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人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IgG抗体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立清 隋洪艳 +2 位作者 李红 石男 郭绍红 《中国计划免疫》 2003年第6期360-361,共2页
为建立快速检测人抗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病毒抗体的方法 ,用纯化乙脑病毒选择实验条件 ,通过与蚀斑减少中和试验 (PRNT)的比较 ,确定保护性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的尺度 ,再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ELISA比PRNT法灵敏度... 为建立快速检测人抗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病毒抗体的方法 ,用纯化乙脑病毒选择实验条件 ,通过与蚀斑减少中和试验 (PRNT)的比较 ,确定保护性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的尺度 ,再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ELISA比PRNT法灵敏度高 16~ 32倍。两种方法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771,P<0 0 0 1)。PRNT法 1∶10抗体滴度对应的ELISA结果为 0 331U ,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0 14 2 ,P >0 0 5 ) ,总符合率为 8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定量检测 人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igg抗体 蚀斑减少中和试验
原文传递
三种ELISA试剂盒检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血清IgG抗体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淑娟 熊益权 +7 位作者 张琼花 周军华 李杏 郑雪燕 蒋丽娜 钟雪珊 陈少威 陈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比较国内常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血清IgG抗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用3种猪乙脑病毒血清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Keqian,Lvshiyuan,Tianchen),以微量中和试验为金标准,对90份猪血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中和试验... 目的比较国内常用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血清IgG抗体的诊断效果。方法选用3种猪乙脑病毒血清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Keqian,Lvshiyuan,Tianchen),以微量中和试验为金标准,对90份猪血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中和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为34.4%(31/90),Keqian,Lvshiyuan和Tianchen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45/90),47.8%(43/90)和38.9%(35/90)。灵敏度最高的是Keqian,为90.32%,但其特异度只有71.19%;Tianche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7%和79.66%;Lvshiyua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仅为41.94%和16.95%。与中和试验比较,Tianchen试剂盒的κ系数最高为0.63,其次是Keqian为0.57,Lvshiyuan仅为0.04。显示3种试剂盒具稳定性。结论目前国内商品化猪乙脑病毒血清IgG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诊断结果差异较大,与中和试验相比存在较高的假阴性,质量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流行性脑炎病毒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试剂盒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血清IgG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识别 被引量:8
3
作者 余福勋 吴振溢 +7 位作者 曾贵金 李林村 李林红 郭万申 张彦平 王文周 杨家强 高金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各蛋白成分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方面所起的作用,给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行该项研究。方法:建立乙脑病毒免疫转印方法,应用该法检查乙脑病人血清IgG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情况,分析正常人...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各蛋白成分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方面所起的作用,给亚单位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进行该项研究。方法:建立乙脑病毒免疫转印方法,应用该法检查乙脑病人血清IgG抗体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情况,分析正常人群中筛选出的乙脑病毒隐性感染者血清IgG对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并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经检测,绝大部分病人血清IgG可识别E蛋白,部分病人尚可识别NS5,NS3,NS1蛋白,而隐性感染者血清IgG对98kd(NS5)乙脑病毒蛋白的反应性显著低于乙脑患者。结论:研究结果显示,E蛋白是乙脑病人血清IgG识别的主要蛋白,在免疫保护方面起着主要作用。隐性感染者对NS5蛋白的反应机率明显低于显性感染者,提示NS5蛋白在乙脑病毒的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igg抗体 免疫转印
下载PDF
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蔡雨函 朱玲 +2 位作者 周远成 杨文宇 徐志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2,共6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黄病毒科(Fla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猪为宿主,经蚊传播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流行... 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是由黄病毒科(Fla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引起的,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猪为宿主,经蚊传播的一种蚊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流行于亚洲及西太平洋地区,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已成为人类脑炎疾病最主要的病因之一,并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性的广泛关注,因此,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防治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到目前为止,尚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特效药面市,但对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药物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系统介绍较少,本文就近10年来抗流行性乙型脑炎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病毒 药物
下载PDF
贵阳市开阳县流行性乙型脑炎H1抗体的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杨金芝 陆朝国 +2 位作者 李学 高岚 李小英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80-81,共2页
为了推动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下称乙脑)疫情监测及预防工作的开展,对我市发病率高的开阳县农村人群乙脑流行前后血清中乙脑HI抗体进行了测定,以了解乙脑隐性感染情况,为乙脑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日本脑炎 流行性脑炎 病毒 H1 抗体滴度 开阳县 贵阳市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株囊膜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兔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飞 冯继伟 +4 位作者 李鹏 孟玉娇 陈玉明 王龙康 王寅彪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表达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EBV)的囊膜蛋白(E蛋白),制备该蛋白特异性兔抗血清,为建立诊断EEBV感染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将pET32a-E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以终浓度为0.5 mmol·L^(-1)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于3... 目的表达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EBV)的囊膜蛋白(E蛋白),制备该蛋白特异性兔抗血清,为建立诊断EEBV感染的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将pET32a-E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以终浓度为0.5 mmol·L^(-1)的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于37℃下诱导蛋白表达8 h,在8 mol·L^(-1)尿素变性条件下,采用镍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对重组E蛋白进行纯化。透析复性后,以E蛋白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兔抗血清,采用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免疫血清中EEBV特异性抗体。结果成功表达了重组E蛋白,经纯化、复性后可从1 L培养物中获得23.8 mg具有生物活性的E蛋白,该蛋白能与抗EEBV单抗发生特异反应。免疫制备的兔抗血清能与E蛋白发生特异反应,抗体效价高达1×51 200;兔抗血清能与EEBV感染的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结论成功表达了EEBV E蛋白并制备了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兔抗血清,为建立诊断EEBV感染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有效防控流行性乙型脑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病毒 囊膜蛋白 原核表达 血清
下载PDF
抗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单克隆抗体5D4重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付荣 杜鹃 +3 位作者 王斌 陈娜莎 华荣虹 步志高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脑炎病毒 单克隆抗体 可变区基因 序列分析 流行性脑炎 E蛋白 人兽共患传染病 传播媒介
下载PDF
病毒唑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00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刘仁才 胡寒静 周华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8期876-877,共2页
目的:观察病毒唑治疗乙型脑炎疗效。方法:50例乙脑病人采用病毒唑15mg.kg-1.d-1,另50例病人予清开灵1.0ml.y-1.d-1(每天、每岁1.0ml),治疗5天后比较,结果:两组在降温时间,神志转清时间,... 目的:观察病毒唑治疗乙型脑炎疗效。方法:50例乙脑病人采用病毒唑15mg.kg-1.d-1,另50例病人予清开灵1.0ml.y-1.d-1(每天、每岁1.0ml),治疗5天后比较,结果:两组在降温时间,神志转清时间,呼衰发生率,后遗症发生率,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药物治疗 流行性脑炎 病毒药物 小儿
下载PDF
用PAP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乙脑病毒相关抗原定位检测
9
作者 龚瑛 吴元龙 +1 位作者 冯仙珍 肖永久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3年第1期61-64,共4页
1991年7—8月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中,用PAP法对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乙脑病毒相关抗原检测。结果:总检出率为41.2%(24/51),各型检出率:轻型25.0%(2/8)、通普型44.8%(13/29)、重型42.9%(6/14),三型间检出率无差异(p<0.05)... 1991年7—8月在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中,用PAP法对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进行乙脑病毒相关抗原检测。结果:总检出率为41.2%(24/51),各型检出率:轻型25.0%(2/8)、通普型44.8%(13/29)、重型42.9%(6/14),三型间检出率无差异(p<0.05)。检出病程最早3天,最迟10天。三种白细胞检出率依次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可在三种或二种细胞中同时检出,亦有仅见于一种细胞之中。并就检出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病毒相关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物酶法 检测 急性期 外周血白细胞
下载PDF
BHK-21细胞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检测上的应用
10
作者 邵文爱 李晓眠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3年第5期567-568,共2页
关键词 BHK-21细胞 流行性脑炎 检测 病毒 抗体
下载PDF
广东潮州某部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监测及综合防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立辉 文艺 +5 位作者 李萌 刘建伟 李云 白志军 陈唯军 方美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索潮州某驻军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等虫媒病综合防制效果,为预防和控制虫媒病毒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发热可疑患者和健康人血标本及蚊虫标本作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抗体调查;按全面或随机法调查营区内蚊虫孳生情况,人诱... 目的探索潮州某驻军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等虫媒病综合防制效果,为预防和控制虫媒病毒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发热可疑患者和健康人血标本及蚊虫标本作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抗体调查;按全面或随机法调查营区内蚊虫孳生情况,人诱法监测成蚊叮刺率;用C6/36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法鉴定;用IFAT调查健康人群登革热和乙脑抗体;以“治本清源”为原则,普及防病知识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针对不同孳生地类型和栖息特点采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经监测发热待查病人和媒介蚊虫均未分离出病毒;健康人群登革热和乙脑的抗体水平不高;处理前蚊类优势种为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有少量三带喙库蚊和骚扰阿蚊,其中白纹伊蚊的容器指数(CI)为24.1,百户指数(BI)为30.0,均高于规定的危险地区界限20.0。结论该驻地存在登革热和乙脑暴发流行潜在危险,蚊虫密度较高,人群抗体水平低,采用综合防制措施后,经3年连续观察,蚊媒已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登革热 监测 潮州 间接免疫荧光法 广东 聚合酶链反应 综合防制措施 健康人群 抗体水平 细胞培养法 三带喙库蚊 防制效果 科学依据 病毒分离 IFAT 致倦库蚊 白纹伊蚊 潜在危险 暴发流行 蚊虫 病毒
下载PDF
阳城县健康人群乙型脑炎IgG抗体水平调查
12
作者 王红社 杨肖红 +1 位作者 焦青山 范文琼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9期874-875,共2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有...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有报道称,该病病死率高达5%~35%,幸存病例中30%~50%将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健康人群 抗体水平调查 igg 阳城县 急性传染病 病毒 蚊虫传播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体内干扰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红 姚文虎 +1 位作者 林厚基 刘新钰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患者体内干扰素 (IFN)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 (CPE)检测5 1例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 (CSF)中的IFN水平。结果 :(1)急性期血清及CSF中的IFN水平均显著升高 ,恢复期显著下降 ,但仍明显高... 目的 :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患者体内干扰素 (IFN)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 (CPE)检测5 1例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 (CSF)中的IFN水平。结果 :(1)急性期血清及CSF中的IFN水平均显著升高 ,恢复期显著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CSF中的含量高于血液 ,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2 )采用IFN肌肉注射治疗的患者用药后血清中IFN升高 ,但CSF中IFN水平未见升高 ,而且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与未用IFN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1)IFN参与了乙型脑炎的发病过程。 (2 )IFN治疗并不能提高疗效 ,临床上不易贸然使用 ,需寻找其它更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干扰素 病毒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内源性干扰素产生水平及其意义
14
作者 赵红 林厚基 殷国庆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01-402,共2页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了2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的干扰素水平。结果表明,急性期血液及脑脊液中的干扰素水平明显增高,且一直持续到恢复期。提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机体可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并在流行性乙型脑...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了2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的干扰素水平。结果表明,急性期血液及脑脊液中的干扰素水平明显增高,且一直持续到恢复期。提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机体可产生内源性干扰素,并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初熟期及极期抗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内源性 干扰素 病毒
下载PDF
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治分析
15
作者 沈亚娟 王金龙 陈桂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2期1623-1623,共1页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诊治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病毒 急性发热 病毒脑炎 抗体检测
下载PDF
1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分析
16
作者 李蓉 窦志艳 +2 位作者 杨秋格 枟国军 王雅斌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296-297,共2页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抗体特异性 病毒抗体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鲁国勋 吴新民 《湖南医学》 1994年第5期317-317,共1页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桃江县人民医院鲁国勋,吴新民流行性乙型脑(乙脑)炎致残率、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乙脑的方法,我院对1991年收治的25例乙脑进行干扰素治疗,与1989~1990年...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桃江县人民医院鲁国勋,吴新民流行性乙型脑(乙脑)炎致残率、病死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乙脑的方法,我院对1991年收治的25例乙脑进行干扰素治疗,与1989~1990年收治的26例进行疗效对比。1临床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干扰素 临床疗效 病毒蛋白
下载PDF
人白细胞α——干扰素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49例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李维乾 郑元悦 《中国药业》 CAS 1996年第6期38-38,共1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症状重,后遗症多,病死率高。迄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1991年—1994年的7至8月间,我们收治乙脑96例,其中49例应用干扰素治疗对比观察,取得满意疗效,...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症状重,后遗症多,病死率高。迄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1991年—1994年的7至8月间,我们收治乙脑96例,其中49例应用干扰素治疗对比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疗效观察 干扰素治疗 人白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复合物 呼吸衰竭 后遗症 病毒蛋白 病死率
下载PDF
老药新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19
作者 陈丽红 林秋香 《海峡药学》 1997年第S1期143-145,共3页
关键词 流行性脑炎 脑患者 对照组 综合治疗 纳络酮 聚肌胞 病毒作用 治疗组 干扰素 强力宁
下载PDF
珠海地区猪乙脑病毒血清抗体调查和传播媒介监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虹 俞守义 +6 位作者 马洪波 柯明剑 姚若东 谭华 王遇春 曾新宇 陈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5,98,共3页
关键词 病毒 血清抗体调查 媒介监测 珠海地区 流行性脑炎 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播 日本脑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