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康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5-1000,共6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作为关节外科灾难性并发症之一,由于缺乏良好的生物学指标及分子病原学检测技术使之诊断依旧困难。文中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的一些进展,从血清学指标、关节滑液指标、术前关节腔...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作为关节外科灾难性并发症之一,由于缺乏良好的生物学指标及分子病原学检测技术使之诊断依旧困难。文中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的一些进展,从血清学指标、关节滑液指标、术前关节腔穿刺与培养、影像和核医学检查、术中组织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以及细菌学检查新技术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周围感染 诊断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付有伟 张前法 《现代实用医学》 2010年第7期833-835,共3页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目前开展最多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之一,而感染已成为人工关节置换成功与否的最大影响因素,一旦发生,将最终导致手术失败,有的被迫移除假体,甚至截肢,给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对于手术相关感染...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目前开展最多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之一,而感染已成为人工关节置换成功与否的最大影响因素,一旦发生,将最终导致手术失败,有的被迫移除假体,甚至截肢,给患者精神上和经济上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对于手术相关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应成为THA的重点。现就TH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周围感染 治疗 诊断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影响因素 手术失败
下载PDF
尿路感染及无症状性菌尿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成龙 唐玉梅 +3 位作者 尹东 鲁强 石伟发 黄文文 《广东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2672-2674,共3页
关节假体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最棘手和频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的需求预计将大幅度增加,关节假体感染数量增加也在所难免。因此,尽可能地辨别关节假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 关节假体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最棘手和频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髋关节置换术和膝关节置换术的需求预计将大幅度增加,关节假体感染数量增加也在所难免。因此,尽可能地辨别关节假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控制关节假体感染数量增长是至关重要的,但辨别尿路感染及无症状性菌尿是否为危险因素,往往是困难和充满争论的。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一些文献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应该推迟到尿路感染的治疗后,因为尿路感染是关节假体感染的高风险因素。相反的,其他文献则证明术前尿路感染与关节假体感染并无关系。无症状性菌尿非常常见,大部分骨科医生常规术前实行筛选菌尿并治疗,但目前无有效证据表明无症状性菌尿是关节假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术前筛查和治疗无症状性菌尿是不利于患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人工关节置换术 感染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彬 杨滨 张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9-444,共6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虽然近年来经过改进感染预防的措施,PJI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依旧是关节外科医生最担心的术后并发症。在美国,PJI是膝关节置换翻修...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虽然近年来经过改进感染预防的措施,PJI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依旧是关节外科医生最担心的术后并发症。在美国,PJI是膝关节置换翻修手术的首要原因,在髋关节翻修术的病因中排第3位[1,2],PJI不仅给患者造成灾难性打击,也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如何及时、准确诊断PJI仍是一个挑战,尚缺乏金标准。近年来,新型生物标记物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PJI的研究不断增多,本文对PJI传统诊断方法、专家指南与共识进行回顾,对新进展及诊断标准进行文献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感染诊断 周围 分子生物学方法 术后并发症 关节翻修术 关节置换
下载PDF
保留假体清创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兴桂 李昕 陈继营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4期370-374,共5页
假体周围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将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其治疗主要包括一期翻修、二期翻修和保留假体清创术。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对保留假体清创术的适应证、成功率、危险因素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清创 关节置换 周围感染
下载PDF
保留假体清创术在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穆文博 曹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187,共7页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其治疗极具挑战性。目前,PJI治疗手段包括保留假体清创手术,一期翻修手术,二期翻修手术,关节融合术及截肢术等。保留假体清创手术因可避免假体拔除,创伤小,花费少,对医生及患者极具...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其治疗极具挑战性。目前,PJI治疗手段包括保留假体清创手术,一期翻修手术,二期翻修手术,关节融合术及截肢术等。保留假体清创手术因可避免假体拔除,创伤小,花费少,对医生及患者极具吸引力,本文将对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机,术中细节及抗生素使用方案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感染 人工关节 保留 清创术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潘沨 查振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6期149-152,共4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骨科医生面临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目前诊断方法有许多种,然而早期诊断依然很困难。本文主要对近年关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各种诊断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 周围感染 诊断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鹏 曹国定 +4 位作者 常彦峰 李鹏 刘军 李旭升 甄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96-1206,共11页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其诊疗一直是关节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目前,PJI的治疗策略包括抗生素治疗、保留假体清创灌洗术、Ⅰ期翻修术、Ⅱ期翻修术、关节融合术、截肢以及生物治疗等。常规治疗不能取...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其诊疗一直是关节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目前,PJI的治疗策略包括抗生素治疗、保留假体清创灌洗术、Ⅰ期翻修术、Ⅱ期翻修术、关节融合术、截肢以及生物治疗等。常规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生物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模式,在PJI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该文就PJI的危险因素和感染源、诊断和分型,以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为临床PJI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感染 清创术 Ⅰ期翻修 Ⅱ期翻修 生物治疗
下载PDF
观察保留假体清创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效果
9
作者 杨政博 柳椰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20年第3期54-54,共1页
目的研究保留假体清创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效果。方法对行保留假体清创治疗的1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感染愈合情况以及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感染治愈率为90.0%(9/10),... 目的研究保留假体清创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效果。方法对行保留假体清创治疗的1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感染愈合情况以及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感染治愈率为90.0%(9/10),且保留假体清创术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保留假体清创术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达到控制感染的效果,还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清创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 周围感染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治疗中抗生素的应用
10
作者 曹力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967,共7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是骨科领域最具挑战的并发症之一。PJI的治疗基于外科干预,彻底清创结合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关键。抗生素的应用主要分为升阶治疗原则和降阶治疗原则,在两者的选择上存在争议。升阶治疗原则源于内科系统...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是骨科领域最具挑战的并发症之一。PJI的治疗基于外科干预,彻底清创结合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关键。抗生素的应用主要分为升阶治疗原则和降阶治疗原则,在两者的选择上存在争议。升阶治疗原则源于内科系统感染,被多数医院所采用;而降阶治疗原则强调在假体生物膜成熟前尽早杀灭残余病原菌,并逐渐被更多医院所认可。静脉滴注是抗生素的经典给药方式,病原菌培养结果为阳性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并结合患者的合并症选择敏感抗生素。需警惕粪肠球菌和真菌引起的PJI,这类感染治疗效果较差。当病原菌培养结果为阴性时,应选择覆盖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但不建议无明确证据时联合覆盖抗真菌药物。抗生素局部应用广泛,如抗生素复合骨水泥间隔器,尽管存在争议,仍是PJI常见的治疗方式。硫酸钙颗粒和海藻酸钠克服了需移除载体的局限,但疗效仍需更多证据支持。关节腔内注射抗生素能提供足够高的局部药物浓度,避免静脉给药途径带来的肝、肾毒性,临床数据逐渐增多,或将成为PJI治疗的主要方式。口服抗生素以左氧氟沙星和利福平为主,需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PJI的抗生素最佳应用时间存在争议,大多数医院应用4~6周,但研究表明短期静脉滴注抗生素不会增加感染复发风险。针对假体生物膜的多种治疗策略目前正处于动物实验研究和Ⅱ期临床试验阶段,希望这些方案能早日应用于临床,使更多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感染 人工关节置换术 抗生素
下载PDF
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部件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假体周围感染
11
作者 潘希安 张远金 +4 位作者 张国富 李俊 刘炳霞 周定康 孙法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4499-4505,共7页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常见原因,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成为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的新方法。目的:观察采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部件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是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常见原因,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成为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的新方法。目的:观察采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部件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22年2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2例初次全髋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患者,所有患者感染时间均为初次置换3周以内,术中取关节液及感染滑膜行细菌培养均证实为急性期感染,采用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治疗。术前、术后3,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以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评价感染情况,以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价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了解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1)非假体周围感染原因死亡1例后失访,予以排除,其余21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均在1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为(19.52±3.88)个月,其中20例患者手术治疗成功,1例失败,感染控制率为95%;(2)患者术后3,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急性期假体周围感染患者选择保留假体清创联合更换组配式组件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髋关节感染,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感染导致的髋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保留清创 周围感染 组配式部件 关节功能评分
下载PDF
新型抗菌涂层Ag2O-TiO2-NTS在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在兔的体内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展鹏 谭本前 +3 位作者 贺宪 郑伟杰 涂平生 戴才锋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9年第4期42-48,共7页
探讨Ag2O-TiO2-NTS在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抑菌作用。体外试验:不同浓度的涂层溶液与共培养,并计算菌落数及抗菌率。体内试验:动物随机分组,分别使用Ag2O-TiO2-NTS复合涂层的螺钉及没有涂层的普通螺钉。拆线后分别注入表... 探讨Ag2O-TiO2-NTS在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抑菌作用。体外试验:不同浓度的涂层溶液与共培养,并计算菌落数及抗菌率。体内试验:动物随机分组,分别使用Ag2O-TiO2-NTS复合涂层的螺钉及没有涂层的普通螺钉。拆线后分别注入表皮葡萄球菌悬液获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各时间点记录肛温、CRP、ESR及PCT。结果表明,各组菌落数及抗菌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各时间点肛温、CRP、ESR、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各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g2O-TiO2-NTS对表面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了纳米氧化银颗粒的钛纳米管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 表面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原文传递
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水平预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的相关研究
13
作者 赵健 欧爱春 +4 位作者 王冠容 王艳丽 徐文超 荣春 赵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PCT)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PJI)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47例骨关节炎(OA)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PCT)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早期假体周围感染(PJI)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147例骨关节炎(O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TKA术后是否合并PJI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感染组,其中对照组患者84例,感染组患者63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和血清指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感染组体重指数(BMI),既往糖尿病病史,手术时间,血清中IL-6和PC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偏高,既往糖尿病病史,手术时间过长,血清中IL-6和PCT含量升高是TKA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高危因素(P<0.05),当IL-6=14.69 pg/mL时,约登指数处于最高值;当PCT=22.39 ng/mL时,约登指数处于最高值,可以作为截断值。结论BMI偏高,既往糖尿病病史,手术时间过长,血清中IL-6和PCT含量升高是TKA置换术后PJI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周围感染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
下载PDF
采用硫酸钙载抗生素系统联合髋关节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雨辰 朱文科 俞伟忠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70-175,共6页
目的探讨硫酸钙载抗生素联合髋关节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间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56~76岁(64... 目的探讨硫酸钙载抗生素联合髋关节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间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56~76岁(64.9±6.0)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0例,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2例。本组术后出现感染症状距离首次置换时间1~120(15.2±33.4)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白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改良髋关节Harris评分(mHHS)及髋关节结果(HOS)评分。结果1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2~23(17.2±6.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按期愈合,未出现伤口持续渗液、异位骨化、感染复发等并发症。有1例出现无症状低钙血症。术中组织细菌培养有3例为阴性,9例为阳性,其中3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表皮葡萄球菌,2例为肺炎克雷伯菌,1例为粪肠球菌。末次随访时白细胞计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mHHS评分及HO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PJI治疗中,翻修手术配合硫酸钙载抗生素系统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感染的控制和关节功能的康复作用明显,符合加速康复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周围感染 关节置换
下载PDF
血清SAA/CRP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屈晓东 王飞 位冒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77-338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初次接受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58例患者的资料,将术后发生PJI的27例患者纳入...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初次接受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58例患者的资料,将术后发生PJI的27例患者纳入感染组;经样本计算公式计算对照组样本量后,于未发生PJI的1131例患者中筛选符合条件的127例纳入未感染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研究所需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血清SAA、CRP水平,并计算SAA/CRP值,分析血清SAA/CRP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PJI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合并糖尿病、吸烟史及术前贫血占比高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SAA、CRP、SAA/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感染组SAA、SAA/CRP高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术后1 d血清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SAA、SAA/CRP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PJI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0.866,SAA/CRP预测价值优于SAA(χ^(2)=6.932,P<0.001)。结论PJI患者血清SAA/CRP值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表达上调,这种异常的表达上调对术后PJI的发生有理想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膝关节置换术 周围感染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14
16
作者 史占军 肖军 李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629,共4页
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牛率为0.5%~2%,而人工关节翻修术后的感染率高达初次置换的4倍。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且多为深部感染,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的确立需要多项检查与综合... 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牛率为0.5%~2%,而人工关节翻修术后的感染率高达初次置换的4倍。假体周围感染是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且多为深部感染,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的确立需要多项检查与综合分析,做到早期、准确诊断有时很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周围感染 感染诊断 术后感染 关节翻修 深部感染 多项检查 感染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唐旭 王启 +7 位作者 王辉 王胜锋 钟群杰 李志昌 柯岩 李儒军 李虎 林剑浩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1-257,共7页
目的 比较血液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关节液细胞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诊断中的价值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收治的52例人工髋关节和膝... 目的 比较血液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关节液细胞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诊断中的价值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收治的52例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例,女性30例.所有患者均行血液学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组织病理学检查、关节液细胞学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关节液、组织、关节假体超声裂解液).根据各检查结果,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PJI诊断.分别采用t检验、独立样本中位数检验和x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衡量各血液学指标对HI的区分度.计算不同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中PJI患者21例(40.4%),非感染患者31例(59.6%).PJI患者血液CRP、ESR、IL-6、Hs-CRP的水平均高于非感染患者(Z=23.084、13.499、5.796、17.045,P值均<0.05),其灵敏度分别为90.5%、81.0%、95.0%、90.0%.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判断PJI的灵敏度分别为55.0%和70.6%,特异度分别为89.7%和85.7%.超声裂解液培养判断PJI的灵敏度(90.0%)高于传统的组织培养(71.4%)与关节液培养(65.0%)(x2=5.333、6.400,P值均<0.05).结论 血液学检查中CRP、ESR、IL-6和Hs-CRP具有较好的术前诊断PJI的指导价值;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判断PJI的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排除PJI的诊断;超声裂解液培养较传统的组织、关节液培养在判断PJI方面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周围感染 诊断方法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睿 陈继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254-1262,共9页
假体周围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目前已成为膝关节翻修的首要原因及髋关节翻修的第三位原因.而对翻修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的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但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检查同时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假体周围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目前已成为膝关节翻修的首要原因及髋关节翻修的第三位原因.而对翻修患者,假体周围感染的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但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检查同时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在诊断方法中,经典的诊断技术如包括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在内的血清学检测,关节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细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些较新的诊断技术,如白细胞酯酶试纸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简便和经济的优点.以α-防御素为代表的关节液标记物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各种诊断方法中只有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治疗,因此提高培养阳性率尤为重要.随着技术的改进,超声裂解及PCR技术在提高培养阳性率方面的作用仍是研究热点.影像学技术近年有很大的改进,如白细胞标记显像、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等,但大部分方法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或处于研究阶段.更加准确、稳定且能大规模应用于临床的检查手段还需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周围感染 诊断方法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组织病理学检查 18F-脱氧葡萄糖 关节翻修 细菌培养
原文传递
6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病原学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静 张宁 +1 位作者 邵宏翊 甄健存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年第6期44-47,共4页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细菌分布特点、耐药情况及药物治疗,为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60例发生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细菌分布特点、耐药情况及药物治疗,为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统计60例发生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各30例,其中G^+菌51例,G^-菌6例,真菌3例,葡萄球菌属为主要检出菌,共45例,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患者根据药敏选择用药,疗效确定。结论:G^+球菌为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做好患者用药教育,保证治疗疗程,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感染 细菌 耐药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诊治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1-325,共5页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是骨科医师关注的焦点和面临的挑战。对PJI的准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是应对挑战的关键。目前,PJI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关节液生化检查、病原菌培养及生物标志物四个方面。近年来,新的病原菌培养方法...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是骨科医师关注的焦点和面临的挑战。对PJI的准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是应对挑战的关键。目前,PJI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关节液生化检查、病原菌培养及生物标志物四个方面。近年来,新的病原菌培养方法和特异的生物标志物是PJI研究的热点。治疗上,二期翻修仍是"金标准",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诊疗中心开始接受并尝试一期翻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感染 诊断 治疗 周围感染 一期翻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