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林杨树木材纤维形态特征及其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嘉楠 查朝生 刘盛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对人工林杨树木材I-69杨(Populus deltoidescv.I-69/55)的纤维长度、纤维直径、纤维壁厚、纤维长宽比和壁腔比等纤维形态特征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径向上,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宽度、长宽比的变异都是自髓心向外开始逐年增大... 对人工林杨树木材I-69杨(Populus deltoidescv.I-69/55)的纤维长度、纤维直径、纤维壁厚、纤维长宽比和壁腔比等纤维形态特征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径向上,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宽度、长宽比的变异都是自髓心向外开始逐年增大,到一定年轮达最达值,此后再逐渐减小或保持平稳;而纤维壁厚、壁腔比变化幅度不大。纤维形态各指标的径向变异均要大于轴向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杨树 纤维形态特征 木材变异 解剖特征
下载PDF
人工林杨树胶合工艺及不同纹理方向胶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喜龙 傅峰 张海升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91-94,共4页
本文研究了杨树 (1- 2 14 )的胶合工艺以及不同纹理方向的胶合性能 ,测定了胶层的干、湿剪切强度和木破率。结果表明杨树弦向的剪切强度较高 ,木破率较低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胶液进入木材弦面的纹孔和木射线 ,形成更多的“胶钉” ,增... 本文研究了杨树 (1- 2 14 )的胶合工艺以及不同纹理方向的胶合性能 ,测定了胶层的干、湿剪切强度和木破率。结果表明杨树弦向的剪切强度较高 ,木破率较低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胶液进入木材弦面的纹孔和木射线 ,形成更多的“胶钉” ,增大了木材之间的结合力。而且人工林杨树木材的早材部分在整个年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进行力学试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杨树木材 胶合工艺 胶合性能 剪切强度 木破率
下载PDF
人工林杨树木材液体纵向渗透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晓辉 高东海 王群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4期24-26,共3页
通过系列化试验,用常压和减压浸渍的方法,研究了人工林杨树木材的渗透工艺及工艺参数对纵向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真空浸渍优于常压浸渍;(2)渗透剂的加入对杨树木材的液体纵向渗透性有很大的影响;(3)增加浸渍时间,可显著增... 通过系列化试验,用常压和减压浸渍的方法,研究了人工林杨树木材的渗透工艺及工艺参数对纵向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真空浸渍优于常压浸渍;(2)渗透剂的加入对杨树木材的液体纵向渗透性有很大的影响;(3)增加浸渍时间,可显著增大深度,浸渍24h渗透深度是浸渍4h的10倍,但再延长时间效果不明显;(4)提高染液温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较好地改善杨树木材的渗透性,染液温度达到95℃时,纵向渗透深度最深可达38mm。染色的最佳温度为8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杨树 木材 渗透性 浸渍 渗透性能 人工 杨树 液体 真空浸渍 浸渍时间
下载PDF
人工林杨树木材材色指标及其变异的研究
4
作者 王嘉楠 刘盛全 汪佑宏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对人工林杨树木材I-69杨(Populus deltoidescv.I-69/55)的材色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I-69杨人工林木材材色指标,即CIE表色系统中明度L*、色品指数a*、色品指数b*和孟塞尔表色系统中明度V、色调值H,在各表色系中均有一定的分... 对人工林杨树木材I-69杨(Populus deltoidescv.I-69/55)的材色指标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I-69杨人工林木材材色指标,即CIE表色系统中明度L*、色品指数a*、色品指数b*和孟塞尔表色系统中明度V、色调值H,在各表色系中均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对上述材色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材色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了木材材色参数独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杨树 材色指标 变异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N_(2)O与CO_(2)排放的影响
5
作者 宋子琪 李野 +2 位作者 丁思惠 田野 方升佐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为探讨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基于11年生“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Nanlin-895’)人工林,设置纯林、林下种植麦冬(Ophiopogon japonicas)和林下养鸡3种复合经营模式,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 为探讨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基于11年生“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Nanlin-895’)人工林,设置纯林、林下种植麦冬(Ophiopogon japonicas)和林下养鸡3种复合经营模式,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每月测定土壤N_(2)O和CO_(2)排放通量,同时测定土壤温湿度,分析复合经营模式对土壤N_(2)O和CO_(2)排放和产量的影响及与相关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复合经营模式林下土壤温、湿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杨树复合经营模式间,土壤N_(2)O和CO_(2)排放速率动态变化与年累积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杨树林下种植麦冬的土壤N_(2)O年累积排放量最高,为233.47 mg·m^(-2)·a^(-1),而林下养鸡的土壤CO_(2)年累积排放量最高,达2328.87 g·m^(-2)·a^(-1)。总体来看,不同复合经营模式林地土壤温室气体(N_(2)O和CO_(2))年累积排放量为林下养鸡>林下种植麦冬>杨树纯林;土壤温、湿度对土壤CO_(2)和N_(2)O排放速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CO_(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呈显著线型相关,而与土壤湿度呈现抛物线型关系;土壤N_(2)O排放速率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均可用抛物线型关系来描述。综上所述,不同杨树复合经营模式改变了林地土壤的温、湿度,进而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从1年的研究结果看,种植麦冬和养鸡的杨树人工林林地土壤温室气体的年累积排放量高于纯林,表明林农复合经营增加了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 气候变化 静态箱法 农复合经营 温室气体
下载PDF
散射辐射比例对华北平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的影响
6
作者 徐磊 吴小云 +4 位作者 律江 石云 朱梦洵 许行 张志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目的】在全球辐射总量及其组成显著变化的背景下,明确散射辐射比例(F_(dif))对华北平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的影响,为准确评估杨树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涡度相关技术... 【目的】在全球辐射总量及其组成显著变化的背景下,明确散射辐射比例(F_(dif))对华北平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的影响,为准确评估杨树人工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和小气候观测,对2019、2021年生长季(DOY 91~304)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能量通量和环境因子开展研究。【结果】华北平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在生长季中期(DOY 152~243)以潜热通量(LE)为主,在生长季初期(DOY 91~151)和末期(DOY 244~304)以显热通量(H)为主。F_(dif)与波文比(β)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冠层导度(G_(s);P<0.01)、冠层分离指数(Ω;P<0.05)和Priestley-Taylor系数(α;P<0.01)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Gs是调节华北平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的主要因子,F_(dif)下降时,Gs降低,饱和水汽压差(VPD)增大,生态系统的β显著增大,进而改变生态系统能量分配模式。【结论】F_(dif)变化影响华北平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F_(dif)下降会导致能量平衡中的LE所占比例增加、H所占比例相应减小。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本研究不仅可深入揭示华北平原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能量分配机制,同时也对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辐射 杨树人工 能量分配 通径分析 华北平原
下载PDF
长期氮添加对苏北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
7
作者 安宇超 顾宇晨 +1 位作者 张茜 王国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42,共7页
[目的]量化分析氮添加对南方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分配格局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杨树人工林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中的作用,进而为我国“双碳”战略新时代背景下杨树人工林生产经营模式优化及技术集成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东台林场... [目的]量化分析氮添加对南方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分配格局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杨树人工林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中的作用,进而为我国“双碳”战略新时代背景下杨树人工林生产经营模式优化及技术集成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东台林场杨树人工林长期氮添加样地,采用随机区组设置5个不同浓度氮处理:N_(0)〔0 g/(m^(2)·a)〕、N_(1)〔5 g/(m^(2)·a)〕、N_(2)〔10 g/(m^(2)·a)〕、N_(3)〔15 g/(m^(2)·a)〕、N_(4)〔30 g/(m^(2)·a)〕,研究长期氮添加对杨树人工林乔木层、土壤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碳储量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杨树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在N_(3),N_(4)处理下显著增加,在N_(3)处理下最为显著,提高了21.6%;(2)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0—15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但对30—45 cm土层的土壤碳储量没有显著影响;(3)N_(2),N_(3),N_(4)对凋落物层碳储量影响显著,N_(3)对其影响最强,提高了49.7%;各处理均降低了林下植被层碳储量,但差异不显著;(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各层碳储量与土壤中TN,MBN,DON,DOC呈正相关,与pH,C/N呈负相关。[结论]在N_(3)处理下,即15 g/(m^(2)·a)对东台杨树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最大,有利于其生态系统碳储量快速且稳定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氮添加 杨树人工 苏北沿海地区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式浅析——以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林区为例
8
作者 李玲 《山西林业》 2024年第S01期54-55,共2页
杨树是山西省主要树种林种,做好杨树人工林经营,对于维护山西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不同类型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式探讨,为今后杨树人工林经营提供了技术借鉴。
关键词 山西省 杨树人工 经营模式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分布特征及碳计量参数研究
9
作者 李虎虎 张鑫 +3 位作者 张海东 贾秀斌 付红丽 邢钰坤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4-28,共5页
本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平原区杨树(Populu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分布特征和碳计量参数研究,以期提高研究区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算精度。通过对不同龄组的杨树人工林设置标准样地,研究分析标准木的不同器官生物... 本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平原区杨树(Populu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分布特征和碳计量参数研究,以期提高研究区杨树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算精度。通过对不同龄组的杨树人工林设置标准样地,研究分析标准木的不同器官生物量和林分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龄组杨树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呈现一致趋势,均表现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不同器官生物量占整株生物量的百分比分别为:树干50.19%、树根17.79%、树枝14.72%、树皮11.40%、树叶5.90%;实测生物量转化与扩展因子(BCEF)为0.42 t.m^(-3)、生物量扩展因子(BEF)为1.64、根茎比(R)为0.22、木材基本密度(WD)为0.25 t.m^(-3);通过实测碳计量参数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IPCC)缺省值计算得到的不同龄组林分生物量无差异,表明采用实测碳计量参数和IPCC缺省值均能较准确地计算呼和浩特市平原区杨树人工林的固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和浩特市 杨树人工 生物量 碳计量参数
下载PDF
永定河沿河沙地杨树人工林蒸腾耗水特征及其环境响应 被引量:34
10
作者 莫康乐 陈立欣 +3 位作者 周洁 方显瑞 康满春 张志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812-5822,共11页
杨树是我国北方最常见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一直以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速生杨树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的耗水问题备受关注。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杨树人工林蒸腾耗水及其对各环境因子的响应对于实现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价值。... 杨树是我国北方最常见的人工造林树种之一。一直以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速生杨树用材林和生态防护林的耗水问题备受关注。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杨树人工林蒸腾耗水及其对各环境因子的响应对于实现杨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价值。采用树干液流法结合微气象观测系统和土壤水分观测,在2010—2011年对位于北京南郊大兴林场、林龄为13a的杨树人工林林分蒸腾耗水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同步观测,以期能够探究该林分的蒸腾耗水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树干液流密度(Js)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单株样木耗水量随着胸径的增加而增大。在半小时尺度上,单株树木Js与浄辐射(Rn)、饱和水气压差(VPD)存在时滞,这种时滞现象随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变化。林分蒸腾耗水总量在2010和2011年生长季内分别为113.7 mm和174.8 mm,占同期降雨的30.2%和36.9%,与该杨树人工林前期研究相比,随着林龄的增长2010—2011年的蒸腾量呈减小趋势。日尺度上,该人工林蒸腾耗水与净辐射(Rn)、饱和水汽压差(VPD)和土壤体积含水率(SWC)显著相关,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Rn与林分蒸腾的相关关系发生变化,而VPD过高会对林分蒸腾产生抑制。林分月蒸腾和年总蒸腾主要取决于同期降雨量,因此,降雨年际差异较大时,蒸腾的年际变化也相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蒸腾 杨树人工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沙地杨树人工林生理生态特性 被引量:38
11
作者 张津林 张志强 +6 位作者 查同刚 陈吉泉 孙阁 刘晨峰 崔令军 陈军 申李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23-1532,共10页
自然条件下(5~10月份),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大兴地区集约栽培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叶片在水分胁迫状态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动态规律,并揭... 自然条件下(5~10月份),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大兴地区集约栽培欧美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生理生态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叶片在水分胁迫状态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动态规律,并揭示其主要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且Pn日平均值从春季到秋季呈下降趋势.从整个生长季来看,光合有效辐射PAR(r=0.815)和气孔导度Gs(r=0.805)与Pn的相关性显著,通过每月相关性分析,5、8月份影响Pn的主导因子为PAR和Gs,6、7月份影响Pn的主导因子为Gs,9、10月份影响Pn的主要因素为PAR.根据Fsrquhar和Sharkey提出的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判断方法对Pn日变化进行分析,5月份8:00Pn达到峰值后由于气孔导度降低引起Pn下降,16:00以后由于非气孔因素PAR的降低,使得Pn继续降低;6、7月份8:00以后Pn降低限制因素同5月份一样由气孔导度降低引起,但是14:00左右,由于植物体内水分严重亏缺,叶片气孔不能正常开启使得叶片Pn、R和Tr均不能正常进行,8~10月份Pn降低主要受PAR限制.叶片呼吸速率(R)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温度,且R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与大气温度(Ta)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一天中清晨、傍晚Ta和R均为低点,14:00左右Ta和R都达到最大值,同样在季节变化中R和Ta在6、7月份最高,10月份最低.蒸腾速率(Tr)日变化全为单峰曲线,其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左右,Tr变化与许多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都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就整个生长季来说,PAR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然而叶片气孔限制值(Ls)、Gs、叶片大气水汽压差(VpdL)、Ta等生理生态因素在不同月份分别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欧美107杨 杨树人工 生理生态特性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连作地力维持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福德 姜岳忠 +2 位作者 王华田 王迎 孔令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58-64,共7页
利用田间试验方法,对山东省莒县沭河流域杨树多代经营人工林产区不同林地间作农作物、林地抽沙换土、杨树人工林品种间轮作等措施对杨树人工林多代连作地力维持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抽沙换土有利于胸径和树高生长,土壤有机质、速效... 利用田间试验方法,对山东省莒县沭河流域杨树多代经营人工林产区不同林地间作农作物、林地抽沙换土、杨树人工林品种间轮作等措施对杨树人工林多代连作地力维持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抽沙换土有利于胸径和树高生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Cu、Zn、Mn的含量增加,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增长了1.55倍、2.05倍和1.24倍;主伐更新更换不同品种以后,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3年保持增长,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增长了3.18~23.91倍、3.40~28.71倍和0.71~2.80倍;林地间作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微量元素Fe、Mn含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其中真菌、细菌、放线菌分别增长了1.38~3.39倍、1.28~7.73倍和0.79~3.11倍。间作林地的胸径和树高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5.25%~37.84%和8.17%~2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 连作 地力维持
下载PDF
拉萨河谷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生产力及其周转 被引量:19
13
作者 何永涛 石培礼 +3 位作者 张宪洲 钟志明 徐玲玲 张东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77-2883,共7页
通过土钻取样和分解袋法对拉萨河谷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生长和周转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约80%的细根集中分布在0~30cm土壤表层中;接近树木一侧的活(死)细根生物量均高于外侧,但二者未达到显著的差异;在生... 通过土钻取样和分解袋法对拉萨河谷杨树人工林细根的生长和周转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该地区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约80%的细根集中分布在0~30cm土壤表层中;接近树木一侧的活(死)细根生物量均高于外侧,但二者未达到显著的差异;在生长季期间,活细根生物量平均为2.576t.hm-2,死细根生物量平均为1.566t.hm-2,生长高峰出现在生长季初期。经估算,拉萨河谷杨树人工林细根年生长量为3.030t.hm-2,年周转率为1.18次;但受高原低温的影响,细根分解缓慢,分解系数k平均为0.0007~0.0008。细根的这种生长特征是杨树对高原地区短暂生长季节和雨热同季气候条件的一种适应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生产力 周转 杨树人工 拉萨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连作土壤中酚酸积累规律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2
14
作者 谭秀梅 王华田 +1 位作者 孔令刚 王延平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9,共6页
对大田不同连作类型黑杨人工林根际土壤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酚酸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一代、第二代连作I-69杨和I-69更替连作三代林林地土壤中均含有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香草醛、阿魏酸、肉桂酸5种酚... 对大田不同连作类型黑杨人工林根际土壤取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土壤中酚酸物质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一代、第二代连作I-69杨和I-69更替连作三代林林地土壤中均含有对羟基苯甲酸、苯甲酸、香草醛、阿魏酸、肉桂酸5种酚酸类物质;第二代和更替三代林土壤中酚酸总含量分别是第一代林的137.87%和64.18%,差异显著;5种酚酸物质中阿魏酸含量逐代降低,苯甲酸和肉桂酸含量则逐代增加,对羟基苯甲酸和香草醛的含量则表现为更替三代林低于二代连作林。外源引入酚酸物质后,5种酚酸对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均有影响。微生物数量随不同酚酸处理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随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对羟基苯甲酸各浓度处理对真菌、放线菌和氨化细菌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唯独对纤维素分解菌为刺激作用;香草醛各浓度对放线菌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阿魏酸和肉桂酸对纤维素分解菌均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杨树人工 连作 酚酸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树龄杨树人工林的根系呼吸季节动态 被引量:24
15
作者 闫美芳 张新时 +1 位作者 周广胜 江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449-3456,共8页
根系呼吸是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收支的一个重要依据。基于LI-COR-6400-09土壤呼吸系统连续2a测定的3个生长阶段杨树人工林的根系呼吸数据,分析了根系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及树龄、土壤水热因子和细根生物量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3... 根系呼吸是准确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收支的一个重要依据。基于LI-COR-6400-09土壤呼吸系统连续2a测定的3个生长阶段杨树人工林的根系呼吸数据,分析了根系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及树龄、土壤水热因子和细根生物量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不同树龄人工林的根系呼吸速率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最大值出现在夏初,最小值出现在秋末,基本上与表层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相一致。根系呼吸的峰值早于土壤温度和细根生物量的峰值,说明林木根系的季节生长节律、地下碳分配模式都可能影响根系呼吸的季节变化。2年生人工林的根系呼吸速率最高,平均为3.78μmolCO2m-2s-1,并随树龄增长呈下降趋势。3个树龄人工林根系呼吸占土壤呼吸的比例介于38.6%-58.0%之间,且2年生人工林最大。不同林龄之间根系呼吸的差异主要与根系的生长周转速率及代谢活性随生长阶段的变化有关。总的来说,表层土壤温度和细根生物量的协同作用可解释根系呼吸速率变化的76%。此外在评估一个轮伐期内的根系呼吸强度时,应考虑不同生长阶段对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 土壤呼吸 根系呼吸 生长阶段 影响因子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3个林龄杨树人工林叶与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靖磊 周延 +2 位作者 吕偲 赵君茹 雷光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530-6538,共9页
选取洞庭湖洲滩湿地挖沟抬垄造林的6林龄、9林龄和13林龄杨树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林龄杨树叶及沟垄土壤的C、N、P含量差异,研究湿地杨树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养分元素的分配格局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揭示杨树种植对洞庭湖湿... 选取洞庭湖洲滩湿地挖沟抬垄造林的6林龄、9林龄和13林龄杨树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林龄杨树叶及沟垄土壤的C、N、P含量差异,研究湿地杨树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养分元素的分配格局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揭示杨树种植对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叶N、叶P以及C∶P和N∶P与林龄显著相关,但叶C和C∶N与林龄不相关。3个林龄杨树人工林叶N∶P均大于16,说明P是限制洞庭湖杨树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9林龄叶P量显著低于6林龄和13林龄,而N∶P和C∶P则显著高于6林龄和13林龄,说明P的限制在9林龄尤为显著。3个林龄湿地杨树人工林树垄和树沟土壤有机C、全N和C∶N呈现出与林龄和土层深度的负相关关系,但全P与两者没有显著关系。C∶P在树垄样地中呈现出与林龄和土层深度的负相关关系,而在树沟样地中呈现出与土层深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林龄无显著关系。N∶P在9林龄和13林龄树垄样地和6林龄树沟样地中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挖沟抬垄造林方式不利于土壤有机C和全N的积累,也不利于维持洞庭湖湿地土壤的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洞庭湖湿地 杨树人工 土壤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品种更替连作与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延平 王华田 +2 位作者 谭秀梅 姜岳忠 孔令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79-1389,共11页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 采用空间位移法对杨树人工林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两种经营模式下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探明不同连作经营模式对杨树人工林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品种更替对杨树人工林地力维持的生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均导致杨树人工林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非更替连作导致的林地土壤衰退现象更为严重。杨树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在非更替连作中下降最为显著,土壤有机质的根际效应显著大于更替连作,而土壤速效N、P、K的根际效应在更替连作中显著增大。非更替连作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而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大幅度的上升;更替连作也导致土壤酶活性有类似的变化趋势,但下降(上升)幅度远小于非更替连作,土壤酶活性的根际效应总体呈现非更替连作变化幅度强于品种更替连作的趋势。两种连作模式下土壤中可培养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大致呈现一致趋势,连作将导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整体下降,其中土壤细菌比例有所降低,真菌比例上升,土壤呈现从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的特点,非更替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的根际效应明显大于更替连作。更替连作和非更替连作根际效应的差异可能由不同杨树品种根系分泌物的差异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模式 杨树人工 根际效应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秦岭北坡杨树人工林细根分布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23
18
作者 燕辉 苏印泉 +1 位作者 朱昱燕 张景群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89,共5页
在秦岭山区北坡,对5年生杨树人工林细根表面积、细根体积、根长密度和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参数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细根表面积、细根体积、根长密度和细根生物量基本上表现为随土... 在秦岭山区北坡,对5年生杨树人工林细根表面积、细根体积、根长密度和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这些根系参数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细根表面积、细根体积、根长密度和细根生物量基本上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各细根集中分布在0~20cm土层中,其中0~10cm土层中占40%左右,10~20cm中集中了20%以上。土壤理化特性在0~80cm土层中呈现各自的变化规律,土壤体积质量基本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土壤水分表现为变化不大的波动。土壤pH变动范围为6.14~6.71,且随土层加深呈波动变化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垂直变化趋势相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杨树人工林中,细根参数与多种土壤理化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杨树人工林细根分布特征受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这反映了植物长期适应生境条件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 细根分布 土壤理化特性 秦岭北坡
下载PDF
土壤温湿度对北京大兴杨树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谭炯锐 查同刚 +4 位作者 张志强 孙阁 戴伟 方显瑞 徐枫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08-2315,共8页
采用Li-cor-8150土壤呼吸测定系统,对北京大兴杨树人工林(欧美107,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土壤CO2释放通量、土壤温度和水分进行了为期1年(2007)的定位连续观测,系统研究土壤温度(TS)和土壤含水量(w)对土壤呼... 采用Li-cor-8150土壤呼吸测定系统,对北京大兴杨树人工林(欧美107,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土壤CO2释放通量、土壤温度和水分进行了为期1年(2007)的定位连续观测,系统研究土壤温度(TS)和土壤含水量(w)对土壤呼吸速率(RS)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具有明显的白天高,夜间低的规律。非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较低,自5月份土壤呼吸速率上升,8月份达到最大值。(2)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主要因素,用指数模型解释全年过程中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能力为69%。在低温段(〈0℃)土壤呼吸速率随土壤温度升高而下降,而在土壤温度〉0℃条件下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表现为正相关。土壤呼吸速率随土壤含水量上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三次方程模拟表明土壤水分的贡献率为33%,而当土壤含水量低于9.5%时,土壤水分的贡献率上升到51%。(3)土壤温、湿度共同作用于土壤呼吸,在不同含水量区间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的响应程度不同:在4%10%土壤含水量范围内,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的指数模型的R2达到0.86,而在土壤水分较高或较低时,其相关系数仅为0.6。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变化的主导因素,当土壤含水量过低或过高时,土壤温度的主导作用相对减弱,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作用相对加强。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受土壤温度区间和水分区间的综合影响,用指数模型模拟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能很好的模拟土壤湿度的作用,所以单一模型并不是描述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共同影响的最优模型,而多种模型复合的数学模型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下载PDF
杨树人工林生长过程中碳储量动态 被引量:16
20
作者 崔鸿侠 唐万鹏 +1 位作者 胡兴宜 潘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49,60,共4页
为研究不同林龄杨树(populus)人工林林木和土壤碳储量变化规律,了解杨树人工林碳汇能力,对江汉平原4、6和8年生杨树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和碳储量、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总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从... 为研究不同林龄杨树(populus)人工林林木和土壤碳储量变化规律,了解杨树人工林碳汇能力,对江汉平原4、6和8年生杨树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和碳储量、土壤碳质量分数和碳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总碳储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从4年生到8年生杨树人工林总有机碳储量变化范围在41.30~117.08 t/hm2,其中,林木碳储量为13.52~55.67 t/hm2,0~2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为27.78~61.41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大于2 mm的团聚体质量分数及土壤养分中的速效N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N和C/N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小于0.25 mm的团聚体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人工 碳储量 土壤团聚体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