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3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感染H6N1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进化分析
1
作者 杨建课 宫磊 +2 位作者 高继光 林爱琴 徐思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28-832,共5页
目的检测人感染H6N1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分子特征、致病机制、来源及进化。方法从Flu和GISAID两大数据库中获得人感染H6N1及近缘禽流感病毒的HA序列,通过ML、MP、BI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推测进化速率和最近共同祖先(TMRCA)时间,并分析相关... 目的检测人感染H6N1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分子特征、致病机制、来源及进化。方法从Flu和GISAID两大数据库中获得人感染H6N1及近缘禽流感病毒的HA序列,通过ML、MP、BI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推测进化速率和最近共同祖先(TMRCA)时间,并分析相关变异位点、糖基化位点及裂解位点。结果人感染与台湾3株禽感染H6N1病毒聚成一支,最近共同祖先时间为2002年,目前正在流行,且进化速度很快。其氨基酸序列含有5个N-糖基化位点和2个O-糖基化位点,裂解位点上游仅1个碱性氨基酸,拥有两个特异的变异位点P186L和A287T。结论人感染H6N1禽流感病毒目前仍是一种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其HA基因由家鸡的序列进化而来。由于其高的进化速率及病毒重配的可能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6n1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 分子特征 系统发育
下载PDF
2019-2022年中国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2
作者 陈源 崔鹏飞 +9 位作者 施建忠 张元成 于晴晴 颜成 张亚萍 王丛丛 张洁 王燕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0-1832,共13页
【背景】H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家禽中最常见AIV之一。H6N1亚型AIV频繁地与其他野鸟源毒株重配,并且可以作为供体为高致病性AIV提供内部基因片段,产生新型重组病毒,进而威胁人类健... 【背景】H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是我国家禽中最常见AIV之一。H6N1亚型AIV频繁地与其他野鸟源毒株重配,并且可以作为供体为高致病性AIV提供内部基因片段,产生新型重组病毒,进而威胁人类健康。【目的】通过对我国H6N1亚型AIV的演化动态及其相关生物学特性分析研究,为我国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2019—2022年我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活禽交易市场及养殖场家禽喉和泄殖腔拭子,通过接种鸡胚分离到7株H6N1亚型AIVs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遗传演化特征、受体结合特性及其对SPF鸡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结果】遗传演化分析表明,7株病毒的基因与分离于北美及东南亚地区的野鸟源病毒基因同源性较高,基因来源复杂,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贝叶斯演化分析表明,H6亚型AIV HA基因曾发生过多次的跨洲际传播,欧亚谱系病毒在北美地区也有着较长时间流行。1株病毒HA基因与北美地区毒株基因高度同源,根据贝叶斯演化分析结果,推测该病毒在野鸟体内经历了复杂的基因重配后形成,后经野鸟传入我国。特殊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均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此外,另有1株病毒的NP蛋白发生Y52H突变,据报道,该突变对AIV获得抵抗人干扰素刺激基因BTN3A3的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受体结合特性分析表明,部分毒株具有双受体结合特性,但结合人源受体能力弱于结合禽源受体能力。病毒对SPF鸡的感染性试验表明,鸡感染A/chicken/Jiangxi/S40445/2019(H6N1)后能通过呼吸道及消化道排毒,并且病毒可在鸡群内通过接触传播。鸡感染A/duck/Jiangxi/S10941/2019(H6N1)后仅有少数鸡通过呼吸道排毒,病毒无法在鸡群间通过接触传播。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表明,H6N1亚型AIV无需提前适应便可在小鼠呼吸道内有效复制,但对小鼠仍呈低致病力。【结论】2019—2022年分离于我国的H6N1亚型AIV基因大部分来源于野鸟源病毒,候鸟可经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将病毒传入我国;部分病毒能够结合人源唾液酸受体并在小鼠呼吸道内有效复制,表明该亚型病毒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n1 禽流感病毒 跨洲际传播 重配 感染
下载PDF
2株鸭源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及其致病性研究
3
作者 朱峻锋 刘朔 +4 位作者 尹馨 彭程 刘华雷 蒋文明 张传美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了掌握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的遗传进化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对2020年在福建某活禽市场上分离得到的F1464和F1473两株鸭源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SPF鸡及小鼠的... 为了掌握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的遗传进化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对2020年在福建某活禽市场上分离得到的F1464和F1473两株鸭源H10N6亚型禽流感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其对SPF鸡及小鼠的致病性。结果:序列分析显示,HA基因与人感染的H10N8和H10N3亚型禽流感病毒同源性分别为91.4%~91.5%和95.3%~95.4%;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株病毒属于欧亚谱系分支,可能是由包括H1、H2、H3、H4、H9、H10和H11在内的多种AIV亚型重组而来;SPF鸡感染试验显示,F1464和F1473毒株均为低致病性病毒;小鼠感染试验显示,F1464毒株可以在小鼠鼻甲、肺、脾脏中高效复制,并导致小鼠体重下降,而F1473毒株仅在鼻甲和肺中复制,对小鼠的致病力更低。本研究为H10亚型禽流感的防控和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0n6 禽流感病毒 遗传进化 致病性
下载PDF
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文 王小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情况。方法10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感冒清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药效学情况。方法10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感冒清热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指标(起效时间、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痊愈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发热、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乏力)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0%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咽痛、头痛、鼻塞流涕、咳嗽、乏力评分分别为(0.83±0.24)、(1.12±0.30)、(1.07±0.29)、(1.03±0.32)、(1.05±0.33)、(1.09±0.2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46±0.37)、(2.31±0.58)、(2.14±0.52)、(2.25±0.63)、(2.36±0.61)、(2.42±0.65)分(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1.03±0.34)d、退热时间(1.56±0.40)d、止咳时间(4.35±0.68)d、痊愈时间(6.63±1.26)d均短于对照组的(2.32±0.57)、(2.63±0.74)、(7.24±1.16)、(9.38±1.72)d(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2.11±0.56)mg/L、TNF-α(19.34±2.20)μg/L、IL-6(4.02±0.5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4.83±0.69)mg/L、(25.89±2.73)μg/L、(6.13±0.62)ng/L(P<0.05)。结论感冒清热片防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证候,加快症状缓解速度,提高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 感冒清热片 磷酸奥司他韦 药效学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种间感染传播的风险分析
5
作者 周婉婷 陈璐 +6 位作者 周淑宁 田杰 李晓奇 刘朔 彭程 蒋文明 刘华雷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5-172,共8页
为深入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对1998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以来GenBank和GISAID中公开的哺乳动物感染数据进行归纳,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报告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 为深入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征,研究对1998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以来GenBank和GISAID中公开的哺乳动物感染数据进行归纳,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感染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报告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病例数据最多,占87.21%,且呈增加趋势。中国的75例病例中,以湖北省报告的最多。非人类哺乳动物感染病例涉及10种哺乳动物,包括猪、水貂、貉、雪貂、犬、果子狸、蝙蝠、猫、马和鼠兔,均为陆生哺乳动物,其中有61.4%的感染病例属于猪源。数据库中的大多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均含有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研究表明,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种间感染传播的风险高,关键氨基酸位点易发生突变,监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哺乳动物中的感染分布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禽流感病毒 感染 监测
下载PDF
5株H6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及遗传演化分析
6
作者 陈源 崔鹏飞 +2 位作者 施建忠 邓国华 陈化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77,共8页
为了解H6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演化特点,试验对2023年采集自广东、湖北两地的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咽喉拭子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H6N3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一步分析其遗传演化情况和特殊分子标记。结... 为了解H6N3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演化特点,试验对2023年采集自广东、湖北两地的活禽交易市场禽类咽喉拭子及泄殖腔拭子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并对分离的H6N3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一步分析其遗传演化情况和特殊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共分离到5株H6N3亚型AIV,且均为新型重配病毒,可分为2种基因型,其中4株湖北分离株属于基因1型,NA基因进化支相对独立,其余基因片段与分离于我国家禽的H3N2、H3N3、H3N8、H6N6亚型AIV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1株广东分离株属于基因2型,与多种不同亚型野鸟源病毒高度同源;5株分离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序列仅有一个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的特征;4株湖北分离株的NA基因全长仅有1365bp,其编码的NA蛋白出现茎部缺失;部分分离株HA蛋白获得A138S突变,一株病毒的PB2蛋白获得I292V突变。综上所述,分离的5株H6N3亚型AIV为新型重配病毒,部分分离株获得哺乳动物适应性突变,应加强对H6亚型AIV的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n3 禽流感病毒 活禽交易市场 分子特征 基因重配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的表达及其纯化
7
作者 屈小天 王雅楠 +4 位作者 许倩茹 李雪洋 张申立 张二芹 张改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 为制备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并评估其免疫原性,利用水稻表达系统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重组HA蛋白。首先构建了重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HA,该载体具有GT13特有启动子、信号肽SP和终止子,有利于外源基因在水稻中表达。之后将重组质粒pCAMBIA1300-HA通过电转化法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筛选出阳性菌落并侵染水稻愈伤组织。经过暗培养、潮霉素筛选、分化、生根、成苗,采用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DNA,PCR鉴定结果显示,HA基因已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重组HA基因大小为4660 bp。将阳性植株移植到大田中,4个月后收获水稻种子,提取水稻胚乳蛋白,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表明,HA蛋白在水稻胚乳中成功表达。重组HA蛋白通过Q阴离子层析、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三步分离纯化,其纯度达到90%以上。最后将纯化后的重组HA蛋白与ISA 50V佐剂混合并乳化制成疫苗,免疫小鼠,小鼠血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抗体水平,表明重组HA蛋白免疫原性较好。综上,成功构建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重组蛋白的水稻表达系统,并分离纯化获得了高纯度和免疫原性良好的重组HA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hA蛋白 水稻胚乳表达 蛋白质纯化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鸡呼吸道应答模式研究
8
作者 池周颖 李天旭 +6 位作者 吴亚鑫 瞿孝云 李思婕 孙敏华 张建峰 廖明 杜寿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70-3979,共10页
【目的】通过建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感染鸡上呼吸道炎症模型,探索其感染鸡上呼吸道引起的炎症反应。【方法】将H9N2亚型AIV流行毒株GD10142,按照100μL/只(108 EID 50/100μL)的剂量通过滴鼻点眼方法感染SPF鸡,并在感染后观察鸡... 【目的】通过建立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感染鸡上呼吸道炎症模型,探索其感染鸡上呼吸道引起的炎症反应。【方法】将H9N2亚型AIV流行毒株GD10142,按照100μL/只(108 EID 50/100μL)的剂量通过滴鼻点眼方法感染SPF鸡,并在感染后观察鸡的临床特征,采集感染后0、1、3、5、7、9 d的咽拭子和血清样品;感染后5和9 d剖检观察鸡的呼吸道和肺脏病理变化,收集气管灌洗液、气管和肺脏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咽拭子、气管灌洗液、气管和肺脏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应用ELISA方法检测感染后血清总IgG和H9N2亚型AIV特异性IgG的变化规律,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分析血清中和抗体的活性;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和气管灌洗液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水平。【结果】H9N2亚型AIV感染后鸡没有出现典型的临床特征,但感染后1~5 d在咽拭子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且感染3 d后病毒载量最高,感染5 d后检测不到病毒核酸;感染5 d时,在气管灌洗液、气管和肺脏检测到病毒核酸,其中前两者载量高于肺脏;血清总IgG和H9N2亚型AIV特异性IgG在感染后3 d增多,感染后5~9 d维持较高水平,且具有较强的病毒中和活性;血清IL-10、IL-1β、TNF-α和NF-κB也在感染后3 d开始呈上升趋势;但气管灌洗液中IL-6、IL-10、IL-1β、TNF-α和NF-κB含量很低,且感染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H9N2亚型AIV感染鸡呼吸道模型,确定上呼吸道是H9N2亚型AIV主要感染和增殖部位,H9N2亚型AIV感染诱导机体产生促炎和抑炎细胞因子,可能是感染动物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深入探索H9N2亚型AIV的致病机制和宿主防御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呼吸道感染 免疫应答 模型评价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9
作者 王粲 张民秀 +6 位作者 谢芝勋 李孟 罗思思 李丹 阮志华 谢丽基 谢志勤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 为通过昆虫细胞表达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蛋白,并鉴定其免疫活性,利用PCR技术扩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M1和NA基因,以pFastBacDual为转移载体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Dual-M1和pFastBacDual-NA;将阳性重组转移载体分别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杆粒rBacmid-M1和rBacmid-NA;将重组杆粒分别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含M1和NA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rBV-M1和rBV-NA;运用IFA和Western-blot鉴定M1和NA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以NA蛋白为包被抗原,运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NA蛋白的反应活性。结果显示,IFA鉴定均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M1和NA蛋白大小分别约为28和52 ku,ELISA检测NA蛋白对抗H9N2阳性血清有很高的反应值。结果表明,M1和NA蛋白可在昆虫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且具有反应原性。本试验为进一步研发H9N2亚型禽流感诊断技术和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M1蛋白 nA蛋白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下载PDF
2019—2021年华东地区6株禽源H3亚型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
10
作者 赵婉宸 李扬 +5 位作者 才天宇 葛志闯 高如一 王晓泉 顾敏 刘秀梵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H3亚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感染人、猪、马、犬、禽等众多宿主并能发生跨种间传播,危害不容忽视。本研究于2019—2021年在华东地区活禽市场采集表观健康的家禽喉头与泄殖腔棉拭,通过血清学试验鉴定、筛选出6株代表性水禽源H3亚... H3亚型流感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感染人、猪、马、犬、禽等众多宿主并能发生跨种间传播,危害不容忽视。本研究于2019—2021年在华东地区活禽市场采集表观健康的家禽喉头与泄殖腔棉拭,通过血清学试验鉴定、筛选出6株代表性水禽源H3亚型流感病毒,并经RT-PCR试验确定5株为H3N2亚型、1株为H3N1亚型。进一步对6株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HA蛋白裂解位点处均为PEKQTR/GLF,不存在连续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受体结合位点处均为禽源特征性的226Q和228S,提示其跨种传播至哺乳动物的潜能较低;内部基因片段来源多样化,与H3N8、H4N6、H5N8、H6N1、H7N7、H0N3等众多亚型禽流感病毒的亲缘关系密切;除JS1018/19和JS1094/19的NS基因属于北美谱系以外,其余均属于欧亚谱系的禽源分支,与犬、马、猪、人等哺乳动物源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远,提示虽然可能存在不同进化谱系间的基因重组但并未发生从禽到哺乳动物宿主的基因交换。该研究结果丰富了H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数据,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3n1 h3n2 基因组分析 遗传进化
下载PDF
1株野鸟源H7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对小鼠感染性研究
11
作者 吴恬恬 尹馨 +7 位作者 梁少波 李金平 朱峻锋 刘朔 彭程 刘华雷 蒋文明 韩克光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1,共6页
旨在对2021年分离自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野鸟粪便中的1株低致病性H7N3禽流感病毒(AIV)A/mallard/Ningxia/Y37/2021(H7N3)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遗传进化分析及对小鼠致病性试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HA基因裂解位点仅有1个碱性氨基酸... 旨在对2021年分离自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野鸟粪便中的1株低致病性H7N3禽流感病毒(AIV)A/mallard/Ningxia/Y37/2021(H7N3)株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遗传进化分析及对小鼠致病性试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HA基因裂解位点仅有1个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性。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HA基因和韩国野鸭源H7N7亚型AIV同源性较高;NA基因与韩国野鸟源H5N3亚型AIV同源性较高;PB2、PA基因与H5N2亚型AIV有较高的同源性;PB1基因与H5N3亚型AIV有较高的同源性;NP基因与H3N2亚型有较高同源性;M、NS基因与H3N8亚型有较高同源性,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血凝抑制(HI)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与H7N9-Re4疫苗株抗血清的HI效价比同源毒株低16倍,抗原性差异显著。小鼠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能在小鼠的肺部与鼻甲中复制,并引起感染小鼠体重下降,表明该毒株有感染哺乳动物的风险。本试验通过对1株野鸟源H7N3亚型AIV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分析,为H7N3亚型禽流感的预警和综合防控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7n3 遗传演化 抗原性 感染
下载PDF
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聂轶飞 赵升 +8 位作者 朱琳 僧明华 杨凯朝 王海峰 徐瑾 马红霞 叶莹 黄学勇 郭万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2022年3月24日,河南省首次报告一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确诊病例。参照《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分析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2022年3月24日,河南省首次报告一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确诊病例。参照《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涉及的工作场所、病例居住地以及禽类来源地等开展环境标本病原检测。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后因呼吸衰竭死亡;病例有明确的禽肉相关暴露史,早期肺泡灌洗液、禽肉及工作场所环境标本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阳性。结论:该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通过职业暴露感染,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禽流感 h5n6 流行病学特征 河南省
下载PDF
黄芩苷对自噬介导H6N6禽流感病毒致病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鑫 单春兰 +3 位作者 杨剑 宋旭琴 徐浩 欧德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5-62,共8页
探究黄芩苷对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肺脏致病损伤的作用。选用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治疗组、3-MA抑制剂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2、IL-6及TNF-α的含量... 探究黄芩苷对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肺脏致病损伤的作用。选用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治疗组、3-MA抑制剂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2、IL-6及TNF-α的含量,透射电镜检测小鼠肺脏中自噬体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LC3、Beclin-1及ATG7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LC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LC3、Beclin-1及ATG5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肺组织自噬关键基因LC3、Beclin-1、ATG3、ATG5、ATG7及ATG12 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经黄芩苷治疗后能显著缓解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小鼠肺组织的损伤,血清中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中自噬体数量减少,LC3、Beclin-1、ATG5及ATG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肺组织中LC3、Beclin-1、ATG3、ATG5、ATG7及ATG12 mRNA转录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黄芩苷能减轻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诱导小鼠肺脏炎症损伤,同时下调自噬关键因子及自噬体的水平,提示其抗小鼠肺损伤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 自噬 炎症
下载PDF
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
14
作者 贺祥 徐久鹏 +5 位作者 袁嘉欣 卢佳慧 范雨欣 常伽翌 李龙飞 徐彤 《北方牧业》 2024年第12期15-15,共1页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家禽,而且可以感染猪、猫等哺乳动物,甚至出现人类感染现象。因此,H9N2亚型流感病毒不仅影响畜禽的健康养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近年来鸽群感染流...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家禽,而且可以感染猪、猫等哺乳动物,甚至出现人类感染现象。因此,H9N2亚型流感病毒不仅影响畜禽的健康养殖,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近年来鸽群感染流感病毒时有报道,这其中包括H5N1、H7N9以及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虽然H9N2亚型禽流感毒株的致病性相对于H5和H7亚型较低,但是该亚型病毒在我国家禽中存在较为普遍,且目前从鸽子已分离到重组的H9N2毒株,该毒株不仅引起鸽子感染而且具有优先与人类呼吸道表面受体结合的能力,因此加强流感病毒在鸽群中流行情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A型流感病毒 感染现象 公共卫生学 致病性试验 h7亚型 h5n1 健康养殖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体内外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活性的研究
15
作者 廖思雨 郑新 +4 位作者 戴琪 许诗怡 张天旭 张秀桥 桂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9-769,共11页
[目的]探究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AETAC)体内外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H9N2)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ETA... [目的]探究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AETAC)体内外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subtype 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H9N2)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AETAC作用不同时间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抑制作用,通过预防感染、影响复制、阻止吸附及直接杀灭4种方式作用后检测AETAC对DF-1细胞的毒性,选择体外最佳抗AIV-H9N2作用方式。尿囊腔接种不同浓度AETAC确定其对鸡胚的最大安全浓度;将AETAC以3种不同给药方式作用于AIV-H9N2感染后鸡胚,选择体内最佳给药方式。经尿囊腔同时接种AETAC和AIV-H9N2,统计各组鸡胚存活数,测定血凝效价,并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和鸡胚法氏囊病理组织变化。[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AETAC浓度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AETAC对DF-1细胞的抑制率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种抗AIV-H9N2作用方式下,病毒对照组和药物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病毒对照组相比,AETAC浓度为5~30μg/mL时,4种抗AIV-H9N2作用方式下,药物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P<0.05)。4种作用方式下,DF-1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15%~64.96%(预防感染)、8.56%~83.83%(影响复制)、1.82%~5.90%(阻止吸附)和6.90%~40.12%(直接杀灭)。AETAC对鸡胚的最大安全浓度为16.41 mg/mL,对感染鸡胚的最佳给药方式为AETAC和病毒混合后接种。以最佳体内作用方式给药后,AETAC中、低浓度组鸡胚存活率为40%~60%,高浓度组鸡胚全部存活,胚胎喙部发育明显,鸡胚法氏囊淋巴滤泡发育完整,滤泡大小和数量正常,充血量少,组织病理状态改善。[结论]AETAC在体内外对AIV-H9N2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主要与影响病毒复制作用方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乙酸乙酯部位(AETAC)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9n2) DF-1细胞 鸡胚
下载PDF
2014—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谭翰清 程洁萍 +5 位作者 谭海芳 朱颖梅 林凤 梁晓晴 陈捷 麦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2-207,240,共7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6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进化特征。方法对肇庆市17例H7N9患者咽拭核酸直接进行8节段基因序列扩增与测定,用BioEdit5.0、MEGA6.0进行同源性和重要氨基酸位点分析,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进化树,参... 目的了解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6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进化特征。方法对肇庆市17例H7N9患者咽拭核酸直接进行8节段基因序列扩增与测定,用BioEdit5.0、MEGA6.0进行同源性和重要氨基酸位点分析,采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进化树,参比序列从GenBank下载。结果 7份H7N9病例标本获得8节段全基因序列,HA与A/chicken/Dongguan/695/2014(H7N9)相似度最高,NA与A/chicken/Dongguan/1075/2014(H7N9)相似度最高;内部基因与2013—2014年广东东莞、深圳禽源H7N9及H9N2相似度较高。HA和NA基因与广东省东莞、广州、深圳等地市的H7N9序列同处于珠三角进化分支,与安徽、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分支的序列相似性低。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发生G186V、Q226L变异,裂解位点序列均为PEIPKGR↓GLF,含有2个碱性氨基酸;M2蛋白上发现耐药位点S31N,PB2蛋白上发现E627K突变,NA蛋白上未发现耐神经氨酸酶的位点变异。结论肇庆市人感染H7N9病毒株可能来源于2013—2014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禽源H7N9和H9N2,G186V、Q226L和E627K位点变异增强了对人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血凝素基因 神经氨酸酶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鸭源性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猪和人呼吸道的复制及其基因特点
17
作者 解中 钟伟娟 张增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索鸭源性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否可在人以及流感病毒的重要中间宿主猪中有效复制、感染。方法:选择前期分离的2株鸭源性H6N1病毒DK/Jiangxi/35634/2016、DK/Guiyang/2462/2007,受体结合特异性法分析病毒的受体结合特性,全基因组... 目的:探索鸭源性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否可在人以及流感病毒的重要中间宿主猪中有效复制、感染。方法:选择前期分离的2株鸭源性H6N1病毒DK/Jiangxi/35634/2016、DK/Guiyang/2462/2007,受体结合特异性法分析病毒的受体结合特性,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病毒基因位点的变化,体外感染人和猪呼吸道组织。结果:2株鸭源性H6N1病毒均与禽型SAα-2,3Gal受体结合,基因测序分析显示HA裂解位点为PQIETR/GL,属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HA、NA、PB2等主要基因位点未发生突变,但病毒可在人肺组织的肺泡细胞和巨噬细胞、猪气管上皮细胞以及肺组织的肺泡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并引起细胞损伤、组织结构的破坏。结论:鸭源性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具有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特点,虽然仍与禽型SAα-2,3Gal受体结合,但已具有跨种间屏障感染猪和人的能力。因此,必须密切监测家禽中流感病毒H6N1流行和进化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1亚型 基因特点 呼吸道组织
下载PDF
两株野鸟源H6N1和H6N8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和对小鼠的感染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文明 李金平 +3 位作者 彭程 王素春 侯广宇 陈继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4期90-93,共4页
为了解2016年在江西省鄱阳湖野鸟中分离的两株H6N8和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P419和P339)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受体分析和对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毒株属于不同的分支,并经历了不同亚... 为了解2016年在江西省鄱阳湖野鸟中分离的两株H6N8和H6N1亚型禽流感病毒(P419和P339)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受体分析和对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这2个毒株属于不同的分支,并经历了不同亚型病毒间的广泛重组。2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均为PQIET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处第138、226、228位氨基酸残基分别为丙氨酸(A)、谷氨酰胺(Q)、甘氨酸(G),具有结合禽样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子特征。受体结合试验表明,分离毒株仅能结合禽样受体。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只在小鼠的上呼吸道鼻甲中进行有限复制,使小鼠体重发生轻微变化,未表现明显临床症状,表明这2株分离株可感染小鼠,但致病力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亚型 野鸟 感染
下载PDF
自噬在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和大肠杆菌共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作仪 李丽 +4 位作者 李茵婧 常丽凤 辛震东 平继辉 苏娟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102,共12页
为探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和大肠杆菌共感染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肺组织和免疫系统的损伤及细胞自噬在共感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选用60只3周龄SPF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单独细菌感染组、单独病毒感染组、先病毒后细菌共感染组和... 为探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和大肠杆菌共感染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肺组织和免疫系统的损伤及细胞自噬在共感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选用60只3周龄SPF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单独细菌感染组、单独病毒感染组、先病毒后细菌共感染组和先细菌后病毒共感染组5组。于处理后第1、3、5和7天各组随机选择3只鸡采集血清和肺组织,利用荧光定量PCR和HE组织学染色技术探究共感染对SPF鸡的肺组织系数、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肺组织屏障功能的影响。利用细胞培养、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和Western blot等技术探究共感染与细胞自噬的关系以及自噬对共感染炎症反应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先病毒后细菌共感染试验组导致鸡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共感染诱导强烈的细胞自噬,先病毒后细菌组自噬相关因子(LC3、Beclin-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他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与其他组相比,先病毒后细菌组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Th17免疫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提示:自噬通过促进共感染中炎性因子释放且抑制Th17免疫反应,造成鸡肺组织严重损伤。本试验为研究病毒与细菌共感染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 感染 自噬 炎症因子 Th17免疫
下载PDF
1株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Jiangsu/022/2009的全基因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顾敏 宋庆庆 +3 位作者 李彦芳 徐全刚 彭大新 刘秀梵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2-647,共6页
目的对2009年分离自华东地区某活禽交易市场的1株国内未见报道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以探讨该病毒各基因片段的可能来源。方法通过常规的血清学试验确定病毒HA亚型,经RT-PCR方法扩增出各基因片段,连接到pGEM-Teas... 目的对2009年分离自华东地区某活禽交易市场的1株国内未见报道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以探讨该病毒各基因片段的可能来源。方法通过常规的血清学试验确定病毒HA亚型,经RT-PCR方法扩增出各基因片段,连接到pGEM-Teasy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利用BLAST进行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并结合GenBank中已收录的H6N6亚型流感病毒及其它相关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BLAST结果显示该H6N6病毒的HA基因与近年台湾分离株A/duck/Kingmen/E322/2004(H6N2)的核苷酸一致性最高(94.0%),推导的氨基酸剪切位点序列为P-Q-I-E-T-R-G,是典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征序列;NA基因与华东地区分离株A/duck/EasternChina/160/2002(H4N6)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一致性91.0%);而PB1基因与荷兰2003年间分离的H7N7亚型流感病毒关系密切;PA基因则与1999-2000年间意大利分离的H7N1亚型流感病毒亲缘关系较近;NS1蛋白在第218位提前引入终止密码子致使C末端缺失13个氨基酸。结论国内首次分离到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构成较为复杂,但8个基因片段均属于欧亚系,与分离自北美地区的H6N6病毒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别位于不同的进化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6n6 基因组 进化分析 h7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