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听觉脑干植入在先天性耳聋低龄儿童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贾欢 陈颖 +7 位作者 张治华 李静洁 李蕴 陈见清 李孛 谭皓月 汪照炎 吴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4-1329,共6页
目的·探索中国内地首批人工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tion,ABI)在先天性耳聋低龄患儿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年1月—4月实施ABI手术的... 目的·探索中国内地首批人工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tion,ABI)在先天性耳聋低龄患儿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年1月—4月实施ABI手术的连续先天性耳聋伴严重内耳和/或听神经畸形的低龄儿童病例,收集患儿听力学(助听下平均听阈,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听觉行为分级、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和言语可懂度分级得分)、影像学(CT、MRI)、手术记录、临床记录等资料,评估手术安全性及术后1年内听觉重建效果。结果·共有4例患儿纳入研究,手术时年龄为(26.3±7.8)月龄,均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例为双侧共同腔畸形伴蜗神经未发育,3例为双侧Michel畸形伴蜗神经未发育。4例患儿均成功实施右侧ABI手术,手术操作时间(354.4±31.7)min,手术出血5~15 mL。开机时的激活电极数为(8.5±1.0)个。开机12个月后,激活电极数为(10.0±1.6)个,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得分为(31.5±1.7)分,听觉行为分级为(4.3±0.8)分,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为(14.5±3.7)分,言语可懂度分级为2.0分,助听下平均听阈为(38.8±5.9)dBHL。结论·ABI手术在先天性耳聋低龄患儿中可安全实施,并可有效重建听力,促进言语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听觉脑干植入 先天性耳聋 低龄儿童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的临床特点及听觉脑干植入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柳 华清泉 +1 位作者 唐志辉 陈艳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BI)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听神经瘤(NF2)患者的诊疗经过及ABI术后6、9、12、24、36个月的听力...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eurofibromatosis type 2,NF2)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BI)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双侧听神经瘤(NF2)患者的诊疗经过及ABI术后6、9、12、24、36个月的听力言语康复效果。结果患者,男,13岁,因右耳听力下降及耳鸣3年伴步态不稳,声音嘶哑就诊,患者曾接受过腰椎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切除病史,MRI检查示双侧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临床诊断为NF2;经fishey入路分次切除双侧听神经瘤,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神经鞘膜瘤,术后2年行左耳ABI手术,ABI术后又先后接受过气管神经纤维瘤、腹膜后细胞性神经鞘瘤切除术。ABI术后开机调试时所有电极均能引出听觉反应,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患者对自然环境声响、元音、单音节词的正确识别率均呈上升趋势,纯音听阈值逐渐降低,术后6、9、12、24、36个月元音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14%、18%、20%、24%、35%,单字词的正确识别率分别为5%、7%、10%、14%、20%;但双音节词及开放语句识别率均为0。结论 NF2多发生在青少年,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手术切除双侧听神经瘤仍是首选的方法,ABI对于双侧听神经瘤切除术后患者听力重建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术中准确定位耳蜗核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双侧听神经瘤 人工听觉脑干植入 耳蜗核
下载PDF
听觉脑干植入豚鼠模型构建的标准化步骤及评价
3
作者 周祥 潘金锡 +8 位作者 张钦杰 李蕴 陈颖 谭皓月 彭飞 黄穗 谭治平 吴皓 贾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3-590,共8页
目的·经听泡-迷路径路改良建立人工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tion,ABI)豚鼠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0例听力正常的雄性健康成年白化豚鼠行改良后经听泡-迷路径路ABI手术,术中暴露脑干处... 目的·经听泡-迷路径路改良建立人工听觉脑干植入(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ation,ABI)豚鼠模型并评价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0例听力正常的雄性健康成年白化豚鼠行改良后经听泡-迷路径路ABI手术,术中暴露脑干处耳蜗背侧核(dorsal cochlear nucleus,DCN)后植入豚鼠专用ABI电极阵列,记录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voke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并与术中耳蜗内eABR记录波形进行比较。留置ABI电极后,于术后48 h、7 d、30 d、180 d行安乐死前记录DCN处eABR波形;取出含电极脑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胶质、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定量PCR检测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的表达。结果·术中所有动物均成功引出DCN处eABR,术后死亡时间集中在电极植入后36~48 h。DCN处eABR波形形态与耳蜗处eABR相似,DCN处eABR中Ⅲ波相比耳蜗处eABR中Ⅳ潜伏期缩短(0.84±0.22)ms(n=19),DCN处较耳蜗处平均阈值减小(0.11±0.14)mA(n=19)。术后DCN处eABR与术中比较,阈值平均增加(0.10±0.10)mA(n=16),Ⅲ波潜伏期平均延迟(0.15±0.21)ms(n=16)。组织学形态分析显示电极周围的耳蜗核接触面在术后48 h出现空泡样变性,术后48 h、7 d及180 d在DCN边缘均可见胶质成分增多。定量PCR结果显示IL-1β、MMP-9基因表达量在48 h与7 d时高于未植入电极豚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的ABI植入豚鼠模型经实验评估,建模成功率高且重复性好;初步观察到电极神经界面出现周围胶质及纤维成分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听觉脑干植入 动物模型 豚鼠 听觉电生理 组织学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