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工柱爆力运搬空场采矿法──在倾斜极簿金矿脉的应用
1
作者 王家齐 李培贡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29-32,共4页
本文论述人工柱爆力运搬空场采矿法在倾斜极薄金矿脉的应用,并对该法进行评价。
关键词 人工柱 爆力运搬 空场采矿法
下载PDF
人工柱砌筑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兴明 《中国锰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6-19,共4页
本文介绍鹤庆锰矿在使用片石人工柱代替天然矿柱回采优质富锰矿石时,人工柱的砌筑工艺,安全系数,实践中存在问题,改进办法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锰矿山 人工柱砌筑 工艺 锰矿
下载PDF
人工柱锚杆房柱法在鹤庆锰矿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兴明 《云南冶金(县乡矿业版)》 1994年第4期6-9,共4页
人工柱锚杆房柱法在鹤庆锰矿的应用大理州矿冶开发研究所杨兴明鹤庆锰矿矿石属低磷、低铁、品位高居国内之首的优质富锰矿。在冶金部、全国锰矿技术委员会、省冶金总公司的帮助下,已建成年产5万吨锰矿石能力的采、选、冶联合企业。为... 人工柱锚杆房柱法在鹤庆锰矿的应用大理州矿冶开发研究所杨兴明鹤庆锰矿矿石属低磷、低铁、品位高居国内之首的优质富锰矿。在冶金部、全国锰矿技术委员会、省冶金总公司的帮助下,已建成年产5万吨锰矿石能力的采、选、冶联合企业。为使有限的优质富锰矿石得到最大限度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人工柱锚杆 矿山开采
下载PDF
人工柱锚杆房柱法回采空区处理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兴明 《云南冶金》 1996年第1期12-14,共3页
介绍鹤庆锰矿缓倾斜中厚矿体用人工柱锚杆房柱法回采后,空区的放顶工艺,空区放顶冒落发展阶段、存在问题、改进办法和放顶费用。
关键词 锰矿 人工柱锚杆 采空区 采矿法
下载PDF
人工柱锚杆房柱法在鹤庆锰矿的作用
5
作者 杨兴明 《大理科技》 1997年第1期13-16,共4页
关键词 锰矿开采 人工柱锚杆 法采矿
下载PDF
长江上游航道三棱柱式人工鱼礁流场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兴超 彭志豪 +1 位作者 万宇 张帅帅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2期152-159,205,共9页
一种新型的三棱柱式人工鱼礁在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工程中已广泛应用,在改善水体流态和营造鱼类生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来流速度与布设间距下三棱柱式人工鱼礁上的流场特性,并提出人工鱼礁的最佳布置方式。研究... 一种新型的三棱柱式人工鱼礁在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工程中已广泛应用,在改善水体流态和营造鱼类生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来流速度与布设间距下三棱柱式人工鱼礁上的流场特性,并提出人工鱼礁的最佳布置方式。研究结果显示,上升流最大速度与来流速度成正比,而上升流体积、上升流最大高度与礁高比值、背涡流体积和长度基本不受来流速度的影响。在同一流速下,上升流和背涡流体积均与人工鱼礁布置的横向间距成反比,与纵向间距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横向及纵向间距分别为0.5倍和4倍礁长时为人工鱼礁的最佳布设方式。对比不同来流速度,上升流和背涡流区域特性参数受人工鱼礁布设间距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可为长江上游生态型人工鱼礁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人工鱼礁 来流速度 布设间距 长江上游航道
下载PDF
某锂辉石采场人工点柱尺寸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李玉业 钱京 +1 位作者 严立德 孙远江 《采矿技术》 2024年第3期83-88,共6页
为消除某锂辉石矿山3600 m中段采场上部硐室顶板围岩的安全隐患,对9种不同结构参数的C25混凝土人工点柱进行稳定性研究。以某一具体采场开采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矿柱面积承载与普氏拱理论,计算出人工点柱的安全系数,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 为消除某锂辉石矿山3600 m中段采场上部硐室顶板围岩的安全隐患,对9种不同结构参数的C25混凝土人工点柱进行稳定性研究。以某一具体采场开采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矿柱面积承载与普氏拱理论,计算出人工点柱的安全系数,并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了采场开挖过程,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人工点柱附近顶板围岩位移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点柱的间距与上部硐室顶板围岩竖直位移呈正相关;人工点柱尺寸大小与上部硐室顶板围岩竖直位移呈负相关。根据安全系数、位移及塑性区计算结果,推荐采用间距为6 m、尺寸为3.0 m×3.0 m的人工点柱,能够对上部硐室顶板围岩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安全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人工砼柱置换残留矿柱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新民 鄢德波 +1 位作者 柯愈贤 王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5-989,共5页
为了安全经济地回收某矿山已充填采场中的残留矿柱,根据矿山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残矿资源赋存状况,提出人工砼柱置换残留矿柱的回采方案。运用三维有限元模拟软件MIDAS/GTS建立采矿模型,模拟采矿过程,分析在采矿作业扰动下不同结构参数采... 为了安全经济地回收某矿山已充填采场中的残留矿柱,根据矿山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残矿资源赋存状况,提出人工砼柱置换残留矿柱的回采方案。运用三维有限元模拟软件MIDAS/GTS建立采矿模型,模拟采矿过程,分析在采矿作业扰动下不同结构参数采场顶板围岩、矿柱和人工砼柱的稳定性,结合经济因素对拟选的5组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采场最大拉、压应力随人工砼柱尺寸的增大而减小;最大拉应力位于上盘围岩顶板中央,是影响采场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模型4最大拉应力0.474 MPa,远小于其抗拉强度1.57 MPa,安全富裕系数大,经济合理。最终确定矿山置换残留矿柱的人工砼柱尺寸为3.5 m×3.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残留矿 采场结构参数 三维有限元模拟 优化
下载PDF
厚油层人工隔板管柱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永喜 班丽 刘崇江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3-104,共2页
This technique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combine the fr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chemical water shutoff technology, form artificial compartment in thick reservoir, change the water flood condition, and thus produ... This technique can be described as follows: combine the fr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chemical water shutoff technology, form artificial compartment in thick reservoir, change the water flood condition, and thus produce more oil from it. While conduct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pipe string technology are strict: the sticking distance must be short, the fracture must be located; the pipe string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fracturing technology, but also of waiting-on water shutoff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油层 油层 人工隔板管 压裂
下载PDF
布设间距对三棱柱形人工鱼礁绕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0
作者 邓济通 黄远东 +1 位作者 姜剑伟 龙催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2期98-102,108,共6页
以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为手段,研究了不同布设间距下形状为三棱柱形的人工鱼礁周围水流运动规律。研究中采用了4种布设间距,分别为1.5、3、4.5和6 m,它们分别为0.5、1、1.5和2倍鱼礁长度。速度为0.2、0.4、0.6、0.8 m/s的水流,流过... 以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为手段,研究了不同布设间距下形状为三棱柱形的人工鱼礁周围水流运动规律。研究中采用了4种布设间距,分别为1.5、3、4.5和6 m,它们分别为0.5、1、1.5和2倍鱼礁长度。速度为0.2、0.4、0.6、0.8 m/s的水流,流过不同布设间距的2个三棱柱形人工鱼礁,分别观察鱼礁周围水流运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布设间距越大,礁体之间的涡旋越大,增大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产生2个涡旋。布设间距对于第二个鱼礁的尾涡不产生影响,并且来流速度对这两个旋涡的大小不产生影响。布设间距内速度分布规律为由中心向四周速度越来越小,但不会超过鱼礁高度,来流速度对此规律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三棱人工鱼礁 布设间距 涡旋
下载PDF
泵送混凝土人工点柱支护工艺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理刚 马光 +2 位作者 李旺春 刘仲春 彭炳根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12,16,共5页
介绍了泵送混凝土人工点柱支护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了一系列可操作性试验,在湘西金矿沃溪矿区2364采场进行了采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泵送混凝土人工点柱是水平及倾角小于30°的薄矿体开采的理想支护手段。为了使不可泵混... 介绍了泵送混凝土人工点柱支护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了一系列可操作性试验,在湘西金矿沃溪矿区2364采场进行了采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泵送混凝土人工点柱是水平及倾角小于30°的薄矿体开采的理想支护手段。为了使不可泵混凝土,尤其是低水泥含量的混凝土变成可泵送混凝土,开发了一种新型混凝土泵送剂———CPA1A。对该泵送剂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的试验表明,它可显著地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送混凝土 人工 矿井支护 采矿
下载PDF
三棱柱型人工鱼礁绕流流场的CFD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远东 龙催 邓济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基于CFD软件平台ANSYS FLUENT,模拟得到了5种不同来流速度(0.1、0.2、0.4、0.6和0.8 m/s)下三棱柱型人工鱼礁(各边长均为3 m)周围的三维水流场。通过速度场模拟结果分析,得到了上升流最大速度点位置、上升流最大高度、上升流最大速度、... 基于CFD软件平台ANSYS FLUENT,模拟得到了5种不同来流速度(0.1、0.2、0.4、0.6和0.8 m/s)下三棱柱型人工鱼礁(各边长均为3 m)周围的三维水流场。通过速度场模拟结果分析,得到了上升流最大速度点位置、上升流最大高度、上升流最大速度、上升流平均速度以及背涡区尺度等参数;分析了礁体周围的压力分布和背涡区的涡旋结构特征。此外,还初步揭示出三棱柱型人工鱼礁绕流与方型人工鱼礁绕流在流场效应上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人工鱼礁 剧烈分离 水流场 上升流 背涡区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人工间柱的回采方法与构筑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有德 《黄金》 CAS 2003年第5期23-25,共3页
空场采矿法使用的类框架结构采空区新型处理技术 ,由人工底柱及人工间柱与一些低品位矿石柱组成类框架 ,而在垂直方向上支撑上下盘围岩并起到隔离空区作用的人工间柱 ,其回采方法与构筑工艺紧密相连 ,规格尺寸也各不相同。
关键词 空场采矿法 采空区处理 类框架结构 人工 构筑工艺
下载PDF
间隔人工间柱留矿全面采矿法在倾斜中厚金矿体的应用
14
作者 王家齐 胡宝先 丁会庆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26-28,共3页
本文介绍间隔人工间柱留矿全面采矿法的特点及其在倾斜中厚金矿体的应用简况,并对该法进行评价.
关键词 间隔人工 留矿采矿法 金矿体
下载PDF
空场人工点柱替换原生矿柱回采技术及工艺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洁葵 袁梅芳 +2 位作者 王志 谭浪浪 姚银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采用空场法开采的矿山采空区内原生矿柱回采技术难题,采用人工矿柱替换原生矿柱的残矿资源回收方案。其实现方法是:通过对原生矿柱开采前的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反演空区允许的极限暴露面积,据此作为人工点柱布置和参数计算依据... 针对采用空场法开采的矿山采空区内原生矿柱回采技术难题,采用人工矿柱替换原生矿柱的残矿资源回收方案。其实现方法是:通过对原生矿柱开采前的空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反演空区允许的极限暴露面积,据此作为人工点柱布置和参数计算依据。为保证人工矿柱的稳定性,对倾斜底板进行台阶削平处理,并以三角形结构布置底座钢筋。采用井下废石砌筑人工点柱外墙,利用矿山已有的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充填点柱内芯,待充填体沉缩凝固形成一定强度后,再以预制楔形体结合混凝土泵送充填联合接顶的工艺充填接顶,确保人工点柱的强度及有效接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回采 空区稳定性 底座
下载PDF
人工混凝土柱代替原生矿柱在房柱法开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冷明辉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0,共2页
在地下磷矿开采过程中采用人工混凝土柱置换原生矿柱,提高了矿石开采的安全性,减少了矿石资源损失,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地下开采 人工混凝土 代替 原生矿
下载PDF
人工壁柱房柱法采场地压的发展及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祝禄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6-29,35,共5页
本文综合分析了锡矿山北矿童家院矿床岩石移动、岩体声发射和光应力计观测结果,通过和以往南矿大面积地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地压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指出童家院矿床三中段127~193采场目前处在大面积地压预兆期,并提出应采取的... 本文综合分析了锡矿山北矿童家院矿床岩石移动、岩体声发射和光应力计观测结果,通过和以往南矿大面积地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地压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指出童家院矿床三中段127~193采场目前处在大面积地压预兆期,并提出应采取的地压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采场地压 控制
下载PDF
人工组合点柱代替矿柱回采矿石及稳定性计算
18
作者 柴衡山 刘涛 张晨洁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5期9-10,13,共3页
房柱法回采矿房,遗留了大量点柱和间柱,约占矿房总矿量的30%。矿房回采后,为了维持采空区的稳定,通常只能回收一小部分矿柱,造成矿石的大量浪费。为此,提出采用"圆木+混凝土"组合形式的人工点柱代替矿柱支撑采空区,设计了3种... 房柱法回采矿房,遗留了大量点柱和间柱,约占矿房总矿量的30%。矿房回采后,为了维持采空区的稳定,通常只能回收一小部分矿柱,造成矿石的大量浪费。为此,提出采用"圆木+混凝土"组合形式的人工点柱代替矿柱支撑采空区,设计了3种人工点柱组合形式,对其受力、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在新城金矿残留矿柱回采中的应用,矿柱回采率达到85%以上,且能够有效保障采场的作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组合点 稳定性计算 回收
下载PDF
不同来流流速和布设间距下人工鱼礁组合的流场效应研究
19
作者 邵鹏飞 贾瑞 +1 位作者 万宇 张帅帅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2期97-104,110,共9页
人工鱼礁的投放可改善河流局部水域的生态环境,为鱼类等水生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长江上游三棱柱人工鱼礁组合的水动力特性,并以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几何特征为参数,分析不同来流流速(1.5、2.4和3.0 m/s... 人工鱼礁的投放可改善河流局部水域的生态环境,为鱼类等水生生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长江上游三棱柱人工鱼礁组合的水动力特性,并以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几何特征为参数,分析不同来流流速(1.5、2.4和3.0 m/s)和布设间距(0.5、1.5和2.5 m)对流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来流流速的增加,在相同人工鱼礁组合工况下上升流和背涡流的几何特征值变化不大;随着布设间距的增加,相同人工鱼礁组合工况下上升流、背涡流最大高度和体积等几何特征值先增加后减小,1.5 m为最优布设间距;而在同一流速或布设间距下,随着人工鱼礁组合数量的增加,上升流、背涡流最大高度和体积逐渐增加,7个为1组的人工鱼礁为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三棱人工鱼礁组合 上升流 背涡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人工矿柱房柱采矿法可行性研究
20
作者 高峰 《科技传播》 2014年第4期87-87,86,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矿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目前,人们对矿产的需求数量也在日益提高。针对这样的现象,在矿区开采的过程中应用新型的人工矿柱房柱采矿法就成为了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矿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目前,人们对矿产的需求数量也在日益提高。针对这样的现象,在矿区开采的过程中应用新型的人工矿柱房柱采矿法就成为了大势所趋,它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高矿产质量,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结合当下矿产开采的现状,简单阐述一下钢筋混凝土矿柱的来由,并分析人工矿柱房柱采矿法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给予解决,研究人工矿柱房柱采矿法在新矿区应用的可行性,为我国矿业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采矿法 采矿 钢筋混凝土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