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现存指向未来:布洛赫哲学人本主义逻辑探析
1
作者 李纯斌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6-58,100,共4页
作为20世纪西方重要的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他的思想体系及学术观点虽然博大深奥,但却有着一致的主题——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拯救"。布洛赫高扬乌托邦精神,构建世界的人道化,以此期望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拯救而超越现代人的... 作为20世纪西方重要的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他的思想体系及学术观点虽然博大深奥,但却有着一致的主题——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拯救"。布洛赫高扬乌托邦精神,构建世界的人道化,以此期望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拯救而超越现代人的文化困境。他的学说以独特的术语、观点和表达方式体现着对人本主义文化精神的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赫哲学 人本主义逻辑 指向未来
下载PDF
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本主义逻辑的解构——重新认识《评李斯特》的历史地位
2
作者 马曦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4,共5页
从马克思总体思想的逻辑进程来看,《评李斯特》是一个过渡性的文本。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认知态度的变化,不再像之前(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那样把古典经济学当作批判和否定的对象,而是开始内在地承袭这... 从马克思总体思想的逻辑进程来看,《评李斯特》是一个过渡性的文本。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认知态度的变化,不再像之前(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那样把古典经济学当作批判和否定的对象,而是开始内在地承袭这一思路来建构自己的哲学理论;二是在逻辑布展的格局上,客观的现实逻辑已经取代了人本主义逻辑,成为此时马克思话语布展的逻辑中轴。这是马克思向历史唯物主义迈出的坚实一步,为其后的思想变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李斯特》 古典经济学 人本主义逻辑 客观现实逻辑
原文传递
费迪南德·席勒哲学的人本主义维度
3
作者 苗春荣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7,共5页
费迪南德·席勒是英国的实用主义者,他通过对于传统形而上学、传统逻辑和传统伦理学的批判,进而呈现出实用主义哲学的面貌。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是为了人的重新定位;对传统逻辑即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的批判,是为了看到演绎逻辑与归... 费迪南德·席勒是英国的实用主义者,他通过对于传统形而上学、传统逻辑和传统伦理学的批判,进而呈现出实用主义哲学的面貌。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是为了人的重新定位;对传统逻辑即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的批判,是为了看到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的弊病所在,从而更为清晰地看到以传统逻辑为思想方式的传统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是为了进行价值的重估,赋予整全的具体的人以价值的终极性。这一切都为席勒建立自己的实用主义哲学扫清了道路,为其哲学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勒哲学 人本主义形而上学 人本主义逻辑 人本主义伦理学
下载PDF
马克思“巴黎时期”劳动观及其现代性启示——《巴黎手稿》中劳动概念对“双重逻辑”的统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贵贤 田书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8-422,共5页
《巴黎手稿》中的"人本主义逻辑",实际是马克思"异化劳动"批判的总体宏观框架;而"唯物主义逻辑"则是马克思"谋生劳动"批判的具体微观框架。虽然,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实现了对"双重逻辑"... 《巴黎手稿》中的"人本主义逻辑",实际是马克思"异化劳动"批判的总体宏观框架;而"唯物主义逻辑"则是马克思"谋生劳动"批判的具体微观框架。虽然,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实现了对"双重逻辑"的统摄,但"人本主义逻辑"的核心地位,使得劳动批判理论尴尬地徘徊于应然与实然之间,并不得不最终宣告《巴黎手稿》理论目的及其演进路径的破产。可无论如何,马克思"巴黎时期"劳动观的基本特点,仍旧给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发展历程带来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巴黎手稿》 劳动 人本主义逻辑 唯物主义逻辑
下载PDF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两重语境及其生成逻辑 被引量:1
5
作者 柯萌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7年第2期51-59,共9页
科学阐释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旨的关键。传统学界对从《巴黎手稿》(简称《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的马克思分工理论演化逻辑的解读,在深化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区。... 科学阐释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旨的关键。传统学界对从《巴黎手稿》(简称《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的马克思分工理论演化逻辑的解读,在深化了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区。笔者认为,《手稿》和《形态》的分工理论均存在人本主义哲学话语与实证的经济科学话语这两重论说语境,但前者更多的是在人本主义异化哲学的解释框架下对分工进行阐释,后者则更偏重于在现实的历史的逻辑及经济科学语境中对分工进行剖析。从《手稿》到《形态》,分工理论的逻辑范式呈现出渐进式发展的过程,社会关系视角以及现实的人、物质生产、生产力、实践等范畴的引入,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分工理论的主导阐释逻辑逐渐发生了转变,《形态》中更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底蕴的分工理论,是对《手稿》中更具有人本主义思辨哲学意味的分工理论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分工 人本主义抽象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