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的人本路径——兼论《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
1
作者 陈静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新时期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的独特作用,作为中国乡土文学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乡土语言及其翻译活动逐渐受到学界关注,但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思考和应用探索。针对此现状,本文结合周领顺等... 新时期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的独特作用,作为中国乡土文学外译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乡土语言及其翻译活动逐渐受到学界关注,但目前该领域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思考和应用探索。针对此现状,本文结合周领顺等著《汉语乡土语言英译行为批评研究》中所使用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与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素材,从研究对象的厘定、研究方法的应用、研究思路的确立以及研究结论的归纳四个方面探索汉语乡土语言翻译研究的人本路径,为中国乡土文学外译活动及研究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学 乡土语言 翻译研究 人本路径 译者行为批评
下载PDF
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自觉追求的人本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牟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3,共6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理论普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和追求,让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民族精神在每个民族成员中生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只有体现广大人民群...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理论普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和追求,让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民族精神在每个民族成员中生根,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只有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和生存信念、成为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包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并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才能完成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从知转化为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和内容要求融入到社会教育方法中、体现在制度建设中,才能确保个体从他律转化为自律过程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人本路径
下载PDF
辽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民生改善的人本路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艳菊 《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3期77-78,共2页
民生改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近年来,辽宁一直致力于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民生改善问题,从辽宁推进城镇化的进程来看,辽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框架已基本形成,民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 民生改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近年来,辽宁一直致力于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民生改善问题,从辽宁推进城镇化的进程来看,辽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框架已基本形成,民生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具体实践操作层面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民生改善的问题,在政策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还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对农民的生存发展及后续保障等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民生改善 人本路径
下载PDF
从转变发展方式看城乡统筹的人本路径
4
作者 刘艳菊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3,共2页
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农民的增富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也存在一个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哲学... 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农民的增富问题。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也存在一个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权变地审视城乡统筹过程中的一些民生问题的内在联系,并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把城乡统筹的主体对象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作为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有步骤地和明晰地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实施工作,实现目的与效果、动机与结果的统一,决策目的、实施行为与农民的需求满意度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发展方式 城乡统筹 人本路径
下载PDF
从“规制”到“发展”:高校学生工作的人本路径——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6-68,共3页
高校学生工作人本路径的本蕴就是从规制性隐喻走向发展性诉求。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基于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依靠学生三大基本理念,探索出了一条高校学生工作的人本路径。
关键词 规制 发展 高校学生工作 人本路径
下载PDF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生成的人本路径探索--生态人本思想阐释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瑞军 王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4-40,共7页
马克思经典思想中没有对生态文明的专门系统论述,但可通过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批判所形成的关于生态问题的独到见解,感知其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生成的人本逻辑--生态人本思想。生态人本思想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与自然,主体建构是人(社... 马克思经典思想中没有对生态文明的专门系统论述,但可通过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批判所形成的关于生态问题的独到见解,感知其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生成的人本逻辑--生态人本思想。生态人本思想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人与自然,主体建构是人(社会)与自然界本质上统一,主体困境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和生态危机,实践路径是生态劳动实践,价值追求是人的生命辩证法和共产主义。马克思生态人本思想实质地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前提、观念本质,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则是马克思生态人本思想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的理论建构及实质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人本思想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 人本路径
下载PDF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7
作者 王宏军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2-55,共4页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亟需进行理论创新,董涛博士就此提出了人本主义路径理论。虽然人本主义路径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名实不符、内涵疏漏、批评过简等理论缺陷,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拓展,主要是应将消费者纳入人本主义路径,增补有同情心的...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亟需进行理论创新,董涛博士就此提出了人本主义路径理论。虽然人本主义路径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名实不符、内涵疏漏、批评过简等理论缺陷,有必要对其进行理论拓展,主要是应将消费者纳入人本主义路径,增补有同情心的企业家精神,并探索该理论的国际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人本主义路径 消费者
下载PDF
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人本化路径探索
8
作者 张根连 《中国电子商务》 2013年第23期156-156,共1页
高校教学管理的职责任务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根本是要依靠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关键是要发挥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力量,形成良好的教学管理文化。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 高校教学管理的职责任务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服务,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根本是要依靠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关键是要发挥全校师生的共同参与力量,形成良好的教学管理文化。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实施人本化改革,重要价值是在推动人本思想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引导高校教学管理走人本化的改革路线。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人本化路径探索,一是全面推动人本化的学校管理文化建设,二是切实树立人本化的高校教学管理理念,三是高校教学管理中尊重教师的主体意愿,四是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学管理 改革 人本路径
下载PDF
人本位健康教育路径在癌痛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春芽 黄月球 庞花丛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8年第10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人本位健康教育路径在癌性疼痛(以下简称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由疼痛专管员、责任护士、责任医师组成的疼痛小组,采用人本位健康教育路径... 目的探讨人本位健康教育路径在癌性疼痛(以下简称癌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由疼痛专管员、责任护士、责任医师组成的疼痛小组,采用人本位健康教育路径进行癌痛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知识掌握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Z=-6.28,P<0.001)。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知识得分分别为(92.51±11.47)分、(83.69±18.55)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2)。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下降、便秘及整体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本位健康教育路径可提高癌痛控制效果,有效帮助癌痛患者掌握疼痛相关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体现护士的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人本位健康教育路径 人文关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