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不是药神》的“超我”人性建构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虹 王彦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9-81,共3页
《我不是药神》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影片主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是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导演文牧野在还原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了艺术加工,在叙述主人公程勇为慢粒白血病患者倒卖印度神药的事件中,展示了他从"本我"... 《我不是药神》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影片主角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是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导演文牧野在还原真实事件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了艺术加工,在叙述主人公程勇为慢粒白血病患者倒卖印度神药的事件中,展示了他从"本我"式商铺小贩到以"自我"为主的工厂老板、再到为广大患者不惜成为阶下囚的"超我"蜕变。本文章介绍影片角色从"本我"到"超我"的成长与蜕变,试析其"超我"的人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不是药神》 “超我”人性建构
下载PDF
教育即人性建构——教育本体建构的新观念 被引量:5
2
作者 薛忠祥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20-26,共7页
教育本体建构是人类历史和教育发展的必然。教育本体是教育独立、教育科学知识建构的根本所在。笔者认为,教育本体就是人性建构。人性建构作为教育本体,是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 教育本体 人性建构
下载PDF
人性建构与社会和谐:艺术的功能和效应
3
作者 贺志朴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0-24,共5页
艺术的功效由表层的娱乐达到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超越,最终实现情感本体的建构;艺术还以非强制的方式,在自由平等的交流中认知和教化、组织和激励、传播和沟通,使个体向群体认同;它对种群关系的调整不是外在的、偶然性的,而是在形上层面上... 艺术的功效由表层的娱乐达到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超越,最终实现情感本体的建构;艺术还以非强制的方式,在自由平等的交流中认知和教化、组织和激励、传播和沟通,使个体向群体认同;它对种群关系的调整不是外在的、偶然性的,而是在形上层面上重建人和自然、和自身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建构 情感本体 和谐
下载PDF
试论笔与道及其对人性建构的意义
4
作者 马青云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4年第3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艺术价值 人性建构 传统文化 毛笔文化 “笔道”
下载PDF
如何“认识你自己”--论人性的建构及其张力
5
作者 陈伯海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7,共10页
人性作为族类的人共有的本性,是在人类漫长的生活与实践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发端于人的生物本能,衍化为自然人性和义理人性的对立统一,更提升为超越二者而又在一定意义上综合了二者的超悟人性,这就是人性的基本建构。正因为这... 人性作为族类的人共有的本性,是在人类漫长的生活与实践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发端于人的生物本能,衍化为自然人性和义理人性的对立统一,更提升为超越二者而又在一定意义上综合了二者的超悟人性,这就是人性的基本建构。正因为这样,它不可能形成某种单一质性的实体,而必然呈现为包容多种要素并充满内在张力的复杂机能。各要素、各功能之间协调得好,人性整体和谐、贯通,生命活动顺畅运行,这就有了趋向自由的保证;反之,便会走向"异化",即人与外在世界关系的逆转和由此而产生的人性的自我扭曲。但"异化"又会引起人性"复归"的需求。异化与复归都植根于人的生命活动和在此基础上开显出来的人性的建构。生命不止息,异化与复归的矛盾运动也不会终结,它们之间的相互推移和相互转化正体现了人性发展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活动 人性建构 内在张力 趋向自由
下载PDF
“Wuthering Heights”的人性论建构
6
作者 王昕 王永春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3-66,共4页
英国近代小说《呼啸山庄》是一部以探索人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两代人爱恨情仇的叙述,成功地揭示了自然人在外界狂风暴雨摧残下人性的扭曲、堕落和复苏的三重结构,它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严酷现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批判现... 英国近代小说《呼啸山庄》是一部以探索人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它通过对两代人爱恨情仇的叙述,成功地揭示了自然人在外界狂风暴雨摧残下人性的扭曲、堕落和复苏的三重结构,它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的严酷现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呼啸山庄 人性建构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妈妈咪呀2》中的歌舞场景审美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巍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53-154,共2页
在歌舞场景的语言叙事中表达这一功能是第一位的,虽然这种表达可能有时会中断叙事的发展,但似乎所有的歌舞场景表达都与电影试图表达出的主题和电影追求的审美倾向息息相关,尤其在《妈妈咪呀2》这部电影中,歌舞场景作为一种叙事语言,参... 在歌舞场景的语言叙事中表达这一功能是第一位的,虽然这种表达可能有时会中断叙事的发展,但似乎所有的歌舞场景表达都与电影试图表达出的主题和电影追求的审美倾向息息相关,尤其在《妈妈咪呀2》这部电影中,歌舞场景作为一种叙事语言,参与到整体情节发展当中,对电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从更深层次上看,这部电影中的歌舞场景作为一种审美语言本身就带有着浓重的、有目的的审美特质。本文从这一视点出发,试图分析这种赋予在歌舞场景中的审美内涵,为这部电影的评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电影 审美观 人性建构
下载PDF
生命美学建构的崭新视域——评蒋继华《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强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采用宏阔贯通的研究视野,重在探讨"媚"范畴的生命机缘与人性建构的关系,将历史审视和当代批判融为一体,整合了感性描述、知性分析与理性辩证的研究方法,深入阐释了"媚"的美学意义、人学... 《媚:感性生命的欲望表达》采用宏阔贯通的研究视野,重在探讨"媚"范畴的生命机缘与人性建构的关系,将历史审视和当代批判融为一体,整合了感性描述、知性分析与理性辩证的研究方法,深入阐释了"媚"的美学意义、人学内涵和文化归属,其研究视域新颖。该书通过对"媚"范畴的系统研究彰显审美的多样化对人的存在的价值意义,以把握生命本真与艺术审美的血脉之联,实乃在诠释"美学即人学"的价值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媚” 生命美学 审美范畴 人性建构
下载PDF
从“曹七巧”“繁漪”等形象看作家对人性的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卢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45-46,共2页
“曹七巧”和“繁漪”是张爱玲、曹禺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她们都是由于性格变态而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人物,她们的悲剧意义有着丰厚的美学意蕴.本文重点论述了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表现出的对人性的阐释,即人性的自私和丑恶;人性建... “曹七巧”和“繁漪”是张爱玲、曹禺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她们都是由于性格变态而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人物,她们的悲剧意义有着丰厚的美学意蕴.本文重点论述了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表现出的对人性的阐释,即人性的自私和丑恶;人性建构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以及从中应得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曹七巧 繁漪 人性 人性建构
下载PDF
论人性的主体结构
10
作者 杨俊一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1期15-19,共5页
自从人类远离动物界而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以来,就一直恪守特尔斐神喻“认识你自己“,试图揭开人这个“斯芬克斯之谜”。远古神话把人喻为图腾的后裔;中世纪则把人黜为上帝的臣民;近代又把人视为智慧的化身。尽管人类自我反思的历史所描... 自从人类远离动物界而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以来,就一直恪守特尔斐神喻“认识你自己“,试图揭开人这个“斯芬克斯之谜”。远古神话把人喻为图腾的后裔;中世纪则把人黜为上帝的臣民;近代又把人视为智慧的化身。尽管人类自我反思的历史所描绘的关于人的模特形神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讨论人这个独特的生灵在宇宙因果链条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需要 人性结构 中世纪 自然潜能 人类社会 征服自然 人性建构 上帝 生存环境 层次性
下载PDF
乡绅人格及其生存常态的突破性建构——论陶少鸿长篇新著《百年不孤》
11
作者 林稚晖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百年不孤》超越了乡土文学以倡扬或反思革命文化和阶级斗争为宗旨的乡绅形象塑造,采取融合革命历史与挖掘生活内涵的叙事路径,展开乡土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在整体把握乡绅群体命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呈现乡土人文结构和生活意境。作... 《百年不孤》超越了乡土文学以倡扬或反思革命文化和阶级斗争为宗旨的乡绅形象塑造,采取融合革命历史与挖掘生活内涵的叙事路径,展开乡土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在整体把握乡绅群体命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呈现乡土人文结构和生活意境。作品将乡绅置于家族、乡族和国族共同构成的时代环节和历史细节中,探索和重塑其多面性,进而揭示乡绅的价值持守和历史命运。小说以人性的视角发掘主要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思想转变和道德持守,有效地将作品意涵拓展到人格探索和人性建构的层面;同时,小说深入挖掘生活细节,展示乡村日常情态,从而获得建构审美意蕴的深度和探索生活境界的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不孤》 乡绅 人性建构 生活境界 审美意蕴
下载PDF
红包、信任与制度 被引量:52
12
作者 李伟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0-116,128,共8页
文章从医患信任的视角出发,分析探讨了医患红包产生存在的根源性起因以及治理红包现象的制度建设问题。认为医患红包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的建立,医患之间交往互动的核心是建立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由于医患交往关系的特殊... 文章从医患信任的视角出发,分析探讨了医患红包产生存在的根源性起因以及治理红包现象的制度建设问题。认为医患红包产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的建立,医患之间交往互动的核心是建立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由于医患交往关系的特殊性,从而使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成为一种以医患之间各种社会关系为基础的关系信任,红包则充当了关系建构的媒介和医患关系信任产生形成的催化剂。只有进行嵌入性的制度建构,而不仅仅是利益奖惩的制度化,才能够促进医患相互信任的健康成长,消除医患之间的红包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红包 医患关系 人性制度建构
下载PDF
成功地解剖特定时代的民族心态——贾平凹《浮躁》得失谈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子竹 《小说评论》 1987年第6期23-28,共6页
文学的对象是什么?文学的对象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社会生活中的人性建构运动。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便是一个无限发展的人性建构运动过程。这个运动直接依赖于人的外部的一切社会实践,尤其是劳动生产活动。人性的建构运动总... 文学的对象是什么?文学的对象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社会生活中的人性建构运动。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便是一个无限发展的人性建构运动过程。这个运动直接依赖于人的外部的一切社会实践,尤其是劳动生产活动。人性的建构运动总是和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这便造成人类的人性建构运动的时代性与地域性,使人类的人性建构呈现出千姿百态、杂沓却也规整的特点。每一个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社会心理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建构 社会心理 历史环境 社会实践 心理结构 贾平凹 运动过程 模态 社会情绪 历史内容
下载PDF
论“美的规律”在“大学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
14
作者 袁牧华 沈桂丽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6-169,共4页
大学教育之根本目的是人性的建构与实现,因此,教育也应该遵循美的规律。美的规律可体现在教育的各个层面上。从宏观上看,大学首先要完善教育制度,以稳定的制度来约束、规范、保障学生自由地发扬自己的个性。从微观上看,要在培养学生发... 大学教育之根本目的是人性的建构与实现,因此,教育也应该遵循美的规律。美的规律可体现在教育的各个层面上。从宏观上看,大学首先要完善教育制度,以稳定的制度来约束、规范、保障学生自由地发扬自己的个性。从微观上看,要在培养学生发现自我的基础上充分地完善自我并最终实现自我,具体表现为教育的各个层面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然,由于制度的实现与人的自我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因此,人的全面实现本质上也是一个历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规律 人的自然性 人的社会性 人性建构
下载PDF
血污不掩深刻的睿智——白描《苍凉青春》随感
15
作者 董子竹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1-34,共4页
(一)贾平凹向我推荐白描的《苍凉青春》。我相信白描,更相信平凹的眼力,于是求了一册拜读。大约看了五十多页,我有点埋怨平凹了,因为我对此书的印象:平平。平凹是个老实人从不作庸俗的吹捧,总有其推荐的道理,硬读下去吧!读完第四篇“天... (一)贾平凹向我推荐白描的《苍凉青春》。我相信白描,更相信平凹的眼力,于是求了一册拜读。大约看了五十多页,我有点埋怨平凹了,因为我对此书的印象:平平。平凹是个老实人从不作庸俗的吹捧,总有其推荐的道理,硬读下去吧!读完第四篇“天外来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建构 白描 贾平凹 人性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封建文化 随感 历史环境 作家 传统现实主义
下载PDF
侏儒们的心声——评《苦爱三部曲》
16
作者 董子竹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5-77,共3页
收到晓雷君的《苦爱》之时,我正忙得不亦乐乎,是我的妻先一口气读完的。妻的评价不高。我冷冷白了她一眼,心中说,为什么你一抓上就不撒手,一个通宵没睡,非把它看完不可? 晓雷君的书,好坏我总是要看的。草草看了一遍,我倒疑惑起来:妻也... 收到晓雷君的《苦爱》之时,我正忙得不亦乐乎,是我的妻先一口气读完的。妻的评价不高。我冷冷白了她一眼,心中说,为什么你一抓上就不撒手,一个通宵没睡,非把它看完不可? 晓雷君的书,好坏我总是要看的。草草看了一遍,我倒疑惑起来:妻也许是对的,她是文艺工作者,见不少人大半是象本书主人公杨文虔这样活着,写他们似不会有太大的意思。晓雷不必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部曲 文艺工作者 知识分子 铁饭碗 侏儒 泰戈尔 身材矮小 评价 人性建构 历史时代
下载PDF
A unitary caring science resilience-building model:Unifying the human caring theory and research-informed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evidence 被引量:3
17
作者 Holly Wei Sonya Renae Hardin Jean Wats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CSCD 2021年第1期130-135,I0008,共7页
Resilience is the psychological capability to recover from difficulties quickly.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re especially vulnerable to job-related stress and burnout.Unitary Caring Science is the framework for Watson’... Resilience is the psychological capability to recover from difficulties quickly.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re especially vulnerable to job-related stress and burnout.Unitary Caring Science is the framework for Watson’s Human Caring Theory,providing a philosophy of practice in healthcare.With the high rates of clinician burnout and psychological issues,it will be significant to unify the human caring theory with research-informed psychological and neuroscience evidence to develop clinicians’resilience-building strategies.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a Unitary Caring Science Resilience Model and explain the science behind the core strategies based on Unitary Caring Science philosophy and the psychological and neuroscience research.This model includes six strategies:Embracing loving-kindness for self and others;Nurturing interpersonal and intersubjective connections/relations;Deepening a creative use of self and sense of belonging;Balancing self-learning,self-awareness,and an evolved selfconsciousness;Valuing forgiveness and releasing negativity;Inspiring and maintaining faith-hope.The caring-theory guided resilience-building strategies are proven to alleviate the depletion of clinicians’energy and emotions.Healthcare practices are challenging but rewarding.Clinicians can be emotionally,psychologically,and physically exhausted if they always consider themselves‘giving’and‘doing’institutional tasks without a sense of purpose or fulfillment.The practice can be rewarding if it becomes more aligned with clinicians’value to serve humanity.Through the unitary caring science resilience strategies,clinicians can build resilience as an antidote to clinician burnout and deple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lth personnel Professional burnout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Resilience-building strategies Watson’s unitary caring science
下载PDF
《追凶者也》:底层叙事的类型化表达及其人性视点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博雅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3,共4页
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呈现出对底层大众真实生活的深切关注,并开始以真实人性挖掘为创作重点。电影《追凶者也》以关注底层群体生存状态的文本叙述和类型化表达,表达出人的内在困境的精神向度。本文从底层叙述、现代性"焦虑"及... 近几年来,中国电影呈现出对底层大众真实生活的深切关注,并开始以真实人性挖掘为创作重点。电影《追凶者也》以关注底层群体生存状态的文本叙述和类型化表达,表达出人的内在困境的精神向度。本文从底层叙述、现代性"焦虑"及底层主体的自我认同构建三个角度梳理了电影《追凶者也》中的人性建构问题,并由此将文本的解读引入社会功能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叙事 类型 人性建构 现代性焦虑
原文传递
文化诗学的文化意义
19
作者 沈金耀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6年第2期74-85,共12页
童庆炳先生指出文化诗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联系,从中国传统思想的角度看,文化诗学的'文化'应该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人类创造的全体文化成果,这是名词性的文化意义;二是人在创造各种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塑造,即是动词... 童庆炳先生指出文化诗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联系,从中国传统思想的角度看,文化诗学的'文化'应该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人类创造的全体文化成果,这是名词性的文化意义;二是人在创造各种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塑造,即是动词性的'文化'意义。文化诗学立足的是动词性的文化意义,强调文化就是人的自我塑造。中国传统诗学也有这个意义。如何塑造人自身,这是根本性的文化创意。中国传统思想对人性善的论断,从现代学理看,这是对人性建构选择了不断向善的维度,这正是富有诗意的文化创意。而文化诗学的研究,结合人类的文学活动,阐释并提倡富有诗意的文化创意,并力求有助于这个诗意维度的文化创意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诗学 文化 人性建构 文化创意
原文传递
“We Were Not at School Today”: First-Person Pronouns and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ies by Emerging Middle-Class Chinese Parents 被引量:1
20
作者 Yanmei Han Jianpi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9年第3期285-306,400,共23页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dynamic social changes over the past decades, the young-parent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an emerging middle class and the resulting changes of social-cultural values in this context have attr...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dynamic social changes over the past decades, the young-parent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an emerging middle class and the resulting changes of social-cultural values in this context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ocus on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parent identity,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utilization of first-person pronouns in three different interactional contexts, namely, parent-teacher interaction, parent-parent interaction, an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 study further explores the patterns of alignment between the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parents and teachers of their children, and peer parents during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 that young, emerging middleclass Chinese parents fundamentally shape themselves as "concerned" and "involved" parents and the change of values between collectivity and agency. The study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 dynamic and pluralistic nature of parent identity but also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dexical roles of first-person pronouns in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emerging middle-class Chinese parent ident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recent social-cultural change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ity agency first-person pronouns parent identity construction emerging middle-cla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