技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107眼)Ⅳ级以上硬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周边放射状低能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视力恢复情... 目的探讨硬核超声乳化方法———周边放射状劈核低能量超声乳化技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98例(107眼)Ⅳ级以上硬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周边放射状低能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和内皮损伤情况。结果超声乳化时间平均为1 h 59 s,超声能量平均为14.7%。除手术开展早期有7眼术后第1天角膜明显水肿、6眼术中发生后囊破裂外,后期病例没有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复查角膜内皮损伤率,平均为9.74%。结论周边放射状劈核低能量超声乳化技术适用于治疗硬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方法 园翳内障/外科手术 晶体 人工/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两种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障发生率的比较
17
作者 孟建中 苏艳丽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0期449-450,共2页
目的:观察患者在植入硬性晶状体和折叠晶状体后出现后发障的概率。方法将2010年01月~2012年01月在太原康明眼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300例患者(300只眼)按照统计学随机数字表编码随机分为两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的硬性人工晶体的... 目的:观察患者在植入硬性晶状体和折叠晶状体后出现后发障的概率。方法将2010年01月~2012年01月在太原康明眼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300例患者(300只眼)按照统计学随机数字表编码随机分为两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的硬性人工晶体的为第一组,植入丙烯酸酯材质的折叠人工晶体为第二组;对两组的手术前后视力、后发障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中,丙烯酸酯材质的折叠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高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的硬性晶状体术后视力,丙烯酸酯材质组存在后发障的有98只眼(占32.7%),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组存在后发障的有192只眼(占64%)。结论患者植入丙烯酸酯材质的折叠人工晶状体后发障发生率比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质的硬性人工晶状体后发障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囊膜混浊/并发症 晶状体 人工/外科手术 白内障/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