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比照视野重探胡适的人本文学观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德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3,共13页
胡适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风云人物,对其文学思想的研究始终聚焦于白话文学主张,而对其文学内容革命方面所提出的人本文学观则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就有必要从比照视野重探胡适人本文学观的规定内涵、现代价值及其中外文化思想资源。... 胡适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风云人物,对其文学思想的研究始终聚焦于白话文学主张,而对其文学内容革命方面所提出的人本文学观则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就有必要从比照视野重探胡适人本文学观的规定内涵、现代价值及其中外文化思想资源。与鲁迅、周作人、傅斯年的人本文学观来比照,他们无不强调新文学内涵应以个人主义为世间本位的人道主义为灵魂,即使茅盾的人本文学观注重平民主义来铸魂也未忽略新文学的个性化和独创性;况且胡适与茅盾都主张以写实主义人生观创造"人的文学——真的文学"。从其人本文学观形成的文化思想资源来比照,周氏兄弟、傅斯年、茅盾的文学观大多取之域外的文化思想资源,唯有胡适的文学观既借鉴域外文化思想又自觉汲取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学思想,形成了现代性与民族性兼而有之的人本文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文学 个性主义 比照 文化资源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人本文学”的变异与残缺
2
作者 冯肖华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4-197,共4页
中国文学以 1919年的“五四”文化运动为界碑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人生”、“为艺术”的文学理念 ,消蚀弱化了传统文学的“文以载道” ,注入圆融了“人本文学”的“立人”新质 ,使新文学在前 2 0年内达到了一定的整体审美高度。从 3... 中国文学以 1919年的“五四”文化运动为界碑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人生”、“为艺术”的文学理念 ,消蚀弱化了传统文学的“文以载道” ,注入圆融了“人本文学”的“立人”新质 ,使新文学在前 2 0年内达到了一定的整体审美高度。从 30年代初至 70年代末 ,“人本”意义上的文学逐一缺失 ,社会学、政治学因素日渐提升 ,文学开始了她无奈的变异与滑落 ,形成了半个世纪无文学的残缺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人本文学 变异 审美高度 20世纪
下载PDF
论周作人的人本文学思想
3
作者 张赛男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7-29,共3页
研读周作人《人的文学》、《自己的园地》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可以看出他一贯坚持的自然人性、个体自由、艺术独立等人本文学思想。周作人把文学分为“人的”和“非人的”、“为艺术的”和“为人生的”、“即兴的”和“赋得的”,再... 研读周作人《人的文学》、《自己的园地》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可以看出他一贯坚持的自然人性、个体自由、艺术独立等人本文学思想。周作人把文学分为“人的”和“非人的”、“为艺术的”和“为人生的”、“即兴的”和“赋得的”,再通过比较、选择、整合,构建一种理想的合乎人性的文学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人本文学思想 自然人性 艺术独立 个体自由
下载PDF
多元文化与人本文学在种业公司跨国人才管理策略中的引领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孙秀双 孙梦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2-1367,共6页
本研究以多元文化和人本文学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实际案例,深入探讨了这两者在种业公司跨国人才管理中的优势与作用,并提出了整合多元文化和人本文学的管理策略。研究发现,多元文化和人本文学在跨国人才管理中不仅可以单独发... 本研究以多元文化和人本文学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文献研究和实际案例,深入探讨了这两者在种业公司跨国人才管理中的优势与作用,并提出了整合多元文化和人本文学的管理策略。研究发现,多元文化和人本文学在跨国人才管理中不仅可以单独发挥作用,还可以互为补充,有助于提高跨国人才的工作投入、创新以及种业公司的全球竞争力。研究强调了文化认同、跨文化培训、领导力发展、员工参与和反馈等关键因素在成功整合多元文化和人本文学方面的重要性。本研究也为其他面临跨国人才管理的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以进一步探讨这一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公司 跨国人才 多元文化 人本文学 管理策略
原文传递
人本论文学理论和生态论文学理论的区别解析
5
作者 罗仁之 《鹿城学刊》 2024年第1期47-49,76,共4页
人本论文学理论和生态论文学理论作为文学理论的两种指导思想,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两种文学理论交相呼应,使得人们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并从文学角度探寻以“人”为中心的人... 人本论文学理论和生态论文学理论作为文学理论的两种指导思想,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两种文学理论交相呼应,使得人们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并从文学角度探寻以“人”为中心的人本论到关注世间万物内部的和谐共生的生态论。从文学理论本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理论影响等方面对两种文学理论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和比较,发现两者在内涵、理论基础、起源、表现及影响力方面都存在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文学理论 生态论文学理论 区别
下载PDF
论20世纪中国人本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及其特异性——以王国维、鲁迅、周作人为中心
6
作者 尹康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6-92,共7页
中国人本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五四,先声却在王国维对康德、叔本华等人的译介。鲁迅是从反封建政治要求出发引进人本主义及其文学观念的第一人,他不仅为人本主义及其文学观念的拿来中国厘定了基本的价值取向,更创作了中国人本主义文学最... 中国人本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五四,先声却在王国维对康德、叔本华等人的译介。鲁迅是从反封建政治要求出发引进人本主义及其文学观念的第一人,他不仅为人本主义及其文学观念的拿来中国厘定了基本的价值取向,更创作了中国人本主义文学最杰出的篇章。周作人从主张"人的文学"到对文学应是"人间性"、"个人性"、"人类性"相统一的揭示,再到倡导儿童文学,呼唤女性文学,使中国有了较完备的人本主义文学理论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文学思潮 形成 特异性
下载PDF
五四时期人本主义文学思潮与人生派文学
7
作者 贾广恩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9-51,共3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催发了“人的文学”主潮 ,形成了人生派文学 ,衍生出许多文学流派 ,引导作家创作出各种表现人生的作品。人生派文学在“五四”时期的 2 0年代起到了中国新文学发展先锋作用 ,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滥觞时亮丽的霞光。
关键词 五四时期 人本主义文学 人生派文学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晚清到“五四”时期文学观的衍变
8
作者 梁颖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29,共5页
运用社会分析和比较方法,对晚清到"五四"时期文学观的衍变进行了勾勒,试图梳理这两个历史阶段文学观之间的渊源关系,凸显它们的不同特点、优长与局限,并为建构一种较为完善的文学观提供借鉴。晚清梁启超的启蒙功利文学观和王... 运用社会分析和比较方法,对晚清到"五四"时期文学观的衍变进行了勾勒,试图梳理这两个历史阶段文学观之间的渊源关系,凸显它们的不同特点、优长与局限,并为建构一种较为完善的文学观提供借鉴。晚清梁启超的启蒙功利文学观和王国维的超功利人本文学观分别开启了"五四"时期"为人生"和"为艺术"两种文学观,但这种影响却是曲折的、复杂的。"五四"时期这两种文学观缺乏晚清两大文学观的纯粹性,它们各自都具有多种文学观交相为用、看似分裂实则互补的特点,因而共同地呈现出驳杂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功利文学 超功利人本文学 “为人生”的艺术 “为艺术而艺术”
下载PDF
文学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9
作者 孙秀昌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3年第2期40-44,共5页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始终在多重矛盾的共同扭缠下不断改塑着自身的表现形态和运行轨迹,其中自律性与他律性之间的张力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从更大的视野看,这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内部矛盾在文学领域内的具体表现。以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始终在多重矛盾的共同扭缠下不断改塑着自身的表现形态和运行轨迹,其中自律性与他律性之间的张力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从更大的视野看,这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及其内部矛盾在文学领域内的具体表现。以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深刻转型对精神文化嬗变所造成的内在形塑为语境,通过深入梳理文学的自律性与他律性在世纪之交的矛盾运动,以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新建提供些许有益的思想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自律性 他律性 人本主义文学
下载PDF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新补充 被引量:1
10
作者 阿力木江.艾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129,共4页
在古希腊人本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公元9世纪至15世纪中东、中亚出现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在中亚、中东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推动下,公元14世纪末至17世纪初才出现了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
关键词 希腊人本主义文学 中东 中亚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 西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