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
1
作者 马刚 刘玉强 +1 位作者 赵国良 付梦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讨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SFCTR)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选取2018-12/2023-02行SFCTR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加IOL植入术治疗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 目的:探讨巩膜固定囊袋张力环(SFCTR)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选取2018-12/2023-02行SFCTR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加IOL植入术治疗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14例14眼。术后随访行视力、眼压、眼前段照相、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等检查,并记录IOL的位置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纳入患者均成功植入SFCTR和囊袋内IOL。术后平均随访1.92±1.36 a,末次随访时,UDVA(0.20±0.18 LogMAR)和CDVA(0.16±0.17 LogMAR)均较术前UDVA(1.13±0.56 LogMAR)显著改善(P<0.01),眼压(17.64±3.67 mmHg)较术前(22.00±9.92 mmHg)降低(P<0.05)。随访期间,裂隙灯检查见IOL位于囊袋内,位置居中;UBM检查见CTR和IOL位于囊袋内,囊袋赤道部与睫状突的距离在各个方向相等。结论:SFCTR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加IOL植入术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张力环 晶状体脱位 人工晶状体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2
作者 孟克青 张武林 +2 位作者 许衍辉 董玮 许建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32-43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12/2023-04我院白内障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囊袋张力环分为两组:对照组39眼采...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12/2023-04我院白内障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根据术中是否使用囊袋张力环分为两组:对照组39眼采用单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联合组43眼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小梁睫状突距离、视觉质量和并发症。结果:术后1mo,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较术前明显改善(联合组:0.64±0.28 vs 0.12±0.14;对照组:0.62±0.26 vs 0.23±0.25,均P<0.001);中央前房深度均高于术前(联合组:2.57±0.56 vs 1.97±0.40 mm;对照组:2.22±0.45 vs 1.89±0.37 mm,均P<0.001),联合组最佳矫正视力和中央前房深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小梁睫状突距离比较均无差异(联合组:0.68±0.22 vs 0.74±0.20 mm;对照组:0.74±0.19 vs 0.78±0.17 mm,均P>0.05)。术后1 mo视觉质量评分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看电视3.00±0.38 vs 2.22±0.46分;看书2.85±0.42 vs 2.21±0.44分;夜间视物:2.71±0.34 vs 2.37±0.41分;精细操作2.82±0.38 vs 2.33±0.40分,均P<0.001]。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vs 14%,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能有效促进患者视功能恢复,改善房角结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
3
作者 罗艳 杨慧 肖泽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 目的研究伴有角膜散光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及囊袋张力环(capsular tension ring,CTR)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高度近视伴有角膜散光的患眼54例(76眼),其中31例(38眼)联合植入Toric IOL及CTR(联合组),23例(38眼)单纯植入Toric IOL(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人工晶状体旋转度、残余散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联合组术后UCVA(LogMA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4±0.15)vs.(0.46±0.25),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联合组散光分别为(0.38±0.31)、(0.45±0.25)、(0.47±0.23)、(0.56±0.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时间点(均P<0.01)。术后6月联合组IOL平均旋转(2.63±0.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1.43)°(P<0.01)。两组间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伴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术中植入Toric IOL的同时联合应用CTR,安全性好,能够改善Toric IOL旋转稳定性,提高视觉质量,并且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白内障 散光
下载PDF
改良囊袋张力环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马方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
4
作者 陈泽旭 贾婉楠 +3 位作者 王亚镭 申鑫 陈心姚 蒋永祥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60-267,共8页
目的观察接受改良囊袋张力环(MCTR)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治疗的马方综合征(MFS)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术后IOL脱位的发生率,并总结接受IOL复位或取出术MF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随访观察2015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同一手术医... 目的观察接受改良囊袋张力环(MCTR)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治疗的马方综合征(MFS)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术后IOL脱位的发生率,并总结接受IOL复位或取出术MF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随访观察2015年1月—2020年6月于我院同一手术医师行MCTR植入术且术后随访3年以上的MFS患者术后IOL脱位情况,计算其IOL脱位发生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同期就诊的MFS合并IOL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手术选择。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同一手术医师行MCTR植入术患者115例(192眼),大部分患者为儿童(80.21%,154/192),中位随访时间4年(四分位范围:3.50,4.67)。随访期间共出现MCTR-IOL复合体脱位3例(3眼),脱位发生率为1.56%(3/192),其中2例为不全脱位、1例为全脱位。3例患者均为成人,IOL脱位发生时间为术后2~3年,均无明显诱因,直接原因均为缝线断裂。同期在我院接受IOL复位或取出术的MFS患者共16例。IOL脱位最常见的直接原因是缝线断裂(62.50%,10/16)、其次是缝线或可植入式囊袋拉钩在巩膜层间出现滑动松脱(18.75%,3/16)。对于出现不全脱位的CTR或MCTR患者,通过缝线再次固定张力环或植入囊袋拉钩可实现IOL复位;MCTR脱位进入玻璃体腔的患者接受了MCTR取出和经巩膜后房型IOL缝线固定术;对于其他手术方式的IOL脱位患者,多数患者实现了脱位IOL复位术(54.55%,7/13),少数患者进行了IOL置换术(30.77%,4/13),2例IOL取出后未植入IOL。结论MCTR植入术是治疗MFS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IOL脱位是其罕见并发症。MFS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十分必要,甚至需要终生随访,早期干预IOL脱位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方综合征 晶状体不全脱位 人工晶状体脱位 改良张力环
下载PDF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分别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刘俊杰 郭康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分别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术联... 目的:比较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分别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水平、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占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 d、3 d、7 d、1个月,研究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占比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可提高其术后视力水平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占比,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视力 角膜内皮细胞 六角形细胞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囊袋复合体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的影响
6
作者 张帆 张健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IOL)囊袋复合体形态对IOL倾斜和偏心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单片折叠型IOL囊袋内植入术121例(121只眼)。术后以裂隙灯采集IOL囊袋复合体形态,以Pentacam测量各组IOL偏心和倾斜的...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IOL)囊袋复合体形态对IOL倾斜和偏心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单片折叠型IOL囊袋内植入术121例(121只眼)。术后以裂隙灯采集IOL囊袋复合体形态,以Pentacam测量各组IOL偏心和倾斜的方向和程度。结果IOL植入术后3个月,全压囊组较其余三组合组180度平面偏心量小(t=-2.020,P=0.046),部分压囊组中的鼻侧组较颞侧组在180度平面向颞侧倾斜度大(t=2.613,P=0.021)。结论晶状体前囊膜撕囊口边缘全部位于IOL光学面上,是保证术后IOL正位的最佳复合体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人工晶状体 倾斜 偏心
下载PDF
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脱位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洪荣照 陈燕 +1 位作者 吴护平 陈珊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 利用囊袋张力环(CTR)在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固定囊袋减少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便于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提高视力。方法 不同原因所致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共13例(15眼),年龄5—73岁,在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及水分离/皮质吸出... 目的 利用囊袋张力环(CTR)在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固定囊袋减少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便于囊袋内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提高视力。方法 不同原因所致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共13例(15眼),年龄5—73岁,在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及水分离/皮质吸出后,自环形撕囊口将开放型CTR植入晶状体囊袋赤道部使脱位的囊袋充分扩张复位、固定。超声乳化晶状体核抽吸皮质,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结果 13眼CTR植入囊袋内,2眼部分脱出囊袋外。12眼IOL位于囊袋内,2眼植入睫状沟,1眼襻一端位于囊内一端位于囊外。术中玻璃体少量脱出3眼(术前因外伤前房玻璃体疝,继发性青光眼)联合前节玻璃体切除术。术后人工晶状体正位13眼,轻度偏位2眼。术后裸眼视力≥0.8者5眼,裸眼及矫正视力≥0.5者5眼.裸眼及矫正视力≥0.2~0.4者3眼,0.1以下2眼(均并发有眼底疾病)。术后观察3~24月,1例marfan综合征2眼囊袋略向上移位,无1例出现囊袋收缩综合征。结论 CTR作为白内障手术的辅助工具在脱位晶状体手术中有保持囊袋的完整性及正常生理位置,减少近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环 晶状体脱位 超声乳化术 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临床应用 并发症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囊袋阻滞综合征的临床处理 被引量:4
8
作者 肖扬 王育红 +2 位作者 牛改玲 李坤 高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术后早期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block syndrome,CBS)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收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早期出现CBS者13例(13眼)。首先尝试Nd:YAG激光周边前囊切开术;其中1例瞳...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术后早期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block syndrome,CBS)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收集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早期出现CBS者13例(13眼)。首先尝试Nd:YAG激光周边前囊切开术;其中1例瞳孔不能散大无法暴露周边前囊,则改行激光后囊切开术。结果13例CBS均表现出明显的撕囊口阻滞、囊袋高度扩张、人工晶状体前移位、浅前房和近视性漂移。除1例未经干预自行消失外,其余12例经Nd:YAG激光囊切开后CBS消失,前房深度平均加深(1.52±0.67)mm。结论囊袋内黏弹剂残存是造成术后早期CBS的重要因素。激光周边前囊切开术、后囊切开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C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滞综合征 晶状体超声乳化 连续环形撕 晶状体 人工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曹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0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眼轴长度变化及视觉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88只患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根... 目的 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眼轴长度变化及视觉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88只患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设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45只患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患者(43只患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于术后定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及视觉质量评分;术前与术后1周、3个月、1年眼轴长度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UCVA、BCVA及观察组患者CRT水平,两组患者主观视觉、视觉适应、立体视觉、周边视野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时间点患者组间、组内眼轴长度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均不会对患者眼轴长度产生影响,但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相比,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提高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视力恢复 眼轴长度
下载PDF
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安全性
10
作者 刘彩娟 陈志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晶状体摘出一期或二期植入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53例62眼作为研究对象,62眼患者... 目的探讨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晶状体摘出一期或二期植入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53例62眼作为研究对象,62眼患者均为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术后随访3~9(5.68±1.29)年,收集患者手术前和末次随访裸眼视力(UCVA)、等效球镜度、眼压、前房深度、人工晶状体眼内固定位置及稳定性、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和临床信息。评价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术前62眼UCVA(logMAR)为1.55±0.56,术后为0.23±0.15,术后UCVA较术前显著提高(t=18.64,P=0.00)。术后和末次随访UCVA(logMAR)(0.22±0.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3,P=0.16),患者术后视力保持稳定。术后末次随访1眼等效球镜度为-1.25 D(为根据另一眼预留),等效球镜度-1.00~<-0.50 D者10眼,-0.50~+0.50 D者51眼。62眼术前眼压为(14.20±2.20)mmHg(1 kPa=7.5 mmHg),其中12眼于术后第1天开始出现眼压升高,达28.0~40.3 mmHg(主要原因是黏弹剂眼内残留并继发青光眼,经过降眼压处理后,眼压于3 d内恢复至正常范围);末次随访眼压为(13.92±2.10)mm⁃Hg,术前与末次随访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90)。术前62眼ECD为(2826.3±489.8)个·mm^(-2),末次随访为(2474.3±397.6)个·mm^(-2),术前和末次随访E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P=0.00)。一期脱位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摘出联合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41眼ECD平均下降11.25%,二期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21眼ECD平均下降5.23%。术后共5眼ECD减少超过15%,均为开展手术早期的前5例患者。末次随访62眼前房深度为(2.40±0.32)mm,裂隙灯眼前节照相系统动态检查及眼前节OCT静态检查人工晶状体周边部和角膜内皮之间均无接触。术后ECD减少超过15%的5眼中,3眼发生人工晶状体一侧襻脱位;2眼因虹膜夹夹取的虹膜组织较少进行了再固定手术。再固定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在眼内位置稳定,再固定后的患者未再发生脱位。结论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改善无足够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患者中远期术后视功能,稳定眼压;术中虹膜夹人工晶状体襻必须充分夹取虹膜组织,才能维持其远期稳定性;术后需长期关注人工晶状体位置及角膜内皮变化,防止角膜内皮细胞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足够膜支撑的无晶状体 前房型虹膜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安全性
下载PDF
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11
作者 宁科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6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12月76例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76眼)的临床资料,按不同ECCE切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 目的:观察双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12月76例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76眼)的临床资料,按不同ECCE切口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单切口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切口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眼视力、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六边形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视力、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六边形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切口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硬核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六边形细胞比例,降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切口ECCE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低角膜内皮细胞数 核硬度 白内障 双切口 单切口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范红莲 马烈 +3 位作者 王磊 杨巧真 徐国旭 张晓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73-2076,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CS)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9/2021-12期间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987例1987眼为研究对象,记录白内...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综合征(CCS)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09/2021-12期间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987例1987眼为研究对象,记录白内障患者术后CCS发生情况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CS分为CCS组和无CC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CCS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纳入患者1987例1987眼中术后发生CCS 38眼,术后CCS发生率为1.91%。CCS组中年龄≥65岁、糖尿病、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炎、亲水性人工晶状体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无CCS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向前法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糖尿病、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炎、亲水性人工晶状体是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CC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在术后CCS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构建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好(P=0.421)。结论:高龄、糖尿病、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炎以及人工晶状体材料性质是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CCS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收缩综合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筱荣 王伟 +1 位作者 孙慧敏 袁佳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633-635,共3页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41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3例(41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程、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41眼均为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囊膜完整。41眼中36眼(88%)视力提高,视力>0.05者占73%(30/41),>0.2者占46%(19/41),平均随访时间9mo。31眼术前未接受过眼内激光治疗,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5眼术后玻璃体再次出血,1眼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其中4眼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保持血—房水屏障,减少术后虹膜红变,早期恢复患者视力,避免再次白内障手术或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 联合 玻璃体切割术 治疗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艳芳 李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722-1722,共1页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患者 疗效满意
下载PDF
超声乳化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岐 俞晓艺 +1 位作者 王星 林郁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探讨在超声乳化治疗晶体半脱位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17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在超声乳化吸出部分晶状体核后提前植入人工晶体(部分... 目的探讨在超声乳化治疗晶体半脱位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17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在超声乳化吸出部分晶状体核后提前植入人工晶体(部分患者酌情缝线固定),替代囊袋张力环,然后继续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所有17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15只眼(88.2%)的人工晶状体均处于正位,2只眼(11.8%)轻微倾斜。手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提高(2=13.24,P<0.05),其中>0.8者6眼,0.4~0.7者6眼,0.1~0.3者3眼,0.1以下者2只眼。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或特殊并发症。结论在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成本及植入异物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张力环
下载PDF
张力环植入与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蕾 王骞 +3 位作者 朱俊英 肖燕 屈林 谢可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白内障伴晶状体不全脱位33例(41眼),按手术方式分...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白内障伴晶状体不全脱位33例(41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行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共14例17眼; B组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共19例(24眼)。对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及IOL稳定性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 66±0. 15; 1眼(5. 9%)发生低眼压; 5眼(29. 4%)发生高眼压; 8眼(47. 1%)发生人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复合体脱位; 12眼(70. 6%)发生后发性白内障。B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 72±0. 14; 8眼(33. 3%)发生低眼压; 1眼(4. 2%)发生高眼压; 18眼(75. 0%)发生后发性白内障。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 257);术后低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377,P=0. 036);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077,P=0. 024)。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达到相似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不全脱位 张力环 人工晶状体 单襻缝线固定
下载PDF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乳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梅 申家泉 孙晓香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9期16-17,共2页
目的评价白内障小切口非超乳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实施该手术的186例192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方式的适宜性、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3及其以上者135眼占70.3%,剩余均在0.0... 目的评价白内障小切口非超乳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实施该手术的186例192眼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方式的适宜性、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视力明显提高,0.3及其以上者135眼占70.3%,剩余均在0.05及其以上,脱盲率为100%,且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结论该手术方式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操作容易掌握,不需特殊仪器,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白内障外摘出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下载PDF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生后囊混浊相关手术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晓津 梁轩伟 +2 位作者 严灿荣 宋洪妮 郑彪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与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有关的引起后囊混浊的因素,以减少因手术因素引起后囊混浊的发生。方法对78例(78只眼)行ECCE+IOL后发生后囊混浊的病例进行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分析,如撕囊的方法、眼内操作的时间... 目的探讨与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ECCE+IOL)有关的引起后囊混浊的因素,以减少因手术因素引起后囊混浊的发生。方法对78例(78只眼)行ECCE+IOL后发生后囊混浊的病例进行与手术有关的因素分析,如撕囊的方法、眼内操作的时间、皮质吸出的程度及后囊抛光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78例发生PCO组中行正中的连续环形撕囊(CCCC)有24只眼(30.77%),而NPCO组中则行CCCC有61只眼(78.21%),两组相比后囊混浊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χ2=35.388,P<0.001);PCO组中眼内操作时间≥15min者53只眼(67.95%),而NPCO组中则为19只眼(24.3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χ2=29.817,P<0.001);在PCO组中有7只眼(8.98%)进行了后囊抛光,NPCO组中则有35只眼(44.87%)进行了后囊抛光,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4.788,P<0.001)。结论后囊混浊的发生与手术中撕囊的方法、后囊膜抛光、残留皮质的吸出程度及眼内操作时间有关,因此为了减少后囊混浊的发生,手术中应尽量做到正中连续环行撕囊,充分吸出残留皮质、囊袋及后囊膜抛光。此外通过熟练的手术,缩短手术时间能够减少后囊混浊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外摘除 混浊 因素分析 白内障 植入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ECCE+IOL 相关 抛光 连续环形撕 连续环行撕 操作时间 统计学分析 显著性差异 PCO 手术因素 眼内操作 手术时间 手术中 皮质 发生率
下载PDF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雪芬 童毅刚 《临床眼科杂志》 2003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如何处理。方法 对 171例 (183只眼 )白内障行现代囊外摘除并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 ,术后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及眼 B超检查 ,定期随访 3个月 ,以确定并... 目的 探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如何处理。方法 对 171例 (183只眼 )白内障行现代囊外摘除并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 ,术后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及眼 B超检查 ,定期随访 3个月 ,以确定并发症的存在 ,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  183只眼术中有 6只眼后囊膜裂 ,4只眼前房出血。术后几乎所有病人都短暂性高眼压及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约 2 0 %病人术后出现上方虹膜萎缩。部分病人出现葡萄膜炎、渗出膜形成及瞳孔不可逆中度散大。 1只眼出现瞳孔夹持。结论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 ,大多数是人为因素所造成。随着手术器械不断更新 ,手术技术不断熟练提高 ,可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现代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并发症 眼压
下载PDF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卫 陈术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ECCE)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0 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12 0只眼 ) ,在上方角膜缘后 1.5~ 2mm处切口做长约 4mm巩膜隧道 ,行ECCE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 1d、1周、...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ECCE)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0 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12 0只眼 ) ,在上方角膜缘后 1.5~ 2mm处切口做长约 4mm巩膜隧道 ,行ECCE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 1d、1周、1个月和 3个月裸眼视力≥ 0 .5者分别占 70 .2 % ,88.5 % ,89.5 %和 90 .2 %。术后 1周、1个月和 3个月平均角膜散光与术前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后角膜水肿和前房炎性反应轻微 ,瞳孔形态保持良好。结论 :该手术疗效满意 ,术后恢复快 ,可稳定眼屈光状态及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外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疗效观察 老年性白内障 屈光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