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恶性T细胞扩增序列1在肾透明细胞癌预后中作用及其与免疫浸润关系
1
作者 杨萌 钱城 朱建国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6期822-829,共8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人恶性T细胞扩增序列1(MCTS1/MCT1)表达情况及其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MCTS1靶基因及进行相关功能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CTS1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人恶性T细胞扩增序列1(MCTS1/MCT1)表达情况及其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MCTS1靶基因及进行相关功能分析,为进一步研究MCTS1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获取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表达谱和临床信息。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MCTS1的表达水平。为挖掘潜在的信号通路和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免疫细胞浸润采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应用UALCAN和MethSURV数据库分析MCTS1的甲基化状态。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分析确定MCTS1的预后价值。构建诺模图预测肾透明细胞癌1、3和5年的总生存率(OS)。采用Log-rank检验对P值进行检验。结果基于HPA数据库分析肾透明细胞癌中MCTS1的组织表达水平,MCTS1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邻近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不同的亚组中,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MCTS1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结果显示,MCTS1的组织表达水平与M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年龄增长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MCTS1的过度表达时OS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分析确定MCTS1是OS的独立阴性预后标志,合成了符合指数为0.841的OS诺模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574,95%CI为1.446~4.683,P=0.005。UALCAN和MethSURV数据库分析MCTS1的甲基化状态,MCTS1的低甲基化状态与不良预后相关,肾透明细胞肿瘤组织在启动子处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肾脏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CTS1的过度表达与自然杀伤细胞、辅助性T细胞17、肥大细胞和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MCTS1高表达是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一个独立不利因素,与肾透明细胞癌侵袭性的临床特征和不利的免疫浸润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MCTS1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恶性t细胞扩增序列1 肾透明细胞 甲基化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扩增序列1介导的巨噬细胞M1型转换对肾上皮细胞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黎 孙婧 +3 位作者 邓秋芳 甘金城 叶茂 韦妍飞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7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扩增序列1(MFHAS1)介导的巨噬细胞M1型转换对肾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取1只清洁级昆明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干扰组构建MFHAS1干扰载体并转染单核细胞记为干扰组A,对照... 目的: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扩增序列1(MFHAS1)介导的巨噬细胞M1型转换对肾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取1只清洁级昆明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干扰组构建MFHAS1干扰载体并转染单核细胞记为干扰组A,对照组构建空载载体并转染单核细胞记为对照组A;将转染MFHAS1干扰载体的单核巨噬细胞与肾上皮细胞共培养记为干扰组B;将转染空载质粒载体的单核巨噬细胞与肾上皮细胞共培养记为对照组B。比较各组肾上皮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以及炎性因子、MFHAS1、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TAT6)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差异。结果:干扰组A巨噬细胞M1型与M2型比例高于对照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64,P<0.05);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6、IL-8、IL-1β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0,t=17.87,t=18.49,t=16.85;P<0.05);IL-10水平、MFHAS1及TGF-β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A,而TLR4、STAT6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6,t=17.54,t=11.82,t=14.83,t=9.76;P<0.05)。干扰组B肾上皮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组B,凋亡率高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5,t=18.768;P<0.05);上清液IL-6、IL-8、IL-1β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1,t=15.76,t=17.84,t=15.44,t=22.81;P<0.05);MFHAS1、TGF-β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B,而TLR4、STAT6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4,t=17.92,t=20.65,t=13.89;P<0.05)。结论:下调MFHAS1表达可介导巨噬细胞向M1型转换,加重炎性反应,诱导肾上皮细胞凋亡,导致脓毒症肾损伤,其分子机制为上调TLR4、STAT6蛋白表达,下调TGF-β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序列1(MFHAS1) 巨噬细胞 脓毒症 肾损伤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8抑制3T3-L1细胞分化克隆化扩增
3
作者 周华 杨曦 +1 位作者 张雅鸥 蔡国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8(IL-8)对3T3-L1脂肪前体细胞分化和分化过程中克隆化扩增的影响。方法: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IL-8处理后3T3-L1细胞成脂分化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并通过比色法检测成脂分化过程中关键酶甘油-3-磷酸脱氢酶(GPDH)活性的变...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8(IL-8)对3T3-L1脂肪前体细胞分化和分化过程中克隆化扩增的影响。方法: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IL-8处理后3T3-L1细胞成脂分化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并通过比色法检测成脂分化过程中关键酶甘油-3-磷酸脱氢酶(GPDH)活性的变化。用MTT和3H-TdR掺入法检测IL-8对细胞成脂分化克隆化扩增时期细胞增殖与DNA合成状况。流式细胞术分析IL-8对克隆化扩增中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0 U/ml、100 U/ml、1000 U/ml IL-8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3T3-L1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降低分化过程中GPDH活性(P<0.05)。1000 U/ml IL-8可显著抑制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的克隆化扩增时期细胞增殖与DNA合成(P<0.05),增加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与G2期细胞比例(P<0.01)。结论:对3T3-L1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克隆化扩增活动的抑制是IL-8抑制该细胞成脂分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8 3t3-L1脂肪前体细胞 分化 细胞 克隆化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α基因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
4
作者 王字玲 韩骅 +2 位作者 邓建蓓 宋红 苏成芝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年第5期383-384,共2页
人白细胞介素1α基因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王字玲,韩骅,邓建蓓,宋红,苏成芝(西安生物化学教研室西安710033秦都口腔医学院牙周科)关键词基因扩增;白细胞介素1α基国;克隆;序列测定中图号Q78白细胞介素1(int... 人白细胞介素1α基因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王字玲,韩骅,邓建蓓,宋红,苏成芝(西安生物化学教研室西安710033秦都口腔医学院牙周科)关键词基因扩增;白细胞介素1α基国;克隆;序列测定中图号Q78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除了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Α 基因表达 基因 序列测定
下载PDF
BCG HSP65-人HER-2/neuT细胞表位融合蛋白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娟 吴士彬 +1 位作者 于永利 王丽颖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 :获得卡介苗热休克蛋白 6 5 (BCGHSP6 5 )与人HER 2 /neuT细胞表位 (GP2 )构成的融合蛋白 (BCGHSP6 5 GP2 )基因 ,并对其进行测序。方法 :从卡介苗结核杆菌中提取其基因组DNA ,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获得B... 目的 :获得卡介苗热休克蛋白 6 5 (BCGHSP6 5 )与人HER 2 /neuT细胞表位 (GP2 )构成的融合蛋白 (BCGHSP6 5 GP2 )基因 ,并对其进行测序。方法 :从卡介苗结核杆菌中提取其基因组DNA ,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获得BCGHSP6 5基因 ,再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 ,再次PCR ,获得BCGHSP6 5 GP2 基因 ,DNA序列分析BCGHSP6 5 GP2 基因。结果 :本实验采用两轮PCR方法获得的基因片段长度为 170 0bp ,DNA序列分析确证为编码BCGHSP6 5 GP2 融合蛋白的序列。结论 :采用PCR获得BCGHSP6 5 GP2 基因序列是正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HER-2/neu t细胞表位 基因表达调节 卡介苗热休克蛋白65 基因 基因序列 免疫疗法 肿瘤疫苗 肿瘤治疗
下载PDF
Flt3L免疫扩增T、B、NK、DC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临友 张学峰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3年第5期233-235,共3页
Flt3L是一种可以促进多种干细胞、血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生成、分化的细胞因子 ,对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和DC的前体细胞都有促进增生、诱导分化的功能。而且与其它促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有很好的协同作用。目前 ,尚未发现具有毒性作用 ,是... Flt3L是一种可以促进多种干细胞、血细胞及其前体细胞生成、分化的细胞因子 ,对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和DC的前体细胞都有促进增生、诱导分化的功能。而且与其它促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有很好的协同作用。目前 ,尚未发现具有毒性作用 ,是一种良好的扩增剂 ,对研究细胞的形态、细胞表现型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t3L 细胞
下载PDF
捻转血矛线虫(H.contortus)ZJ株H11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杜爱芳 李孝军 +1 位作者 侯玉慧 王素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7-390,共4页
参照已发表的捻转血矛线虫H11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H.contortusZJ株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2PCR扩增,成功扩增出H11基因。将PCR产物与pUCm2T载体连接后,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 参照已发表的捻转血矛线虫H11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H.contortusZJ株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2PCR扩增,成功扩增出H11基因。将PCR产物与pUCm2T载体连接后,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与国外报道的H11基因的同源性为99.5%。编码氨基酸序列具有氨基肽酶的保守序列,推测可使虫体不能获得所必需的氨基酸而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捻转血矛线虫 蛋白基因 ZJ株 序列分析 PCR PCR产物 感受态细胞 核苷酸序列 氨基酸序列 序列设计 总RNA 阳性克隆 保守序列 氨基肽酶 t载体 分析表 同源性 虫体
下载PDF
INF-γ和TGF-β_1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宏 刘苏冰 +1 位作者 左志高 朱晓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09-411,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 γ(interferon γ ,INF γ)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 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INF γ和TGF β1处理RPE细胞 2 4h后 ,采用端...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 γ(interferon γ ,INF γ)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 forminggrowthfactor β1,TGF β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INF γ和TGF β1处理RPE细胞 2 4h后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定性、定量检测上述细胞因子作用下的RPE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随着上述细胞因子浓度的增加 ,RPE细胞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 ,且呈剂量依赖性 ,2种细胞因子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INF γ和TGF β1对RPE细胞端粒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细胞因子有可能成为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干扰素-Γ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端粒重复序列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肝期抗原1基因3′端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9
作者 单志新 余新炳 +3 位作者 李学荣 马长玲 徐劲 陈守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克隆并测定恶性疟原虫海南株 (FCC1/HN)肝期抗原 1基因 (LSA 1) 3′端序列 ,比较FCC1/HN株与国外分离株LSA 13′端序列的差异。【方法】应用PCR技术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LSA 13′端序列 ,用T A克隆法将其克隆入pMD18 T载... 【目的】克隆并测定恶性疟原虫海南株 (FCC1/HN)肝期抗原 1基因 (LSA 1) 3′端序列 ,比较FCC1/HN株与国外分离株LSA 13′端序列的差异。【方法】应用PCR技术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LSA 13′端序列 ,用T A克隆法将其克隆入pMD18 T载体。阳性克隆的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扩增鉴定后 ,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进行不同分离株LSA 13′端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PCR扩增得到特异的FCC1/HNLSA 13′端序列。酶切及PCR鉴定获得了正确的 pT LSA 1重组质粒。测序表明 ,所克隆的LSA 13′端大小为 795bp ,编码 2 6 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我国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与国外的NF5 4、T9/ 96、KEN、PNG及BRA株LSA 13′端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只在 3个位点存在不同。【结论】克隆了恶性疟原虫FCC1/HNLSA 13′端片段。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表明 ,FCC1/HNLSA 13′端序列与其它分离株有高度的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LSA-1 基因 序列分析 恶性疟原虫 克隆
下载PDF
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黑素刺激素受体(MC1R)的检测
10
作者 李铁征 李泽鸿 +4 位作者 李月红 邱业峰 张培因 王树君 朱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检测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膜上MC1R蛋白及其cDNA,为研究黑色素瘤细胞表面受体及靶向配体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放射配体分析法检测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膜上的MC1R蛋白;用RTPCR方法扩增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MC1R的cDNA,并克隆至p... 目的检测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膜上MC1R蛋白及其cDNA,为研究黑色素瘤细胞表面受体及靶向配体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放射配体分析法检测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膜上的MC1R蛋白;用RTPCR方法扩增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MC1R的cDNA,并克隆至pMD18T质粒,进行酶切分析鉴定及扩增片段DNA序列测定。结果放射配体分析结果表明,125IαMSH可与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膜特异结合。RTPCR结果显示,扩增产物的大小与MC1R的cDNA相符。测序结果证实扩增片段为MC1R基因的特异片段。结论证实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膜上表达MC1R蛋白。MC1R基因的成功克隆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恶性 检测 刺激素 Rt-PCR方法 MCIR基因 DNA序列测定 黑素 cDNA 细胞表面受体 片段 细胞 R蛋白 分析鉴定 分析结果 特异结合 产物 特异片段 必要条件 配体 分析法 放射 克隆 质粒 测序 表达
下载PDF
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的动态表达与改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晓娣 董志珍 +3 位作者 陈洁 邱历伟 吴玮 姚登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的动态表达与改变特征。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雄性SD大鼠诱发肝癌发生,分别观察肝细胞形态学、肝及血IGF-1R的动态变化。以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IGF-1R表达,以RT-... 目的观察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的动态表达与改变特征。方法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雄性SD大鼠诱发肝癌发生,分别观察肝细胞形态学、肝及血IGF-1R的动态变化。以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IGF-1R表达,以RT-PCR扩增IGF-1R mRNA表达片段并经测序证实,从基因转录和蛋白水平上分析与肝细胞恶性转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诱癌过程中肝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癌前病变到肝癌形成的动态变化,伴肝核酸代谢旺盛,肝IGF-IR表达异常;肝IGF-IR阳性率(%)、肝IGF-IR mRNA阳性率(%)、肝IGF-IR比浓度(ng/mg肝组织)和血IGF-IR(ng/ml)分别为:对照组0、0、0.63±0.17和1.33±0.47;变性组50、61.1、0.65±0.2和1.51±0.46;癌前组88.9、100、0.66±0.14和1.92±0.29;癌变组100、100、0.96±0.09和2.43±0.57。IGF-IR在转录或蛋白水平上呈梯度表达,癌变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且肝和血IGF-IR呈显著正相关(r=0.91,t=14.222,P<0.001)。结论 IGF-1R过表达参与肝细胞癌变,是肝细胞恶性转化的早期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受体 IGF1 基因 序列分析 RNA
下载PDF
恶性肿瘤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蔚蔚 周宏远 +2 位作者 张洁 王艳萍 陈晓禾 《四川肿瘤防治》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讨非放射性定量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在检测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株端粒酶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银染定量的TRAP方法检测SMMC 7721、K562、CNE 1、A549、HL 60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9株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株中8株... 目的 :探讨非放射性定量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在检测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株端粒酶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银染定量的TRAP方法检测SMMC 7721、K562、CNE 1、A549、HL 60细胞株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9株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株中8株呈端粒酶的阳性而其经热处理的标本均为阴性。结论 :非放射性银染定量的TRAP方法具有高可信度、特异性及敏感性 ,且8株人类恶性肿瘤细胞株均有端粒酶活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恶性肿瘤细胞 端粒征段重复序列
下载PDF
3D肿瘤球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体外激活扩增及抗肿瘤的作用
13
作者 许鑫鑫 张艳梅 +6 位作者 王子萱 张青 李杨 戴建莉 高云鹤 熊卓 陈凛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1535,共13页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介导的过继性免疫治疗已在多种实体瘤中取得良好疗效。然而,传统TILs体外扩增方法效率低,难以达到治疗级别的细胞数量和高肿瘤杀伤活性要求。为了研究3D肿瘤模型对TILs体外激活...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介导的过继性免疫治疗已在多种实体瘤中取得良好疗效。然而,传统TILs体外扩增方法效率低,难以达到治疗级别的细胞数量和高肿瘤杀伤活性要求。为了研究3D肿瘤模型对TILs体外激活扩增及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为TILs体外扩增提供新策略,本研究从肺癌患者手术样本中获取TILs和原代肿瘤细胞,对比观察2D及3D培养条件下肺癌细胞系NCI-H1975及原代肺癌细胞对TILs激活扩增及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向3D培养原代肿瘤~+TILs中添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抗体,验证PD-1抗体对该体系中TILs浸润杀伤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2D培养,3D培养的H1975肺癌细胞系可使TILs在一定时间内显著扩增,并提升TILs中CD3~+/CD8~+细胞的比例(61.6%);3D培养的原代肿瘤球也可刺激增加CD3~+/CD8~+TILs细胞的比例(45.5%,54.4%),诱导肿瘤上皮细胞的凋亡,使其存活率降至16.7%;进一步研究表明,PD-1抗体的引入促进3D原代肿瘤球共培养介导的TILs的增殖、提高CD3~+/CD8~+细胞的比例(50.9%,57.0%),并显著提高其抗肿瘤效力(肿瘤上皮细胞整体存活率降至9.36%)。综上所述,3D肿瘤球显著增强TILs细胞的体外激活增殖及抗肿瘤能力,且PD-1抗体进一步促进3D肿瘤球介导的TILs细胞增殖及其杀伤肿瘤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培养 肿瘤模型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细胞体外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原文传递
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后代SPLUNC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14
作者 高宝德 张晓丽 +1 位作者 沈文 孙延鸣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共6页
为了克隆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后代短鄂、肺及鼻咽上皮细胞克隆1(SPLUNC1)基因cDNA全长序列,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牛、山羊的SPLUNC1基因序列来设计简并引物,以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F1代为材料,克隆出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后代SPLUNC1... 为了克隆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后代短鄂、肺及鼻咽上皮细胞克隆1(SPLUNC1)基因cDNA全长序列,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已公布的牛、山羊的SPLUNC1基因序列来设计简并引物,以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F1代为材料,克隆出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后代SPLUNC1基因的片段序列,再利用RACE法克隆其SPLUNC1基因3′端和5′端,测序后拼接获得SPLUNC1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果显示,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后代SPLUNC1基因的cDNA全长为1117 bp,5′非编码区(UTR)为84 bp,3′UTR为265 bp,开放阅读框(ORF)为768 bp,编码255个氨基酸。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等电点5.006,分子量26.57 kDa。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后代SPLUNC1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本研究克隆了盘羊与巴什拜羊杂交后代SPLUNC1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后续深入研究该杂交后代SPLUNC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鄂、肺及鼻咽上皮细胞克隆1 盘羊杂交后代 CDNA末端快速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夏威夷椰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闯 谢潮添 +3 位作者 游学明 云叶 钟然 杨盛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67-170,共4页
以热带植物夏威夷椰子(Chamaedoreacostricana)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SOD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特异基因片段.回收该基因片段,与pMD182T载体连接,并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ER2566细胞,获得Cu·ZnSOD基因片段的克隆... 以热带植物夏威夷椰子(Chamaedoreacostricana)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SOD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特异基因片段.回收该基因片段,与pMD182T载体连接,并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ER2566细胞,获得Cu·ZnSOD基因片段的克隆.序列分析表明夏威夷椰子Cu·ZnSOD基因片段含3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64个氨基酸,与玉米、红薯和白杨相应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2.81%,81.25%,81.25%和7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威夷椰子 基因片段 超氧化物歧化酶 序列分析 克隆 基因组DNA PCR SOD基因 氨基酸序列 热带植物 大肠杆菌 特异引物 序列设计 感受态 t载体 内含子 外显子 分析表 同源性 Cu 细胞
下载PDF
HTLV-1感染T细胞克隆扩增和转化在成人T细胞白血病表达分析
16
作者 李玉 熊伟 +2 位作者 王三斌 黎诗琪 袁忠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2期4311-4314,4343,共5页
目的:探究人类T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HTLV-1)感染的T细胞克隆扩增和转化在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T-cellleukemia,ATL)中的表达分析,探究HTLV-1在T淋巴细胞中发生克隆扩增和转化的机制,为ATL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究人类T细胞白血病1型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 type,HTLV-1)感染的T细胞克隆扩增和转化在成人T细胞白血病(AdultT-cellleukemia,ATL)中的表达分析,探究HTLV-1在T淋巴细胞中发生克隆扩增和转化的机制,为ATL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AT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病程差异将其分为急性ATL组(20例)和慢性ALT组(18例),分别采集其血样并检测两组患者血样中HTLV-1病毒载量的差异性,对比两组患者样本中Tax蛋白和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就两组患者血样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水平进行对比。结果:(1)急性ATL组患者HTLV-1病毒载量明显高于慢性ATL组患者HTLV-1病毒载量(P<0.05);(2)对比显示,急性ATL组患者血样中Tax蛋白和HMGB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慢性ATL组患者(P<0.05);(3)急性ATL组患者中TNF-α和CEA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ATL组患者(P<0.05)。结论:HTLV-1感染ATL患者病程的差异会影响T淋巴细胞的克隆扩增和转化进程,分析其机制可能与HTLV-1能够调控Tax蛋白和HMGB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LV-1 t细胞 克隆和转化 AtL 表达
原文传递
WSSV-VAP1基因克隆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庆慧 韩文君 +1 位作者 黄倢 王清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70,共4页
根据 WSSV-黏附蛋白(VAP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在5'引物和3'引物中分别引入EcoRI和XbaI酶切位点.经PCR扩增,将VAP1基因克隆至穿梭载体pGAPZαA之GAP启动子下游位点,构建成含α-factor信号肽的重组表达载体,获得的重组质粒pG... 根据 WSSV-黏附蛋白(VAP1)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在5'引物和3'引物中分别引入EcoRI和XbaI酶切位点.经PCR扩增,将VAP1基因克隆至穿梭载体pGAPZαA之GAP启动子下游位点,构建成含α-factor信号肽的重组表达载体,获得的重组质粒pGAPZαA-VAP1经线性化后转入毕赤氏酵母SMD1168菌株,构建成分泌型表达VAP1的酵母工程菌株.SDS-PAGE和Western-blot及结合活性检测分析表明,VAP1基因在该体系中得到成功表达,表达产物与对虾细胞膜具明显的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毕赤酵母 WEStERN-BLOt SDS-PAGE 重组表达载体 PCR 毕赤氏酵母 分泌型表达 序列设计 酶切位点 穿梭载体 重组质粒 工程菌株 活性检测 P1基因 结合活性 表达产物 启动子 GAP 信号肽 线性化 分析表 细胞
下载PDF
Ex vivo expansion of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from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f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被引量:8
18
作者 Jia He Xiao-Feng Tang +4 位作者 Qiu-Yan Chen Hai-Qiang Mai Zhou-Feng Huang Jiang Li Yi-Xin Zeng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287-294,共8页
Establishing Epstein-Barr virus (EBV)-specific cytolytic T lymphocytes (EBV-CTLs)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f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has been reported in EBV-associated malignancies including H... Establishing Epstein-Barr virus (EBV)-specific cytolytic T lymphocytes (EBV-CTLs)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for adoptive immunotherapy has been reported in EBV-associated malignancies including Hodgkin's lymphoma an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In the current study,we performed ex vivo expansion of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TILs) obtained from NPC biopsy specimens with a rapid expansion protocol using 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y (OKT3),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IL)-2, and irradiated PBMCs from healthy donors to initiate the growth of TILs. Young TIL cultures comprised of more than 90% of CD3+T cells, a variable percentage of CD3+CD8+and CD3+CD4+T cells, and less than 10% of CD3-CD16+natural killer cells, a similar phenotype of EBV-CTL cultures from PBMCs. Interestingly, TIL cultures secreted high levels of the Th1 cytokines, interferon gamma (IFNγ)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 and low levels of the Th2 cytokines, IL-4 and IL-10. Moreover, young TILs could recognize autologous EBV-transformed B lymphoblast cell lines, but not autologous EBV-negative blast cells or allogeneic EBV-negative tumor cells. Taken together,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ex vivo expansion of TILs from NPC biopsy tissue is an appealing alternative method to establish T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for N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体外 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 鼻咽癌 EPStEIN-BARR病毒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浸润性
下载PDF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东春 左爱军 +2 位作者 王宝利 郭刚 张镜宇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65,共5页
以重组质粒pUC-BMP2为模板PCR扩增人BMP-2成熟肽编码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DNA序列分析后亚克隆入分泌型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重组质粒oPIC9K-BMP2经BelⅡ酶切后回收线性化片段,聚乙二醇法转染毕赤酵母茵株GS115。PC... 以重组质粒pUC-BMP2为模板PCR扩增人BMP-2成熟肽编码序列,将该序列克隆入pGEM-T载体进行DNA序列分析后亚克隆入分泌型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重组质粒oPIC9K-BMP2经BelⅡ酶切后回收线性化片段,聚乙二醇法转染毕赤酵母茵株GS115。PCR筛选整合有人BMP-2基因的酵母细胞重组子,以甲醇进行诱导表达,于酵母细胞培养基中可检测到rhBMP-2。体外培养条件下,所得rhBMP-2可增加2T3小鼠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体内实验.rhBMP-2冻干粉可于小鼠骨四头肌肌袋中诱导软骨细胞群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毕赤酵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rhBMP-2 DNA序列分析 碱性磷酸酶活性 酵母表达载体 体外培养条件 重组质粒 PCR 聚乙二醇法 细胞培养基 编码序列 酵母菌株 酵母细胞 诱导表达 体内实验 成熟肽 PUC 分泌型 亚克隆 t载体
下载PDF
先天性长QT综合征KCNQ1基因定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伟 杨钧国 +3 位作者 任法鑫 康彩练 张守焰 徐涛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长QT综合征(LQTS)KCNQ1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的研究。方法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首先设计两对引物(包含预定的突变),通过3轮PCR扩增,扩增出含有所需突变位点的片段,然后将片段克隆入T载体中,通过酶切连接的...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长QT综合征(LQTS)KCNQ1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的研究。方法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首先设计两对引物(包含预定的突变),通过3轮PCR扩增,扩增出含有所需突变位点的片段,然后将片段克隆入T载体中,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将突变点引入到pIRES2EGFPKCNQ1中,随后用Effectene转染试剂介导转染HEK293细胞。结果在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KCNQ1基础上获得了KCNQ1cDNAC682T的突变体,测序结果表明在序列中发生了预期的突变。结论KCNQ1定点突变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长Qt综合征 基因定点突变 长Qt综合征(LQtS) 聚合酶链反应(PCR) HEK293细胞 KCNQ1基因 定点突变技术 真核表达载体 PCR 突变位点 转染试剂 cDNA 功能研究 突变体 t载体 突变点 片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