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磷脂组成对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透过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行为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汤清涵 张会 +6 位作者 沈菁菁 江雯怡 沈昊雯 刘露 马敏 顾薇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1-375,共5页
目的考察蛋磷脂(EPC)与氢化大豆磷脂(HSPC)构成的复合磷脂组成对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透过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行为的影响。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脂质体通过冻-融循环工艺改性聚碳酸酯膜制得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细胞膜电阻仪测... 目的考察蛋磷脂(EPC)与氢化大豆磷脂(HSPC)构成的复合磷脂组成对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透过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行为的影响。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脂质体通过冻-融循环工艺改性聚碳酸酯膜制得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细胞膜电阻仪测定膜电阻,并且考察了香附四物汤5种活性成分阿魏酸、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透过不同复合磷脂组成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行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复合磷脂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复合磷脂比例对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电阻起到调节作用,在EPC∶HSPC=3∶1摩尔比时达到最大,此时屏障功能最强,香附四物汤活性成分在此复合磷脂比例下的脂质体人工皮肤膜上透过量最少。在EPC∶HSPC=3∶1~1∶3的范围内,脂质体人工皮肤膜的透过量随HSPC的增加而增大。DSC检测结果说明在EPC∶HSPC比例为3∶1时EPC与HSPC融合为均一相。结论应用复合磷脂比例可以有效控制脂质体皮肤膜的屏障功能,从而有可能用于模拟不同状态下的真实皮肤以考察中药活性组分的透皮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磷脂 脂质体 人工皮肤膜 体外透皮吸收 香附四物汤
下载PDF
应用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表征香附四物汤活性部位生物药剂学性质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敏 瞿叶清 +7 位作者 殳叶婷 李钰 朱学敏 刘培 顾薇 徐飞 陈军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48-1055,共8页
目的评价应用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CPLASM)测定参数表征香附四物汤(XSD)活性部位透皮吸收生物药剂学性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HPLC方法同时测定XSD活性部位中活性成分(阿魏酸、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 目的评价应用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CPLASM)测定参数表征香附四物汤(XSD)活性部位透皮吸收生物药剂学性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HPLC方法同时测定XSD活性部位中活性成分(阿魏酸、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的质量分数并测定其油水分配系数。制备CPLASM,用其测定XSD活性部位的体外透皮吸收参数,并与猪耳皮测得的透皮吸收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XSD活性部位(pH 5.5)中阿魏酸、四氢非洲防己碱、延胡索乙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1.220±0.280、0.670±0.085、0.920±0.110、1.040±0.092、1.030±0.093(n=3)。应用CPLASM和猪耳皮测得的各成分透皮吸收参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高于0.9。与经典的油水分配系数相比,5种活性成分透过CPLASM 6 h的累积透过率可以有效表征其透过猪耳皮的渗透系数。结论应用CPLASM测定中药活性成分体外透皮吸收参数能够有效表征中药活性部位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四物汤 生物药剂学 复合磷脂 脂质体人工皮肤膜 透皮吸收 阿魏酸 四氢非洲防己碱 延胡索乙素 洋川芎内酯I 洋川芎内酯H
原文传递
脂质人工皮肤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会 陈军 +3 位作者 蒋秋冬 张梦盼 王群 段金廒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0-785,共6页
经皮给药制剂的设计和处方优化中需要大量应用动物或人的皮肤开展透皮吸收实验,而真实皮肤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并且质量的重现性得不到保证,这为人工皮肤模型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基础。脂质人工皮肤膜是以脂质成分为基质、模仿皮肤的脂... 经皮给药制剂的设计和处方优化中需要大量应用动物或人的皮肤开展透皮吸收实验,而真实皮肤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并且质量的重现性得不到保证,这为人工皮肤模型的发展提供了需求基础。脂质人工皮肤膜是以脂质成分为基质、模仿皮肤的脂质组成或结构从而模拟皮肤屏障功能的模型,可作为药物高通量筛选的工具,并且其组成或结构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从而能够灵活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笔者综述常用脂质人工皮肤膜的组成、制备、应用、表征技术等,并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给药 动物皮肤 皮肤 脂质人工皮肤膜
原文传递
复方四黄双水凝胶的成型工艺优化、抑菌效果和表征结构研究
4
作者 袁一鸣 洪慧斯 +1 位作者 辛晓芳 邱雄泉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41-47,共7页
目的:研究中山市中医院的中药外用制剂复方四黄外洗液的剂型改造,探讨复方中药复合水凝胶成型工艺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人工皮肤专用膜作为透皮试验介质,通过体外透皮试验,选取经皮渗透液中的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通过... 目的:研究中山市中医院的中药外用制剂复方四黄外洗液的剂型改造,探讨复方中药复合水凝胶成型工艺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人工皮肤专用膜作为透皮试验介质,通过体外透皮试验,选取经皮渗透液中的小檗碱与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抑菌实验,以复方四黄双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综合二者指标数据,对复方四黄双水凝胶的成型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通过抑菌试验,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考察对象,对比四黄外洗液及最佳工艺四黄双水凝胶二者的抑菌效果。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双水凝胶、卡波姆、海藻酸钠的表征结构。结果:复方四黄双凝胶的最佳配方为6%海藻酸钠、0.3%卡波姆、10%丙二醇及3%氮酮。三种致病菌抑菌实验中,四黄外洗液及凝胶剂二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强,前者抑菌圈直径(14.5 mm)略强于后者(13.5 mm),对大肠杆菌具有微弱抑制效果,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抑制作用,二者的抑菌效果相近,双扫描电镜观察得,双凝胶具有比海藻酸钠结构排列规律更细腻的多孔结构,又有卡波的光滑和丝状体特性。结论:该成型工艺及研究方法合理,稳定可行,可为复方四黄凝胶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四黄外洗液及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双凝胶拥有海藻酸钠和卡波相表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四黄双水凝胶 体外透皮试验 卡波姆U21/海藻酸钠复合凝胶 人工皮肤膜 抑菌实验
下载PDF
基于不同皮肤模型的复方南星止痛膏透皮吸收行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乔鹏丽 魏旭超 +4 位作者 瞿叶清 董洁 殷书梅 郑仕中 陈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Composite phospholipid liposome-based artificial skin membrane,CPLASM)以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Compound Nanxing Zhitong Plaster,CNZP)的透皮吸收行为。方法建立同时测定CNZP中5种活性成分(桂皮... 目的制备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Composite phospholipid liposome-based artificial skin membrane,CPLASM)以评价复方南星止痛膏(Compound Nanxing Zhitong Plaster,CNZP)的透皮吸收行为。方法建立同时测定CNZP中5种活性成分(桂皮醛、丹皮酚、丁香酚、水杨酸甲酯和欧前胡素)的HPLC分析方法。制备CPLASM并与市售人工皮肤膜Strat-M^(TM)、真实皮肤(猪耳皮和大鼠皮)一起用于考察CNZP体外透皮吸收行为,通过透皮吸收参数分析,比较不同人工皮肤膜与真实皮肤之间的相似度。结果HPLC法能同时测定CNZP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在活性成分中,桂皮醛和丁香酚的透皮吸收能力最强。CPLASM、Strat-M^(TM)与猪耳皮测定的5种活性成分表观渗透系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8和0.9433,与大鼠皮测定的5种活性成分表观渗透系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3和0.9460。结论应用CPLASM能够有效表征CNZP中活性成分体外透皮吸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南星止痛膏 透皮吸收 复合磷脂脂质体人工皮肤膜 猪耳皮
下载PDF
体外实验用人工皮肤模型的研究简介 被引量:4
6
作者 岑月眉 闻萍 +1 位作者 李久盛 曾祥琼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43-1549,共7页
体外试验是研究经皮药物制剂、化妆品等活性成分的渗透动力学,从而预测活性成分经过人体皮肤渗透特性的重要手段。体外试验研究过程中,渗透介质的选择是人工皮肤膜扩散试验恰当反应活性成分经皮渗透特性的关键。国内外研究报道的渗透介... 体外试验是研究经皮药物制剂、化妆品等活性成分的渗透动力学,从而预测活性成分经过人体皮肤渗透特性的重要手段。体外试验研究过程中,渗透介质的选择是人工皮肤膜扩散试验恰当反应活性成分经皮渗透特性的关键。国内外研究报道的渗透介质有动物皮肤、离体人体皮肤和人工皮肤膜型。本文对目前体外试验研究的渗透介质的使用情况,及活性成分体外实验研究与经皮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介绍,对介质的组成和特性进行了对比,并对未来人工皮肤模型的设计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试验 渗透介质 活性成分 经皮传导 人工皮肤膜
原文传递
基于药性特征的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作用规律性认识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军 刘培 +4 位作者 蒋秋冬 姚映芷 张会 姚俊宏 段金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305-4312,共8页
应用透皮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是解决外用制剂吸收难题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中药挥发油是一大类性质优良的PE,品种总数达到300余种,而目前有作为PE报道的中药挥发油仅为34种,近90%的中药挥发油从未作为PE应用,研究开发潜力巨... 应用透皮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s,PE)是解决外用制剂吸收难题的最常用方法之一。中药挥发油是一大类性质优良的PE,品种总数达到300余种,而目前有作为PE报道的中药挥发油仅为34种,近90%的中药挥发油从未作为PE应用,研究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其研究主要是遵循化学促渗剂的研究思路,通过透皮促渗效果和药效学评价来进行筛选,效率不高。中药挥发油是中药辛味的主要物质基础,药性理论有"辛能开腠理"的认识,文献研究发现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效果与药性特征显著关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作用存在药性特征规律"的观点,并提出了基于系统研究和数据挖掘阐明药性特征规律,从不同类型中药挥发油中选择和发现高效低毒的透皮促渗剂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应用脂质体人工皮肤膜技术结合评价指标优选,实现高通量评价中药挥发油PE促渗效果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为中药挥发油PE的研究、传统中药药性理论与现代PE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方法。此外,还提出了微乳型制剂研究可能是中药挥发油PE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中药药性 透皮促渗剂 辛味 微乳 脂质体人工皮肤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