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贽人本主义思想的三重表现
1
作者 杨晨 《哲学进展》 2023年第3期615-619,共5页
从李贽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他敢于创新、敢于批判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对人本身的尊重,对个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强调,对个体情感的重视,即他思想中深切的人本主义色彩。他思想中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人人平等的价... 从李贽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他敢于创新、敢于批判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对人本身的尊重,对个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强调,对个体情感的重视,即他思想中深切的人本主义色彩。他思想中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人人平等的价值取向上,追求政治、教育平等和个性解放;二是表现在“人必有私”的人性论上,他强调了私欲对人的动力作用;三是表现在文艺创作上,他宣扬“真心”,反对“假心”,强调真情实感的艺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贽 人本主义 平等 人必有私 童心
下载PDF
道德悖论现象之“恶”及其认识论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钱广荣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6-48,53,共4页
道德悖论现象之"恶"不同于道德谴责公认之恶,也不同于"人必有私"的人的"自然本性",多具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特征,当人们视"恶"为恶时多处于"见仁见智"的认知状态。"恶... 道德悖论现象之"恶"不同于道德谴责公认之恶,也不同于"人必有私"的人的"自然本性",多具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特征,当人们视"恶"为恶时多处于"见仁见智"的认知状态。"恶"蕴含着促进社会与人的道德进步的逻辑张力,对于伦理学理论好道德建设的创新好发展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在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尤其是这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悖论现象之“恶” 人必有私”之“恶” 认识论
下载PDF
李贽“异端”思想成因探
3
作者 宋言静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1-22,26,共3页
"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这是晚明时期名教士大夫们对李贽所下的一方定论。然而,李贽被视为"异端"也绝非偶然,它是由其所生处年代的主、客观环境共同促成的。
关键词 李贽 “异端”思想 人必有私 妇女现 启蒙
下载PDF
明清之际三种人性论与中国伦理学的现代转向 被引量:7
4
作者 吴根友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57,共8页
明清之际有三种人性论——以李贽、顾炎武为代表的基于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人必有私”论,以王夫之为代表的“继善成性”、“习与性成”与“性日生日成”的辩证、发展的人性论,以颜元、戴震等为代表的“气质之性一元”论。这三种人性论... 明清之际有三种人性论——以李贽、顾炎武为代表的基于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人必有私”论,以王夫之为代表的“继善成性”、“习与性成”与“性日生日成”的辩证、发展的人性论,以颜元、戴震等为代表的“气质之性一元”论。这三种人性论为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现代转向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种新伦理学的基本精神是:一切伦理原则必须奠基在人的感性生活基础之上,只有通过符合人性的伦理的规范与引导,人性的完满与光辉才能展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清朝 人性论 中国 伦理学 伦理原则 现代转向 人必有私”论 程朱理学 “气质之性” 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