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处理脱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及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
1
作者 彭鑫 张文一 +2 位作者 王静 宋晓红 杨蓓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粉碎处理脱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脱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行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脉冲式高负压超声乳化粉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粉碎处理脱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脱入玻璃体腔的晶状体行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脉冲式高负压超声乳化粉碎晶状体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结果术后病人随访1-20个月,平均5.5个月。术后视力均提高,矫正视力0.5-0.8者11眼,1.0者5眼,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脱位入玻璃体腔内的晶状体采用超声乳化粉碎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后脱位 玻璃体切割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治疗眼外伤的疗效(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Angela V PLoo Sujaya Singh +1 位作者 Mohammadreza Peyman Visvaraja Subrayan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巩膜固定术治疗眼外伤的疗效。方法:系列病例回顾性分析。将马来西亚大学医学中心接受PPV联合IOL巩膜固定术的8例连续性病例纳入研究,其中1例患...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巩膜固定术治疗眼外伤的疗效。方法:系列病例回顾性分析。将马来西亚大学医学中心接受PPV联合IOL巩膜固定术的8例连续性病例纳入研究,其中1例患者双眼均受伤,共有9眼。对现阶段视力,手术技巧,并发症及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9眼中有8眼(89%)视力提高。术后主要并发症是眼压升高,无缝线破裂。结论:PPV联合IOL巩膜固定术对有眼外伤病史的患者有非常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玻璃体切割术 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手术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鑫莹 王婷 刘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41-944,共4页
外伤或先天性疾病导致的晶状体脱位以及白内障手术后囊破裂较大等无法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式植入人工晶状体。本文将介绍多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包括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无缝合... 外伤或先天性疾病导致的晶状体脱位以及白内障手术后囊破裂较大等无法常规植入人工晶状体的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式植入人工晶状体。本文将介绍多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手术方法,包括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无缝合巩膜层间人工晶状体襻固定术、生物胶人工晶状体襻巩膜固定术。此外还将对以上术式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膜支撑不足 巩膜缝线固定 无缝合巩膜固定 生物胶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
下载PDF
YAMANE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改良与应用
4
作者 姜惠 范玮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YAMANE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人工晶状体悬吊术式。该文介绍了笔者结合实际条件对其改良后的手术步骤,手术关键点及使用经验。在缺乏足够囊膜支撑的条件下,此手术方式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在随访期... YAMANE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是近年出现的一种人工晶状体悬吊术式。该文介绍了笔者结合实际条件对其改良后的手术步骤,手术关键点及使用经验。在缺乏足够囊膜支撑的条件下,此手术方式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在随访期间(最长5年),视力稳定,未出现人工晶状体脱位、移位、倾斜,人工晶状体夹持及人工晶状体襻暴露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 凸缘襻技术
下载PDF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马逸远 刘思源 +1 位作者 靳光明 郑丹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54-259,共6页
目的探究先天性晶状体脱位(CEL)患者经巩膜人工晶状体(IOL)缝襻固定术后发生IOL脱位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123例(220眼)接受经巩膜IOL缝襻固定术的CE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VA)、眼压(IOP... 目的探究先天性晶状体脱位(CEL)患者经巩膜人工晶状体(IOL)缝襻固定术后发生IOL脱位的原因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123例(220眼)接受经巩膜IOL缝襻固定术的CE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VA)、眼压(IOP)及IOL位置等。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评估CEL患者术后IOL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在随访期间(随访时间:36~9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共有16例(17眼)术后发生IOL脱位,发生时间为术后2~78个月,平均为术后(38.2±23.3)个月。缝线断裂、缝线松脱、IOL襻断裂和术后眼外伤是导致IOL脱位的主要原因。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男性(OR:7.897,95%CI:1.025~60.859,P=0.047)、三片式IOL(AR40e,OR:3.344,95%CI:1.092~10.237,P=0.034)、眼外伤(OR:18.874,95%CI:2.271~156.849,P=0.007)及术后眼轴增长(OR:2.215,95%CI:1.022~4.800,P=0.044)是CEL患者术后IOL脱位的危险因素。结论IOL脱位是CEL患者经巩膜IOL缝襻固定术后的一种相对罕见但重要的远期并发症,其中缝线断裂和松脱为主要原因。因此,在缝线的选择和手术固定技术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以降低术后IOL脱位的风险。同时术后应加强随访,特别是对于男性患者,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 巩膜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 人工晶状体脱位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改良YAMANE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姜惠 陈浩 +3 位作者 谭舟利 邹明 吕仲平 范玮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865,共7页
目的 结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观察改良YAMANE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SF-PCIOL)的术后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连续前瞻性病例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研究.选取2017年12月... 目的 结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wept-sourc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S-OCT),观察改良YAMANE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SF-PCIOL)的术后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连续前瞻性病例自身前后对照进行研究.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行改良YAMANE式SF-PCIOL手术的患者.患者行常规白内障术前检查,包括IOL master测量眼球参数,SRK/T公式计算适合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屈光度等.术后第1天测量裸眼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眼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以后定期测量患者UD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BCDVA)、等效球镜度数(SE)、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记录手术并发症.SS-OCT测量IOL光学部倾斜度及袢在巩膜隧道内固定对称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例患者(20只眼),年龄(55.10±16.24)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7.20±6.56)个月(3~2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UDVA(0.48±0.50)LogMAR,较术前(1.70±0.38)LogMAR提高(P=0.001).术后BCDVA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分别为(0.32±0.48)LogMAR、(0.44±0.50)LogMAR.术后SE(-0.53±0.86)D,屈光误差(0.27±0.82)D.SS-OCT检查17例患者.SS-OCT测得患眼术后前房深度(4.39±0.29)mm,IOL倾斜度(3.28±3.00)°.垂直与水平方位IOL倾斜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IOL倾斜度与术后球镜、柱镜度数无明显相关性(P=0.532,P=0.241).鼻侧与颞侧IOL袢固定于巩膜隧道内长度(HL)分别为(2.24±0.20)mm、(2.17±0.2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鼻侧与颞侧袢末端与巩膜突之间距离(HD)分别为(1.58±0.07)mm、(1.66±0.0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三个时间点,跟踪测量10例患者IOL袢的位置,测量并记录两侧袢在隧道内固定长度(鼻侧:HL-N,颞侧:HL-T),袢末端与巩膜突距离(鼻侧:HD-N,颞侧:HD-T).HL-N、HL-T、HD-N、HD-T在术后3个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1,P=0.091,P=0.175,P=0.505).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并发症包括:一过性角膜水肿6例,一过性高眼压3例,玻璃体腔积血1例,黄斑囊样水肿2例,黄斑裂孔1例.结论 改良YAMANE式SF-PCIOL手术切口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且多与原发疾病有关,术后效果良好稳定.SS-OCT可以清晰显示IOL倾斜度及巩膜隧道内IOL袢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文传递
双眼人工晶状体脱位1例
7
作者 宁利 洪莹莹 季樱红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S01期53-57,共5页
36岁女性,因双眼白内障术后视力下降2年,右眼为甚就诊。患者因双眼白内障分别于32岁、34岁时先后在外院行左眼及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右眼1.0(+12.25/-2.00×165°),左眼0.8(+1.... 36岁女性,因双眼白内障术后视力下降2年,右眼为甚就诊。患者因双眼白内障分别于32岁、34岁时先后在外院行左眼及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双眼最佳矫正视力:右眼1.0(+12.25/-2.00×165°),左眼0.8(+1.25/-1.25×20°)。裂隙灯检查:双眼角膜直径偏大,瞳孔欠圆、直径约3mm×3 mm、扩瞳药物扩不大,虹膜点片状萎缩伴虹膜震颤,IOL向下移位。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双眼虹膜略后凹,虹膜根部附着点偏后位,睫状体瘦小,巩膜突不明显。诊断为双眼IOL脱位,双眼眼前段发育不良(前部巨眼)。追溯既往资料,患者右眼曾植入散光矫正型IOL,遂行“右眼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原脱位Toric IOL巩膜缝线固定术”,手术顺利。术后3周术眼裸眼视力:1.0。讨论体会:对于IOL脱位的患者,首先要分析导致IOL脱位的原因,同时不忘屈光白内障理念,根据患者眼部状况,做好术前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脱位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 眼前段发育不良 前部巨眼
下载PDF
二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与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的比较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晗 黄一飞 +1 位作者 张同河 傅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评价二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和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无足够囊膜支撑无晶状体眼患者117例117眼,1997-03/2002-12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组1植入柔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2植入单片式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 目的:评价二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和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无足够囊膜支撑无晶状体眼患者117例117眼,1997-03/2002-12二期植入人工晶状体。组1植入柔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2植入单片式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所有患者均随访1a以上,在每次随访中,进行视力和眼压检查;对术后结果和并发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术后祼眼视力在0.5以上者中组2优于组1,但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在0.5以上者两组无差异;组1(16/56)并发症发生多于组2(8/61);与术前角膜內皮细胞密度相比,人工晶状体植入2wk后组1(5.0%)的内皮损失多于组2(2.5%),但术后1a随访两组角膜内皮损失无差异。结论:相比于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会有较好的结果和较少的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 巩膜固定人工晶状体 视力 并发症 角膜内皮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盛春 王利群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88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眼挫伤导致的晶状体重度不全脱位24例(24眼),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吸除,同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距上方角膜...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眼挫伤导致的晶状体重度不全脱位24例(24眼),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吸除,同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距上方角膜缘2 mm处做巩膜切口,于3点、9点位角膜缘后2 mm处分别做巩膜穿刺口及该处的巩膜板层隧道,从上方巩膜切口送入人工晶状体,从3点、9点位巩膜穿刺口将其两襻夹出,塞入巩膜板层隧道内固定。结果术后1周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3者21例(87.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眼压高,经药物治疗后降至正常。术后6个月所有病例均无人工晶状体脱位,1例人工晶状体轻度偏斜,3例人工晶状体夹持,3例虹膜局部后粘连。结论对外伤性晶状体重度不全脱位,尽早处理晶状体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能有效恢复视功能并控制眼压,人工晶状体固定确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 眼外伤 晶状体脱位
下载PDF
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在先天性晶状体脱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靳光明 李雪沛 +2 位作者 刘臻臻 张恩恩(综述) 郑丹莹(审校) 《眼科学报》 2020年第5期360-364,共5页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是一种具有潜在致盲风险的眼科疾病,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手术时机的确定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有争议。截至目前,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最为经典的术式仍为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trans-scleral suture-...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是一种具有潜在致盲风险的眼科疾病,手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其手术时机的确定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有争议。截至目前,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最为经典的术式仍为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trans-scleral suture-fixed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sf-PC-IOL),但该术式在有效挽救患者视力损害的同时存在缝线线结暴露、缝线断裂等风险。针对上述并发症的术式改良引起眼科医生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这一经典术式的优缺点进行综述,并就具有潜在推广价值的术式改良策略进行评述,以期为先天性晶状体脱位的防治提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晶状体脱位 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 术式选择
下载PDF
小切口可折叠四襻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振茂 肖凯霖 +1 位作者 张少斌 王耿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评价小切口可折叠四襻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12例(21眼)马凡综合征伴透明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晶状体摘出联合IOL巩膜固定植入... 目的评价小切口可折叠四襻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12例(21眼)马凡综合征伴透明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晶状体摘出联合IOL巩膜固定植入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其中,IOL巩膜固定采用了小切口(2.85 mm)、可折叠、一片式、四襻固定型美国博士伦Akreos IOL。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术后未见并发症。术后第1天2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术前UCVA为0.01~0.30 (0.13±0.11),BCVA为0.01~0.60 (0.29±0.17)。随访33~73(57.75±13.78)个月,术后最后一次随访,UCVA为0.10~0.80(0.41±0.22),BCVA为0.20~1.00(0.70±0.27),两者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IOL位置居中,瞳孔圆。结论小切口可折叠四襻固定型Akreos IOL悬吊术治疗马凡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综合征 晶状体半脱位 小切口 可折叠四襻巩膜固定人工晶状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萌 丁相奇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例(10只眼)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病... 目的分析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例(10只眼)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发病特征、治疗方法、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情况。结果10例患儿中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巩膜缝线暴露情况,所有患儿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生素。感染严重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5例患儿接受单纯玻璃体切除术,2例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及1例联合气体填充。术后随访12个月,8例患儿术后视力提高,1例视力无改善,1例患儿视力下降。患儿治疗后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结暴露是引起儿童经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重要原因,严格处理手术细节,开发改良手术方式,对于预防此类眼内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炎 儿童 巩膜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
下载PDF
无线结Z缝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治疗囊袋/悬韧带支撑力不足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梦 何雷 《眼科》 CAS 2022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目的观察采用无线结Z缝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囊袋/悬韧带支撑力中重度不足患者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7年7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科因中重度囊袋/悬韧带支持不足(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断裂超过... 目的观察采用无线结Z缝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囊袋/悬韧带支撑力中重度不足患者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7年7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外伤科因中重度囊袋/悬韧带支持不足(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断裂超过6个钟点或残余晶状体囊袋无法支撑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采用无线结Z缝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治疗的患者78例(88眼)。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包含无线结Z缝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术的标准程序手术,随访时间中位数19个月(12~50个月,15~25.5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手术并发症、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等。主要指标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手术并发症、人工晶状体位置。结果术前裸眼视力为眼前手动~0.4,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为0.04~1.0,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3者有80眼(90.9%)。末次随访时平均BCVA(0.20±0.15)明显高于术前(0.79±0.36)(t=-9.783,P<0.001)。至末次随访,未出现缝线处伤口渗漏、巩膜薄变、巩膜融解、慢性炎症、缝线侵蚀、缝线暴露及眼内炎等缝线相关并发症,Z字走行的悬吊缝线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均不可见。需要有创干预的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1眼(1.1%)和人工晶状体夹持1眼(1.1%),均为马凡综合征患儿。其余患者在散大瞳孔的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IOL稳定性良好,未见明显的IOL震颤、脱位、偏位或倾斜,未见黄斑囊样水肿、角膜内皮失代偿、继发性青光眼、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无线结Z缝合技术可用于晶状体囊袋/悬韧带支撑力中重度不足患者的治疗,在保证较好疗效的基础上可减少缝线相关并发症。(眼科,2022,31:207-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悬韧带支撑力不足 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
14
作者 刘盛春 魏云虎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的疗效。方法对眼挫伤导致的晶状体完全后脱位19例(19眼),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吸除,同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1...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治疗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的疗效。方法对眼挫伤导致的晶状体完全后脱位19例(19眼),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晶状体切除或超声粉碎吸除,同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1周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提高,其中矫正视力≥0.3者14例(73.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平均眼压为(17.42±2.27)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挫伤性晶状体完全后脱位,尽早取出晶状体并行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术,能有效恢复视功能并控制眼压,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人工晶状体巩膜无缝线固定 眼挫伤 晶状体脱位
下载PDF
改良YAMANE式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姜惠 陈浩 +2 位作者 杨尚飞 冯莉文 范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5-389,共5页
目的:观察YAMANE式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的术后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病例随访观察。选取2017-12/2018-09于华西医院眼科行YAMANE式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患者5例,定期随访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Log... 目的:观察YAMANE式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的术后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病例随访观察。选取2017-12/2018-09于华西医院眼科行YAMANE式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患者5例,定期随访患者术后的裸眼视力(LogMAR)、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等效球镜度数、眼压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等。结果:患者3例术后矫正视力达0.0,术后等效球镜度数与目标屈光度相差为0.11~0.62D。术后3mo,1例患者裸眼视力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2,另1例患者术前存在角膜白斑及黄斑前膜牵拉水肿,矫正视力达到了术前验光最佳矫正效果。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人工晶状体袢凸缘及袢均保持在巩膜层间良好的位置,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未见明显偏心及倾斜。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低眼压及其它并发症。结论:YAMANE式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切口小,无需制作巩膜瓣,不使用缝线及生物胶,手术时间短,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且固定良好。此手术方式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曲线,掌握术中关键点操作,可以为患者带来快速、良好、稳定的术后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晶状体 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巩膜层间无缝线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
下载PDF
Ⅰ期前房型与Ⅱ期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有并发症的白内障手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阳 李依焕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30-2133,共4页
目的:白内障术中发生并发症后囊膜支撑力不充分,比较Ⅰ期前房与Ⅱ期巩膜固定人工晶状体(IOL)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3-01/2014-12期间白内障术中发生并发症后导致囊膜支撑力不充分,行Ⅰ期前房(ACIOL)或Ⅱ期经巩膜固定IOL植入术的... 目的:白内障术中发生并发症后囊膜支撑力不充分,比较Ⅰ期前房与Ⅱ期巩膜固定人工晶状体(IOL)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3-01/2014-12期间白内障术中发生并发症后导致囊膜支撑力不充分,行Ⅰ期前房(ACIOL)或Ⅱ期经巩膜固定IOL植入术的患眼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84眼行Ⅰ期ACIOL,79眼行Ⅱ期巩膜固定IOL。Ⅰ期ACIOL组和Ⅱ期巩膜固定IOL组术后1a BCVA(LogMAR)分别为0.30±0.64、0.33±0.34(t=0.407,P=0.712),最近一次随访的BCVA分别为0.67±0.55、0.62±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5,P=0.545)。Ⅰ期ACIOL组出现了更多的早期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3,P<0.001);两组术后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1,P=0.267)。回归分析显示Ⅰ期ACIOL和Ⅱ期巩膜固定IOL植入术有着相似的最后一次随访BCVA(t=0.397,P=0.957),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则与较差的最终视力预后相关(t=22.156,P<0.001)。结论:在白内障术中发生并发症导致囊膜支撑不充分时,行Ⅰ期前房(ACIOL)或Ⅱ期巩膜固定IOL植入术的患者在远期视力效果和术后并发症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期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Ⅱ期巩膜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有并发症的白内障手术 囊膜支撑不充分
下载PDF
虹膜夹型与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在无晶状体眼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Kumar Aalok Singh Vipin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43-1847,共5页
目的:分析无晶状体患者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ICIOL)与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SFIOL)在视力、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018-10/2020-02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60眼无晶状体眼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目的:分析无晶状体患者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ICIOL)与巩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SFIOL)在视力、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018-10/2020-02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60眼无晶状体眼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组I患者行ICIOL植入术,组II患者行SFIOL植入术。筛除既往有眼部病变和视网膜手术史患者。术前、术后随访9mo。结果:随访9mo后,ICIOL组中26例(87%)患者,SFIOL组中24例(80%)患者达到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 AR)为0.50~0.00。两组BCVA均值具有可比性。ICIOL组手术时间较SFIOL组更短(P<0.01)。SFIOL组并发症明显增多,而ICIOL组的并发症较少。结论:两组的视觉结果具有可比性。在无晶状体矫正中,ICIOL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是较SFIOL更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后囊 白内障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 巩膜固定人工晶状体 疗效比较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刁婷婷 《中外医疗》 2015年第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人工晶状体...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给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予以矫正,探讨其临床效果。结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均成功,术后7 d患眼前房出现程度不一的炎性反应,行局部抗炎后症状消失,无纤维素性渗出膜现象。6例发生低眼压,给予保守治疗后均恢复。随访后60例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为0.28±0.07,有28眼相较于术前有所提升,7眼出现下降现象,剩余25眼则与术前视力水平持平,约为(12.64±1.53)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行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治疗效果明显,对于多数患儿而言其视力均可得到提升,可有效矫正无晶状体眼,对弱视予以纠正,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 儿童玻璃体切割术 晶状体 疗效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19
作者 王玉风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2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玻璃体切割后无晶体眼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采取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玻璃体切割后无晶体眼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采取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0例患儿术中眼压均维持稳定,未发生眼球塌陷、脉络膜出血等现象,术后60例患儿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初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6例出现低眼压现象。结论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对无晶体眼行巩膜缝线固定矫正术,可稳定控制眼压,视力能得到显著提升,术后并发症少,是矫正无晶体状体眼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 儿童玻璃体切割术 晶状体 疗效
下载PDF
Yamane技术在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继发性急性房角关闭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
作者 陈曦 宋清露 +2 位作者 王子衿 陈雪娟 陈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0-484,共5页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Yamane巩膜层间人工晶状体(IOL)固定术(Yamane技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继发性急性房角关闭(ASA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0-12在我院就诊的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ASAC患者15例15眼,对...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Yamane巩膜层间人工晶状体(IOL)固定术(Yamane技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继发性急性房角关闭(ASA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6/2020-12在我院就诊的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ASAC患者15例15眼,对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Yamane巩膜层间IOL固定术治疗。随访3mo,观察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IOL位置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眼压较术前下降,术前和术后1d,1wk,1、3mo的眼压比较总体有差异(F=165.57,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术后1d,1wk,1、3mo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有差异(均P<0.001),术后1wk,1、3mo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术后3mo的BCVA优于术前(t=10.717,P<0.001);所有IOL未见明显偏位,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晶状体超声乳化摘除联合Yamane技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引起的ASAC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且术后IOL位置稳定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半脱位 继发性急性房角关闭 巩膜层间人工晶状体固定 Yamane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