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本学哲学的三种本体论形态
1
作者 朱宝信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44,共5页
我国当前的人学研究热预示了我国哲学研究已转入人本学哲学范式。由于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不同,人本学哲学范式的人本体论呈现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和海德格尔的生活本体论三种形态。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应以... 我国当前的人学研究热预示了我国哲学研究已转入人本学哲学范式。由于对人的本质的规定不同,人本学哲学范式的人本体论呈现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和海德格尔的生活本体论三种形态。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应以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展开社会批判的实践本体论为主体价值观念,同时辅以感性本体论的直观自然、维护感性和生活本体论的拯救大地、保护环境的合理价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学哲学 范式 感性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生活本体论
下载PDF
人本主义哲学与现实主义美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华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64-69,共6页
文章认为费尔巴哈人本学哲学,扬弃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辩性质,清除了近代哲学中的神学残余,确立了人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新人道主义原理和原则,它所侧重阐明的不是宇宙的普遍规律,而是人类生存的最高价值,因此,他的人本... 文章认为费尔巴哈人本学哲学,扬弃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辩性质,清除了近代哲学中的神学残余,确立了人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新人道主义原理和原则,它所侧重阐明的不是宇宙的普遍规律,而是人类生存的最高价值,因此,他的人本学哲学又是美学,其基本哲学概念又是近代美学的新概念。这一新美学概念是近代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学哲学 现实主义 人道主义 理性主义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向“哲学人本学”的转变——有关人与文化的思考之三 被引量:1
3
作者 牛龙菲 《兰州学刊》 1987年第6期44-50,共7页
我们这个民族,在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后,当承受着全球规模的“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之时,正在认真地对“文化”进行反思,正在认真地对五千年以上中华民族人文进化的历史进行反思,正在认真地对百万年以上整个人... 我们这个民族,在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后,当承受着全球规模的“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之时,正在认真地对“文化”进行反思,正在认真地对五千年以上中华民族人文进化的历史进行反思,正在认真地对百万年以上整个人类人文进化的历史进行反思。 然而,这种反思不能不在“直接摆于眼前的、既有的、从过去传下来的情势之下”:也不得不“穿着古老的服装、说着借来的词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 哲学人本 全球规模 人与文化 “文化研究” 文化定义 文化事项 宇宙本体论 TRADITION 清代
下载PDF
哲学的价值化:历史与逻辑的必然选择
4
作者 安维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5年第1期32-39,共8页
哲学的价值化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反映与客观要求,也是人类理性发展的自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建构价值哲学或实现哲学的价值化,对二者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立统一体,通过价值的内化与外化,市场经济体... 哲学的价值化既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反映与客观要求,也是人类理性发展的自觉。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建构价值哲学或实现哲学的价值化,对二者的生存与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立统一体,通过价值的内化与外化,市场经济体制与价值哲学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制动、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价值化 市场经济 世界观哲学 认识论哲学 人本学哲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学之管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及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姜赞东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76-82,共7页
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统一所构成的现实主体主义这一观点基础上,强调人的能动的、实践的、创造中的主体性本质与其社会历史的具体表现形态之间内在的有机统一,由此确定人的价值的目的性与工具性、主体性与客体性... 本文站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统一所构成的现实主体主义这一观点基础上,强调人的能动的、实践的、创造中的主体性本质与其社会历史的具体表现形态之间内在的有机统一,由此确定人的价值的目的性与工具性、主体性与客体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阐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具体涵义并将其归结到人的自由之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基础上论证个人自由的必要性及其限度,同时以人的自由的实现来理解人的解放,将人类解放规定为人的使命的真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人本 人的本质 人的价值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个人自由 人的解放 人的使命
下载PDF
哲学批判经济学何以可能——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2
6
作者 谢卫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105-109,共5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用哲学批判了当时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青年马克思利用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交叉重建”的方法确立了批判的哲学基础:实践的、辩证的哲学人本学。以这一哲学作为批判和解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用哲学批判了当时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青年马克思利用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进行“交叉重建”的方法确立了批判的哲学基础:实践的、辩证的哲学人本学。以这一哲学作为批判和解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利器”,马克思发现和揭示了古典经济学的充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立场,找到了批判的入口:批判古典经济学的无批判的前提—具体的经济学范畴。在对政治经济学范畴展开剖析的基础上,马克思实际上开始了对作为古典经济学反映和研究的“实体”———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的辩证的哲学人本 古典政治经济
下载PDF
释[Aesthetics]并及音乐美学“论域”建构 被引量:2
7
作者 韩钟恩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0年第4期2-6,共5页
[Aesthetics]一作“美学”之名,其实为——对人的审美活动及其结果的研究;移项至“音乐美学”[Aesthetics in Music] ——对人的音乐审美活动及其结果的研究。 [Aesthetics]另作“美学”理论学科之符号(称谓),以显其实(对人的审美活动... [Aesthetics]一作“美学”之名,其实为——对人的审美活动及其结果的研究;移项至“音乐美学”[Aesthetics in Music] ——对人的音乐审美活动及其结果的研究。 [Aesthetics]另作“美学”理论学科之符号(称谓),以显其实(对人的审美活动及其结果的研究)而示其义——对人的审美判断的判断,即人用理性(理论)的方式去研究人把握艺术的感性(实践)现象;移项至“音乐美学”[Aesthetics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美 AESTHETICS 音乐审美 理论 哲学人本 审美判断 释义 中文译名 文化人类 马丁·海德格尔
下载PDF
《穆勒笔记》中异化逻辑的演进过程及其经济学原初语境
8
作者 张福公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6,共7页
一、《巴黎笔记》中的“商业社会”图景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穆勒笔记》是马克思自觉运用哲学人本学逻辑把握政治经济学的初次尝试,其中蕴含着从交往异化理论向劳动异化理论Ⅰ①的复杂逻辑嬗变。这一思想逻辑的推进既... 一、《巴黎笔记》中的“商业社会”图景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重要环节,《穆勒笔记》是马克思自觉运用哲学人本学逻辑把握政治经济学的初次尝试,其中蕴含着从交往异化理论向劳动异化理论Ⅰ①的复杂逻辑嬗变。这一思想逻辑的推进既得益于费尔巴哈和赫斯为马克思提供的哲学方法论启示,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此时马克思自身的政治经济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人本 思想进程 政治经济研究 思想逻辑 逻辑嬗变 劳动异化理论 交往异化 异化逻辑
下载PDF
科学与伦理学的本体论基础
9
作者 李露亮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8-24,共7页
关键词 伦理 本体论 哲学人本 本能结构 意识结构 活动结构
全文增补中
不断涌现并与我共在——关于一种研究思路的自解(续完)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钟恩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7-54,共8页
4.几个相关的问题a.传统就在现在研究传统,也许最难回避的就是“传统何在?”的问题。如果光以“发展”[develop]的观点去看待文化的渐进与量变,则仅仅是触摸到了传统的传承性一面;如果光以“变化”[chnge]的观点去看待文化的突进与质变。
关键词 研究传统 音乐美 历史叙述 诗性智慧 哲学人本 对象性 现代人文 这个世界 历史书 理论
下载PDF
丁立群教授简介
11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丁立群,1958年12月生。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85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学刊》主编。1992年被选为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学会理事,1994年被选为中国现代外国哲学... 丁立群,1958年12月生。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85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获博士学位。现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学刊》主编。1992年被选为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学会理事,1994年被选为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2003年被选为东北地区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名誉会长,2007年被选为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2001年被选为黑龙江省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新世纪首届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出版《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哲学·实践与终极关怀》等著作多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江海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有些成果曾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哲学年鉴》、《新华文摘》等多家学术刊物转载、摘编。主持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多次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并在全国首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奖。是省重点学科外国哲学学科梯队带头人,国家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科后备带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实践哲学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 《中国哲学年鉴》 哲学人类 哲学人本 求是 社会科 术刊物 黑龙江大 实用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国家级重点 哲学研究》
下载PDF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egregation in Israel's Democratic Schools
12
作者 Arie Kizel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11期1042-1050,共9页
Democratic private schools in Israel are a part of the neo-liberal discourse. They champion the dialogic philosophy associated with its most prominent advocates--Martin Buber, Emmanuel Levinas---together with Paulo Fr... Democratic private schools in Israel are a part of the neo-liberal discourse. They champion the dialogic philosophy associated with its most prominent advocates--Martin Buber, Emmanuel Levinas---together with Paulo Freire's critical pedagogy,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y propounded by Carl Rogers, Nel Noddings's pedagogy of care and concern, and even Gadamer's integrative hermeneutic perspective. Democratic schools form one of the greatest challenges to State education and most vocal and active critique of the focus conservative education places on exams and achieveme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ual discourse connected to the schools. The first is the inner dialogical, which is devoted to student freedom and progress, the child being placed at the center. The second is the exterior discourse, which represents the school as a place of counter-education that provides personal and group development and comprises a site of liberty and choice. The schools in Israel are described as test case and indicating the existence of a sophisticated form of deception via the use of alluring terminology. The democratic private schools should be recognized for what they really are--agents of commodification that undermine democracy rather than enhance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osophy of educational segregation emancipatory pedagogical project democratic schools
下载PDF
Evolu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13
作者 Song Xiuhuan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4年第7期69-71,共3页
psychology has more than 100 years developmwnt history, and make great success during this time. But in the after development, psychology met the unprecedented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facing division and broken, a... psychology has more than 100 years developmwnt history, and make great success during this time. But in the after development, psychology met the unprecedented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facing division and broken, and in the embrassmed situation of divorced from societ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ment in this crisis.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development to positive psychology, providing philosophical theory and instructions on methodology,it is neeessary to discuss about the positive psycholog from a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Since 1879 the western modern psychology come into being, the psychology of natural science orientation has been the mainstream of psychology. In addition, admit the uniqueness of man, attention to people's inner experience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also occupies a space in the confrontation with the reflection of the mainstream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from the research content to lead psychology to another port, but the research methods are not completely aband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methods of positivism psychology, but more introduced humanism based on the oositivism research method of scientific ori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ychology positve psychology research method methodology
下载PDF
社会科学:面向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社会科学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9
14
作者 崔唯航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社会科研究 创新 网络交往 哲学人类 哲学人本
原文传递
从《巴黎笔记》到《德意志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转换及思想的连续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隽鸿飞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58,231,共10页
从《巴黎笔记》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实现了从哲学人本学话语向现实历史分析话语的转换,在保持思想连续性的同时确立了以生产力和交往关系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历史话语体系。以此为基础,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分析出发形成了... 从《巴黎笔记》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实现了从哲学人本学话语向现实历史分析话语的转换,在保持思想连续性的同时确立了以生产力和交往关系为基础的新的社会历史话语体系。以此为基础,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的分析出发形成了理解和把握人类历史的基本方法,阐明了共产主义的本质——人的解放。揭示马克思话语体系转换过程中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及其带来的理论变革,对于理解马克思思想整体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哲学人本 现实历史分析 话语体系 人的解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