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酸化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人工纳米颗粒的联合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昊 赵信国 +4 位作者 陈碧鹃 夏斌 孙雪梅 朱琳 曲克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7,共16页
由于大量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CO2浓度持续增加,其中约1/3被海洋吸收,导致表层海水pH值降低和碳酸盐平衡体系波动,即“海洋酸化”现象。污染物的海洋环境效应一直是全球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实际环境中,海洋酸化往往与污染物共同... 由于大量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CO2浓度持续增加,其中约1/3被海洋吸收,导致表层海水pH值降低和碳酸盐平衡体系波动,即“海洋酸化”现象。污染物的海洋环境效应一直是全球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实际环境中,海洋酸化往往与污染物共同存在并作用于海洋生态系统,且海洋酸化极有可能改变污染物的海洋环境行为从而影响其毒性效应。但现有研究大多针对海洋酸化或者污染物单独作用下的毒性效应展开,对海洋酸化与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不足、亟待加强。为此,综述了近年来海洋酸化与典型污染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新型污染物(人工纳米颗粒)的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了海洋酸化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和海洋酸化与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联合毒性效应,指出当前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人工纳米颗粒 联合毒性
下载PDF
人工纳米颗粒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丁怡丹 黄翠玲 +6 位作者 朱琳 冯娟 夏斌 赵信国 孙雪梅 陈碧鹃 曲克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71,共15页
纳米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并列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三大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尺寸和物理结构,具有特殊的催化、光电和抗菌等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建筑、化妆品、能... 纳米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并列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三大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尺寸和物理结构,具有特殊的催化、光电和抗菌等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建筑、化妆品、能源和环保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工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进入到海洋环境中,对海洋渔业生物造成潜在威胁。我国是水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海洋水产品是我国居民粮食供给和优质蛋白质供给的重要保障。因此,ENPs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海洋中ENPs的来源,归纳了其在海洋中的环境行为,分析其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探讨其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和生物放大作用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影响,并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做出总结,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做出展望,以期为客观评价ENPs的海洋渔业环境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纳米颗粒 海洋渔业生物 毒性效应 水产品质量安全
下载PDF
人工纳米颗粒对微型藻类的毒性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曼曼 王飞 +2 位作者 周北海 陈辉伦 袁蓉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32-2344,共13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纳米颗粒(manufactured nanoparticles,MNPs)的广泛应用,释放到环境中的MNPs不断增多,MNPs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目前MNPs对藻类的毒性机制仍不明确.本文...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工纳米颗粒(manufactured nanoparticles,MNPs)的广泛应用,释放到环境中的MNPs不断增多,MNPs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水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目前MNPs对藻类的毒性机制仍不明确.本文以藻类为模型,综述了MNPs在水环境中的行为,重点探讨了MNPs的理化性质和环境因子对MNPs生物毒性的影响和调控机制.系统总结了碳基MNPs、金属基MNPs、量子点及有机聚合物对藻类的致毒效应.基于复合污染的真实环境,本文还重点总结了MNPs与环境中共存污染物的复合效应,并从生物终端指标和组学指标两个方面揭示了MNPs的潜在毒性机制.最后,分析了目前纳米毒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认识MNPs的环境和生态安全性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MNPs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纳米颗粒 纳米毒性 微型藻类 氧化应激 复合效应
下载PDF
环境中典型人工纳米颗粒物毒性效应 被引量:22
4
作者 蒋国翔 沈珍瑶 +2 位作者 牛军峰 庄玲萍 何天德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69-1781,共13页
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大规模应用,大量的人工纳米颗粒物将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介质(如水体、土壤、沉积物等)中。纳米颗粒物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已引发人们对它们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和环境危害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对目... 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工业和生活中的大规模应用,大量的人工纳米颗粒物将不可避免地释放到环境介质(如水体、土壤、沉积物等)中。纳米颗粒物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已引发人们对它们可能造成的健康风险和环境危害的关注和讨论。本文对目前环境中存在的几种主要典型人工纳米颗粒物的性质、来源、纳米毒性及影响纳米毒性的因素进行详细介绍,阐述了纳米颗粒物对生物的可能致毒机理。在分析纳米颗粒物毒性影响因素过程中,提出了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相关毒性研究展望。最后文中总结目前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行为和毒性研究中所存在和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来纳米材料毒性的研究方向(如纳米材料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纳米材料表征技术及慢性毒性研究等)及需要改进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纳米颗粒 纳米毒性 天然有机质 聚集 分散
原文传递
人工纳米颗粒输入对稻田土壤Cd形态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叶兴银 张卫 +2 位作者 龙精华 常文静 曾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26-3432,共7页
进入农田土壤的人工纳米颗粒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毒性的影响仍不明确。通过模拟稻田淹水-落干过程,研究了二氧化钛(TiO_2-NPs)、氧化锌(ZnO-NP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3种典型人工纳米颗粒对水稻土中重金属Cd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 进入农田土壤的人工纳米颗粒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及毒性的影响仍不明确。通过模拟稻田淹水-落干过程,研究了二氧化钛(TiO_2-NPs)、氧化锌(ZnO-NP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3种典型人工纳米颗粒对水稻土中重金属Cd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纳米颗粒的添加均引起了土壤pH的增加;TiO_2-NPs和ZnO-NPs添加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酸可提取态Cd含量;ZnO-NPs的添加对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Cd的含量也有明显降低,但不同浓度处理间Cd含量并无显著差异;MWCNTs对土壤Cd形态转化无显著影响。与对照处理相比,添加TiO_2-NPs的处理土壤中,CaCl_2和DTPA提取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13.9%~17.5%和5.4%~8.9%,降幅均与TiO_2-NPs添加浓度成正比。添加ZnO-NPs的土壤中,DTPA提取态Cd的含量降幅在8.4%~18.7%之间,降低幅度与ZnO-NPs添加浓度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纳米颗粒 生物有效性 稻田土壤
原文传递
人工纳米颗粒在水体中的行为及其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曼璐 姜玥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5-372,共8页
人工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因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及良好的光学、磁学等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成像以及工业产品等领域.在生产、使用和排放的过程中,ENPs通过不同途径不可避免地进入水体,因此ENPs在水体中的行... 人工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因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及良好的光学、磁学等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成像以及工业产品等领域.在生产、使用和排放的过程中,ENPs通过不同途径不可避免地进入水体,因此ENPs在水体中的行为和生物安全性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作为初级生产者,为自身以及其他营养级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因此受到ENPs的影响是难以估算的.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ENPs对生物有毒性效应,但ENPs进入浮游植物体内的机制以及ENPs在浮游植物体内的生物运输和转化的报道较少,并且这方面的机制仍不甚明确.本文重点介绍了纳米材料进入水体的途径,在水体中的行为以及对浮游植物的生物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但这方面的机制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纳米颗粒 浮游植物 环境行为 生物效应 水生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纳米氧化锌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生长及营养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丽华 王发园 +2 位作者 景新新 李帅 刘雪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254-5261,共8页
纳米氧化锌是应用最广的人工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之一,具有一定生物毒性。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能与陆地上80%以上的高等植物形成丛枝菌根共生体,并能改善宿主植物矿质营养,提高其抗逆性。然而纳米ZnO与丛... 纳米氧化锌是应用最广的人工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之一,具有一定生物毒性。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能与陆地上80%以上的高等植物形成丛枝菌根共生体,并能改善宿主植物矿质营养,提高其抗逆性。然而纳米ZnO与丛枝菌根的关系尚不清楚。通过温室沙培盆栽试验,研究了施加不同水平纳米ZnO(0、500、1000、2000、3000 mg/kg)和接种AM真菌Acaulospora mellea对大豆生长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3000 mg/kg的纳米ZnO显著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表现出植物毒性,在其他水平时没有显著影响。纳米ZnO在施加水平500、1000 mg/kg时没有抑制AM真菌对大豆根系的侵染,但是高施加水平(>2000 mg/kg)时对AM真菌产生毒害,几乎完全抑制大豆根系菌根侵染。接种AM真菌仅在500 mg/kg纳米ZnO时显著促进大豆生长,增加大豆植株对P、K、N的吸收,降低根系Zn含量。纳米ZnO可能会持续释放锌离子,并抑制大豆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产生生物毒性,而AM真菌与大豆根系的共生可起到有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纳米颗粒 纳米ZNO 丛枝菌根真菌 大豆 营养状况
下载PDF
人工合成纳米颗粒在水生食物链中的分布、传递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侯瑞锋 尹双 +6 位作者 代燕辉 李玥 刘卓苗 姚欢 王震宇 徐立娜 赵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90-800,共11页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最具有市场应用潜力的新兴科学技术,近十年来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迅猛发展,使其在化工、医疗、电子、能源、环境保护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工合成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在纳米产品的整个... 纳米技术作为一种最具有市场应用潜力的新兴科学技术,近十年来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等方面迅猛发展,使其在化工、医疗、电子、能源、环境保护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工合成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在纳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水环境,与水生生物直接或间接(营养传递)的接触,从而沿水生食物链进行传递和转移,并影响生物的一系列生命活动.本文以不同水生生物为对象,总结了ENPs在不同类群的生物中的分布特点,着重探讨了ENPs在淡水和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规律,并分析了ENPs性质和水环境因素对传递过程的影响.本文最后对ENPs在水生食物链中的研究现状、前景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纳米颗粒 生物分布 水生食物链 营养传递 生物放大
原文传递
Wastewater treatment 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under double-pressure of low temperature and Ag NPs exposure 被引量:2
9
作者 Huang Juan Cao Meifang +2 位作者 Ma Yixuan Liu Jialiang Guan Wenzhu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2年第3期291-299,共9页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Ag NPs)and low temperature double-pressure on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efficacy 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constructed wetlands,a pilot-scale vertical f...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Ag NPs)and low temperature double-pressure on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efficacy an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of constructed wetlands,a pilot-scale vertic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was set up to treat synthetic wastewater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By measuring the effluent concentration of ammonia nitrogen(NH_(4)^(+)-N),total nitrogen(TN),total phosphorus(TP),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and the diversity,richness,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microorganism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soil layers in the wetland,the nutrient removal effect of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the changes in the microflora of the soil layer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removal rates of TN and NH_(4)^(+)-N and the temperature are 0.463 and 0.692,respectively,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From the warm to the cold season,both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lower soil layer of wetlands are inhibited under the double-pressure of Ag NPs and low temperature,and the abundances of the denitrogenation functional bacteria such as Candidatus nitrososphaera,Sulfuritalea,Anaeromyxobacter,Candidatus solibacter,Nitrospira,and Zoogloea are altered.Low temperature and Ag NPs exposure can thus affect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wetlands,possibly because of the seasonal changes of the microfl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nanoparticles constructed wetl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low temperatur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water quality
下载PDF
Effect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tland plant Typha orientalis in a hydroponic system 被引量:1
10
作者 Ma Yixuan Huang Juan +3 位作者 Cao Chong Cai Wenshu Xiao Jun Yan Chunni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9年第3期381-388,共8页
To probe the influence and the adverse-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plants in presence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 the changes in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superoxi... To probe the influence and the adverse-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plants in presence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 the changes in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catalase (CAT) activity, peroxidase (POD) activity,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nd chlorophyll content) of Typha orientalis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solutions (0, 0.1, 1, 20 and 40 mg/L) were explored. Meantime, the accumulation of silver content in these plants wa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low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the SOD and POD activities in the leaves of Typha orientalis are strengthened to different degrees. However,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inhibit the activities of SOD and POD. Under the stres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the CAT activities are inhibited initially and later recovered to some extent. Under the stress of low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in the leaves of Typha orientalis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but decreases more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Low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promote chlorophyll synthesis in the leaves of Typha orientalis , but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subsequently falls to pre-stress levels. In contrast,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cause a certain inhibition to generate chlorophyll. Meanwhi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lver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tissues increase with the exposure of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and they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posure of concentrations of AgN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 wetland plants Typha orientali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tioxidase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硫酸锌和AM真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帅 刘雪琴 +1 位作者 王发园 苗艳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615-4622,共8页
纳米氧化锌(Zn O)是应用最为广泛但具有一定生物毒性的金属型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之一,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能改善宿主植物矿质营养和增强宿主植物抗逆性,但纳米Zn O和其他锌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以及AM真菌... 纳米氧化锌(Zn O)是应用最为广泛但具有一定生物毒性的金属型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之一,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能改善宿主植物矿质营养和增强宿主植物抗逆性,但纳米Zn O和其他锌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以及AM真菌对其生物效应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单一或复合施加纳米Zn O、ZnSO_4(500mg·kg^(-1))时接种AM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 BEG 167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Zn O对AM真菌侵染和玉米植株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表现出植物毒性,且与同浓度(500 mg·kg^(-1))下的ZnSO_4作用类似.与非菌根对照相比,接种AM真菌降低了玉米植株的Zn含量或Zn吸收量,且在复合处理中对玉米生长表现出较好的促生作用.结果首次表明,纳米ZnO与ZnSO_4在生物毒性上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而接种AM真菌在二者复合污染时对玉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重金属 丛枝菌根真菌 植物毒性 人工纳米颗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