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性完满实现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1
作者 昌希波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5-17,共3页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也即人性的完满实现。科学对人性完满实现的作用是有其限度的。吸收宗教的合理成分有助于人性的完满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向一种神圣与...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也即人性的完满实现。科学对人性完满实现的作用是有其限度的。吸收宗教的合理成分有助于人性的完满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向一种神圣与世俗相结合的新价值观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科学 宗教 人性完满实现 价值观
下载PDF
中西政治旨趣迥异的人性论基础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彩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5,共3页
在中西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政治建构对于哲学人性论的依赖,一直是一个通贯的文化景观。任何政治都隐含着关于人性的假定,对于人性的不同预设导致了迥然不同的政治旨趣。西方国家崇尚法治与分权制衡的政治追求基于它对人的局限性和恶性的体... 在中西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政治建构对于哲学人性论的依赖,一直是一个通贯的文化景观。任何政治都隐含着关于人性的假定,对于人性的不同预设导致了迥然不同的政治旨趣。西方国家崇尚法治与分权制衡的政治追求基于它对人的局限性和恶性的体认,中国历史上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的政治基于它对人性的完满和本善的预设,而理想的政治设计和政治运作应以对人性善恶的全面把握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旨趣 人性 人性完满 人性 人性缺陷
下载PDF
人性何处寻?——从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反思当代的美术教育现状
3
作者 刘疏影 《绿色中国》 2015年第16期65-68,共4页
席勒作为德国古典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美学家,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思想,以抽象的人性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本主义美育思想——在非功利性的审美游戏中实现人性的完满,并由此通达审美乃至政治的"自由王国"。其著... 席勒作为德国古典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美学家,批判地继承了康德的思想,以抽象的人性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本主义美育思想——在非功利性的审美游戏中实现人性的完满,并由此通达审美乃至政治的"自由王国"。其著名的美学著作《审美教育书简》系统地体现了他的美育思想,并对后世的美育道路的发展起着开拓与警醒的现实意义。我们由此来反思当代承担着美育重要职责的美术教育也是理所应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 人性完满 美育思想 当代的反思
下载PDF
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中女主人公的完满人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婉赢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2017年第1期45-50,共6页
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是歌德魏玛时期代表作,凝结了诗人对完满人性的推崇和呼唤。本文从文本入手,寻找诠释依据,着重分析伊菲格妮从待拯救者到自主理性的人的成长,并透过"散文—诗剧"的经典转向看歌德对完满人性的执着追求。从... 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是歌德魏玛时期代表作,凝结了诗人对完满人性的推崇和呼唤。本文从文本入手,寻找诠释依据,着重分析伊菲格妮从待拯救者到自主理性的人的成长,并透过"散文—诗剧"的经典转向看歌德对完满人性的执着追求。从而说明歌德借助伊菲格妮的形象塑造人性典范,剧中女主人公挣脱命运论牢笼的自我解放,展现出接近神性的伟大人性,不仅符合启蒙时期的时代要求,更反映了歌德建立启蒙社会的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 完满人性
原文传递
道家人性论与管理理论的发展
5
作者 吴照云 《跨文化管理》 2015年第1期28-37,共10页
管理理论都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预设。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人的某种属性当做人的本性,二是管理理论及实践中'人'的迷失。作为中国哲学的代表,道家思想对人性的认识别开生面。道家认为,人性本源于道... 管理理论都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预设。西方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人的某种属性当做人的本性,二是管理理论及实践中'人'的迷失。作为中国哲学的代表,道家思想对人性的认识别开生面。道家认为,人性本源于道性,人的本性是自然而完满的。根据自然人性论,道家管理思想与现代西方管理理论有较大分野:管理不是没有自己的目标,管理应该以维护素朴而完满的人性为使命;管理不必然是从完善制度设计和讲求结构制衡的角度来推进管理的科学化、精致化,管理的终极策略是'无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设 道家 自然人性 人性完满 无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