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古代人性论的心理学诠释 被引量:4
1
作者 燕国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长时期来,对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的研究,一般是从哲学或伦理学的角度立论,其内容也局限在人性善恶的来源问题。文章则与此研究传统不一样,即改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立论,其研究内容除保留人性善恶论外,还讨论了另外四个重要问题:一是人... 长时期来,对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的研究,一般是从哲学或伦理学的角度立论,其内容也局限在人性善恶的来源问题。文章则与此研究传统不一样,即改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立论,其研究内容除保留人性善恶论外,还讨论了另外四个重要问题:一是人性地位论,通过就人贵论、人本论和天人论的考察,较充分地论证了人性的崇高地位。二是人性本质论,概括为生性论、习性论和心性论,揭示了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与心理本性。三是人性构成论,从类型论、因素论和结构论三个角度,对人性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四是人性发展论,归纳为气禀论、习染论、性习论与修身论四个论题,对影响人性发展的种种因素作了全面考察,扩展并提升了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地位论 人性本质论 人性善恶论 人性构成论 人性发展论
下载PDF
戴震人性论发微 被引量:6
2
作者 施扣柱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5-53,共9页
戴震人性论发微施扣柱作为考据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戴震当然地擅长于实证的考据学,但他同时又极具“由词通道”、“求道明理”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追求,对构筑哲学体系表现出很大的热忱与兴趣。尤其是他的人性理论,在中国古代人性论发... 戴震人性论发微施扣柱作为考据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戴震当然地擅长于实证的考据学,但他同时又极具“由词通道”、“求道明理”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追求,对构筑哲学体系表现出很大的热忱与兴趣。尤其是他的人性理论,在中国古代人性论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将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震 道德理性 人性 知识理性 人性理论 人性构成 生命本能 “三要素”说 “知” 人的类本质
下载PDF
荀子人性思想新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唐雄山 黎红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40-44,共5页
荀子所认识的人性事实包括三个方面 :人性的构成 ;人性的特点 ;人性与智、情之间的关系。根据自己对人性事实的认识 ,荀子作出了“性恶善伪”的人性价值判断 ,提出了“性伪合”、“做君子 ,不做小人”
关键词 人性构成 人性特点 价值判断 价值导向
下载PDF
论科学的人性观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沛霖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17,5,共5页
一、人性论争何时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许许多多的科学都涉及人和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人性。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从哪里来的?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强调人性天赋。而对这种天赋的人性,有人主张“人性本善”。例... 一、人性论争何时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以及许许多多的科学都涉及人和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人性。但什么是人性?人性是从哪里来的?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强调人性天赋。而对这种天赋的人性,有人主张“人性本善”。例如战国时的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恻(忄急)、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它们是四个“善端”。在后天环境中,只要将这四个“善端”加以扩充。就会形成美好的道德;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四端泯灭,那么人就失去了天性而趋向邪恶。另一些思想家则相反。主张“人性本恶”。例如,稍后于孟子的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追求利、欲、声、色和恶劳的本性。而人之为善,是后天习得的。这些后天习得的东西,苟子称为“伪”。他的基本思想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因此,教化的任务就是改造本性,去恶为善,即“化性起伪”。还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人性 人性 人性构成 教育实践 主动发展 思想家 人性 人性本善 主体性 基本思想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现状与展望
5
作者 杨秀香 王斌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29-36,共8页
意识形态认同建构在人的社会本性之中,其产生可追溯到人类形成所需的意识共识,严格意义上存在于近代以来出现的民族国家之中,指民众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当代中国则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这一认同直接影响建设现代化强国伟大... 意识形态认同建构在人的社会本性之中,其产生可追溯到人类形成所需的意识共识,严格意义上存在于近代以来出现的民族国家之中,指民众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当代中国则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这一认同直接影响建设现代化强国伟大目标的实现。调查显示,公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在逐步提高。一定的意识形态能否得到认同取决于它能否反映人们的利益需要。人民至上、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表达,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必将得到中国民众更高程度的认同、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认同 人性构成 民族国家
下载PDF
李贽:近代自然人性论美学的先驱
6
作者 许金如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9-39,共1页
中国明清之际出现的近代自然人性论美学思潮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李贽是这一美学思潮的先驱及主要代表。 李贽首先激烈地反对理学,揭露其虚伪的面貌,大胆肯定人性,提倡个性的解放,具有鲜明的启蒙意义。
关键词 自然人性 美学思想 李贽 美学思潮 中国思想史 “性灵说” 人性构成 明清之际 启蒙意义 《红楼梦》
原文传递
石建国的水墨情怀
7
作者 贾方舟 《艺术界》 2001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关键词 水墨画 意象造型 工笔人物 象征意义 材料特性 人性构成 风格倾向 社会规范 艺术境界 艺术探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