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国46名高层次人才考察江西赣州
1
作者 廖于华 《国际人才交流》 2013年第2期63-63,共1页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人社局、外国专家局与北美洲中国学人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合作,组织了47家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与海外高层次人才考察团开展人才项目恳谈会。此次考察团由11个国家的46名高层次人才组成,其中获得博士以上学位的24人,硕...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人社局、外国专家局与北美洲中国学人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合作,组织了47家有需求的企事业单位与海外高层次人才考察团开展人才项目恳谈会。此次考察团由11个国家的46名高层次人才组成,其中获得博士以上学位的24人,硕士学位的22人,专业涉及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医药、金融等领域。通过前期的意向性选择和恳谈会上的面对面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人才 人才考察 赣州市 江西省 人才交流中心 硕士学位 外国专家局 企事业单位
下载PDF
人才考察与选拔的几种方法
2
作者 吉卫国 刘广信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367-368,共2页
如何考察与选拔卫生检疫人才,是关系事业兴衰的大事。本文从人才管理学角度,简述了卫检干部选拔的基本方法及遵循的首要原则。提出不同职业人才考察与选拔,其方法和要求亦不尽相同;要把那些坚持组织原则,勇于开拓有真才实学、群众信赖... 如何考察与选拔卫生检疫人才,是关系事业兴衰的大事。本文从人才管理学角度,简述了卫检干部选拔的基本方法及遵循的首要原则。提出不同职业人才考察与选拔,其方法和要求亦不尽相同;要把那些坚持组织原则,勇于开拓有真才实学、群众信赖的人才大胆地选拔上来,对健全组织措施,完善用人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考察 人才选拔 卫生检疫 管理学
全文增补中
“第二届职业论坛-2006校企人才供需合作考察洽谈会”在苏州举行
3
《职业教育研究》 2006年第8期171-171,共1页
关键词 职业指导 苏州市 第二届 职业论坛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苏州工业园区 2006年 校企人才供需合作考察洽谈会
下载PDF
中国化工:人才战略“六边形”
4
作者 叶建华 《现代国企研究》 2011年第7期66-71,共6页
企业基业长青,离不开人才战略的实施和人才开发机制的建立。中国化工为了实现百年化工的梦想,在人才开发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是一家既没有自然资源垄断优势,也没有行业资源垄断优势,几乎处于完全... 企业基业长青,离不开人才战略的实施和人才开发机制的建立。中国化工为了实现百年化工的梦想,在人才开发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化工)是一家既没有自然资源垄断优势,也没有行业资源垄断优势,几乎处于完全市场竞争领域的中央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经理人 人才考察
下载PDF
孟子的人才观摭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德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50-152,共3页
人才是历代统治者所渴求的。孟子充分认识到人才在治国中的重大作用,并对人才的选拔、考察与任用、教育与培养等问题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有不少思想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 孟子 人才 人才选拔 人才考察 人才任用
全文增补中
郭嵩焘人才思想初探
6
作者 张立程 《太原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20-26,共7页
作为晚清洋务派的骨干,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的人才观念实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点。他的关于什么是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考察人才、任用人才的思想超出了同时期的人们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郭嵩焘的人才观念是在中西... 作为晚清洋务派的骨干,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的人才观念实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点。他的关于什么是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考察人才、任用人才的思想超出了同时期的人们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郭嵩焘的人才观念是在中西交汇、西潮涌入、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并受到湖湘文化的熏陶及其家世门风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人才观念直到今天还具有可资借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嵩焘 人才思想 中国 近代史 人才观念 人才培养 人才考察 人才任用 借鉴作用
下载PDF
人才选拔中"同人异议"原因剖析
7
作者 谢碧川 詹放霞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4-15,共2页
人才考察、选拔工作中,存在对同一对象,有两种或多种不同评价的问题,我们姑且称之为"同人异议"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同人异议"问题呢?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1. 政策水平上的差异.对政策的理解、认识程度不一,最容... 人才考察、选拔工作中,存在对同一对象,有两种或多种不同评价的问题,我们姑且称之为"同人异议"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同人异议"问题呢?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1. 政策水平上的差异.对政策的理解、认识程度不一,最容易造成对人的不同看法.如要求干部德才兼备,有的同志把德才兼备变成了求全责备,要求被选者是圣人、完人,结果成了唐代封德彝式的选才,放眼中华,也选不出一个可用之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选拔 选才 人才考察 封德彝 原因剖析 考察 识才 选择方式 识人 学识水平
下载PDF
谈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意义及方法
8
作者 柯筱荣 《安徽科技与企业》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基础研究人才 人才培养 人才考察 科研投入
下载PDF
一代女皇善权谋
9
作者 胡星斗 《领导科学论坛》 2004年第3期64-64,共1页
武则天(公无624年——705年),又称武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出身官门,14岁入宫,被唐太宗立为才人。唐太宗驾崩,她被削发为尼,送进感业寺;公元650年,高宗李治来到感业寺进香,看到则天哀怨的面容,唤起了昔日的恋情,... 武则天(公无624年——705年),又称武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出身官门,14岁入宫,被唐太宗立为才人。唐太宗驾崩,她被削发为尼,送进感业寺;公元650年,高宗李治来到感业寺进香,看到则天哀怨的面容,唤起了昔日的恋情,遂将她接回宫中。重获入宫后,武则天先与王皇后联合对付争宠的萧淑妃,使之被废为庶民;然后,便把矛头直指王皇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则天 唐朝 政治策略 用人标准 人才考察机制 人才工作
下载PDF
考察·培养·试用·信赏必罚--三说诸葛亮的人才管理思考
10
作者 管窥 《轴承经济》 1993年第2期39-40,20,共3页
关键词 诸葛亮 人才管理思想 人才考察 人才培养 人才试用 赏罚原则
全文增补中
用人品德重于才能
11
作者 释华 《北京工商》 2002年第7期26-27,共2页
正确地选冬黔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熏要因冬但有的企业在好面解并不理想,知招不到凡要么费尽心睐聘来娜工不是技术水平达不到公司的需求,就是能力虽然很强,但敬业精神久缺,不是真心实意地为公司工作,其产生的危害,可能远远大于前者,因... 正确地选冬黔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熏要因冬但有的企业在好面解并不理想,知招不到凡要么费尽心睐聘来娜工不是技术水平达不到公司的需求,就是能力虽然很强,但敬业精神久缺,不是真心实意地为公司工作,其产生的危害,可能远远大于前者,因而,企业要想招到合适的人才,不但要确定合适的招聘标准和程序,而且还要特别考察人才的品一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地选人、用人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有的企业在这方面做得并不理想 要么招不到人 要么费尽心机招聘来的员工不是技术水平达不到公司的需求 就是能力虽然很强 但敬业精神欠缺 不是真心实意地为公司工作 其产生的危害 可能远远大于前者.因而 企业要想招到合适的人才 不但要确定合适的招聘标准和程序 而且还要特别考察人才的品德.
下载PDF
慧眼察英才
12
作者 蔚蓝 《现代商业银行》 2003年第3期58-58,共1页
同其它行业相比,银行在用人方面的流动性与随意性并不是很大,所以在内部选才或用才时常似有“人才紧缺”的现象。作为一名银行经理人,怎样挖掘内部潜力,让“人才紧缺”的现象消失呢?用人专家指出,全面考察人才是用人策略之根本,简言之:... 同其它行业相比,银行在用人方面的流动性与随意性并不是很大,所以在内部选才或用才时常似有“人才紧缺”的现象。作为一名银行经理人,怎样挖掘内部潜力,让“人才紧缺”的现象消失呢?用人专家指出,全面考察人才是用人策略之根本,简言之:慧眼察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 银行经理人 人才考察 用人策略 人才识别
原文传递
选人用人的艺术
13
作者 李小三 《中国青年》 2011年第4期60-61,共2页
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是体现领导者成熟、称职的重要标志。领导者必须重视用人,善于用人。这样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才算把握了领导工作的基本要领。人才考察要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是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 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是体现领导者成熟、称职的重要标志。领导者必须重视用人,善于用人。这样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才算把握了领导工作的基本要领。人才考察要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人才是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资本。燕昭王筑招贤'黄金台',实现复国理想;萧何月夜追韩信,终使项羽垓下穷途末路;孙权拜书生做大将,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人才考察 选人用人 杜如晦 避其所短
原文传递
法国的高考作文题
14
作者 高璨 《杂文选刊(下半月)》 2012年第7期50-51,共2页
老师总说,中国高考中的应试作文是"戴着镣铐舞蹈"。戴着镣铐是没错,但大家是在跳舞吗?即使是在跳舞,一篇文章,几分钟就过去了,阅卷的老师看了你"舞姿"中的一个掠影,或者只是一个抬腿的姿势,啪,就过去了。所以,在高... 老师总说,中国高考中的应试作文是"戴着镣铐舞蹈"。戴着镣铐是没错,但大家是在跳舞吗?即使是在跳舞,一篇文章,几分钟就过去了,阅卷的老师看了你"舞姿"中的一个掠影,或者只是一个抬腿的姿势,啪,就过去了。所以,在高考中高风险高回报的行径不可轻易考虑。很多人批判中国的应试作文,说这些考题太过呆板,说这些模式缺乏创新……我认为中国当代学生已习惯了被约束、被规划,像盆景,不用再花心思去考虑自己的造型,相同的模式和相似的立意给了大家安全感。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有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中国高考 当代学生 新八股 出题者 价值判断 公众舆论 人才考察 中国学生 哲学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