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腭裂大白鼠腭成形术松驰切口区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洪章 傅豫川 +5 位作者 刘恭奇 胡颂柏 王世平 东耀峻 李宏礼 张国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3-74,共2页
本研究观察了人工腭聘裂大白鼠幼鼠行腭成形术后松驰切口区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松弛切口区由瘢痕组织所修复,其中胶原纤维穿入腭骨及齿槽骨中,牙周韧带排列紊乱,血管数量减少,分布紊乱,腭骨及齿槽突均有骨吸收现象。根据本实... 本研究观察了人工腭聘裂大白鼠幼鼠行腭成形术后松驰切口区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松弛切口区由瘢痕组织所修复,其中胶原纤维穿入腭骨及齿槽骨中,牙周韧带排列紊乱,血管数量减少,分布紊乱,腭骨及齿槽突均有骨吸收现象。根据本实验结果,推测腭成形术松弛切口区瘢痕形成是影响上颌骨及其牙列正常发育重要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腭裂 腭成形术 松弛切口 组织学观察 大白鼠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聚乳酸复合物对人工腭裂上颌骨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韩冰 李树全 韩雪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腭裂患者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先天因素,探讨腭裂手术中,骨形成蛋白复合物人工骨的移植对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实验大白鼠为对象,制作腭部中缝处骨质缺损模型,以生物吸收降解材料聚乳酸作为载体、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作为骨... 目的:探讨影响腭裂患者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先天因素,探讨腭裂手术中,骨形成蛋白复合物人工骨的移植对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实验大白鼠为对象,制作腭部中缝处骨质缺损模型,以生物吸收降解材料聚乳酸作为载体、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作为骨形成材料复合移值,观察大白鼠头颅三维方向生长及局部组织学情况。结果:①在B组腭中缝处可见散在、不规则点、片状新生骨的阻射影;②重组人骨形成蛋白—聚乳酸复合物植入组(B)术后4周时,可见新生软骨生成量增加、成板层状。③统计学检验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N组、B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失去鼻中隔软骨对上颌骨生物性牵制推动力,以及失去腭中缝处向外横向扩张的软骨成骨能力,是导致腭裂(除外软腭裂)时上颌骨发育不良的内在重要因素。②腭裂手术中,人工骨的移植只能部分对抗中缝处无骨性结构带来的颌周软组织对上颌骨弓的向中线挤压作用,但不能完全阻抑上颌骨在腭裂时先天性、内在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腭裂 上颌骨发育 重组入骨形成蛋白-聚乳酸复合物
下载PDF
牵引成骨修复人工腭裂的远期效果和对颌面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梁立民 柳春明 +1 位作者 熊军 侯敏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 观察持续弹力牵引成骨技术修复人工腭裂的远期效果和对颌面部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 6个月龄杂种犬制备腭裂模型 ,以腭裂牵引器牵引两侧切骨后的腭骨板修复腭裂 ,达到预期效果后 ,继续饲养至 12个月龄。观察治疗效果 ,采用头颅... 目的 观察持续弹力牵引成骨技术修复人工腭裂的远期效果和对颌面部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 6个月龄杂种犬制备腭裂模型 ,以腭裂牵引器牵引两侧切骨后的腭骨板修复腭裂 ,达到预期效果后 ,继续饲养至 12个月龄。观察治疗效果 ,采用头颅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牵引治疗期间实验组裂隙逐渐缩小 ,2~ 3周裂隙后部关闭。观察期间无复裂、呼吸道狭窄等并发症。实验组腭骨水平板长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平均延长 4 75mm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 0 1) ;两组动物面长度、高度、宽度、腭骨水平板宽度和垂直板间距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应用持续弹力牵引成骨修复腭裂疗效稳定 ,对颌面部结构无明显影响。腭裂牵引器设计合理 ,在牵引腭骨板成骨的同时 ,具有稳定上颌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腭裂 颌面部 持续弹力牵引成骨技术 动物模型 上颌骨 腭裂牵引器 先天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