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河岸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土壤持肥和固土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付兴涛 叶碎高 +2 位作者 赵聚国 张丽萍 吴希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7-239,244,共4页
为了监测工程实施后生物措施对人工河岸的恢复效应,在浙江省选择典型河段海宁、慈溪、上虞和义乌市人工河岸采集土样,风干后进行土壤化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实施生物措施后,河岸土壤有机质都有所增加,分别为慈溪围垦河道11.716g/kg>... 为了监测工程实施后生物措施对人工河岸的恢复效应,在浙江省选择典型河段海宁、慈溪、上虞和义乌市人工河岸采集土样,风干后进行土壤化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实施生物措施后,河岸土壤有机质都有所增加,分别为慈溪围垦河道11.716g/kg>上虞4.686g/kg>义乌2.724g/kg>慈溪平原河道1.205g/kg>海宁1.013g/kg;有效钾、全氮含量增幅不大;海宁和上虞地区全磷含量分别减少0.037g/kg,0.138g/kg;并且植物种植年限不同,土壤的持肥固土效应也不同,植物生长年限越长土壤的持肥固土效应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河岸 生物措施 土壤化学性质 持肥固土
下载PDF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截留磷素能力及适宜宽度 被引量:5
2
作者 朱颖 吴永波 +2 位作者 李文霞 吕建 孟亦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36,41,共7页
以中山杉林、杨树林、中山杉—杨树林3种太湖人工林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缓冲带宽度对富营养物质磷素的截留效果差异,为确定缓冲带适宜宽度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类型人工林缓冲带径流水中的磷酸根质量浓度没有特定的空间趋势... 以中山杉林、杨树林、中山杉—杨树林3种太湖人工林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缓冲带宽度对富营养物质磷素的截留效果差异,为确定缓冲带适宜宽度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3种类型人工林缓冲带径流水中的磷酸根质量浓度没有特定的空间趋势,总磷、可溶性总磷随宽度增加质量浓度减少,研究区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中总磷的最大去除率可达78.2%。土壤总磷质量分数随宽度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得出径流水中的总磷去除率达80%时,最佳人工林缓冲带为43.64 m宽的杨树林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 宽度 总磷 可溶性总磷 磷酸根 有效磷
下载PDF
一种新型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玫 郭玫君 +1 位作者 赵伟 董泽兵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81-183,共3页
郫县是成都市主要的水源地,为解决当地农村散排污水对水源河的污染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与常规人工湿地不同,此湿地为依河岸地势而建的非规则形状,设计有单独的溢流孔,主要由处理污水的5级生物塘、缓冲塘与再利用塘构... 郫县是成都市主要的水源地,为解决当地农村散排污水对水源河的污染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与常规人工湿地不同,此湿地为依河岸地势而建的非规则形状,设计有单独的溢流孔,主要由处理污水的5级生物塘、缓冲塘与再利用塘构成.通过对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常规污染指标监测发现,该湿地对污水中氨氮、TP的去除率,在枯水期分别达到99.7%和96%,在丰水期分别达到84%和98%,处理效果较好;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去除率也高达85%以上,处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缓冲带人工湿地 设计 运行效果 监测
下载PDF
梯级河岸人工湿地的数值模拟研究
4
作者 王俊 黄岁樑 +1 位作者 沈静 范志云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9-365,共7页
通过梯级河岸人工湿地的数值模拟,以总磷(TP)在梯级河岸人工湿地的运移为例,通过流场、TP浓度场和TP运移归宿的分析,探讨了植物根系和填料对TP运移和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TP而言,有植物湿地的去除率均大于相应无植物湿地的去... 通过梯级河岸人工湿地的数值模拟,以总磷(TP)在梯级河岸人工湿地的运移为例,通过流场、TP浓度场和TP运移归宿的分析,探讨了植物根系和填料对TP运移和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TP而言,有植物湿地的去除率均大于相应无植物湿地的去除率;含豆石层(降解系数和渗透系数相对较大)湿地的去除率均略大于相应无豆石层湿地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河岸人工湿地 数值模拟 植物根系 填料 去除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