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场馆学习中的人工制品及其中介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郑旭东 聂海林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5年第5期40-46,共7页
该文对科技场馆学习中的人工制品及其中介价值进行了讨论。科技场馆中的人工制品主要表现为科技展品,它们对人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场馆中的人工制品内在地体现了人的"意向性",这种意向性集中体现为作为科技展品的... 该文对科技场馆学习中的人工制品及其中介价值进行了讨论。科技场馆中的人工制品主要表现为科技展品,它们对人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场馆中的人工制品内在地体现了人的"意向性",这种意向性集中体现为作为科技展品的人工制品被视为人与物质世界之间进行交互的中介工具。科技场馆境脉中参观者的参观过程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对话性质的意义建构实践,这种意义建构实践主要是由物质或器物层面上的各种人工制品提供中介支持,同时非物质层面上的各种人工制品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在科技场馆境脉下的意义建构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被统称为"借助于人工制品的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场馆 人工制品 意义建构 借助于人工制品的中介
下载PDF
河南省典型含有人工制品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克宁 高晓晨 +4 位作者 查理思 李方鸣 鞠兵 李玲 刘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91-1101,共11页
选取河南省10个典型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剖面和3个自然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的分析,根据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对供试土壤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WRB中关于... 选取河南省10个典型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剖面和3个自然土壤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剖面形态和理化性质的分析,根据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中国土壤系统分类(CST),对供试土壤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WRB中关于人工扰动的前缀修饰词或后缀修饰词不能完全适宜于中国地区的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而在ST中,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类型出现在各个土纲及其包含的亚类单元,CST中缺乏明确的诊断依据来描述、解释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特征。参照WRB和ST中关于人工制品类别相关标准,提出CST中含有人工制品的土壤定义,新增"技术扰动层"诊断特性,制定CST人工制品类别标准,并将这一标准体现在CST土族命名中,该分类方案能有效体现不同人为活动对土壤的影响结果,一定程度上填补我国对这类土壤分类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系统分类 人工制品 河南省
下载PDF
审美现代性与“人工制品”——对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的人类学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海玲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0-124,共5页
"艺术终结论"反映了艺术自现代化以来最大的悖论:一方面是艺术的泛滥,另一方面是人类极度缺乏艺术,艺术成为无力表达人类审美需要和实现审美交流的"孤岛"和"特区",艺术成为当代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从... "艺术终结论"反映了艺术自现代化以来最大的悖论:一方面是艺术的泛滥,另一方面是人类极度缺乏艺术,艺术成为无力表达人类审美需要和实现审美交流的"孤岛"和"特区",艺术成为当代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之一,从美学、艺术学和文化学视野提出"审美现代性"仅仅是现代性矛盾的"想象性解决"。对此,可从审美人类学角度重新定义"艺术",提出"人工制品"概念,重新思考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突出艺术与人类社会的整体价值、艺术与整体生活方式相联系的性质,恢复艺术实现审美交流和满足审美需要的中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现代性 人工制品 艺术 审美需要
下载PDF
什么是人工制品?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峰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60,共5页
人工制品和技术有着内在的联系 ,对人工制品的一般界定已经不能满足深入研究的需要 ,必须对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新的探讨 ,才能从哲学上说明什么是人工制品 ,从而对理解什么是技术提供启示。
关键词 人工制品 自然物 技术
下载PDF
物质文化理论中物的四重视域——以人工制品的考察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进 王眉钧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70,共9页
人工制品是物质文化研究的关键问题。物质文化理论中的人工制品研究有四重视域:一是沿袭马克思主义经典路径,在生产环节中来考察作为商品的人工制品所导致的人的异化、商品化及物化后果;二是在人工制品客观化的过程中,盘诘体现主、客体... 人工制品是物质文化研究的关键问题。物质文化理论中的人工制品研究有四重视域:一是沿袭马克思主义经典路径,在生产环节中来考察作为商品的人工制品所导致的人的异化、商品化及物化后果;二是在人工制品客观化的过程中,盘诘体现主、客体关系的消费以及在拜物教化过程中通过人工制品所建构日常生活之方式;三是在主、客体杂合关系的立场上,以“事实拜物教”来反思物的界定方式;四是在混融的背景下利用人工制品呈现的新特点来关联具有主体间性的人与物间的关系,考察其如何以“栖居视角”进行对物质文化的反思,通过呈现出人工制品的物质史,来弥合人工制品物质性的争论。以人工制品为基点,通过回溯物质文化理论中人工制品的观念变化过程并分析所遭遇的问题,突破建立在主客二分的人、物关系局面,让物质文化研究的核心落脚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混融的物质文化实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制品 物质文化 物质性 四重视域
下载PDF
人-人工制品-世界关系研究述评——基于技术现象学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彬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29-34,共6页
技术现象学将人工制品添加到传统现象学探讨意识与实在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重要内容。通过关注人工制品的使用,技术现象学以案例研究和据实描述的方式探讨人-人工制品-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在梳理技术现象学发展... 技术现象学将人工制品添加到传统现象学探讨意识与实在相互关系的研究中,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重要内容。通过关注人工制品的使用,技术现象学以案例研究和据实描述的方式探讨人-人工制品-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在梳理技术现象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揭示出技术现象学现有研究的两种不同思路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需要技术现象学自身理论的完善,也需要其他学科的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现象学 人-人工制品-世界 关系
下载PDF
流变中的艺术概念与艺术的终结——兼论全球化视野下人工制品概念的出场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海玲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44-150,共7页
"艺术终结论"并不是宣判艺术活动的终结,而是宣告需要终结关于艺术这一概念的西方现代性话语霸权。"艺术"这一概念伴随着西方现代性而发生的内涵历史流变,表明西方现代性话语逻辑下的艺术概念所反映出的理论局促,... "艺术终结论"并不是宣判艺术活动的终结,而是宣告需要终结关于艺术这一概念的西方现代性话语霸权。"艺术"这一概念伴随着西方现代性而发生的内涵历史流变,表明西方现代性话语逻辑下的艺术概念所反映出的理论局促,这为人类学意义上的艺术——人工制品的理论出场清理出了理论生长的空间:该文以后殖民主义的文化策略,在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视野下提出"人工制品"的概念,回应消费主义逻辑下当代艺术失去人性伦理内涵的物化危机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艺术的终结 人工制品 全球化 人类学
下载PDF
从黏土到人工制品:非洲早期铁器时代制铁技术的资源选择
8
作者 S.特里.乔尔兹 吴昊 《南方文物》 2010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在漫长的人类史中,铁器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早期铁器时代的炼铁技术则更值得研究和探索。本文是麻省理工学院的S.特里·乔尔兹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篇实验性研究文章。其中阐述了对于东非坦桑尼亚卡盖拉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炼铁所选... 在漫长的人类史中,铁器时代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早期铁器时代的炼铁技术则更值得研究和探索。本文是麻省理工学院的S.特里·乔尔兹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篇实验性研究文章。其中阐述了对于东非坦桑尼亚卡盖拉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炼铁所选用黏土的实验过程以及研究结果。作者长期在卡盖拉地区进行考察,并通过田野采集、实验分析和测试焙烧的方法对该地区早期铁器时代炼铁熔炉的材质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盖拉地区的史前炼铁工人对于建炉材质有着自己的认识,他们会选择耐火性较高的黏土来建造可能会承受极高温度的部分,如焙烧中心、风口末端,并且已经掌握了通过向黏土添加瘠性掺合料,从而提高黏土的耐火性并防止其在极端高温中膨胀、破裂、剥落。同时,他们在材料黏土的耐火性、稳定性和可获得性方面进行了权衡。他们并不完全依赖从远处沼泽地区采集的高品质黏土,而是更多地选择居住环境周围容易获得的沙质黏土和白蚁冢。通过向其中添加掺合料,这些材料同样在建炉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揭示出非洲早期铁器时代的炼铁工人对材料黏土的选择方式和依据,说明了他们非常重视综合考量,权衡技术控制、劳动效率和材料可获得性等诸方面因素,从而对于制铁资源做出了合理的折衷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铁器时代 炼铁技术 黏土 资源选择 人工制品 非洲 坦桑尼亚 铁矿石
下载PDF
技术的进化——人工制品的生物性演进研究
9
作者 王元辰 宝胜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38-140,共3页
以往对技术人工物的研究大多以时间和科学技术发展为主线,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技术进化论中人工制品的研究现状及演进范式,提出了人工制品生物性的生态学研究方法。
关键词 人工制品 进化论 环境 生物
下载PDF
用漂移谱和鉴别分析法分析海龟和牛科角质人工制品
10
作者 钱俊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2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人工制品 海龟 鉴别 漂移 动物贸易 替代品 博物馆
下载PDF
人工制品与艺术品
11
作者 阿瑟·C·丹托 唐英(译) 《当代美术家》 1997年第S01期123-128,共6页
我们必须增强我们的批判鉴定能力,因为外观相似的圈套可能会导致并且已经导致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误解。--Rudoph wittkower(鲁道夫·维特科韦尔)《寓意与象征的转移》无论艺术品可能有什么含意,然而它们都可能被其同时代人所理解并... 我们必须增强我们的批判鉴定能力,因为外观相似的圈套可能会导致并且已经导致产生一些不可思议的误解。--Rudoph wittkower(鲁道夫·维特科韦尔)《寓意与象征的转移》无论艺术品可能有什么含意,然而它们都可能被其同时代人所理解并作出反应,艺术品所潜藏着的一些难以理解的特性,只是在后来,通过同时代人无法想象的意识方式,才被揭示出来和得到正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代人 人工制品 艺术品 鲁道夫 鉴定能力 正确的评价 不可思议
下载PDF
澳大利亚:6.5万年前人工制品
12
《大众考古》 2017年第9期9-9,共1页
考古学家团队在澳大利亚北部一个名叫麦德杰德比比的地方发现了一些人工制品.包括石斧、反光材料的添加剂等。这些证据可以表明早在6.5万年前,人类便已到达澳洲北部并开始生活。这一考古新发现改写了之前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人工制品 澳大利亚 考古学家 反光材料 添加剂 石斧
下载PDF
人工制品现象学: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彬 王大洲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9,共7页
人工制品是现象学分析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考察伊德关于使用者-人工制品-世界之间四类关系的阐释以及海德格尔的用具分析,表明两者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伊德既超越了海德格尔又遗忘了海德格尔——伊德没有充分关注作为用具的人工制品之... 人工制品是现象学分析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考察伊德关于使用者-人工制品-世界之间四类关系的阐释以及海德格尔的用具分析,表明两者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伊德既超越了海德格尔又遗忘了海德格尔——伊德没有充分关注作为用具的人工制品之存在结构中的"指向性"以及人工制品上手与在手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打交道"这个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海德格尔与伊德的洞见,提出了一个对人工制品进行现象学分析的新思路,构造了一个使用者-人工制品-世界之间关系的状态空间,从而将伊德的四类关系作为其中的四个特例。最后,揭示了人工制品现象学分析与创新设计实践之间的可能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象学 人工制品 海德格尔 伊德 设计
原文传递
软件作为信息人工制品的概念及分类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晓伟 倪静 邱莹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62,共8页
软件在现代社会生产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人们却对软件认识各异,进而导致关于软件沟通上的困难,以及管理和维护上的混乱。为此,有学者已开始尝试阐述软件的核心特征,但大多忽视了人类意图在软件定义中的作用,使得很多解释过于... 软件在现代社会生产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人们却对软件认识各异,进而导致关于软件沟通上的困难,以及管理和维护上的混乱。为此,有学者已开始尝试阐述软件的核心特征,但大多忽视了人类意图在软件定义中的作用,使得很多解释过于片面。为了清晰透彻地解释软件的概念及其分类,需要将人类的开发意图作为软件的核心属性,综合考虑相关学科的研究,将软件视为一种信息人工制品,并将其纳入到需求工程的框架下进行讨论,进而给出软件的分类。基于信息人工制品定义的软件概念及其分类将有助于消除歧义,使得软件工程中不同角色对于软件的认知关联起来,进而形成对软件的完整认知体系,最终用于指导软件工程中不同类型软件的管理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 信息 人工制品 需求工程 软件工程
原文传递
人体器官:几乎都有人工制品
15
作者 久安 淑芳 《瞭望》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48,共1页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50万人靠人工肾生存,有百余万人靠人工心脏瓣膜维持生命,世界上所有的心脏直视手术都要靠人工心肺机支持。人造器官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医疗应用技术。目前除了脑以外,几乎所有人体器官都有相应的人工制品。...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50万人靠人工肾生存,有百余万人靠人工心脏瓣膜维持生命,世界上所有的心脏直视手术都要靠人工心肺机支持。人造器官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医疗应用技术。目前除了脑以外,几乎所有人体器官都有相应的人工制品。虽然大多数制品还不是完全性人造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器官 皮肤移植 人工制品 人造器官 植入体 药物灌注 人工心脏瓣膜 心脏直视手术 人造血 麻省理工学院
原文传递
位于惯例中心的人工制品:在惯例理论中实质性意义
16
作者 Luciana D’Adderio 吴弘珍 范宁宁 《演化与创新经济学评论》 2016年第2期1-24,共24页
现有的组织惯例理论通常过于简化,并将人工制品看成完全确定性的或者不太重要,对待人工制品要么是太稳固而不可避免,要么是太灵活而没有效果。本文力图提出它们相互关系的新颖深刻的概念框架,以增进我们关于人工制品对惯例动态性影响的... 现有的组织惯例理论通常过于简化,并将人工制品看成完全确定性的或者不太重要,对待人工制品要么是太稳固而不可避免,要么是太灵活而没有效果。本文力图提出它们相互关系的新颖深刻的概念框架,以增进我们关于人工制品对惯例动态性影响的理解。在吸收了惯例和STS/执行理论的最新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将人工制品和物质从惯例和惯例理论的边缘带到正中心,有助于推进我们对惯例动态性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例 人工制品 动态性
原文传递
不同“化石”定义的解读与讨论
17
作者 丁曼青 陈小方 周长发 《化石》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化石(fossil)”一词源自Agricola(1494-1555年),原意是指任何从地里挖掘出的东西,不论是动物、植物或矿物,因此包括矛头、石斧和其他人工制品、奇特树根等。直到今日,从中学生物教材到专业研究论文,在不同的文献中,化石都有着不同的定... “化石(fossil)”一词源自Agricola(1494-1555年),原意是指任何从地里挖掘出的东西,不论是动物、植物或矿物,因此包括矛头、石斧和其他人工制品、奇特树根等。直到今日,从中学生物教材到专业研究论文,在不同的文献中,化石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其包含的种类也不尽相同。这难免带来一些困扰。因而有必要对化石的定义与种类进行梳理与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教材 人工制品 化石 中学 定义
下载PDF
“许昌人”遗址发现已知最古老的人工刻画图案
18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第7期85-85,共1页
考古学家在河南省“许昌人”遗址出土的一个小骨片上发现了经红赭石涂染的7条平行刻画直线。这件人工制品距今11万年左右,比来自南非的最古老现代人的画作早约4万年,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人工刻画作品。
关键词 “许昌人” 人工制品 遗址 图案 考古学家 河南省 现代人 出土
下载PDF
自然和人工感知概念的界定与反思
19
作者 孔佳仪 魏屹东 《自然辩证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5,共7页
感知作为认知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主体对外界和自我进行认知和理解的基础。近年来,新型人工感知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人类自然感官的限制,拓展了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这种从自然感知到人工感知的拓展带来了人类认知的新挑战,使重新审... 感知作为认知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主体对外界和自我进行认知和理解的基础。近年来,新型人工感知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人类自然感官的限制,拓展了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这种从自然感知到人工感知的拓展带来了人类认知的新挑战,使重新审视“人工”和“感知”的哲学本质成为必要,并在这种感知和认知方式的变革和转型中重新反思人类自身和世界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感知 自然类 人工感知 人工制品 脑机接口
原文传递
分布式认知及其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翁凡亚 何雪利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07年第10期14-17,共4页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分布于个体、群体和人工制品之中。其中,个体和人工制品同样重要,群体和人工制品也同样重要。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凸显人工制品的价值。在学习活动中,"学习环境"即为"人工制品";分布式...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分布于个体、群体和人工制品之中。其中,个体和人工制品同样重要,群体和人工制品也同样重要。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凸显人工制品的价值。在学习活动中,"学习环境"即为"人工制品";分布式认知对人类认知活动和人工制品的认识即为分析学习环境设计的一种理论框架。它基于"认知分布"的视角对学习环境赋予新的隐喻,给予学习环境设计新的启示。这为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创设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给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认知 个体认知 人工制品 学习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