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人工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分析
1
作者 魏秘 王瑞 +7 位作者 王竹 周连凤 张俊芳 王辉 吕克强 韩增辉 彭增辉 胡菊香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探究梅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城市人工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提供基础资料与理论依据。2020-2021年布设7个采样点按季度进行采样,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4个季度梅溪湖水... 探究梅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城市人工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提供基础资料与理论依据。2020-2021年布设7个采样点按季度进行采样,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4个季度梅溪湖水体溶解氧、pH、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均处于Ⅱ类水质标准范围内,总磷处于Ⅱ~Ⅲ类水质标准,总氮在春秋冬季含量较高。共在梅溪湖检出浮游植物7门96种,其中以绿藻、硅藻和蓝藻种类数居多,共占总种类数的86.46%,主要优势种为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jista)、小环藻(Cyclotella sp.)、链状曲壳藻(Achnanthes catenata)和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优势种具有明显季节交替性。浮游植物年均密度为(23.97±9.95)×10^(6)个/L,各季度东部水域密度均高于西部水域;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梅溪湖水体处于中度污染和中-富营养状态,与水质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基于转化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水温、氧化还原电位、总氮和亚硝酸盐氮是影响梅溪湖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控制总氮等营养盐的输入是改善梅溪湖水质和营养状态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湖泊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梅溪湖
下载PDF
两种沉水植物在人工湖泊中净化水质效能的研究
2
作者 王乐阳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4期48-52,共5页
本文以狐尾藻、金鱼藻2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室内研究其净化能力及不同配比对人工湖泊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种沉水植物净化能力总体上并无较大差异,金鱼藻较狐尾藻去除SS和TN的能力更强,狐尾藻较金鱼藻去除COD的能力更强;... 本文以狐尾藻、金鱼藻2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室内研究其净化能力及不同配比对人工湖泊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种沉水植物净化能力总体上并无较大差异,金鱼藻较狐尾藻去除SS和TN的能力更强,狐尾藻较金鱼藻去除COD的能力更强;在狐尾藻和金鱼藻总质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狐尾藻数量的增加,吸附SS的能力减弱,SS去除率由63.50%降至42.50%;试验前期不同配比的狐尾藻和金鱼藻处理的水体COD浓度差异较大,而在试验后期,COD浓度差异不大;4g狐尾藻和6g金鱼藻的配比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1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尾藻 金鱼藻 人工湖泊 水质净化
下载PDF
城市人工湖泊水生植被生态恢复技术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灿 王国祥 +1 位作者 朱增银 尹大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3-527,共5页
本实验在藻类响应型城市人工湖泊中,用围格恢复沉水植被,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结果证明:夏季透明度<0.4 m时,应用凤眼莲可快速改善透明度,0.30盖度的凤眼莲在夏季30-40 d内使水体透明度从不足0.3 m提高到0.6 m以上,并验证了透明... 本实验在藻类响应型城市人工湖泊中,用围格恢复沉水植被,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结果证明:夏季透明度<0.4 m时,应用凤眼莲可快速改善透明度,0.30盖度的凤眼莲在夏季30-40 d内使水体透明度从不足0.3 m提高到0.6 m以上,并验证了透明度的改善与盖度的正相关程度.通过短期引种漂浮植物调节水体透明度,成功恢复了菹草+伊乐藻群落,透明度较上年同期稳定提高70%,Chl.a浓度降低50%,水体富营养水平下降,有效修复了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工湖泊 植被恢复 透明度 光补偿深度
下载PDF
城市小型浅水人工湖泊浮游藻类与水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许金花 潘伟斌 张海燕 《生态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36-40,49,共6页
研究了广州城区某富营养化小型浅水人工湖泊浮游藻类和水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根据镜检共鉴定出7门54属浮游藻类,以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和裸藻门为主,其中绿藻门的绿球藻目占绝对优势,达26属62种,占总属数的45.6%;在整个观测期内,浮... 研究了广州城区某富营养化小型浅水人工湖泊浮游藻类和水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根据镜检共鉴定出7门54属浮游藻类,以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和裸藻门为主,其中绿藻门的绿球藻目占绝对优势,达26属62种,占总属数的45.6%;在整个观测期内,浮游藻类密度均较高,05年2月藻类密度高达10.8×106cell·mL-1;根据Kolkwitz划分的水域类型,该湖泊中浮游藻类属于α、β-中污带指示种类的最多。由以修正的卡森(Carlson)指数为基础的综合营养型评价方法和Margalef生物多样性指数判断,该湖泊水体属重富营养化水平,受到重污染,且污染水平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秋季>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人工湖泊 浮游藻类 富营养化 水质特征
下载PDF
小型人工湖泊水体地球化学冬夏昼夜变化对比研究——以西南大学崇德湖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宇 杨平恒 +6 位作者 王建力 于正良 詹兆君 陈峰 张琳 况又莉 张弘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2-98,共7页
为了解小型人工湖泊水体地球化学昼夜变化特征对其水环境的指示作用,以西南大学崇德湖为研究对象,在冬、夏两季对崇德湖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以及光照强度和光合有效辐射进行自动监测,并对水样中的总细菌及总大肠菌群数量进行分... 为了解小型人工湖泊水体地球化学昼夜变化特征对其水环境的指示作用,以西南大学崇德湖为研究对象,在冬、夏两季对崇德湖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以及光照强度和光合有效辐射进行自动监测,并对水样中的总细菌及总大肠菌群数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崇德湖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物理化学特征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昼夜变化,pH值、溶解氧在冬、夏季均呈现白天上升夜晚下降的特征,电导率则呈现白天下降夜晚上升的特征.水物理化学昼夜变化的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夏季水体的溶解氧、pH值午后便出现峰值,水物理化学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冬季增大.崇德湖水物理化学的昼夜变化以及冬、夏差异表明,以校园湖泊为代表的小型人工湖泊较生态环境良好的天然湖泊具有溶解氧和电导率平均值较高、水体微生物作用突出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湖泊 地球化学 昼夜变化 崇德湖
下载PDF
小型人工湖泊水环境变化特征分析及驱动因子识别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彦 窦明 于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6-753,共8页
小型人工湖泊能够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使水体发生污染。为了探析小型人工湖泊水质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引起水质污染的主要驱动因子,以郑州大学新校区的眉湖为例,结合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了水... 小型人工湖泊能够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但其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使水体发生污染。为了探析小型人工湖泊水质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引起水质污染的主要驱动因子,以郑州大学新校区的眉湖为例,结合现场监测与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了水质和底泥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及作用机制;在分析水质影响因子间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和主因子分析识别了影响小型人工湖泊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即透明度、水温、p 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叶绿素a、藻类、流速、总磷和总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人工湖泊 水环境 主成分和因子分析 驱动因子
下载PDF
人工湖泊构建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杜良平 严力蛟 +2 位作者 蒋莹 张禹 姜雪婷 《科技通报》 2008年第5期706-713,共8页
人工湖泊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一项水利工程设施,在水域面积不断缩小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现代城市建设、新型社区建设以及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建设中,构建人工湖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本文通过对人工湖泊的规划设计、防渗技... 人工湖泊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一项水利工程设施,在水域面积不断缩小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现代城市建设、新型社区建设以及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建设中,构建人工湖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本文通过对人工湖泊的规划设计、防渗技术、景观设计及人工湖泊的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分析,探讨了人工湖泊的构建技术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设计是人工湖泊构建的灵魂,有效而生态的防渗技术是人工湖泊构建的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是人工湖泊构建成败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湖泊 防渗 景观设计 管理
下载PDF
秋季沉水植物对人工湖泊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戴青松 张翠英 +4 位作者 汪永进 王乐阳 蔡浩 王同勋 王娜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4年第2期38-41,共4页
分析了狐尾藻、金鱼藻和伊乐藻3种沉水植物在秋季对人工湖泊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对人工湖泊水质均有净化作用,狐尾藻和伊乐藻对COD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57.24%和57.18%,金鱼藻去除效果略差,为51.74%;对总氮的去... 分析了狐尾藻、金鱼藻和伊乐藻3种沉水植物在秋季对人工湖泊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对人工湖泊水质均有净化作用,狐尾藻和伊乐藻对COD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57.24%和57.18%,金鱼藻去除效果略差,为51.74%;对总氮的去除效果均不显著,其中狐尾藻的去除效果较好,为13.35%;3种沉水植物均能将pH值6.0的弱酸性水质转变为pH值8.5的弱碱性;狐尾藻和金鱼藻对色度的去除效果最好,均为71.43%,伊乐藻为64.29%;全盐量去除效果最好的是伊乐藻,为6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尾藻 金鱼藻 伊乐藻 人工湖泊 水质净化
下载PDF
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初探——以红枫湖、百花湖为例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飞 支崇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81-4183,4194,共4页
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独特,湖泊自净能力差。通过对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特点与富营养化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以红枫湖、百花湖为例,提出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与治理应该遵循控源、湖泊生态修复原则,为喀斯特高原地区... 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地理环境与生态环境独特,湖泊自净能力差。通过对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特点与富营养化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以红枫湖、百花湖为例,提出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与治理应该遵循控源、湖泊生态修复原则,为喀斯特高原地区人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理论意义与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人工湖泊 富营养化
下载PDF
人工湖泊与地下水界面渗流量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博 郑西来 魏杨 《工程勘察》 2015年第7期44-49,共6页
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交换直接影响了区域水资源形成及其结构特征。本文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和加工一组渗透流量仪,采用砂槽模拟试验分别测定了渗流稳定时间和渗透流量仪校正系数,并优化了渗透流量仪的尺寸,最后将标... 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交换直接影响了区域水资源形成及其结构特征。本文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和加工一组渗透流量仪,采用砂槽模拟试验分别测定了渗流稳定时间和渗透流量仪校正系数,并优化了渗透流量仪的尺寸,最后将标定的渗透流量仪应用于大沽河东岸魏家屯人工湖泊与地下水渗流量的测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表明,渗流稳定时间的长短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渗透流速越小需要的稳定时间越长;渗流仪直径由12.5cm增大至28cm可减少非均质性对结果的影响,且校正系数为1.10;人工湖泊四周均表现为人工湖泊补给地下水,湖泊东部及东北部交换强烈(1.44cm/d^3.28cm/d),湖泊南部交换较弱(0.56cm/d^0.92c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湖泊 地下水 界面渗流量
下载PDF
开发区人工湖泊设计方法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姝君 徐慧 +1 位作者 周丹丹 梁龙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79,108,共4页
针对构建人工湖已成为改善城市地区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的现状,从理念、方法、步骤等方面探讨了开发区人工湖的设计,提出了景观、生态、人文相结合的人工湖设计思路,并针对形态、水域和过渡域的不同特点,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以此... 针对构建人工湖已成为改善城市地区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的现状,从理念、方法、步骤等方面探讨了开发区人工湖的设计,提出了景观、生态、人文相结合的人工湖设计思路,并针对形态、水域和过渡域的不同特点,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以此指导广东省肇庆市经济开发区麒麟湖的设计,为该湖发挥健康湖泊的多项功能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人工湖泊 生态设计 景观设计 麒麟湖
下载PDF
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控制及其示范某一人工湖泊的实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艳文 管蓓 +1 位作者 李婧 张权 《污染防治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55-56,62,共3页
某一人工湖泊用于本文的实例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生物操控+微生物"联合处理工艺,使景观水处理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通过人工湿地、推流曝气、人工水体生态构建和生物操控和微生物生态修复制剂等处理单元,使该人工湖水质得到... 某一人工湖泊用于本文的实例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生物操控+微生物"联合处理工艺,使景观水处理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通过人工湿地、推流曝气、人工水体生态构建和生物操控和微生物生态修复制剂等处理单元,使该人工湖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其经验在类似城市景观水体水量及水质保持系统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人工湖泊
下载PDF
平原城市备用水源人工湖泊规划实践——以温州市某县人工湖泊规划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文双 程玉祥 王志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0-62,共3页
在联合国千年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在2015年前基本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在平原地区,受地形限制,没有条件建设饮用水水库,饮用水源来自于其他行政区,导致建设费用大,原水、自来水价格高,供水水源单一,必须建设应急备用水源。... 在联合国千年大会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在2015年前基本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在平原地区,受地形限制,没有条件建设饮用水水库,饮用水源来自于其他行政区,导致建设费用大,原水、自来水价格高,供水水源单一,必须建设应急备用水源。以浙江省温州市某县人工湖泊规划工作为例,对规划选址、规划标准、工程规模、水质保护、工程布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为类似工程的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城市 备用水源 人工湖泊 规划实践
下载PDF
城市河流人工湖泊水环境保护研究——以遂宁市观音湖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蓉 王焱 《环境科学导刊》 2010年第6期50-53,共4页
遂宁观音湖由水电工程库区形成。分析了观音湖形成的生态环境影响,提出了保护措施;研究了观音湖的水质状况,提出了保护措施;对观音湖的防洪和景观功能做出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城市河流 人工湖泊 环境保护 研究 观音湖
下载PDF
小型人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举红 傅显捷 《现代农业》 2008年第3期66-67,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型人工湖泊的特点及出现富营养化的机理与危害,并提出了治理小型人工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旨在为小型人工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并对防治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小型人工湖泊 富营养化 治理
下载PDF
人工湖泊中悬浮物对狐尾藻生长的影响
16
作者 王同勋 张翠英 +4 位作者 蔡浩 王乐阳 王世朋 戴青松 于焱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4-56,共3页
研究人工湖泊中悬浮物对沉水植物狐尾藻的POD活性、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狐尾藻上悬浮物的附着量在0.16-0.57g之间变动;试验初期狐尾藻各项生理指标迅速下降,而中后期反复波动或趋于稳定,试验组... 研究人工湖泊中悬浮物对沉水植物狐尾藻的POD活性、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狐尾藻上悬浮物的附着量在0.16-0.57g之间变动;试验初期狐尾藻各项生理指标迅速下降,而中后期反复波动或趋于稳定,试验组POD活性、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的61.62%、64.24%、72.15%、35.90%。相关性分析表明,试验组悬浮物附着量与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呈负相关,与POD活性、叶绿素b含量相关性极小。悬浮物对狐尾藻的生理特性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物 狐尾藻 生理特性 人工湖泊
下载PDF
小型人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汤举红 傅显捷 《城镇供水》 2008年第5期92-93,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型人工湖泊的特点及出现富营养化的机理与危害,并提出了治理小型人工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旨在为小型人工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并对防治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小型人工湖泊 富营养化 治理
下载PDF
人工湖泊旅游开发利用研究的意义
18
作者 管宁生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5-87,共3页
人工湖泊是我国的重要资源 ,拥有量为世界之最。开展人工湖泊旅游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 ,不仅在旅游学科中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 ,其研究成果也具有填补旅游资源学、旅游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空白的理论意义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研究人... 人工湖泊是我国的重要资源 ,拥有量为世界之最。开展人工湖泊旅游开发利用的相关研究 ,不仅在旅游学科中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 ,其研究成果也具有填补旅游资源学、旅游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空白的理论意义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研究人工湖泊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湖泊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利用 旅游消费需求
下载PDF
基于数值方法的城市人工湖泊水体交换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许莉萍 高学平 +1 位作者 张晨 王川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4-100,共7页
为定量分析和定性掌握引调水作用下城市人工湖泊的水体交换能力,以某城市人工湖泊为例,建立了水动力和对流扩散模型,通过获得湖内保守性物质含量的分布,计算了人工湖的水体更新时间和水体交换率。模型依据实测水位资料得到校准和验证。... 为定量分析和定性掌握引调水作用下城市人工湖泊的水体交换能力,以某城市人工湖泊为例,建立了水动力和对流扩散模型,通过获得湖内保守性物质含量的分布,计算了人工湖的水体更新时间和水体交换率。模型依据实测水位资料得到校准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主湖区的水体更新时间较短,不超过10 d,湖区整体更新时间最短可达13 d,水体交换率最大可达94%。内湖水体受其半封闭性形态限制更新时间较长。对内湖及湖周死水区域采取增加抽注水等工程措施,可显著改善湖内水体交换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湖内水体中的物质输移过程,可用于人工湖泊的规划设计和调度运行的决策管理,对其他同类型城市人工湖泊的水体交换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工湖泊 水体交换 水体更新时间 水体交换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eDNA宏条形码技术的喀斯特高原人工湖泊鱼类多样性分析
20
作者 许龙飞 姚邓雕 +6 位作者 杨原伟 郭星辰 李君轶 姜海波 安苗 董响红 邵俭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25-2735,共11页
【目的】利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喀斯特高原人工湖泊鱼类多样性,并综合评估环境因子对鱼类分布的影响,为喀斯特地区水域鱼类多样性评估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也为红枫湖和阿哈湖鱼类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定积累基础资料。【方法】以红枫湖... 【目的】利用eDNA宏条形码技术探究喀斯特高原人工湖泊鱼类多样性,并综合评估环境因子对鱼类分布的影响,为喀斯特地区水域鱼类多样性评估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也为红枫湖和阿哈湖鱼类保护管理措施的制定积累基础资料。【方法】以红枫湖和阿哈湖为代表采集水样,以Tele 02硬骨鱼类通用引物PCR扩增e DNA,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平台完成高通量测序;对优质序列按照98%相似性进行OTU聚类,生成OTUs表格,通过基因注释获得鱼类物种信息,并以R语言分别进行PerMANOVA分析和冗余分析(RDA)。【结果】在红枫湖鉴定出鱼类32种,隶属于5目11科27属,其中鲤形目鱼类18种,红枫湖南、北湖鱼类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R2=0.08,P=0.562>0.05);在阿哈湖鉴定到鱼类33种,隶属于6目12科28属,其中鲤形目鱼类18种,各采样点检出鱼类总数差异不明显,保持在28~32种。现阶段的红枫湖和阿哈湖鱼类组成以鲤形目鱼类为主,但存在以日鲈目为主的养殖鱼类生态入侵。红枫湖环境因子与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决定系数(R2)排序为溶解氧(DO)>总溶解固体(TDS)=水温(WT)>pH>离子氨(NH4+),DO(P=0.034)是引起红枫湖各采样点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阿哈湖环境因子与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决定系数(R2)排序为TDS>WT>Tra>NH4+>DO,TDS(P=0.005)是引起阿哈湖各采样点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现阶段的红枫湖和阿哈湖鱼类组成以鲤形目鱼类为主,但存在以日鲈目为主的养殖鱼类生态入侵。eDNA宏条形码技术在喀斯特高原水域鱼类多样性评估方面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快速监测到鱼类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但通用引物可能对某些鱼类存在扩增偏好性;此外,不同人工湖泊水质理化因子特异性较强,研究环境因子与湖泊鱼类群落的关系时应对每个湖泊单独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多样性 eDNA宏条形码技术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喀斯特高原人工湖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