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仪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造瘘血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任凤如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45-0048,共4页
观察超声诊断仪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造瘘血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血管通畅性的评估和血管并发症检测的临床价值。人工动静脉造瘘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途径,超声诊断技术能够无创且实时地评估造瘘血管的功能状态,以便及... 观察超声诊断仪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造瘘血管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血管通畅性的评估和血管并发症检测的临床价值。人工动静脉造瘘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途径,超声诊断技术能够无创且实时地评估造瘘血管的功能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从而提高透析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在人工动静脉造瘘术后接受超声诊断仪评估血管状况,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临床检查。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进行血管通畅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的评估。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血流速度、内径和血管壁厚度等参数,同时记录各类并发症(如血栓形成、狭窄等)发生情况,并分析两组数据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7.8%、93.3%和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1%、86.7%和8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血栓形成发生率为8.9%,狭窄发生率为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和15.6%(P<0.05)。超声检测的血流速度、内径和血管壁厚度等参数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诊断仪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造瘘血管评估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能够有效提高造瘘血管的通畅率,降低血栓和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透析治疗的质量。该技术操作简便、无创性强,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超声诊断 人工动静脉 血管通畅性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临床效果观察
2
作者 温穗溱 潘玉金 +2 位作者 许元文 李影花 王饶萍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超声... 目的评价改良尿激酶溶栓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发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血透套管针,抽吸血栓及采用改良方法推注尿激酶。统计并发症情况及人工血管再通率。结果22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使用血透套管针抽取部分血栓并顺利推注尿激酶,术后均能扪及震颤及搏动,4例溶栓失败,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溶栓成功率84.62%(22/26)。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发生急性闭塞时,在超声引导下使用透析套管针行尿激酶溶栓,并采用改良的尿激酶推注方法,人工血管复通率较高,减少了尿激酶用量,且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透套管针 尿激酶溶栓 人工血管动静脉 血栓形成 动静脉闭塞
下载PDF
品管圈模式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稂芬 何金云 杨敏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模式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患者分为活动前(对照组)和活动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健... 目的探讨品管圈模式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患者分为活动前(对照组)和活动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模式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依从性、术后并发症(人工血管栓塞)发生率、二次通畅率、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依从性观察组为96.9%,对照组为73.8%,目标达成率为109.1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人工血管栓塞)发生率下降,二次通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上升。活动前后两组患者健康教育依从性、并发症(人工血管栓塞)发生率、二次通畅率、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模式对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二次通畅率,减少人工血管栓塞发生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植入动静脉造瘘 健康教育 品管圈
下载PDF
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付强 庄永青 郭晓静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800-2801,共2页
目的 探讨人工血管在建立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对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人工血管移植肱动脉-肘静脉造瘘术建立血液透析通路,观察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随访8~15个月,1例造瘘术后2个月内反复出现血栓形成,归于失败,1例术后远端... 目的 探讨人工血管在建立血液透析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对3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人工血管移植肱动脉-肘静脉造瘘术建立血液透析通路,观察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随访8~15个月,1例造瘘术后2个月内反复出现血栓形成,归于失败,1例术后远端肢体肿胀明显,被迫将人工血管取出,3例在术后1年出现血栓,取栓后恢复通畅,其余所有患者动静脉吻合口通畅,血流量充足.结论 在自身无可供血管进行造瘘时,采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 人工血管移植术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1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5
作者 桂小珊 李庆超 于丽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177-1181,共5页
一例血液透析患者上肢自体血管资源耗尽后,为维持血液透析,建立下肢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的术前、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情况,为临床建立下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 血液透析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及术后闭塞的治疗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巍巍 刘昌伟 +3 位作者 刘暴 叶炜 陈宇 姜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评估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透析通路的通畅率,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7... 目的评估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透析通路的通畅率,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7±17.6)个月(8~78个月)。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1年初级通畅率为70.0%,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0.0%;2年初级通畅率为56.7%,累积次级通畅率为80.0%。术后并发症包括人工血管初期闭塞13例(43.3%),静脉端吻合口狭窄1例(3.3%),人工血管感染2例(6.7%),肢体肿胀10例(33.3%)。共行修复手术24例次,包括单纯取栓术12例次,取栓加人工血管补片静脉端吻合口成型4例次,同时行动静脉端吻合口成型2例次,吻合口球囊扩张2例次,取栓失败后再次于对侧肢体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1例次,人工血管取出3例次。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自身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期患者重要的透析备选途经,针对不同病因治疗人工血管闭塞可延长人工血管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血液透析 动静脉
下载PDF
人工血管移植行动静脉造瘘术的护理
7
作者 马翠琴 胡艳伟 郝瑞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07-1407,共1页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 血液透析 护理
下载PDF
自体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伟强 杨铁城 +1 位作者 余林权 刘冠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 探讨自体血管移植进行动静造瘘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7月对 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大隐静脉移植 ,进行前臂的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4 7~ 7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 2例 ,糖尿病肾... 目的 探讨自体血管移植进行动静造瘘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7月对 7例肾功能衰竭患者选择大隐静脉移植 ,进行前臂的动静脉造瘘术。其中男 3例 ,女 4例 ,年龄 4 7~ 76岁。慢性肾小球肾炎 2例 ,糖尿病肾病 5例。手术选择血管较粗直的大隐静脉 ,将大隐静脉在前臂内侧行直线或 U形搭桥 ,进行桡动脉或肱动脉与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吻合。 结果 术后随访 15~ 32个月 ,动 -静脉瘘管均获成功 ,全部患者均能在临床定期进行血液透析 ,无假性动脉瘤形成。 结论 自体血管移植动 -静脉造瘘术是一种手术操作简便、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和符合临床需要的方法 ,能够弥补血管造瘘术失败或前臂无血管造瘘的动 -静脉造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管移植 动静脉 临床应用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和大隐静脉内瘘术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斌 符伟国 +5 位作者 郭大乔 蒋俊豪 杨珏 范隆华 史振宇 王玉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68-470,共3页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3月 ,47例尿毒症患者 ( 4 9肢 )接受肱动脉 -头静脉人工血管内瘘术和动脉 -大隐静脉内瘘术。其中 40例行肱动脉 -头静脉人工血管内瘘术 ( 4 1肢 ) ,7例行股动脉 -大隐静脉内瘘术 ( 8肢 )。人工血管内瘘组围手...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3月 ,47例尿毒症患者 ( 4 9肢 )接受肱动脉 -头静脉人工血管内瘘术和动脉 -大隐静脉内瘘术。其中 40例行肱动脉 -头静脉人工血管内瘘术 ( 4 1肢 ) ,7例行股动脉 -大隐静脉内瘘术 ( 8肢 )。人工血管内瘘组围手术期 4例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 ,死亡 1例。平均随访 3 4个月 ( 6~ 70个月 ) ,1年初始通畅率为 82 .9% ,再手术通畅率为 95 .1% ;2年初始通畅率为 67.3 % ,再手术通畅率为 78.4%。初始通畅时间最长的为 75个月 ,最短的为 1个月。大隐静脉内瘘组 8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平均随访 13个月 ( 2~ 3 9个月 ) ,1例因脑出血于术后 2个月死亡。 1例术后 6个月血栓形成 ,再行对侧下肢大隐静脉内瘘术至今 3 3个月 ,内瘘通畅。其余 5例均通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和下肢大隐静脉内瘘术虽有操作复杂、创伤相对较大等缺点 ,但可以作为传统方法的重要补充 ,为一部分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持久的血透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外科学 静脉/外科学 大隐静脉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 被引量:43
10
作者 郭相江 赵意平 +4 位作者 施娅雪 叶猛 孙敏莉 张皓 张纪蔚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总结尿激酶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采用人工血管动脉端输液针局部穿刺,尿激酶微量泵持续灌注溶栓作为首选措施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结果共观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20... 目的总结尿激酶溶栓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采用人工血管动脉端输液针局部穿刺,尿激酶微量泵持续灌注溶栓作为首选措施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结果共观察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20例,男性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1.42±13.30)岁。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建立时间1月~8年。急性血栓形成病程1h~6d。溶栓成功14例,溶栓失败6例,成功率70%。平均溶栓时间为(10.73±5.94)h,平均尿激酶溶栓剂量为(81.75±40.01)万U。溶栓成功率与静脉流出道状态显著相关。结论尿激酶直接注射溶栓治疗简便、安全、有效,使进一步球囊扩张成为可能,并减少临时血液透析插管及手术重建及其相关并发症,可作为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动静脉 溶栓 尿激酶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 被引量:11
11
作者 袁丽萍 曾海鸥 +3 位作者 林茴 伍强 陈圳炜 杨铁城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因上肢血管耗竭不能建立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股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 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1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股部股(浅)动脉-大隐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对... 目的:探讨因上肢血管耗竭不能建立血管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通过建立股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 方法: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1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股部股(浅)动脉-大隐静脉人工血管移植内瘘术,对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且无并发症,术后内瘘通畅,血液透析时血流量>230 ml/min.所有患者随访3~34月,除1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血栓形成,取栓成功,半年后再次堵塞取栓失败后改留置右侧颈内静脉半永久导管维持透析.1例血清肿形成大半年后行手术清除,未影响内瘘使用.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率、收缩压、血磷、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是内瘘血栓形成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上肢血管条件无法行人工血管移植的尿毒症患者,选择股部人工血管移植作为新的血管通路,是有效实用的方法.减少超滤率、预防透析低血压、控制高黏滞血症及高磷血症可减少内瘘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患者 股部 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 血液透析
下载PDF
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28
12
作者 赵意平 郭相江 +5 位作者 施娅雪 梁卫 陈佳佺 张皓 张纪蔚 张柏根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总结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仁济医院血管外科应用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的治疗效果,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自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共计治疗24例病例,男... 目的总结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仁济医院血管外科应用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的治疗效果,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自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共计治疗24例病例,男7例,女17例,平均年龄65.9±14.6岁。病变部位人工血管静脉吻合口狭窄占60%,人工血管内狭窄占33.4%。球囊扩张技术成功率100%,扩张压力10~18atm,无出血等并发症。6个月血透通路初级通畅率75%。术后6个月狭窄部位初级通畅率为69.8%±9.5%,初级辅助通畅率分别为91.3%±5.9%。结论高压球囊是提高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变球囊扩张术技术成功率的保障,尤其是人工血管内的狭窄。但是术后通畅率的提高,有赖于加强术后访视以及更多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动静脉 球囊扩张术 高压球囊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业莹 李家燕 +2 位作者 黄玲 张海敏 陈启曦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例AVG患者实施术后护理、日常护理、透析中护理,观察患者AVG穿刺成功率及使用通畅情况。结果:9例患者在本院治疗与使用AVG,术后3个月内9例患者血管通畅率100%,透析时...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例AVG患者实施术后护理、日常护理、透析中护理,观察患者AVG穿刺成功率及使用通畅情况。结果:9例患者在本院治疗与使用AVG,术后3个月内9例患者血管通畅率100%,透析时血流量200 ml/min以上,满足透析要求。血栓形成导致失功3例(33.33%),1例AVG术后1个月因脑出血死亡退出,其他5例AVG功能良好继续使用。穿刺AVG 1175例次,穿刺成功1134例次(96.51%)。结论:在AVG护理及管理实践中,将AVG的术后护理、使用中严格规范操作与管理、患者健康教育及并发症的管理与预防联合管理,提高了AVG穿刺成功率及AVG使用通畅率,可有效延长AVG使用寿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 护理
下载PDF
158例次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与长期通畅率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超 傅麒宁 +4 位作者 冉坤 胡良柱 董俊秀 石勇胜 刘杨东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AVG)的长期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本中心行AVG术的15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和统计术后初级通畅率、辅助初级通... 目的评价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AVG)的长期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6年7月在本中心行AVG术的15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和统计术后初级通畅率、辅助初级通畅率及次级通畅率。结果本组患者共建立158例次AVG,技术成功率为100%。围术期死亡率为0,平均随访时间18.9(3~56)个月。初级通畅期平均13.6(1~37)个月,1年初级通畅率为72.13%,1年辅助初级通畅率为83.61%,1年次级通畅率为98.36%。2年初级通畅率为43.10%,2年辅助初级通畅率为44.83%,2年次级通畅率为93.10%。随访期间内,149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3.2周左右消退。55例患者发生内瘘狭窄(121例次),38例患者血栓形成(61例次)。38例患者和15例患者分别出现Ⅰ期和Ⅱ期窃血综合征。假性动脉瘤4例,感染2例。结论 AVG术后并发症整体可控,经过积极处理也具有较高的次级通畅率,是无法建立AVF时重要的替代选择。但是AVG长期初级通畅率目前并不高,随访维护成本较高,AVG术前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告知,使其对AVG有合理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血管 动静脉
下载PDF
人工动静脉内瘘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血管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莉 高菡静 +4 位作者 钱胜利 张俊 叶艺 李延 王晓静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79-280,共2页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前提.多项研究指南均认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第一选择.本组总结我院70例头静脉和桡动脉内瘘手术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建立和维持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前提.多项研究指南均认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第一选择.本组总结我院70例头静脉和桡动脉内瘘手术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术前、术后头静脉、桡动脉内径及血流量,旨在了解术前超声在选择适宜的吻合动静脉,评价动静脉内瘘血流情况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 人工动静脉 术前超声 血管通路 应用 自体动静脉 价值 透析患者
下载PDF
医联体模式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延续护理实践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红芳 许秀君 +4 位作者 贾艳清 沈华娟 蒋家翔 周美玲 沈晓刚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5期1690-1693,共4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延续护理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10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延续护理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10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医联体模式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延续护理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干预36个月后,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评价,并比较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二期通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中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实施自我护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分别为56.0%和10.0%,对照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分别为22.0%和4.0%,观察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模式 人工血管 动静脉 延续护理
下载PDF
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国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对照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方法治...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对照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UN、Cr、Ccr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BUN、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Ccr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造瘘术治疗效果更加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移植动静脉 慢性肾功能衰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覆膜支架及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甄雅南 张建彬 +9 位作者 郑夏 陈洁 马博 刘晓鹏 秦红云 杨煜光 王非 叶志东 刘鹏 樊雪强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56-259,264,共5页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与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失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AVG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根据治疗方法的...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与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失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中日友好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3例AVG失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覆膜支架组(20例)和球囊扩张组(23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围术期及术后30天的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覆膜支架组的6个月及12个月一期通畅率均明显高于球囊扩张组(6个月:60.00%vs 30.34%,P=0.034;12个月:20.00%vs 0%,P=0.005)。覆膜支架组6个月辅助一期通畅率优于球囊扩张组为(70.00%vs 34.78%,P=0.019)。两组6个月及12个月的二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100%vs 100%,P=0.999;12个月:90.00%vs 95.65%,P=0.491。覆膜支架组12个月的通路功能指数高于球囊扩张组(6.90±2.71 vs 4.96±1.15,P=0.003)。结论球囊扩张后植入覆膜支架治疗AVG失功与单纯球囊扩张相比,可以明显提高6个月及12个月的一期通畅率,但对AVG是否应常规进行监测及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动静脉 覆膜支架 球囊扩张
下载PDF
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龚娜 王静 +1 位作者 杨琼 熊世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6期1493-149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同时在治疗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9例手术病例中,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8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经静脉途径高压球囊行球囊扩张术治疗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病例,同时在治疗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9例手术病例中,8例获得成功,成功率88.9%;成功病例3个月通畅率达87.5%。手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手术成功后恰当的护理及良好的穿刺技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途径 高压球囊 人工血管动静脉 护理
下载PDF
人工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术后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金玲 张智辉 +1 位作者 艾文佳 林少芒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171-172,共2页
目的总结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35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内血管通畅率100%,3个... 目的总结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手术,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35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内血管通畅率100%,3个月后血栓形成3例,6个月后血栓形成5例,均行手术取栓术,术后血管通畅。2例感染患者经治疗痊愈。3周后均可在人工血管进行临床穿刺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通路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或无法再做自体血管造瘘的患者是非常理想的一条血液透析通路,而术后早期需要做好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后期则需要医护患三方共同协作对其进行维护,保证其通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动静脉 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