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学人工智能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研究
1
作者 李晓敏 郑友娴 +3 位作者 刘昊 董一龙 陈娬 钟景迅 《数字教育》 2024年第4期38-43,共6页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能有效帮助研究者、教学者了解课堂特征、发现教学问题,促进其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升课堂质量。本研究以12节2022学年G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优秀课例的教学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对所选取的优秀课例的教学视频进...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能有效帮助研究者、教学者了解课堂特征、发现教学问题,促进其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升课堂质量。本研究以12节2022学年G市中小学人工智能优秀课例的教学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对所选取的优秀课例的教学视频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片段进行个案分析,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范式、教学设备等4个维度进行辨识,总结出优质小学人工智能课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提升人工智能教师的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人工智能课 堂教学行为 滞后序列分析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课双师专递教学的实施模式及应用研究
2
作者 梁海欣 眭慧 +1 位作者 崔冠利 穆肃 《教育信息技术》 2024年第9期7-12,共6页
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义、是乡村振兴的活水之源。专递课堂教学是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方式。针对智能时代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育人目标,乡村学校存在课程师... 乡村要振兴,教育必先行。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义、是乡村振兴的活水之源。专递课堂教学是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方式。针对智能时代培养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育人目标,乡村学校存在课程师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相应软硬件短缺,现有教学模式适切性低的困难,人工智能课的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因此,本研究针对乡村学校面临的内外困境,基于专递课堂特点和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要求,基于乡村学校的学情,提出人工智能课的双师专递教学实施模式;基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要求,面向乡村小学五年级学生,从创设情境、技术体验、原理探究、巩固提升四方面设计并开展了基于实施模式的教学实践。对教学过程的分析发现,在实施模式指导下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效果好,学习目标达成度高;师生交互灵活,课堂氛围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递 乡村学校 人工智能课 教学实施模式
下载PDF
普惠型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以Kitten block软件的校本课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刁彬斌 董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第5期62-64,共3页
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学科。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存在着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本文以基于Kitten block软件的体验型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开展为例,以知现象、懂原理、会还原、做创新为目标,通过前进与后退的... 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学科。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存在着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本文以基于Kitten block软件的体验型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开展为例,以知现象、懂原理、会还原、做创新为目标,通过前进与后退的小猫(语音识别)、微笑检测仪(人脸识别)、石头剪刀布(机器学习)三个课程案例,阐述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实施和实施过程中重难点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课 校本 Kitten block软件 语音识别 人脸识别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彤 徐秀娟 +3 位作者 于红 刘馨月 刘晗 宗林林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是国家紧缺型人才。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水平。然而,目前人工智能实验课还存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无法体现、实验规模不足、量化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通过对人工...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是国家紧缺型人才。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水平。然而,目前人工智能实验课还存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无法体现、实验规模不足、量化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通过对人工智能实验教学现状分析,运用新三中心理论从教学模式、实验案例、评价标准三方面对人工智能实验课进行改革,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方案。该改革方案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三中心 人工智能实验 实践能力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转型及其路径 被引量:3
5
作者 颜佳华 高超 《岭南学刊》 2023年第2期42-48,共7页
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方式和路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主动适应教学环境变化,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赋力”“赋能”“赋值”作用,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创新和转型。人... 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方式和路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主动适应教学环境变化,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赋力”“赋能”“赋值”作用,积极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的创新和转型。人工智能驱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实现了对传统教学范式的扬弃和超越,构建了“人工智能+思政课”的未来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实现了高校思政课全过程、全要素的转型升级,将有力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要以课堂为中心,推进高校“人工智能+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以服务教学为指向,建设“人工智能+思政课”教学支撑体系;以多元协作为保障,构建“人工智能+”高校思政课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思政 高校思政 教学范式 创新 改革
下载PDF
中英两国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标准之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剑平 张家华 《中小学电教(综合)》 2005年第9期76-79,共4页
我国教育部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首次设置了《人工智能初步》选修课程。本文在阐述中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地位、作用的基础上,分别对中英两国高中人工智能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与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关键词 高中 人工智能课 程标准 选修 英国 中国 比较教育 信息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创新思维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海军 王振岭 段文秀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9期26-29,共4页
为了提升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探讨了基于创新思维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分析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重知识传授、轻趣味性,实验内容重验证性、轻创新思维培养,考核方法的改革力度不足。从创新思维... 为了提升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探讨了基于创新思维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分析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重知识传授、轻趣味性,实验内容重验证性、轻创新思维培养,考核方法的改革力度不足。从创新思维培养和趣味性教学出发,并结合产学协同育人项目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每一部分注重依据学生兴趣,结合身边故事进行学习内容设置,并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成果能够为人工智能的通识教育和有关的系列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思维 人工智能通识 协同育人 趣味性教学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医学高专院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建设方案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琨 贾立伟 石晓明 《甘肃科技》 2021年第18期80-82,35,共4页
对目前医学高专院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所面临的学时不足、教学资源短缺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局部试行"、"全面试行"、"逐步深入"和"全面施行"四步走策略来制定出真... 对目前医学高专院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所面临的学时不足、教学资源短缺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局部试行"、"全面试行"、"逐步深入"和"全面施行"四步走策略来制定出真正符合医学高专院校自身发展需要,实现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学方案,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医学高专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教学目的,实现立德树人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2.0” 人工智能通识 程建设方案 信息素养 医学高职高专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慕课大数据应用平台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仲英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12期332-333,336,共3页
本文着重分析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模式的不足,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动态性、前瞻性、共享性等特点,提出新型人工智能慕课大数据应用平台,探讨构建适应“互联网+”思维的高等教育模式和建立适应人工智能慕课特征的多主体多层级高等教育信息系... 本文着重分析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模式的不足,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动态性、前瞻性、共享性等特点,提出新型人工智能慕课大数据应用平台,探讨构建适应“互联网+”思维的高等教育模式和建立适应人工智能慕课特征的多主体多层级高等教育信息系统的方式,并探讨通过人工智能慕课所支持的适应性教学系统的实现,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适时变革和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数据应用平台 适应性教学系统 多层级教育体系
下载PDF
法学院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法学课程的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水兰 《法学教育研究》 2020年第1期231-247,共17页
"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是当前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重点培养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之一。开设人工智能相关法学课程是实现"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外著名法学院的相关实践表明,... "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是当前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重点培养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之一。开设人工智能相关法学课程是实现"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外著名法学院的相关实践表明,开设人工智能相关法学课程应符合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视科研支撑,有效回应人工智能社会的新需求,结合自身资源并适当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开发特色课程,以研讨课教学模式为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 人工智能相关法学程研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