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进展
1
作者 李竹 王嫣 +1 位作者 周雯静 王海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72-2176,共5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是困扰众多临床学者的一大难题。为改善MIRI预后众多学者致力于其机制的研究,发现线粒体与MIRI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功...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是困扰众多临床学者的一大难题。为改善MIRI预后众多学者致力于其机制的研究,发现线粒体与MIRI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功能受损,能量代谢障碍在MIRI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综述旨在阐述MIRI中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的变化及其对MIRI的影响,为MIRI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酶复合物 线粒体呼吸链
下载PDF
重组人心肌TnI-TnC复合物的特性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大彪 张明明 +1 位作者 卢仁泉 郑佐娅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从含有人cTnI-TnC基因的表达菌中抽取目的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鉴定及稳定性的初步研究。方法:取表达菌株BL21(DE3)-pET28a-cTnI-TnC,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后,检测其免疫反应性和稳定性... 目的:从含有人cTnI-TnC基因的表达菌中抽取目的蛋白,并对其进行纯化、鉴定及稳定性的初步研究。方法:取表达菌株BL21(DE3)-pET28a-cTnI-TnC,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后,检测其免疫反应性和稳定性,并试验了在4种不同液体基质中cTnI-TnC复合物的稳定性。结果:cTnI-TnC表达水平高,可溶性好。免疫分析显示较高的特异免疫反应性和稳定性。筛选到了能使cTnI-TnC复合物在液态下保持稳定的基质。结论:cTnI-TnC复合物能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大量获取,并具有较高的免疫反应性和稳定性。含EDTA的10%BSA磷酸缓冲液或含10%小牛血清的磷酸缓冲液是其合适的基质。初步认为cTnI-TnC复合物可以作为cTnI免疫测定用的参考标准品或质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心肌ctni-tnc复合物 免疫活性 蛋白质稳定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织因子活性和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翟艳苓 秦明照 +4 位作者 路亚枫 刘复强 计嘉军 魏立强 洪恩博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28-62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活性及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血浆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了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胆囊炎及健康人各30例的TF活性及TAT。结果AMI组[T...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活性及凝血酶-抗凝血酶(TAT)复合物血浆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了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胆囊炎及健康人各30例的TF活性及TAT。结果AMI组[TF活性(258±111)pmol/L和TAT(28.4±3.6)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TF活性(110±50)pmol/L和TAT(6.6±3.4)μg/L]、UA组[TF活性(121±49)pmol/L和TAT(9.8±5.6)μg/L]、胆囊炎组[TF活性(143±33)pmol/L和TAT(5.9±2.1)μg/L](P均<0.01)。结论监测血浆TF活性和TAT的变化,有助于判断AMI和UA患者是否存在由高浓度TF触发的凝血途径激活及有无凝血酶生成引发的血液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组织因子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丁烯酸内酯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井波 彭双清 +1 位作者 阳海鹰 王国强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丁烯酸内酯 (BUT)对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差速贴壁结合化学方法分离纯化大鼠心肌细胞。MTT法检测BUT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其存活率的改变。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心肌线粒体。TBA法检测心肌匀浆和心肌线粒体悬液中MDA的含... 目的 研究丁烯酸内酯 (BUT)对大鼠心肌细胞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差速贴壁结合化学方法分离纯化大鼠心肌细胞。MTT法检测BUT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其存活率的改变。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心肌线粒体。TBA法检测心肌匀浆和心肌线粒体悬液中MDA的含量。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BUT作用于线粒体悬液 2h后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力。结果 BUT对培养的心肌细胞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并且呈现明显的量效 关系 ,其作用于心肌细胞的LC50 为5 3 μg/mL。BUT作用在线粒体悬液中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效应强于其在心肌匀浆中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BUT作用后线粒体酶复合物活力发生了改变 ,复合物Ⅰ和复合物Ⅱ的活力受到了比较明显的抑制 ,而复合物Ⅲ、Ⅳ的活力则有一定程度升高。结论 BUT能引起心肌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这种作用有可能是因为BUT作用于线粒体呼吸链影响了电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呼吸链 丁烯酸内酯 复合物 活力 脂质过氧化作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 心肌细胞 心肌线粒体 毒性作用机制 MTT法检测 BUT 差速离心法 分离纯化 化学方法 TBA法 LC50 复合物 肌匀浆 存活率 MDA 悬液 大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路亚枫 翟艳苓 胡大一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11期37-39,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作期间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的变化。方法  54例临床确诊的AMI患者和 2 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及 2 0例健康中老年人作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TAT含量。结果 与对照...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作期间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的变化。方法  54例临床确诊的AMI患者和 2 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及 2 0例健康中老年人作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TAT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MI患者和UAP患者血浆中的TAT的含量均显著增加 (分别为 17.79± 11.88ng/mlvs 7.68± 6.41ng/ml,P <0 .0 5;9.88± 5.47ng/mlvs 7.68± 6.41ng/ml ,P <0 .0 5) ;并且AMI组和UAP组相比TAT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AMI发作期间血液呈高凝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凝状态
下载PDF
辅酶复合物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晓刚 王维俊 +1 位作者 周嘉 陈长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91-493,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中辅酶复合物(coenzymecomplex,贝科能)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2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试验组术日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kg)、术后1d起继续静脉滴注2支/d,1次/d...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中辅酶复合物(coenzymecomplex,贝科能)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2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试验组术日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kg)、术后1d起继续静脉滴注2支/d,1次/d,共3d,对照组不用药。分别在麻醉期(基线值)、主动脉阻断后30min、开放后10min、停机时、术后24,72,120h采动脉血检测肌钙蛋白I(TnI)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缺血再灌注后TnI含量明显升高,术后120h仍高于正常,而试验组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术后24、72h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显著;对照组及实验组SOD活力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较基线值明显降低,但试验组在停机时的S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酶复合物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TnI释放,维持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复合物 心肌保护 心肺转流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大鼠心肌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锦 高尔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黄酮组及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血浆内皮素(ET1)、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Wiste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黄酮组及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血浆内皮素(ET1)、前列环素(PGI2)、血栓素A2(TXA2)水平及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大鼠,可明显降低血清NO及MDA含量,而使SOD活性增强,亦使血浆ET1、TXA2水平下降,PGI2水平及PGI2/TXA2比值明显增高,且变化较银杏黄酮显著。结论: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对大鼠心肌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减少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ET1释放,纠正PGI2/TXA2失衡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黄酮 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时血清C5-9复合物含量的改变
8
作者 李卫红 卢凤星 +1 位作者 香秀坤 张进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儿童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时血清C59复合物含量的改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李卫红卢凤星香秀坤中心实验室张进友近年来,血清补体成分在不同病理情况下的改变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对血清补体C3含量及CH50的改... 儿童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时血清C59复合物含量的改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李卫红卢凤星香秀坤中心实验室张进友近年来,血清补体成分在不同病理情况下的改变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对血清补体C3含量及CH50的改变在某些结缔组织病中的诊断意义已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心肌 血清 C5-9复合物 儿童
下载PDF
心肌梗塞患者柯萨奇B病毒循环免疫复合物分析
9
作者 李凡 张鸿源 +1 位作者 洪宗霞 刘长春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29-331,共3页
我们对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的60例病人,进行了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阳性率为47%,并与恢复期病人做了CIC的动态比较,结果为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恢复期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我们又对CIC的组成进行了... 我们对临床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的60例病人,进行了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阳性率为47%,并与恢复期病人做了CIC的动态比较,结果为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恢复期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我们又对CIC的组成进行了分析,证明CIC中的抗原有36%为柯萨奇B病毒(CoxBV),抗体28.5%为抗CoxBV的IgM,21.4%为抗CoxBV的IgG,有7%CIC可同时检测出上述两种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柯萨奇病毒 免疫复合物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C_(3b)受体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变化
10
作者 王志华 王春梅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52-53,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红细胞C3b受体 (RBC -C3b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RBC -ICR)的变化。方法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rt-PA治疗前后RBC -C3bR及RBC -ICR的变化。结果 心肌梗死急性期RBC -C...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红细胞C3b受体 (RBC -C3b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RBC -ICR)的变化。方法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rt-PA治疗前后RBC -C3bR及RBC -ICR的变化。结果 心肌梗死急性期RBC -C3bR明显减低 (p <0 .0 1) ,RBC -ICR增高 (p <0 .0 1) ;经rt-PA治疗后14天后 ,上述免疫紊乱有所恢复。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异常 ;应用rt-PA溶栓治疗后可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红细胞C3B受体 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受体
下载PDF
心肌肌钙蛋白I评价辅酶复合物在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晓刚 王维俊 +1 位作者 周嘉 陈长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45-948,共4页
目的应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评价体外循环中辅酶复合物(贝科能)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术前无心脏传导阻滞)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kg),术后1d起静脉滴注2支/d,共3d... 目的应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评价体外循环中辅酶复合物(贝科能)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术前无心脏传导阻滞)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kg),术后1d起静脉滴注2支/d,共3d;对照组不用药。分别在麻醉期(基线值)、主动脉阻断后30min、开放后10min、停机时及术后24、72、120h采集动脉血检测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缺血再灌注后,cTnI含量均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术后120h高于正常值;试验组cTnI含量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及术后24、72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再灌注后CK-MB含量均较基线值明显升高,24h达到峰值,术后120h降至正常值;试验组在开放后10min、停机时及术后24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TnI峰值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辅酶复合物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减少cTnI及CK-MB的释放,在细胞水平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cTnI是预测心肌损伤的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复合物 心肌肌钙蛋白Ⅰ 心肌保护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计数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表达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文龙 黄潇慧 张金盈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7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5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正常或增多患者52例为急性心肌...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5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血小板正常或增多患者5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正常或增多组,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表面CD41和CD61,二者其中之一阳性或者均阳性视为GPⅡb/Ⅲa复合物表达阳性。计算各组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正常或增多组、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分别89.0%±7.4%、97.0%±10.9%、79.0%±4.2%。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正常或增多组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与对照组,P均<0.05。按照血小板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组患者进行分层,结果血小板计数80×10^9/L~<100×10^9/L者、50×10^9/L~<80×10^9/L者、30×10^9/L~<50×10^9/L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5%±18.9%、92.4%±8.0%、50.1%±4.1%。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计数80×10^9/L~<100×10^9/L、50×10^9/L~<80×10^9/L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升高(P均<0.05),血小板计数30×10^9/L~<50×10^9/L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复合物阳性表达率高于健康人,血小板50×10^9/L~<100×10^9/L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必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减少症 糖蛋白Ⅱ b/Ⅲa复合物
下载PDF
辅酶复合物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13
作者 王浩 薛群 +4 位作者 仲崇俊 周峰 朱昌来 刘麟 夏春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观察辅酶复合物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YHA分级为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辅酶复合物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20例)。辅酶复合物组患儿术日开胸前静滴辅酶复合物、术后连续3 d静滴,1次/d,剂量... 目的观察辅酶复合物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YHA分级为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辅酶复合物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20例)。辅酶复合物组患儿术日开胸前静滴辅酶复合物、术后连续3 d静滴,1次/d,剂量同前;阴性对照组不用辅酶复合物干预。分别在术前(T1)、主动脉阻断30 min(T2)、主动脉开放60min(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术后72 h(T6)、术后1周(T7),经外周静脉取血,测定丙二醛(MDA)、白介素8(IL-8)、肌钙蛋白I(CTnI)浓度。分别在主动脉阻断前和主动脉开放15 min取1 mm3右心耳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在体外循环后MDA、IL-8、CTnI含量均明显升高,而辅酶复合物组患儿MDA在主动脉开放后60 min、术后24、48 h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IL-8在主动脉阻断30 min,主动脉开放后60 min,术后24、48 h低于对照组(P〈0.01),CTnI值在主动脉开放后60 min,术后24、48、72 h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主动脉开放后,两组患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均较主动脉阻断前有不同程度损伤,且辅酶复合物组轻于对照组。结论辅酶复合物可能通过减少自由基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减少CTnI释放,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起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复合物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肌保护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的变化
14
作者 王春燕 马建伟 +1 位作者 邢正浩 陈福祥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34例AMI患者和 33名正常对照者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 ,对其中 6名患者溶栓前、溶栓6h及溶栓 1 2h血浆TAT进行动态观察并与...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 34例AMI患者和 33名正常对照者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 ,对其中 6名患者溶栓前、溶栓6h及溶栓 1 2h血浆TAT进行动态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MI患者的TAT[(1 3.1 0± 6 .70 )μg/L]较正常对照组 [(6 .96± 3.6 0 ) μg/L]显著升高 (P <0 .0 1 )。 6例患者TAT在溶栓治疗前 [(1 1 .6 0± 5 .1 0 )μg/L]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溶栓治疗 6h后 ,TAT[(1 5 .1 0± 7.6 0 ) μg/L]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溶栓治疗 1 2h后 ,TAT[(1 3.75± 5 .80 ) μg/L]下降接近治疗前水平 ,但仍高于正常人。 结论 AMI患者的凝血酶活力增加 ,溶栓治疗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血浆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AMI 凝血系统
下载PDF
线粒体复合物Ⅲ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氢盐水药物后适应中的作用
15
作者 张国明 戴翠莲 +6 位作者 晋群 张红明 孙媛媛 王禹 张乐 李刚 王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复合物Ⅲ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氢盐水药物后适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后适应组及抗霉素A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开胸,在左心室前壁注射生理盐水60μl。模型组、后适应组及抗霉素A组... 目的探讨线粒体复合物Ⅲ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氢盐水药物后适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后适应组及抗霉素A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开胸,在左心室前壁注射生理盐水60μl。模型组、后适应组及抗霉素A组在急性心肌缺血45min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氢饱和盐水、氢饱和盐水+抗霉素A。检测各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等相对表达水平及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假手术组无心肌缺血梗死,其他3组缺血面积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0.01%~53.67%,P>0.05)。与后适应组比较,抗霉素A组羟自由基、丙二醛、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P-ERK、P-Ak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梗死面积增大[(14.22±2.61)%vs(10.01±1.21)%,P<0.05]。结论线粒体复合物Ⅲ在氢盐水药物后适应发挥重要保护作用,但并非全部保护作用与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电子传递复合物 心肌梗死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盐水 高渗
下载PDF
辅酶复合物对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王浩 薛群 +4 位作者 仲崇俊 周峰 朱昌来 刘麟 夏春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辅酶复合物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NYHA分级为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术日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 kg),术后1 d起继续静脉滴注2支/d,1次/d,共3次,对... 目的观察辅酶复合物对体外循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NYHA分级为Ⅰ~Ⅱ级)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术日开胸前静脉滴注辅酶复合物(1支/10 kg),术后1 d起继续静脉滴注2支/d,1次/d,共3次,对照组不用药。分别在术前(T1)、主动脉阻断30 min(T2)、主动脉开放60 min(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术后72 h(T6)、术后1周(T7),经外周静脉取血,测定丙二醛(MDA)、肌钙蛋白I(CTnI)浓度。分别在主动脉阻断前和主动脉开放15 min时取1 mm3右心耳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缺血再灌注后MDA、CTnI含量均明显升高,而试验组的MDA值在主动脉开放后60 min、术后24、48 h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CTnI值在主动脉开放后60 min、术后24、48、72 h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在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而试验组轻于对照组。结论辅酶复合物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CTnI释放,维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功能,在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复合物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心肌保护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FDP)对心脏换瓣手术病人心肌高能磷酸复合物的影响
17
作者 吕胜 张慈忱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5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本文观察了20例心脏换瓣手术病人心肌缺血过程中,FDP对心肌高能磷酸复合物(ATP、CP)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心肌缺血时,FDP可部分保存高能磷酸复合物,从而改善缺血心肌细胞能量代谢。
关键词 1 6二磷酸果糖 心肌缺血 高能磷酸复合物
下载PDF
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舒华 余银翎 +5 位作者 杨炼 郭磊磊 付蓉 许滔 李杰凤 孙安会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对慢性心衰(CHF)模型大鼠心肌细胞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下大鼠予阿霉素1.5 mg/kg腹腔注射6周,建立CHF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对慢性心衰(CHF)模型大鼠心肌细胞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下大鼠予阿霉素1.5 mg/kg腹腔注射6周,建立CHF大鼠模型。将成功建模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运动组和运动+AMPK抑制剂组。于第7周末开始行运动和药物干预,连续8周。于第14周末检测各组大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结果:造模6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F模型组左大鼠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降低(P<0.05),提示建模成功。干预8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其余4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Ⅲ、Ⅳ活性均呈下降趋势(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阳性对照组、运动组、运动+AMPK抑制剂组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均升高(P<0.05),其中,运动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呼吸链复合物Ⅰ、复合物Ⅱ、复合物Ⅲ、复合物Ⅳ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等强度运动训练能够提高CHF大鼠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活性,增强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促进线粒体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慢性心衰 心肌能量代谢 呼吸链复合物
下载PDF
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t-PAI-C、HBP、HMGB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宋黎洁 陶言言 张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90-694,共5页
目的 探究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剂-1复合物(t-PAI-C)、肝素结合蛋白(HBP)、外周血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 探究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血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剂-1复合物(t-PAI-C)、肝素结合蛋白(HBP)、外周血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后28 d存活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感染部位、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t-PAI-C、HBP、HMGB1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探究t-PAI-C、HBP、HMGB1水平与cTnI、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PAI-C、HBP、HMGB1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随访期间出现死亡30例(28.57%),存活75例(71.43%)。死亡组患者的cTnI、t-PAI-C、HBP、HMGB1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58±0.43)μg/L、(16.75±4.00)ng/mL、(45.68±9.25)ng/mL、(125.00±20.18)μg/L、(17.63±2.66)分,均高于存活组[(0.65±0.11)μg/L、(13.20±2.68)ng/mL、(38.00±8.63)ng/mL、(96.69±11.25)μg/L、(11.50±1.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t-PAI-C、HBP、HMGB1以及APACHEⅡ评分均为影响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PAI-C、HBP、HMGB1与cTnI、APACHEⅡ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t-PAI-C、HBP、HMGB1三者联合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0.889~0.983),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93.33%,诊断效能均优于单一的t-PAI-C、HBP、HMGB1指标(P<0.05)。结论 t-PAI-C、HBP、HMGB1水平与cTnI、APACHEⅡ评分相关性较好,可作为临床诊断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三者联合预测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预后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后 心肌损伤 血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剂-1复合物 肝素结合蛋白 高迁移率组蛋白B1
下载PDF
氢盐水药物后适应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复合物Ⅲ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20
作者 张国明 孙媛媛 +4 位作者 王斌 叶涛 戴翠莲 丁立成 王焱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697-703,共7页
目的探讨氢盐水药物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呼吸链复合物Ⅲ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reperfusion/injury,R/I)组、氢盐水(saturated hydrogen saline,Hyd)组和抗霉素A(antimyc... 目的探讨氢盐水药物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呼吸链复合物Ⅲ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reperfusion/injury,R/I)组、氢盐水(saturated hydrogen saline,Hyd)组和抗霉素A(antimycin A,Ant)组共4组。急性心肌缺血45 min后,于再灌注即刻根据分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再灌注5 min后处死大鼠,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缺血心肌组织氧自由基、采用分光光度法线粒体复合物Ⅲ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法测定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ytochrome,Cyt)-b的mRNA浓度。另24 h后处死大鼠,使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线粒体中Cyt-b浓度,胞浆中Cyt-c浓度,使用TUN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再灌注5 min后,Hyd组微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羟自由基浓度显著低于R/I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浓度高于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d组复合物Ⅲ活性[(3.52±0.31)U/mgpro vs.(1.43±0.69)U/mgpro,P<0.05]、线粒体膜电位(0.99±0.09 vs. 0.65±0.11,P<0.05),Cyt-b表达量(再灌注5 min后线粒体qPCR:0.82±0.09 vs. 0.41±0.13,P<0.05;再灌注24 h后线粒体Western Blot:0.60±0.09 vs. 0.37±0.08,P<0.05)均显著高于R/I组,胞浆中Cyt-c表达量、凋亡指数显著低于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组Cyt-b表达量、复合物Ⅲ活性与Hy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t组氧自由基浓度、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低于Hyd组;Cyt-c表达量和凋亡指数显著高于Hyd组,且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R/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盐水药物后适应可显著改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复合物Ⅲ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继而减轻心肌细胞凋亡;Ant能部分抵消这种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膜电位 复合物 药物后适应 氢盐水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