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彭州人工马尾松林中枹栎果实大小特征的分析
1
作者 郭强 黎云祥 +1 位作者 权秋梅 曾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14-319,共6页
以四川省彭州市桂花镇境内一处人工马尾松林中的枹栎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个体所产生的果实的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果实长度,宽度及长宽比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枹栎个体产生的果实间有明显差异(p<0.01),枹栎果实大小有较大的... 以四川省彭州市桂花镇境内一处人工马尾松林中的枹栎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个体所产生的果实的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包括果实长度,宽度及长宽比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枹栎个体产生的果实间有明显差异(p<0.01),枹栎果实大小有较大的变异,果实平均长度和平均宽度分别为(1.85±0.24)cm和(0.93±0.15)cm,变异幅度分别是5.7%和2.3%;果实长宽比为2.01±0.25,变异幅度为6.1%.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枹栎果实的各性状指标与其母株的长度和胸径没有相关性(p>0.05),枹栎果实大小性状的变异与其在群落中的更新策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州 人工马尾松林 枹栎 果实性状 变异
下载PDF
彭州人工马尾松林林隙干扰特征
2
作者 申建红 刘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74-179,共6页
本文对彭州人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林隙的一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设置三条样线总长3.5km,调查到82个林隙.结果表明:75.61%的冠林隙(CG)分布在20-80m2之间,其中以40-60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23.00%;扩展林隙(EG)大... 本文对彭州人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林隙的一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设置三条样线总长3.5km,调查到82个林隙.结果表明:75.61%的冠林隙(CG)分布在20-80m2之间,其中以40-60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23.00%;扩展林隙(EG)大小多在60-200m2之间,占87.80%,其中150-200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28.74%.林隙的线状密度为23.42个.km-1.不同调查样点林隙的分布格局不同.林隙形成最主要的方式为人为砍伐,比例高达71.46%.林隙的形成木主要是马尾松,占81.29%.林隙形成木的径级主要介于10-25 cm之间,各林隙的形成木在不同径级中株数分配比例不同.65.84%的林隙是由2-5株形成木所形成,平均每个林隙的形成木为5.09株,每株形成木所能形成CG的面积为10.02m2,EG的面积为25.53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形成方式 人工马尾松林 彭州
下载PDF
人工马尾松林分按胸径定量间伐的探讨
3
作者 陈火春 《华东森林经理》 1991年第1期23-24,50,共3页
随着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营林中定量间伐技术愈来愈得到重视,也很容易为林业生产者所接受。人工造林达到郁闭后,林分之间便会出现强烈的分化现象,而且密度越大,分化越强烈,需要进行合理间伐,调节林分密度,促进林分速生丰产。但以多大的... 随着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营林中定量间伐技术愈来愈得到重视,也很容易为林业生产者所接受。人工造林达到郁闭后,林分之间便会出现强烈的分化现象,而且密度越大,分化越强烈,需要进行合理间伐,调节林分密度,促进林分速生丰产。但以多大的强度来进行间伐,很多地方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只是凭林业工人的生产经验,盲目性大,因此有必要找出一个可供生产者参考的统一标准。这里就马尾松人工林定量间伐的标准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间伐 马尾松 马尾松人工 业工人 生产经验 间伐强度 经营 分化现象 冠径
下载PDF
近自然化改造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磷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覃慧婷 颜金柳 +6 位作者 黄海梅 李佳君 向明珠 李昌航 黄雪蔓 招礼军 尤业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8-1231,共14页
有机磷(Po)是土壤磷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土壤团聚体Po分布特征的影响,该研究以南亚热带的马尾松纯林(PP)和近自然化改造后的马尾松-阔叶树种混交林(CP)为对象,采集0~10 cm土样后利用干筛法将其筛分为>... 有机磷(Po)是土壤磷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土壤团聚体Po分布特征的影响,该研究以南亚热带的马尾松纯林(PP)和近自然化改造后的马尾松-阔叶树种混交林(CP)为对象,采集0~10 cm土样后利用干筛法将其筛分为>2 mm、0.25~2 mm和<0.25 mm三部分粒径团聚体,并测定原土及各粒径团聚体中各Po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含量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表明:(1)CP的土壤Po组分与PP相比发生了变化,高稳定性有机磷(HRO-P)和中度活性有机磷(MLO-P)在原土以及各团聚体径级中均显著高于PP(P<0.05),而活性有机磷(LO-P)和中度稳定性有机磷(MRO-P)在CP和PP中并无显著差异,PP和CP各组分Po在原土和各团聚体径级中无明显变化规律。(2)各形态Po在PP中占比大小为HRO-P>MRO-P>MLO-P>LO-P,而在CP中为HRO-P>MLO-P>MRO-P>LO-P。(3)CP中的MBP含量和ACP活性在原土及各团聚体径级中均显著高于PP,并且随着团聚体径级的减小,ACP活性上升。(4)冗余分析发现,土壤有效磷(AP)、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MBP和全氮(TN)为土壤Po组分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认为,近自然化改造有利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中磷的积累与转化,该研究结果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 土壤团聚体 有机磷组分 近自然化改造 亚热带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异龄混交改造对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5
作者 黄海梅 颜金柳 +5 位作者 李佳君 向明珠 李昌航 廖树寿 黄雪蔓 尤业明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38,共12页
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是表征土壤养分限制状况和评估微生物养分需求的关键指标。因此,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引入一种或多种阔叶树种异龄混交改造对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本研究以马尾... 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是表征土壤养分限制状况和评估微生物养分需求的关键指标。因此,为探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引入一种或多种阔叶树种异龄混交改造对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本研究以马尾松人工纯林(PP)、马尾松/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异龄混交林(MP)、马尾松/多树种异龄混交林(MMP)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类型下原土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碳(C)、氮(N)、磷(P)循环相关的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等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冗余分析(RDA)确定影响土壤酶活性及酶化学计量比的最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异龄混交改造显著改变了土壤酶活性,表现为MP和MMP均显著高于PP,但MP和MMP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酶活性在微团聚体(<0.25 mm)中最高;②凋落物量、细根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与酶活性、酶化学计量比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冗余分析发现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全氮(TN)、全磷(TP)、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微生物生物量碳磷比(MBC∶MBP)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驱动因子,而TN、MBC和硝态氮(NO_(3)^(-) N)是影响酶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子;③PP、MP和MMP土壤酶C∶N∶P自然对数比分别为1.20∶1.03∶1、1.17∶1.07∶1和1.16∶1.04∶1,表明3种林分的土壤微生物均对C需求较高,微生物生长代谢容易受C限制,而异龄混交改造能有效缓解林分土壤的C限制。综上,马尾松人工林引入阔叶树种可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和改善土壤质量,但在经营过程中需注意适当增施氮肥以维持其高效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 阔叶树种 异龄混交改造 土壤酶活性 酶化学计量比 养分限制
下载PDF
鄂中丘陵区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
6
作者 陈会玲 勾蒙蒙 +5 位作者 刘常富 雷蕾 胡建文 朱粟锋 斛如媛 肖文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5-1533,共9页
为深入了解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采用“空间代时间”法在鄂中丘陵区选取不同林龄(5、12、28、37、56 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样地,通过分析林下灌草层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Simpson... 为深入了解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采用“空间代时间”法在鄂中丘陵区选取不同林龄(5、12、28、37、56 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样地,通过分析林下灌草层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Simpson优势度和Pielou均匀度及土壤(0-10 cm)理化性质的差异及彼此间的相关性,探索土壤理化性质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龄灌草层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灌木层植物多样性随林龄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28 a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分别高于5 a的92.02%和86.67%;草本层各植物多样性随林龄的增加而先减后增,5 a显著高于其他林龄。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Simpson优势度和Pielou均匀度显著高于草本层(5 a除外)。不同林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pH、含水量、全量养分和速效钾含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先减后增,pH、全磷和全钾含量在5 a显著高于其他林龄。有机碳与碱解氮随林龄的增加而先增后减,37 a的显著高于5、12和28 a的。不同林龄马尾松林下灌草层植物多样性与pH、全磷和全钾含量显著相关。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分别解释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89.1%和78.5%。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增加全磷含量可提高草本层植物多样性,pH、全磷、全钾和林分密度可调控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综上,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全磷是调控该地区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加强磷肥的管理可提升林下植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鄂中丘陵区
下载PDF
黔中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含量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娜 杨光能 +3 位作者 周华 丁访军 杨永艳 彭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5,共11页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阶段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林合理利用土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时空替代法,以黔中不同发育阶段(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 【目的】探讨不同发育阶段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为马尾松人工林合理利用土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时空替代法,以黔中不同发育阶段(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团聚体粒径分组对0~80 cm土层内团聚体的质量分数、稳定性(平均质量直径MWD、平均几何直径GMD)、C、N含量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发育阶段0~80 cm土层内团聚体质量分数均表现为大团聚体(45.57%~91.20%)>微团聚体(7.24%~32.87%)>粉黏团聚体(1.09%~21.56%),大团聚体质量分数整体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则升高,在发育的后期大团聚质量分数较低,而微团聚体和粉黏团聚体则相反;2)不同发育阶段0~80 cm土层内MWD和GMD的范围分别为0.57~1.04和0.30~0.92 mm,团聚体稳定性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在幼龄林至近熟林阶段无显著差异,在成熟林阶段显著降低,在过熟林阶段有一定升高;3)不同发育阶段大团聚体、微团聚体、粉黏团聚体C、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8.47~32.61、1.20~1.98、21.99~38.42、1.12~1.80、14.49~29.39和0.94~2.45 g·kg^(-1),各团聚体C、N基本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C、N随正向发育先升高后降低,粉黏粒团聚体C降低,N则呈现波动的趋势;4)大团聚体质量分数、各团聚体C、N分别与MWD和GMD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同一团聚体C与N之间、不同团聚体C与C、C与N、N与N之间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黔中马尾松人工林发育的后期,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对养分的固持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养分 马尾松人工 土壤结构 粒径分组
下载PDF
广西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玉凤 莫燕华 +1 位作者 秦佳双 马姜明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6,共11页
为阐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林龄生态系统碳汇机制以及固碳能力的差异,本研究基于样地调查,选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立地条件大致相似、不同林龄(6、19、32、58 a)的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收获法和建立各器... 为阐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不同林龄生态系统碳汇机制以及固碳能力的差异,本研究基于样地调查,选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立地条件大致相似、不同林龄(6、19、32、58 a)的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依据收获法和建立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的方法估测生物量,采集0-6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生态系统各层次的有机碳含量,以此估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灌木层、凋落物层和根系有机碳含量均呈增加趋势,而草本层则相反,各层次有机碳含量整体表现为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根系;其生态系统碳储量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过熟林显著提高了144.14%,其中,乔木层、凋落物层、根系和土壤层碳储量的变化规律与生态系统一致,而灌木层和草本层则相反;植被层碳储量贡献率提高,而土壤层碳储量贡献率下降,凋落物层无明显变化;年净固碳量以幼龄林和中龄林较高,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固碳能力较强,具有相对较高的生物生产力水平。近自然恢复可进一步提升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的碳固持能力,提高植被层生物量和土壤碳含量、增强土壤固碳能力、优化森林结构、维持较高生产力和降低人为干扰等是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 生态系统 碳储量 分配格局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研建及应用研究
9
作者 李宇昊 牛青云 孟京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不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固碳释氧,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抚育间伐,调控林分密度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而当前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存在“定性”不“...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不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固碳释氧,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抚育间伐,调控林分密度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而当前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存在“定性”不“定量”的问题,制约着经营目标的实现。本研究拟构建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实现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过程中的精准化。[方法]首先,以湖南省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清查)数据,以Reineke自然稀疏模型为基础,构建湖南省马尾松基本密度控制图。其次,将碳储量等高线加入到基本密度控制图上,构建了碳储量密度控制图,增加了以碳储量调控为目标的密度调控功能。再次,基于所构建的密度控制图,以湖南慈利县为例,对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合理性进行诊断,生成密度诊断图,并提出相关经营建议。[结果]湖南省慈利县(1)绝大部分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高于合理密度区间,林木对有限的光照、温度、水分等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竞争,甚至有些林分会产生严重的自然枯死现象,亟待开展抚育间伐,降低林分密度;(2)少部分林分位于合理密度区间范围内,此时的林分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林木个体之间处于互相促进的状态;(3)少部分林分密度低于最优密度下限,此时的林地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林地资源的浪费,亟待开展林下补植作业。[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马尾松林分密度控制图,能够精准指导森林抚育,此外还能够对森林经营单位的林分密度合理性进行诊断,形成林分密度诊断图,进而为合理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 Reineke自然稀疏 马尾松碳储量密度控制图 密度诊断图
下载PDF
贵州脆弱生态区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养分含量
10
作者 刘讯 石燕 +4 位作者 姚思雨 王娑娑 丁波 张运林 武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13,共10页
【目的】分析贵州脆弱生态区不同龄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特征,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设置马尾松人工林中龄林样地3个、近熟林样地5个、成过熟林样地3个,用湿... 【目的】分析贵州脆弱生态区不同龄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特征,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设置马尾松人工林中龄林样地3个、近熟林样地5个、成过熟林样地3个,用湿筛法获得不同粒径的土壤团聚体,计算其质量分数、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并测定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全磷(TP)含量。【结果】1)三个龄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质量分数均随粒径减小而减少(P<0.05),而MWD和GMD在不同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马尾松人工林龄组的增长,土壤团聚体SOC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中龄林SOC含量显著高于近熟林和成过熟林(P<0.05),TN含量逐渐积累,近熟林和成过熟林TN含量显著高于中龄林(P<0.05),而TP含量逐渐消减,中龄林TP含量显著高于近熟林和成过熟林(P<0.05);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减小,团聚体SOC含量逐渐增加,黏粉粒和微团聚体中SOC含量显著高于大团聚(P<0.05),TN含量逐渐下降,大团聚体中TN含量显著高于黏粉粒(P<0.05)。3)大团聚体SOC含量及微团聚体TP含量与大团聚体分布、黏粉粒分布、MWD、GMD均表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微团聚体SOC含量与大团聚体分布、黏粉粒分布、MWD、GMD均表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马尾松人工林龄组变化影响了土壤团聚体的分布和团聚体养分含量变化,且团聚体养分含量与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本研究可获得贵州脆弱生态区马尾松人工林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养分的基础数据,对于该区域人工林土壤结构和抗侵蚀功能评价与森林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 团聚体分布 团聚体稳定性 团聚体养分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龄组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1
作者 武燕 李歆玉 +4 位作者 张奕婷 丁波 张运林 符裕红 刘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目的】揭示喀斯特地区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林分特征、地形因子和物种多样性的响应。【方法】以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龄组(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 【目的】揭示喀斯特地区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对林分特征、地形因子和物种多样性的响应。【方法】以西南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龄组(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化学计量特征和影响因子。【结果】(1)研究区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OC、TN、T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46.92、11.22、0.21 g/kg,枯落物OC、TN、TP的化学计量比C/N、C/P、N/P平均值分别为31.31、4296.96、148.73;(2)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OC、TN含量和C/N在不同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TP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0.05),中龄林枯落物C/P、N/P均显著高于近熟林和成过熟林(p<0.05);(3)枯落物养分TN与TP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关系(p<0.001),枯落物C/N与OC和TN含量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而N/P和C/P与TP含量均存在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4)影响枯落物TP的因子是灌木层和乔木层优势度指数,影响枯落物N/P和C/P的因子包括灌木层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林分密度。【结论】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龄组间马尾松人工林枯落物TP含量、C/P和N/P具有显著差异,而乔木和灌木多样性是影响人工林枯落物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马尾松人工 枯落物 化学计量学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12
作者 邹丰虎 柴宗政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5,共11页
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可为马尾松林固碳增汇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龙岗镇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对t检验方法对比分析近自然经营10... 探究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可为马尾松林固碳增汇和可持续经营提供实践基础和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龙岗镇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对t检验方法对比分析近自然经营10余年后不同林分发展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对照林分和近自然经营林分(以下简称“经营林分”)中植被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碳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近自然经营能够改变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碳储量的占比,但是生态系统碳储量总体依然呈现土壤层>乔木层>枯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分配规律。②马尾松人工林在不同林分发展阶段生态系统碳储量均为经营林分显著大于对照林分,表明近自然经营后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能够有效提升生态系统碳储量。③植被层碳储量在中龄林阶段经营林分显著大于对照林分;枯落物层碳储量在3个林分发展阶段对照林分和经营林分无显著差异;土壤层碳储量在近熟林阶段经营林分显著大于对照林分。综上,近自然经营对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效果,后续还可以通过补植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白栎(Quercus fabri)和麻栎(Q.acutissima)等乡土阔叶树种来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林分生长和碳累积。本研究对马尾松林及其他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经营 马尾松人工 分发展阶段 生态系统碳储量
下载PDF
两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13
作者 李玉凤 郭飞 +2 位作者 莫燕华 秦佳双 马姜明 《广西林业科学》 2024年第5期577-584,共8页
为给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经营管理和较大尺度森林碳储量估算提供基础数据,以两种密度[D1(1156株/公顷)和D2(820株/公顷)]21年生马尾松林分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两种密度马尾松林分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在各层次(植被层、凋落... 为给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经营管理和较大尺度森林碳储量估算提供基础数据,以两种密度[D1(1156株/公顷)和D2(820株/公顷)]21年生马尾松林分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两种密度马尾松林分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在各层次(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中的分配。结果表明,灌木层、凋落物层和根系的平均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D1林分高于D2林分,草本层相反;生态系统各层次平均有机碳含量整体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根系。生态系统碳储量整体表现为D1林分显著高于D2林分,D1林分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比D2林分高出11.42%;D1和D2林分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之和占比均较高,分别为93.45%和94.37%,表明乔木层和土壤层为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体。D1和D2林分各层次碳储量分别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根系>灌木层>草本层和乔木层>土壤层>凋落物层>灌木层>根系>草本层。总年净生产力和总年净固碳量均表现为D1林分较高,说明D1林分对于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积极作用。一定密度范围内,采用D1密度经营马尾松人工林可有效提高植被固碳能力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碳储量 分配特征 密度 马尾松人工
下载PDF
林窗大小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14
作者 林奕飞 王博宇 赵匡记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36-41,共6页
探讨川东平行岭谷地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窗大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构建马尾松人工林合理林窗改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华蓥市东方红林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级别林窗(郁闭林下:CK,200 m^(2)小林窗:S,600 m^... 探讨川东平行岭谷地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窗大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构建马尾松人工林合理林窗改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华蓥市东方红林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级别林窗(郁闭林下:CK,200 m^(2)小林窗:S,600 m^(2)大林窗:L),2021年7~8月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系统测定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并配合使用温度及湿度探针测定气温(T)、空气湿度(M)、大气压强(P)及大气CO_(2)浓度(C_(a))。结果表明:1)与L(4.29μmol·m^(-2)·s^(-1))相比,S(5.99μmol·m^(-2)·s^(-1))对土壤呼吸速率的促进作用显著(P<0.05)。2)S形成可使气温显著增加,而L内空气湿度较CK显著降低(P<0.05)。3)与CK相比,矿质土壤呼吸速率在S内显著增加,在L内显著降低,而根呼吸速率在S、L内均显著增加(P<0.05)。4)相关分析显示,土壤呼吸与气温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0.786),回归方程拟合结果表明,气温对土壤呼吸有显著而直接的正效应,并通过改变矿质土壤呼吸和根呼吸产生间接的正效应。综上所述,小林窗形成可使川东平行岭谷地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显著增加,气温是林窗形成后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窗大小 土壤呼吸 碳排放 马尾松人工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地区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和GRSP含量特征分析
15
作者 宋雪红 郑睿 武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51-58,共8页
为科学掌握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环境特征,进而制定合理的人工林管理措施,促进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肥力恢复,选取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中龄林、近熟林和成过熟林3种龄组及土层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球囊霉... 为科学掌握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环境特征,进而制定合理的人工林管理措施,促进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土壤肥力恢复,选取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中龄林、近熟林和成过熟林3种龄组及土层变化对土壤酶活性、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二者与土壤物理性质及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1)龄组变化对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影响,0~20 cm土层4种土壤酶活性均随林龄的增加而升高,该土层马尾松人工林土壤蔗糖酶活性在中龄林、近熟林和成过熟林中分别为8.85,10.42和11.98 mg·(g·d)-1,磷酸酶活性分别为0.54,0.57和0.69 mg·(g·h)-1,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2.58,3.15和4.40 mL·(g·min)-1,成过熟林土壤蔗糖酶活性显著高于中龄林,成过熟林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中龄林和近熟林。(2)土层变化对土壤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影响,相同龄组下,中龄林和近熟林土壤磷酸酶活性表现为20~40 cm土层显著低于0~20 cm土层,分别下降29.63%和50.88%;成过熟林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20~40 cm土层显著低于0~20 cm土层25.00%。(3)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EE-GRSP和T-GRSP含量在3种龄组间大小关系均表现为中龄林>成过熟林>近熟林,其中0~20 cm土层中龄林T-GRSP含量为3.56 mg·g-1,显著高于近熟林52.14%。(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有容重、孔隙度、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而GRSP含量主要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综上,龄组变化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且土壤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GRSP含量与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在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采用马尾松人工林造林模式可以通过调整马尾松龄组构成和相应的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来促进喀斯特退化地区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恢复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马尾松人工 土壤酶活性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
下载PDF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51
16
作者 雷丽群 卢立华 +3 位作者 农友 明安刚 刘士玲 何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4-960,共7页
[目的]研究了马尾松从幼龄林至成熟林生长序列中的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丰富该区域马尾松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方法]以广西凭祥4个林龄(6、16、23、35 a)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 [目的]研究了马尾松从幼龄林至成熟林生长序列中的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丰富该区域马尾松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方法]以广西凭祥4个林龄(6、16、23、35 a)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龄选取3块林分,每个林分内设置一个400 m2的调查样地,按照0 20、20 40、4060 cm三层土层取样,采用不同林分土壤化学计量的对比实验测定土壤CNP,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LSD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4个林龄马尾松人工林0 20 cm土壤有机C、全N、全P含量分别为5.73 15.56、0.691.23、0.17 0.23 g·kg-1,是20 40 cm土层的1.51、1.31、1.06倍,40 60 cm土层的1.97、1.58、1.06倍。土壤有机C含量、全N含量均随林龄的递增先降低后增加,随土层加深持续降低;土壤全P含量在林龄和土层间均无显著性变化;林龄对土壤C∶N、N∶P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P=0.000),土层对土壤C∶P、N∶P有显著性影响(P=0.000,P=0.014)。[结论]土壤有机C、全N含量从成熟林阶段开始回升;N在不同林龄间和不同土层间的变化是土壤N∶P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壤C∶N、C∶P主要受有机C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 碳氮磷 生态化学计量
下载PDF
长沙市区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 被引量:36
17
作者 巫涛 彭重华 +1 位作者 田大伦 闫文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4034-4042,共9页
采用样方法和取样法,研究了长沙市区13年生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林木各器官平均碳含量为511.17 g/kg,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叶>干>根>皮>枝;林下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的平均... 采用样方法和取样法,研究了长沙市区13年生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含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林木各器官平均碳含量为511.17 g/kg,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为叶>干>根>皮>枝;林下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的平均碳含量分别为531.66、465.53、393.92g/kg。林地土壤层有机碳含量为9.40—24.73 g/kg,各层次碳素含量分布不均,表层(0—15cm)土壤碳素含量较高,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生态系统碳库的空间分布序列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植被层的碳储量为34.50t/hm2,占整个生态系统碳总储量的21.57%;乔木层碳储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的20.27%,占植被层碳储量的93.97%。乔木层碳储量中,树干的碳储量最高,占乔木层碳储量的65.52%,其次为根,占乔木层碳储量的19.15%,树皮最少,仅占2.10%;枯落物层碳储量为3.81 t/hm2,仅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38%;林地土壤层(0—60cm)碳储量相当可观,为121.62 t/hm2,占系统碳储量的76.05%。马尾松林年净生产力为4.88 t.hm-.2a-1,有机碳年净固定量为2.50 t.hm-.2a-1,折合成CO2的量为9.16 t.h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含量 碳储量 马尾松人工 城市 长沙
下载PDF
间伐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郝俊鹏 凌宁 +5 位作者 李瑞霞 王东 闵建刚 彭婷婷 刘娜 关庆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56,共6页
以南京溧水林场25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对象,对6年前实施了弱度(25%)、中度(45%)、强度(65%)间伐的各处理样地土壤酶活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间伐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不同间伐强度对土壤酶的提升效果不同。... 以南京溧水林场25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为对象,对6年前实施了弱度(25%)、中度(45%)、强度(65%)间伐的各处理样地土壤酶活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间伐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不同间伐强度对土壤酶的提升效果不同。弱度间伐在10月和12月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提升效果最明显,在12月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提升效果最明显,其余以中度间伐的提升效果较为明显。对2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而言,中度间伐可提高林地土壤酶活性,促进马尾松对林地养分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 间伐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人工林马尾松木材性质的变异 被引量:16
19
作者 骆秀琴 姜笑梅 +2 位作者 殷亚方 李贻铨 汪炳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3,共6页
本文研究了广西人工林马尾松木材性质的变异及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结果表明 ,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年龄在 14  16a ,解剖性质在径向上的变异规律为 :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胞壁率、胞腔直径、胞壁厚、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晚材壁... 本文研究了广西人工林马尾松木材性质的变异及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差异。结果表明 ,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分界年龄在 14  16a ,解剖性质在径向上的变异规律为 :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胞壁率、胞腔直径、胞壁厚、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晚材壁腔比是自髓心向外呈递增趋势 ,管胞比量和晚材率为递减趋势 ,早材壁腔比和早材腔径比则近似于一条直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树脂道比量、胞壁率、胞壁厚、管胞长度和管胞宽度 ,幼龄材与成熟材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5项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均为成熟材高于幼龄材 ,且均达差异显著水平。木材性质间的相关分析表明 :木材基本密度与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射线比量、树脂道比量、胞壁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木材气干密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马尾松 木才性质 幼龄材 成熟材 材性变异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根呼吸的季节变化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凡 王光军 +3 位作者 田大伦 闫文德 项文化 梁小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41,共6页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长沙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壕法研究马尾松群落去除根系后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处理的土壤呼吸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29~3.19,...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长沙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壕法研究马尾松群落去除根系后土壤呼吸速率动态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处理的土壤呼吸年变化范围分别为0.29~3.19,0.25~2.33μmol·m-2s-1,年均分别为1.56,1.03μmol·m-2s-1。去除根系土壤呼吸速率比对照降低12.2%~55.1%,根呼吸年均贡献率为28.3%。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速率与5cm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显著指数相关,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2.10和1.82,估算出根呼吸的Q10值为2.94。马尾松群落和去除根系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湿度之间相关关系均不显著(P﹥0.05),但根呼吸与土壤湿度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P=0.0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 土壤呼吸 根系呼吸 贡献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