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6篇文章
< 1 2 1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缺损 被引量:9
1
作者 陈靖 石松生 +1 位作者 张国良 陈建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51期8914-8919,共6页
背景:修复硬脑膜的完整性对于脑膜瘤患者的手术预后非常重要。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大型凸面硬脑膜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因肿瘤侵蚀导致硬膜缺损的大型凸面脑膜瘤病例,术中采用人工硬脑膜修复硬膜缺损的临床... 背景:修复硬脑膜的完整性对于脑膜瘤患者的手术预后非常重要。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大型凸面硬脑膜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因肿瘤侵蚀导致硬膜缺损的大型凸面脑膜瘤病例,术中采用人工硬脑膜修复硬膜缺损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除2例并发局部积液,1例出现术侧少量硬膜下积液,1例出现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外,其余病例均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癫痫、组织排异等不良反应发生。术后复查头颅CT及MR,证实植入人工硬膜的部位未见异常影像学改变。5例患者修复后3个月行颅骨修补,发现人工硬脑膜与正常硬脑膜融合良好,无粘连及炎症反应发生。说明生物型人工硬脑膜能够较好地重塑颅腔原有解剖层次,保护脑皮质,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细胞外基质材料 膜生物材料 人工脑膜 脑膜 膜修补 缺损
下载PDF
生物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患者硬脑膜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罗武锋 李汉城 +2 位作者 陈曼华 刘俊波 洪映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1期3869-3872,共4页
背景:硬膜的完整性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手术的预后十分重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生物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手术松弛缝合中修补硬膜缺损的临床资料,并评价其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颅脑损伤中硬脑膜缺损者应用人工硬脑膜修补后的疗效... 背景:硬膜的完整性对于颅脑损伤患者手术的预后十分重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生物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手术松弛缝合中修补硬膜缺损的临床资料,并评价其使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颅脑损伤中硬脑膜缺损者应用人工硬脑膜修补后的疗效及并发症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年,共64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应用人工硬脑膜后脑积水22例,皮下积液8例,硬膜外血肿4例,脑脊液切口漏2例、鼻漏1例,修复后头颅CT检查未见与人工脑膜有关的异常反应和表现。42例患者3~6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时发现人工硬脑膜与正常硬脑膜融合恢复较好,无粘连及炎症反应发生。说明实验所用生物型人工硬膜并发症少,相容性好,能够较好的与正常硬脑膜融合,保护脑皮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脑膜 颅脑损伤 薄膜缺损 并发症 松弛缝合
下载PDF
人工生物膜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铁霞 徐锡萍 +1 位作者 杨景 秦天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108-109,共2页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硬脑膜修补材料修补硬脑膜缺损 ,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该课题采用特制的牛腹膜作为脑膜修补材料修复脑膜缺损。结果 :实验表明 ,该材料修复脑膜缺损 ,有利于动物硬脑膜修复。结论 :该生物材料具有无排斥反...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硬脑膜修补材料修补硬脑膜缺损 ,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该课题采用特制的牛腹膜作为脑膜修补材料修复脑膜缺损。结果 :实验表明 ,该材料修复脑膜缺损 ,有利于动物硬脑膜修复。结论 :该生物材料具有无排斥反应 ,针孔无渗漏 ,张力强 ,与脑组织无粘连 ,材料来源广泛 ,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物膜 脑膜 修补材料
下载PDF
幼龄大鼠颅骨缺损后硬脑膜相关促成骨基因的表达情况
4
作者 李烨 李政堂 +3 位作者 王勇 张中奇 邵国 张春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341-2344,2349,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幼鼠颅骨缺损模型(2mm、5mm),探讨硬脑膜在颅骨缺损中促进骨修复的作用,并观察不同大小颅骨缺损中硬脑膜促成骨基因表达差异,为在临床治疗小儿颅骨缺损中补充理论基础。方法:选取60只10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在顶骨...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幼鼠颅骨缺损模型(2mm、5mm),探讨硬脑膜在颅骨缺损中促进骨修复的作用,并观察不同大小颅骨缺损中硬脑膜促成骨基因表达差异,为在临床治疗小儿颅骨缺损中补充理论基础。方法:选取60只10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在顶骨中心制造颅骨缺损,分别是2mm缺损组、5mm缺损组、未缺损对照组(其中2mm缺损组、5mm缺损组为实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暴露颅骨后不做处理。将每组大鼠随机分为两部分,分别在术后1周、术后6周取材。采用Western-blot、RT-qPCR检测不同时期颅骨缺损处硬脑膜中骨形态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的蛋白表达情况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1)术后1周时,实验组Bmp2、Runx2、FGFR2表达量均高于未缺损对照组,其中2mm颅骨缺损组的Bmp2、Runx2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5mm缺损组,FGFR2蛋白表达量低于5mm缺损组(P<0.05)。术后6周时,实验组中Bmp2和Runx2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未缺损对照组,其中5mm缺损组Bmp2、Runx2表达量高于2mm缺损组(P<0.05);术后6周时,2mm缺损组的FGFR2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5mm缺损组的FGFR2蛋白表达量高于未缺损对照组和2mm缺损组(P<0.05)。(2)Runx2、Bmp2、FGFR2 mRNA表达水平情况:表达趋势同Western blot结果表达趋势相似。结论:(1)颅骨缺损后,未成熟硬脑膜促成骨因子表达增加;(2)硬脑膜中不同促成骨因子在不同大小的颅骨缺损中表达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脑膜 颅骨缺损 促成骨能力 骨再生
下载PDF
生物人工脑膜用于修补硬脑膜缺损9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祖权 刘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065-2067,共3页
目的分析生物人工脑膜临床使用的资料,评价其使用价值。方法选择95例因被病理组织侵蚀、创伤后毁损或开颅外减压术中致硬脑膜缺损的患者。对受肿瘤侵蚀的原硬脑膜彻底切除、对开颅术中需敞开硬膜去骨瓣减压的患者,除按常规行颅内血肿及... 目的分析生物人工脑膜临床使用的资料,评价其使用价值。方法选择95例因被病理组织侵蚀、创伤后毁损或开颅外减压术中致硬脑膜缺损的患者。对受肿瘤侵蚀的原硬脑膜彻底切除、对开颅术中需敞开硬膜去骨瓣减压的患者,除按常规行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清除、彻底止血和剔除异物、将硬膜悬吊在骨窗缘外。另尝试在术中把残存岛状的硬膜按原解剖层次放回,继与生物人工脑膜组成松弛缝合,修补骨窗的硬膜缺损。结果本组所有病例于术后7~12d拆线。没有发生脑组织外露和颅内感染。本组术后无1例骨窗疝和顽固性脑膨出发生。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比率低且程度轻。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比传统开颅外减压术并未增加。以上患者中有41例在开颅术后1个月、8例在术后2~3个月再次行颅骨修补成形术,全部成功。结论生物人工脑膜的应用使得传统开颅减压术发生了新的变化,减少和避免了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的迟发性损害,是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的一种新型脑膜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人工脑膜 脑膜缺损 脑膜修补
下载PDF
人工硬脑膜在硬膜下电极埋置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伟 夏毅 +1 位作者 井晓荣 王超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硬脑膜修补替代自体硬脑膜原位缝合在降低硬膜下电极埋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行硬膜下电极埋置术的30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的163例采取自体硬脑... 目的探讨使用人工硬脑膜修补替代自体硬脑膜原位缝合在降低硬膜下电极埋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行硬膜下电极埋置术的30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的163例采取自体硬脑膜原位缝合(自体硬脑膜组),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手术的145例采取人工硬脑膜修补(人工硬脑膜组)。两组手术评估、手术操作均为同一治疗团队完成,除对硬脑膜处理方式改变之外,其余手术流程保持一致。结果自体硬脑膜组术后继发颅内出血13例(7.97%)、脑脊液漏22例(13.50%)、颅内感染5例(3.07%);人工硬脑膜组术后继发颅内出血4例(2.76%)、脑脊液漏7例(4.83%)、颅内感染3例(2.07%)。人工硬脑膜组术后继发性颅内出血发生率、脑脊液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自体硬脑膜组(P<0.045)。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45)。结论在硬膜下电极埋置术中使用人工硬脑膜修补替代自体硬脑膜原位缝合,在降低继发颅内出血、脑脊液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电极埋置术 人工脑膜 自体脑膜 并发症
下载PDF
人工硬脑膜贴敷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脑脊液漏的影响
7
作者 廖振华 谢仕齐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究人工硬脑膜贴敷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脑脊液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23年4月因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在赣南医学院附属兴国医院行经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的60例患者的资料。根... 目的:探究人工硬脑膜贴敷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脑脊液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23年4月因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在赣南医学院附属兴国医院行经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的60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术中硬脑膜复位方式分成传统组(采用常规硬脑膜原位缝合)和改良组(采用人工硬脑膜贴敷),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有效率,脑脊液漏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手术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更低,住院天数更短,住院费用更少(P<0.05)。结论:人工硬脑膜贴敷不会降低手术有效率,且能显著降低微血管减压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脑脊液漏 人工脑膜
下载PDF
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膜中动脉影像学特征及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振生 魏庭丰 +7 位作者 孙勇 匡雄伟 王友伟 吴臣义 段晓春 齐文涛 彭爱军 张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初步评估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脑膜中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脑膜中动脉栓塞(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zation,MMAE)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1例(15.... 目的初步评估复发性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脑膜中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及脑膜中动脉栓塞(middle meningeal artery embolization,MMAE)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31例(15.2%)外科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并接受MMAE治疗的20例单侧CSD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于3D-TOF MRA测量患侧MMA直径、相对血流速度,并与随机抽取同期外科钻孔引流术后未复发的20例CSDH患者作为对照。随访观察MMAE术后影像学结果、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等。结果复发组患侧MMA平均直径(1.55±0.45)mm明显大于对照组(1.32±0.3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8,P=0.028)。复发组相对血流速度(SI比值均数,1.45±0.23)明显大于对照组(SI比值均数,1.23±0.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3,P=0.001)。复发组血肿外膜强化分级评分(2.25±0.55)分,对照组(1.60±0.6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2,P=0.002)。MMAE术后影像学随访血肿完全吸收19例(95%),其中3个月完全吸收8例(40%),6个月完全吸收16例(95%),中位吸收时间16周(IQR:7~22)。除1例复发症状反复外,余患者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均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与非复发者相比,外科术后复发侧血肿外膜血供更丰富、MMA管径更粗、血流速度更快,MMAE是治疗此类CSDH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膜下血肿 复发 脑膜中动脉 血管造影 栓塞
下载PDF
自体阔韧带替代人工硬脑膜修补后颅窝硬膜缺损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王绍霞 王跃华 杨孔宾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526,共2页
目的研究利用自体筋膜替代硬脑膜的可能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8年6月的15例替代硬脑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水密缝合,无并发症产生。结论此项技术可极大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具有较大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膜 后颅窝
下载PDF
舌下神经管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10
作者 徐修鹏 李征 +2 位作者 林超 陈骅 路华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558-561,567,共5页
目的探讨舌下神经管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舌下神经管区硬脑膜动静脉瘘(HCDAVF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Onyx-18闭塞瘘口及引流静脉近... 目的探讨舌下神经管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例舌下神经管区硬脑膜动静脉瘘(HCDAVF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Onyx-18闭塞瘘口及引流静脉近端定义为栓塞成功。术后10~15个月进行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5例患者中,搏动性耳鸣1例,突眼与球结膜水肿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眩晕及后颈部不适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3例患者经静脉途径栓塞,2例患者经动脉途径栓塞。术后即刻造影结果提示所有患者均完全栓塞,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提示术后5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影像学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治疗HCDAVFs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根据HCDAVFs血管构筑特点选择合理的栓塞路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动静脉瘘 舌下神经管 血管内治疗 栓塞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11
作者 陈晓莉 王群 +2 位作者 刘佳 李静 张国平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H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22年6月作者单位收治的10例ANCA相关性HP患者,其中来...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H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22年6月作者单位收治的10例ANCA相关性HP患者,其中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9例,陕西省人民医院1例,男、女各5例,发病年龄43~80岁。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及疗效。结果10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慢性头痛或脑神经受累症状,病程1~84个月。5例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核周型ANCA(perinuclear ANCA,p-ANCA)同时阳性,2例患者仅血清MPO阳性,p-ANCA和细胞质型ANCA(cytoplasmic ANCA,c-ANCA)阳性各1例,p-ANCA和c-ANCA同时阳性1例。6例视力受累,2例听力受累。增强MRI显示患者不同程度的硬脑膜增厚并强化,其中弥漫性增厚4例,局灶性增厚6例,均未累及脑实质。1例患者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患者行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球治疗,8例患者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1例同时使用利妥昔单抗,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2例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减量过程出现头痛加重,再次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ANCA相关性HP病程长短不一,临床表现不典型,增强MRI显示的硬脑膜增厚部位在不同ANCA抗体阳性患者间有重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ANCA相关性HP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脑膜 抗体 抗中性白细胞胞质 磁共振成像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应用异体硬脑膜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12
作者 兰丽霞 利佩茜 +2 位作者 叶波 邱新文 任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0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异体硬脑膜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PSR)治疗病理性近视(P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收治30例(33只眼)PM患者,均应用异体硬脑膜行改良PSR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屈光度(SE)、眼轴长度、视盘与黄斑血流... 目的:探讨应用异体硬脑膜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PSR)治疗病理性近视(P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南昌爱尔眼科医院收治30例(33只眼)PM患者,均应用异体硬脑膜行改良PSR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屈光度(SE)、眼轴长度、视盘与黄斑血流密度、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SE及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丛(SCP)、深层毛细血管丛(DCP)血流密度均高于治疗前,眼轴长度短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BCVA、IOP、视盘内及周围血流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短期内30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但均出现轻度结膜充血水肿,症状2周后明显缓解,有3例(3只眼)出现轻度视物变形,4例(4只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使用7 d降眼压滴眼液后均改善。结论:应用异体硬脑膜行改良PSR治疗PM安全可行,改善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循环,延缓SE、眼轴长度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异体脑膜 改良后巩膜加固术 眼轴长度 屈光度 黄斑血流密度
下载PDF
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的大鼠原位脑植入局部神经毒性评价方法
13
作者 邵安良 王小蕾 +2 位作者 张勇杰 陈亮 李静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采用大鼠原位脑植入模型评价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的局部神经毒性,旨在建立脑部原位植入局部神经毒性评价方法。方法选择硬脑膜修复生物膜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同类产品为对照品,经大鼠原位脑植入,获取包含颅骨、硬脑膜、植入材料及其周围... 目的采用大鼠原位脑植入模型评价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的局部神经毒性,旨在建立脑部原位植入局部神经毒性评价方法。方法选择硬脑膜修复生物膜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同类产品为对照品,经大鼠原位脑植入,获取包含颅骨、硬脑膜、植入材料及其周围大脑组织的标本。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Fluoro-Jade C(FJC)特殊染色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荧光考察植入物周围脑组织的局部组织学反应、神经元降解退行性变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来综合评价植入物的潜在神经毒性风险。结果植入4周、13周、26周后,与对照品相比,供试品的局部组织学反应均为无刺激反应;FJC染色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供试品的神经元降解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GFAP染色单位面积阳性细胞数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供试品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可以采用HE染色、FJC特殊染色与GFAP免疫荧光染色联合评价硬脑膜修复生物膜经大鼠原位脑植入后的局部神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修复生物膜 大鼠原位脑植入 局部神经毒性 苏木精-伊红染色 Fluoro-Jade C特殊染色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
下载PDF
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陈瑜毅 黄雪林 +1 位作者 赵青青 韦凤萍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并发硬膜下积液(SE)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内科住院且诊断为BM的患儿102例,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1个月~11岁,中位年龄... 目的探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M)并发硬膜下积液(SE)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神经内科住院且诊断为BM的患儿102例,其中男63例,女39例;年龄1个月~11岁,中位年龄5个月。根据头颅MRI检查是否合并SE,将患儿分为BM并发SE组和未并发SE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血液学及脑脊液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并发SE的危险因素。结果BM患儿并发SE 23例,发生率为22.5%。两组患儿年龄、惊厥、外周血CRP水平、脑脊液蛋白及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惊厥(OR=19.314,95%CI:1.858~200.747,P=0.013)、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降低(OR=0.186,95%CI:0.035~0.984,P=0.048)均是儿童BM并发S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惊厥发作、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降低与BM患儿并发SE有关,早期识别是否合并SE有助于正确判断病情,指导合理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 膜下积液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
15
作者 李志锋 张鹏 +1 位作者 刘永玲 孙永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52-055,共4页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66例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BCSD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式。方法 研究将患者分为非老年组(30例)和老年组(36例)。结果 非老年组临床症状发生率高达90.00%,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及反应迟钝;而老...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66例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BCSD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式。方法 研究将患者分为非老年组(30例)和老年组(36例)。结果 非老年组临床症状发生率高达90.00%,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及反应迟钝;而老年组发病率相对较低,仅为36.1%。CT检查进一步揭示,非老年组脑萎缩和基底节低密度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老年组,分别为26.7%和83.3%。本研究为BCSDH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宝贵参考,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在治疗效果方面,非老年组患者的血肿引流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老年组。结论 对于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非老年组和老年组存在显著性差异,非老年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CT表现发病率更高,但其治疗效果较好,血肿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较低。结果 将对双侧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慢性脑膜下血肿 临床特点 治疗方式 CT表现 非老年组与老年组。
下载PDF
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伴双侧丘脑肿胀进行性加重的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小萱 唐娜 +4 位作者 陈健 李京凯 胡鹏 吉训明 段建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625,共10页
以双侧丘脑肿胀进行性加重为主要表现的大脑大静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作者报道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逐渐出现双侧丘脑病变,曾先后被误诊为“丘脑胶质瘤”“脑炎”“直窦血栓形... 以双侧丘脑肿胀进行性加重为主要表现的大脑大静脉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多种疾病相混淆。作者报道1例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逐渐出现双侧丘脑病变,曾先后被误诊为“丘脑胶质瘤”“脑炎”“直窦血栓形成”,但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进行性加重,由外院转至我院,最终通过多模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大脑大静脉区DAVF。作者拟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大脑大静脉区DAVF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脑膜动静脉瘘 丘脑疾病 临床特征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硬脑膜缺损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宝 周波 +3 位作者 罗赤星 全中平 罗心凯 张铭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4年第12期116-117,4,共2页
目的:通过对犬行开颅手术,观察和分析生物型人工硬脑模在修补缺损硬脑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实验犬12只,依据不同年龄分成4组,均给予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膜处理,观察术后修补材料与周边组织间的关系。结果:4组动物术前及处... 目的:通过对犬行开颅手术,观察和分析生物型人工硬脑模在修补缺损硬脑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实验犬12只,依据不同年龄分成4组,均给予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膜处理,观察术后修补材料与周边组织间的关系。结果:4组动物术前及处死前白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死解剖后发现,生物型人工硬脑膜材料和周边缝合的硬脑膜几乎完全融合、愈合,不可分离,但表面与颅骨骨膜粘连度较轻,较易分离;其内表面生长较自体膜更加接近硬脑膜,与脑表面粘连度明显较自体膜轻,另外可在人工生物硬脑膜内表面观察到上皮细胞覆盖,材料有明显降解。结论:在硬脑膜修补术中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其自身材料特性能生长上皮细胞组织,且不会和脑组织发生粘连,具备替代、降解及逐渐被自体组织蚕食的作用,能实现实际意义上硬脑膜重建,较自体膜而言有着更加的优越性,适用于各年龄组,是一种安全的修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缺损 生物型人工脑膜 自体膜
下载PDF
一种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和自体膜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史志东 郭英 +3 位作者 王昆 唐录英 石德金 喻中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人及犬的开颅手术,比较应用新型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自体骨膜修补硬脑膜的预后。方法选择临床手术病人30例,24例行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6例行自体膜修补;选择的实验犬分为:1、6、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5组,每组犬...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人及犬的开颅手术,比较应用新型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自体骨膜修补硬脑膜的预后。方法选择临床手术病人30例,24例行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脑膜,6例行自体膜修补;选择的实验犬分为:1、6、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5组,每组犬各3只,每只犬分别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膜修补硬脑膜。手术后观察不同修补材料的预后。结果所有临床病人术后观察均无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及癫发生。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补材料的动物解剖显示,修补材料外表面与颅骨膜有少许粘连、易分离,与周边缝合的硬脑膜已完全愈合,不可分辨,不能分离。从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膜两种修补材料内表面来看,前者生长更接近硬脑膜,与脑表面无粘连或偶有丝状粘连,而自体膜与脑表面有丝状粘连并有少许柱状粘连。组织学镜下显示,两种修补材料与硬脑膜之间无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反应,无囊壁形成。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内表面可见上皮细胞覆盖,上皮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母细胞增生,该修补材料被降解,总量明显减少,内部可见毛细血管。结论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作硬脑膜修补手术后,该型修补材料的特性使其能产生上皮,不易形成与脑组织的粘连,并逐渐被自体组织蚕食、降解和替代,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硬脑膜重建。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实际应用中比自体膜有更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人工脑膜 自体膜 脑膜缺损 脑膜修补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鹏 黄胜平 +1 位作者 漆松涛 张永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生物型人工硬脑膜用于修补缺损硬脑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8只新西兰兔分为4组,于冠状缝后、中线两侧用电钻各磨1个骨窗,暴露硬脑膜。右侧剪除自体硬脑膜,取生物型外科补片(硬脑膜)行硬膜修补。左侧硬脑膜作为对照。A... 目的探讨一种生物型人工硬脑膜用于修补缺损硬脑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8只新西兰兔分为4组,于冠状缝后、中线两侧用电钻各磨1个骨窗,暴露硬脑膜。右侧剪除自体硬脑膜,取生物型外科补片(硬脑膜)行硬膜修补。左侧硬脑膜作为对照。A组4只,术后3 d处死;B组4只,术后14 d处死;C组5只,术后30 d处死;D组5只,术后90 d处死。取术部脑及脑膜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采集各组术前及处死前静脉血,行白细胞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对各组动物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各组动物术前、处死前的白细胞总数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病理检查植入侧与对照侧均只见修复反应,术后14 d有内皮细胞覆盖植入物内表面;术后30 d,人工脑膜内的胶原纤维间有成纤维细胞出现;术后90 d,人工硬膜与正常硬膜愈合,人工脑膜内的胶原纤维间可见较多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未显示植入人工硬膜的排斥、与脑皮层粘连等不良反应。临床观察各组动物无手术局部感染,伤口愈合好,无局部积液,无脑脊液漏。结论动物实验证实生物型外科补片(人工硬脑膜)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型人工脑膜 脑膜修补 病理检查 纤维细胞 脑脊液
下载PDF
人工硬脑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0
20
作者 周玉峰 黄梅 +1 位作者 邓聪颖 汤立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45-2948,共4页
背景:目前研究应用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主要有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异种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目的:评价修复硬脑膜缺损各种修补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硬脑膜修补材料。方法:以"硬脑膜,材料"中文关键词,采... 背景:目前研究应用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主要有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同种异体材料、异种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目的:评价修复硬脑膜缺损各种修补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寻找合理的硬脑膜修补材料。方法:以"硬脑膜,材料"中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10-12中相关硬脑膜缺损修补材料学研究及各种材料在硬脑膜缺损修补临床应用情况的文章。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使用自体组织、同种异体材料、异种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等硬脑膜修补材料分别存在着来源困难、易粘连、不易保存、不易消毒或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在可利用的情况下仍为首选,其中异种生物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特性成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硬脑膜修补材料。虽然异种生物材料是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硬脑膜修补材料,但由于其存在各自不可避免的缺点,硬脑膜修复材料仍需进一步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 修补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自体组织 异种生物材料 人工合成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