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梁漱溟生命化的人性本善论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长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36-42,共7页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梁漱溟,在考察人性问题时,虽然晚年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但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生命哲学。他主张人性本善,坚持人性善的一元论,倡导发展人性善的积极面,反对对人的外在裁制,指出只有生命灵通,人生才能向善;只有复... 作为现代新儒家的梁漱溟,在考察人性问题时,虽然晚年运用了历史唯物主义,但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生命哲学。他主张人性本善,坚持人性善的一元论,倡导发展人性善的积极面,反对对人的外在裁制,指出只有生命灵通,人生才能向善;只有复兴礼乐,建设伦理本位的社会,才能抑恶扬善,使社会至善。其人性观是对传统性善说的继承和发展。由于联系社会现实人生实际和历史发展阶段不够,没有看到外在力量尤其是法律等制度对抑恶扬善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生命哲学 人性本善 抑恶扬善
下载PDF
“人性本善”: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价值预设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共9页
关键词 主体业 道德人格教育 人性本善 价值预设
下载PDF
人心向善与人性本善——孟子心性论的伦理诠释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永革 《中国哲学史》 1996年第4期48-53,共6页
儒家人学的理论基础是心性论,儒家心性论自孟子始具规模.孟子心性论不仅是其性善论的义理根据,而且还由此开出了宋明新儒家的心性之学.对于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含义,大体上有二种理解:其一是“人性本善论”,其二是“人性向善论”.“人性本... 儒家人学的理论基础是心性论,儒家心性论自孟子始具规模.孟子心性论不仅是其性善论的义理根据,而且还由此开出了宋明新儒家的心性之学.对于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含义,大体上有二种理解:其一是“人性本善论”,其二是“人性向善论”.“人性本善论”者的主要理据,从根本上说,在于把性善还原为心善,然后进一步把心还原为理义之心,具有道德自觉的本然之善心;“人性向善论”者虽然同样把性善还原为心,但认为善只是人心的一种倾向,性善只是心善的理想状态,而不是实然存在.由此可见,对于孟子性善论的不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性本善 性善论 心性论 伦理实践 向善 存心养性 价值理想 存在论 道德直觉
下载PDF
人性本善、天下为公、暴力战争——儒家民本思想发生发展之三维依托
4
作者 王波 《船山学刊》 2006年第3期61-63,共3页
本文认为人性本善的理论论说、“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暴力战争的实践经验乃是儒家民本思想发生发展的三维依托,这三者分别构成民本思想的逻辑性前提、基础性支撑和持续性动力。
关键词 儒家民本思想 “天下为公” 人性本善 三维 战争 暴力 实践经验 政治理想 理论论 逻辑性
下载PDF
人性本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文化表征及审美意义
5
作者 赵以保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8期97-100,共4页
2017年3月28日至4月28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受到观众热捧,自开播至大结局,霸屏一个月,创下近10年来国产电视剧收视率最高纪录。该剧取得成功,主要在于深入彰显了人性的复杂内核,打破了"正邪"二元人物塑造模式;重新诠释了&q... 2017年3月28日至4月28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受到观众热捧,自开播至大结局,霸屏一个月,创下近10年来国产电视剧收视率最高纪录。该剧取得成功,主要在于深入彰显了人性的复杂内核,打破了"正邪"二元人物塑造模式;重新诠释了"成功"的含义,打造了"普通"英雄,引导观众树立积极人生价值观;该剧还通过影视符号成功弘扬了浩然正气、人性本善等中华传统文化要义。《人民的名义》成为"剧王",也折射出观众对影视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认可、弘扬人间正道的审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的名义》 人性本善 文化表征
下载PDF
孔子对人性本善的信仰 被引量:4
6
作者 曾业桃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49-53,共5页
孔子不仅提出了“性相近 ,习相远”的人性命题 ,还对此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的基本观点是人性本善 ,一部《论语》几乎从不同角度证明了这个观点 ;孔子的性善观与其利欲观并不暌隔 。
关键词 孔子 人性本善 信仰 《论语》 性善观 利欲观 人性 价值取向 政治道原理
下载PDF
“四端”之心与人性本善--兼论以孟子为人性向善论者的理论误区 被引量:1
7
作者 云龙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由“四端”之心出发以言人性本善是“孟子道性善”的关键理论环节。“端”既有端始义,又有端绪义。端始义是就人之成圣成德这一历程来说的,它内涵着以“善”为“端”而进于成圣成德这一动态生命实现的观念。人性由此内在包含着一个“孳... 由“四端”之心出发以言人性本善是“孟子道性善”的关键理论环节。“端”既有端始义,又有端绪义。端始义是就人之成圣成德这一历程来说的,它内涵着以“善”为“端”而进于成圣成德这一动态生命实现的观念。人性由此内在包含着一个“孳孳为善”、善善不断地先天动态结构。向善论者多以经验论的方式来讲人性。这种抽离“善”的先天内容讲人性的方法,与告子“生之谓性”的思维模式殊途同归,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性的消解。孟子在心性论这一整体论域中,本乎“性”以言“心”,立于“本”以言“生”,从而将人性之“生”与“充端”的过程理解为人性自身的复“本”运动。所以,充“端”实即复“本”,孟子的扩充善端说与人性本善论亦由此而为一内在关联的整体系统。孟子所道之“性善”实为人性本善,而非人性向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性本善 “四端”之心 动态人性 向善论
下载PDF
人性本善与精益管理
8
作者 刘承元 《企业管理》 2018年第8期28-29,共2页
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在行善(精益改善)的路上,获得(领导的)赏识和(个人的)成长,让有意犯错的人和行为成为被惩处的极少数。经常有人问我,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到底应该信奉"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听听先... 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在行善(精益改善)的路上,获得(领导的)赏识和(个人的)成长,让有意犯错的人和行为成为被惩处的极少数。经常有人问我,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到底应该信奉"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听听先贤是怎么说的。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道家的荀子等则认为"人之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本善 精益管理 管理过程 人性本恶 惩处 企业
下载PDF
给小偷备钱 信人性本善
9
作者 意雯 《天风》 2015年第4期31-31,共1页
[网易新网]年逾七句的王老师夫妇每逢出远门,都会在自家桌上留下一些钱和一封劝慰信,这是给可能到来的"不速之客"准备的,已经坚持了10个年头。钱和信还真被人拿走了一回。一次老两口回家后发现,积了灰尘的地板上有一串脚印,到了餐桌... [网易新网]年逾七句的王老师夫妇每逢出远门,都会在自家桌上留下一些钱和一封劝慰信,这是给可能到来的"不速之客"准备的,已经坚持了10个年头。钱和信还真被人拿走了一回。一次老两口回家后发现,积了灰尘的地板上有一串脚印,到了餐桌就停止了,家中其他地方都没有被翻动。"我们当了一辈子老师,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不管是谁,在他走错路的时候拉一把,总会有用的。"王老师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本善 师说 人之初
下载PDF
基于“语境”,止于“至善”——传统文化《人性本善》教学设计策略
10
作者 李莉 左高超 《新校园》 2021年第5期59-61,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是新课标规定的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据笔者观察,当前的传统文化教学很难促使这一基本目标的有效达成,究其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脱离学生的认知实际。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是新课标规定的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据笔者观察,当前的传统文化教学很难促使这一基本目标的有效达成,究其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学习脱离学生的认知实际。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运用相关语境理论,比如联系社会文化语境,运用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创设虚拟语境等,批文入“境”,因“境”达情。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由“言”及“文”,可以促使“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效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策略 有效达成 虚拟语境 语文教学 社会文化语境 人性本善 上下文语境
下载PDF
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儒家人性理论与基督教人性理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俞吾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9-53,59,共6页
本文分别对儒学和基督教的人性理论进行了批评性考察 :性善论作为儒学的主导性的人性理论 ,其优点是立意较高 ,充分肯定了人身上具有的、可向高尚的道德发展的潜在因素 ,有利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 ;其缺点是必... 本文分别对儒学和基督教的人性理论进行了批评性考察 :性善论作为儒学的主导性的人性理论 ,其优点是立意较高 ,充分肯定了人身上具有的、可向高尚的道德发展的潜在因素 ,有利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形成 ;其缺点是必然忽视作为外在强制法律的重要性 ,也必然会在政治上忽视权力制衡的必要性 ,从而给民主政治的发生、发展造成了文化心理上的障碍。以“原罪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性恶论作为基督教的人性理论 ,其优点是倾向于对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对政治上的权力制衡的重视 ,其缺点是对人性完全失望 ,从而导致道德和宗教的衰微、人际关系的冷漠。本文认为 ,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 ,善恶则是文化概念 ,所以人性不可以言善恶。如果把人性与善恶联系起来 ,或者会导致对人性的盲目崇拜 ,或者会导致对人性的彻底失望。只有人的社会本质可以言善恶。应当确立新的人性理论来超越传统的人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基督教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人的社会本质
下载PDF
谈中西人性观的差异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圻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人性 基督教 人性本恶 中国文化 人的行为 道德行为 对象化 人性本善 理性主义 弗洛伊德
下载PDF
从现实人性的构成反思教育的现实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沛霖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10,14,共5页
一、人性论争何时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许许多多的科学都涉及人和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人性。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强调人性天赋,而对这种天赋的人性,有人主张“人性本善”。另... 一、人性论争何时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许许多多的科学都涉及人和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人性。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从哪里来的? 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强调人性天赋,而对这种天赋的人性,有人主张“人性本善”。另一些思想家则相反,主张“人性本恶”。还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它像大水,“决诸东方则东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人性 人性问题 主动发展 思想家 人性 教育者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中国历史 反思
下载PDF
尊重的赋能——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人性观与专业价值 被引量:18
14
作者 许维素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5期48-51,共4页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人性观各个咨询学派的人性观以及所秉持的专业价值,乃影响着咨询专业关系的建立、咨询技术的介入以及咨询历程的发展,可谓是各派咨询专业工作的"灵魂";尤其身处咨询范式不断转换的时代中,并面对实务工作中的模...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人性观各个咨询学派的人性观以及所秉持的专业价值,乃影响着咨询专业关系的建立、咨询技术的介入以及咨询历程的发展,可谓是各派咨询专业工作的"灵魂";尤其身处咨询范式不断转换的时代中,并面对实务工作中的模糊地带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价值 人性 赋能 短期治疗 实务工作 优势力量 不等于 复原力 咨询关系 人性本善
下载PDF
李二曲人性论思想探微
15
作者 张怀承 张艳婉 《船山学刊》 2005年第4期127-129,共3页
李二曲作为关学的终结者,其人性论思想直接来源于张载的人性二元论,但并不是简单继承,他进行了发展和改造,以传统人性本善的德性主义人性论为本质,吸收阳明学的性无善无恶为本体,最终将人性二元论推向一元论。
关键词 人性论思想 李二曲 德性主义 人性本善 二元论 阳明学 一元论 关学 张载
下载PDF
基于人性的行政监察思想及其实践分析
16
作者 屈双湖 胡雪纷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2-34,共3页
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思想是在人性本善这一理论预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流弊和缺陷迫使中国不得不反思传统向西方学习。在人性本恶的认识论基础上,西方行政思想异常繁荣,实践也格外发达,给中国提供了新的启示。中国应向西方学习、借鉴,... 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思想是在人性本善这一理论预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流弊和缺陷迫使中国不得不反思传统向西方学习。在人性本恶的认识论基础上,西方行政思想异常繁荣,实践也格外发达,给中国提供了新的启示。中国应向西方学习、借鉴,但是照搬西方并不是中国行政监察发展的未来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监察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公民监督
下载PDF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17
作者 韦力 《书摘》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孟子:性善论孟子,名轲,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史上的第二位大师。在儒学道统中,他被誉为“亚圣”,也就是仅次于孔子之意,而孔子被誉为“至圣”。后世将儒学称为“孔孟之道”。
关键词 人性本善 孔孟之道 儒学史 孟子 性善论 孔子
原文传递
人类心底最原始的善良叫做义气——浅析香港黑帮警匪片中的人性美
18
作者 刘念慈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6期139-139,共1页
香港电影中反映底层生活的场景最容易引起观众共鸣,而与主流社会秩序为敌的黑社会电影是香港底层生活品质的最佳代表。本文从黑帮成员心中的兄弟真情、感恩之情以及恩怨分明三个方面浅层探讨了底层黑帮人员的人性真善美。
关键词 香港电影 黑帮警匪片 人性本善
下载PDF
传统人性论与启蒙德育
19
作者 班高杰 《教育科学文摘》 2011年第6期34-35,共2页
中国传统童蒙教育秉承儒家教化理念,力图通过学养修身来化育德性,从儿童时期养成好习惯,为大学阶段打下圣人坯子。因此,大多数蒙学读物对人性的价值预设仍是人性本善。《三字经》开篇讲人之初,性本善,先定下性善的论调,在强调性... 中国传统童蒙教育秉承儒家教化理念,力图通过学养修身来化育德性,从儿童时期养成好习惯,为大学阶段打下圣人坯子。因此,大多数蒙学读物对人性的价值预设仍是人性本善。《三字经》开篇讲人之初,性本善,先定下性善的论调,在强调性善的同时不忽略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因素,强调相近之性后天“习”的重要。只有通过“习”与“教”才能使善性不迁,自身的努力和外在的教育共同培育有德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人性 德育 童蒙教育 人性本善 后天教育 《三字经》 儒家教化
下载PDF
论人性的三个基本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6-20,共5页
在众多纷纭的人性主张中,普遍围绕着人性是什么,应当是什么等问题而展开。中国传统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善或本恶,揭示了人性的先验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了人性的经验... 在众多纷纭的人性主张中,普遍围绕着人性是什么,应当是什么等问题而展开。中国传统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本善或本恶,揭示了人性的先验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揭示了人性的经验性特征。基督教神学则认为,人究其本性是恶的,但人应该去恶从善,从人的“罪性”中解脱,以复归人的神性,从而揭示了人性的超验性特征。就人性而言,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先验性、经验性、超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性 基督教 人的本质 自由意志 中国传统 人性本善 上帝 人的本性 人的社会属性 基本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