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服务、城市规模与人才区位——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董亚宁 顾芸 +1 位作者 杨开忠 范博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39,共8页
将城市规模引入新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探讨公共服务、城市规模对人才区位的影响机制,并且利用2011—2017年CMDS微观数据匹配244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①城市规模对公共服务影响人才区位具有非线性门槛效应,只有当城市规模... 将城市规模引入新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探讨公共服务、城市规模对人才区位的影响机制,并且利用2011—2017年CMDS微观数据匹配244个城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①城市规模对公共服务影响人才区位具有非线性门槛效应,只有当城市规模满足一定门槛条件时,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才能显著吸引人才流入;②全国层面的实证分析有效验证了理论预期;③分区域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门槛条件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人才流动呈现竞争效应,中西部地区呈现集聚效应;④分城市等级看,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门槛条件差异明显,满足门槛条件时,加大中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吸引人才效果会更显著。最后提出基于城市规模和区域异质性的公共服务供给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城市规模 人才区位 门槛效应
下载PDF
面向生态文明的空间品质与城市人才区位——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的分析
2
作者 董亚宁 顾芸 吕鹏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8,共11页
针对现有研究大多数是基于工业文明范式,尚未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生态文明要求,突破以往“收入水平最大化”目标范式,构建空间一般均衡模型,揭示空间品质影响我国城市人才区位的理论机制,并采用2011—2017年CMDS微观数据匹配城市... 针对现有研究大多数是基于工业文明范式,尚未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生态文明要求,突破以往“收入水平最大化”目标范式,构建空间一般均衡模型,揭示空间品质影响我国城市人才区位的理论机制,并采用2011—2017年CMDS微观数据匹配城市层面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空间品质已成为影响城市人才个体区位的重要因素,其与工资收入协同影响城市人才区位,且空间品质影响城市人才区位受到工资收入的中介机制作用。东部地区工资收入的中介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中介效应大于大城市。同时,空间品质和工资收入对人才区位具有非线性耦合作用,当空间品质每跨过一定门槛值时,工资收入对人才区位的正向影响就发生一定幅度的增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和现实需要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区位 空间品质 工资收入 中介机制 门槛机制
原文传递
空间品质、人才区位与人力资本增长——基于新空间经济学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开忠 顾芸 董亚宁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65-3078,共14页
针对我国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围绕"创新在哪里"这一空间经济学命题,通过构建一个空间品质驱动的新空间经济学模型,深入探讨空间品质对人才区位和人力资本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区位决策不考虑预期人力资本投资时... 针对我国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围绕"创新在哪里"这一空间经济学命题,通过构建一个空间品质驱动的新空间经济学模型,深入探讨空间品质对人才区位和人力资本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区位决策不考虑预期人力资本投资时,人才按照临界迁移曲线有序迁移,且迁移决策是稳定的;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吸引人才,进而提高本区域人力资本增长;当区内可及性效应大于区际时,提高本区域不可贸易品种类或质量能够吸引更多人才迁入,促进本区域人力资本增长;当区内可及性效应小于区际时,提高本区域不可贸易品种类或质量并不会有效吸引人才迁入;提高区内消费可及性有利于吸引人才迁入并促进人力资本增长;提高区际消费可及性有利于抑制人才迁出并促进本区域人力资本增长.当区位决策考虑预期人力资本投资时,理论上人才迁移的稳定结果是"核心-边缘"情形,不同空间品质条件只影响临界迁移"门槛值".研究结果对于科学把握人才资源空间配置、培育提高人力资本、促进区域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具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品质 人才区位 人力资本增长 新空间经济学
原文传递
区域辐射中心人才集聚指数与辐射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姚凯 寸守栋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26,共11页
准确测度区域辐射中心人才集聚指数和辐射力水平并深入探讨二者相互关系,有助于检验各省份人才政策的实效性和为区域辐射中心建设提出路径建议。本文选取17个典型省份作为区域辐射中心研究样本,采用区位商法和回归分析法开展研究表明,... 准确测度区域辐射中心人才集聚指数和辐射力水平并深入探讨二者相互关系,有助于检验各省份人才政策的实效性和为区域辐射中心建设提出路径建议。本文选取17个典型省份作为区域辐射中心研究样本,采用区位商法和回归分析法开展研究表明,区域辐射中心建设进程中存在明显的“人才政策-人才集聚指数-辐射力”交互推动关系,且区域辐射中心人才集聚指数与辐射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才集聚指数提高1个百分点,区域辐射中心辐射力提升0.936个百分点。相反,区域辐射中心辐射力提高1个百分点,人才集聚指数提高1.068个百分点。区域中心辐射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二者对人才集聚指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586和0.56。研究成果为区域辐射中心建设指明了路径:人才政策应聚焦集聚科技创新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辐射中心应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区域性、特色化产融合作平台,建立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与人才集聚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辐射力和金融服务辐射力来提升区域辐射中心辐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中心 人才政策 人才区位 人才集聚指数 辐射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